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贵州省贵阳市、六盘水市、安顺市重点名校中考数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贵州省贵阳市、六盘水市、安顺市重点名校中考数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若,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半径为的正六边形的边心距和面积分别是( )
A., B.,
C., D.,
2.如图,将边长为3a的正方形沿虚线剪成两块正方形和两块长方形.若拿掉边长2b的小正方形后,再将剩下的三块拼成一块矩形,则这块矩形较长的边长为( )
A.3a+2b B.3a+4b C.6a+2b D.6a+4b
3.如图是由四个小正方体叠成的一个几何体,它的左视图是( )
A. B. C. D.
4.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BC=2AB,点E在BC边上,连接DE、AE,若EA平分∠BED,则的值为( )
A. B. C. D.
5.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一辆出租车从乙地开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它们离甲地的路程y(km)与客车行驶时间x(h)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下列信息:
(1)出租车的速度为100千米/时;
(2)客车的速度为60千米/时;
(3)两车相遇时,客车行驶了3.75小时;
(4)相遇时,出租车离甲地的路程为225千米.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如图,在△ABC中,∠C=90°,AC=BC=3cm.动点P从点A出发,以cm/s的速度沿AB方向运动到点B.动点Q同时从点A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折线ACCB方向运动到点B.设△APQ的面积为y(cm2).运动时间为x(s),则下列图象能反映y与x之间关系的是 ( )
A. B.
C. D.
7.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AC=8cm,BD=6cm,则菱形的高为( )
A. cm B.cm C.cm D. cm
8.如图所示,的顶点是正方形网格的格点,则的值为( )
A. B. C. D.
9.若,则( )
A. B. C. D.
10.如图是我国南海地区图,图中的点分别代表三亚市,永兴岛,黄岩岛,渚碧礁,弹丸礁和曾母暗沙,该地区图上两个点之间距离最短的是( )
A.三亚﹣﹣永兴岛 B.永兴岛﹣﹣黄岩岛
C.黄岩岛﹣﹣弹丸礁 D.渚碧礁﹣﹣曾母暗山
11.如图所示,某办公大楼正前方有一根高度是15米的旗杆ED,从办公大楼顶端A测得旗杆顶端E的俯角α是45°,旗杆低端D到大楼前梯砍底边的距离DC是20米,梯坎坡长BC是12米,梯坎坡度i=1:,则大楼AB的高度约为( )(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
A.30.6米 B.32.1 米 C.37.9米 D.39.4米
12.在一个口袋中有4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为 1,2,3,4,随机地摸出一个小球然后放回,再随机地摸出一个小球.则两次摸出的小球的标号的和等于6的概率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__.
14.如图,在中国象棋的残局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果“相”和“兵”的坐标分别是(3,-1)和(-3,1),那么“卒”的坐标为_____.
15.若 m、n 是方程 x2+2018x﹣1=0 的两个根,则 m2n+mn2﹣mn=_________.
16.如图,矩形ABCD中,AD=5,∠CAB=30°,点P是线段AC上的动点,点Q是线段CD上的动点,则AQ+QP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
17.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__.
18.关于的分式方程的解为正数,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6分)如图,在一个平台远处有一座古塔,小明在平台底部的点C处测得古塔顶部B的仰角为60°,在平台上的点E处测得古塔顶部的仰角为30°.已知平台的纵截面为矩形DCFE,DE=2米,DC=20米,求古塔AB的高(结果保留根号)
20.(6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F分别在边AB,AD上,且∠ECF=45°,CF的延长线交BA的延长线于点G,CE的延长线交DA的延长线于点H,连接AC,EF.,GH.
填空:∠AHC ∠ACG;(填“>”或“<”或“=”)线段AC,AG,AH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设AE=m,
①△AGH的面积S有变化吗?如果变化.请求出S与m的函数关系式;如果不变化,请求出定值.
②请直接写出使△CGH是等腰三角形的m值.
21.(6分)如图,在△ABC中,AD、AE分别为△ABC的中线和角平分线.过点C作CH⊥AE于点H,并延长交AB于点F,连接DH,求证:DH=BF.
