所属成套资源:全套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时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六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第3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六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第3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3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6~68页例4、例5、例6和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两个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推导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简单推理的能力,进一步积累学习图形与几何的经验。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价值,增进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难点: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拼一拼、比一比,初步感知长方形面积与长、宽的关系1.谈话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可以用面积单位直接计量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面积。不过,如果让你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去测量学校操场的面积,你会有什么想法?那么,实际生活中人们又是怎样解决像测量操场面积这样一些问题的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2.提出要求:四人一组,用课前准备好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每摆出1个,就把这个长方形的长、宽、面积,以及它所包含的小正方形的个数等数据填入例4的表中。3.学生操作、填表后,组织讨论:(1)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它所包含的小正方形的个数有什么关系?(2)拼成的长方形所包含的小方形的个数与它的长、宽又有什么关系?二、想一想、量一量,进一步感知长方形面积与长、宽的关系1.让各小组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两张长方形纸片,其中一个长方形长4厘米、宽3厘米,另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4厘米。提出要求:你能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出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吗?2.学生操作后,讨论:(1)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你们是怎样测量的?(2)在第一个长方形中最少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就能使别人一眼看出它的面积?在第二个长方形中呢?3.学生讨论后,明确:要知道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只要在这个长方形中沿着长与宽各摆一排小正方形就可以了,因为“每排的个数”与“排数”相乘就是这个长方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的个数。4.追问:上面说到的“每排的个数”和“排数”与长方形的长、宽又有什么关系?三、算一算、议一议,揭示关系,归纳公式1.出示例6,指名说说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启发:想象一下,在这个长方形中沿着长边一排可以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沿着宽边摆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引导学生共同整理此前几个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并照下表的样子呈现出来。长/cm宽/cm面积/cm2431254207214组织讨论:(1)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有什么关系?(2)可以怎样求长方形的面积?3.学生讨论后,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追问:根据这个公式,要求一个长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如果要测量学校操场的面积,现在你知道该怎么做吗?4.进一步指出:为了方便,人们常常用字母表示上面的公式,板书“S=a×b”。提问:这里的大写字母“S”表示什么?小写字母“a”和“b”呢?5.动画演示一个长方形改变为正方形的过程。引导:当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时,长方形就变成了什么图形?长方形的长、宽也就分别变成了正方形的什么?想一想,可以怎样求正方形的面积?学生讨论后,揭示: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进一步指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也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板书“S=a×b”。提问:这里的大写字母“S”表示什么?小写字母“a”呢?要计算正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四、试一试、用一用,初步掌握面积公式的应用过程和特点1.指导完成“试一试"。(1)让学生说说题中的两个图形各是什么形状,图中标出的条件各是什么意思,再要求他们各自列式计算。(2)学生列式计算后,追问:你是怎样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应用了什么公式?正方形面积又是怎样计算的?应用的又是什么公式?计算结果的单位各是什么?(3)指出:在计算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时,可以先在头脑中想好应用什么公式,再根据公式列式计算。算出结果后,要在得数的后面写相应的面积单位。2.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1)指名读题后,提问:题中的小黑板是什么形状?手帕呢?要计算小黑板的面积,你打算应用什么公式?计算手帕的面积呢?(2)学生各自列式解答。(3)交流列式解答的过程,进一步强调要使用正确的单位表示计算结果。3.回顾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哪些知识?在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你还有哪些收获?4.布置课外作业:回家后,找一些表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物体,先测量必要的数据,再计算它们的面积"【板书设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教学反思】本节课改变了传统的“传递——接受”的教学模式,尝试采用“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利用提供的学习材料,运用摆一摆等动手操作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在教学长方形面积公式时,先让学生用小正方形摆出不同的长方形,看出面积与长和宽有关,再根据“长方形包含的小正方形的个数,等于长乘宽的积”得出长方形面积公式。接着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正方形面积公式。在课堂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和动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下册六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引入,交流共享,反馈完善,反思总结,【评价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下册六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学查异,研学导异,拓学展异,本课总结,课堂作业《补》P5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六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第3课时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新课,组织练习,反思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