22.(8分)解不等式组:,并将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3.(8分)如图,我们把一个半圆和抛物线的一部分围成的封闭图形称为“果圆”,已知分别为“果圆”与坐标轴的交点,直线与“果圆”中的抛物线交于两点
(1)求“果圆”中抛物线的解析式,并直接写出“果圆”被轴截得的线段的长;
(2)如图,为直线下方“果圆”上一点,连接,设与交于,的面积记为,的面积即为,求的最小值
(3)“果圆”上是否存在点,使,如果存在,直接写出点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4.(10分)如图,已知BD是△ABC的角平分线,点E、F分别在边AB、BC上,ED∥BC,EF∥AC.求证:BE=CF.
25.(10分)如图,BD为△ABC外接圆⊙O的直径,且∠BAE=∠C.求证:AE与⊙O相切于点A;若AE∥BC,BC=2,AC=2,求AD的长.
26.(12分)如图,分别以Rt△ABC的直角边AC及斜边AB向外作等边△ACD,等边△ABE,已知∠BAC=30°,EF⊥AB,垂足为F,连接DF试说明AC=EF;求证: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
27.(12分)如图,安徽江淮集团某部门研制了绘图智能机器人,该机器人由机座、手臂和末端操作器三部分组成,底座直线且,手臂,末端操作器,直线.当机器人运作时,,求末端操作器节点到地面直线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A
【解析】
首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易得△OBC是等边三角形,继而可得正六边形的边长为R,然后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得边心距,又由S正六边形=求得正六边形的面积.
【详解】
解:如图,O为正六边形外接圆的圆心,连接OB,OC,过点O作OH⊥BC于H,
∵六边形ABCDEF是正六边形,半径为,
∴∠BOC=,
∵OB=OC=R,
∴△OBC是等边三角形,
∴BC=OB=OC=R,
∵OH⊥BC,
∴在中,,
即,
∴,即边心距为;
∵,
∴S正六边形=,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圆的知识;求得正六边形的中心角为60°,得到等边三角形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A
【解析】
根据这块矩形较长的边长=边长为3a的正方形的边长-边长为2b的小正方形的边长+边长为2b的小正方形的边长的2倍代入数据即可.
【详解】
依题意有:3a﹣2b+2b×2=3a﹣2b+4b=3a+2b.
故这块矩形较长的边长为3a+2b.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矩形、正方形和整式的运算,熟读题目,理解题意,清楚题中的等量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A
【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是由四个小正方体叠成的一个几何体,它的左视图是.故选A.
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4、C
【解析】
过点A作AF⊥DE于F,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AF=AB,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矩形的性质解答即可.
【详解】
解:如图,过点A作AF⊥DE于F,
在矩形ABCD中,AB=CD,
∵AE平分∠BED,
∴AF=AB,
∵BC=2AB,
∴BC=2AF,
∴∠ADF=30°,
在△AFD与△DCE中
∵∠C=∠AFD=90°,
∠ADF=∠DEC,
AF=DC,,
∴△AFD≌△DCE(AAS),
∴△CDE的面积=△AFD的面积=
∵矩形ABCD的面积=AB•BC=2AB2,
∴2△ABE的面积=矩形ABCD的面积﹣2△CDE的面积=(2﹣)AB2,
∴△ABE的面积=,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AF=AB.
5、D
【解析】
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各个小题是否正确,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
由图象可得,
出租车的速度为:600÷6=100千米/时,故(1)正确,
客车的速度为:600÷10=60千米/时,故(2)正确,
两车相遇时,客车行驶时间为:600÷(100+60)=3.75(小时),故(3)正确,
相遇时,出租车离甲地的路程为:60×3.75=225千米,故(4)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6、D
【解析】
在△ABC中,∠C=90°,AC=BC=3cm,可得AB=,∠A=∠B=45°,分当0<x≤3(点Q在AC上运动,点P在AB上运动)和当3≤x≤6时(点P与点B重合,点Q在CB上运动)两种情况求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再结合图象即可解答.
【详解】
在△ABC中,∠C=90°,AC=BC=3cm,可得AB=,∠A=∠B=45°,当0<x≤3时,点Q在AC上运动,点P在AB上运动(如图1), 由题意可得AP=x,AQ=x,过点Q作QN⊥AB于点N,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QN中,求得QN=x,所以y==(0<x≤3),即当0<x≤3时,y随x的变化关系是二次函数关系,且当x=3时,y=4.5;当3≤x≤6时,点P与点B重合,点Q在CB上运动(如图2),由题意可得PQ=6-x,AP=3,过点Q作QN⊥BC于点N,在等腰直角三角形PQN中,求得QN=(6-x),所以y==(3≤x≤6),即当3≤x≤6时,y随x的变化关系是一次函数,且当x=6时,y=0.由此可得,只有选项D符合要求,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动点函数图象,解决本题要正确分析动线运动过程,然后再正确计算其对应的函数解析式,由函数的解析式对应其图象,由此即可解答.
7、B
【解析】
试题解析:∵菱形ABCD的对角线
根据勾股定理,
设菱形的高为h,
则菱形的面积
即
解得
即菱形的高为cm.
故选B.
8、B
【解析】
连接CD,求出CD⊥AB,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在Rt△ADC中,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即可.
【详解】
解:连接CD(如图所示),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BD=CD==,∠DBC=∠DCB=45°,
∴,
在中,,,则.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形函数的定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
9、D
【解析】
等式左边为非负数,说明右边,由此可得b的取值范围.
【详解】
解:,
,解得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
10、A
【解析】
根据两点直线距离最短可在图中看出三亚-永兴岛之间距离最短.
【详解】
由图可得,两个点之间距离最短的是三亚-永兴岛.
故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
11、D
【解析】
解:延长AB交DC于H,作EG⊥AB于G,如图所示,则GH=DE=15米,EG=DH,∵梯坎坡度i=1:,∴BH:CH=1:,设BH=x米,则CH=x米,在Rt△BCH中,BC=12米,由勾股定理得:,解得:x=6,∴BH=6米,CH=米,∴BG=GH﹣BH=15﹣6=9(米),EG=DH=CH+CD=+20(米),∵∠α=45°,∴∠EAG=90°﹣45°=45°,∴△AE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G=EG=+20(米),∴AB=AG+BG=+20+9≈39.4(米).故选D.
12、C
【解析】
列举出所有情况,看两次摸出的小球的标号的和等于6的情况数占总情况数的多少即可.
解:
共16种情况,和为6的情况数有3种,所以概率为.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
【解析】
根据去括号法则和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法则计算即可.
【详解】
解:原式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掌握去括号法则和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法则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4、(-2,-2)
【解析】
先根据“相”和“兵”的坐标确定原点位置,然后建立坐标系,进而可得“卒”的坐标.
【详解】
“卒”的坐标为(﹣2,﹣2),
故答案是:(﹣2,﹣2).
【点睛】
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关键是正确确定原点位置.
15、1
【解析】
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 m+n=﹣2018,mn=﹣1,把 m2n+mm2﹣mn分解因式得到 mn(m+n﹣1),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
【详解】
解:∵m、n 是方程 x2+2018x﹣1=0 的两个根,
则原式=mn(m+n﹣1)
=﹣1×(﹣2018﹣1)
=﹣1×(﹣1)
=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 的两根分别
为与,则解题时要注意这两个关 系的合理应用.
16、5
【解析】
作点A关于直线CD的对称点E,作EP⊥AC于P,交CD于点Q,此时QA+QP最短,由QA+QP=QE+PQ=PE可知,求出PE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作点A关于直线CD的对称点E,作EP⊥AC于P,交CD于点Q.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C=90°,
∴DQ⊥AE,∵DE=AD,
∴QE=QA,
∴QA+QP=QE+QP=EP,
∴此时QA+QP最短(垂线段最短),
∵∠CAB=30°,
∴∠DAC=60°,
在Rt△APE中,∵∠APE=90°,AE=2AD=10,
∴EP=AE•sin60°=10×=5.
故答案为5.
【点睛】
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最短问题、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对称以及垂线段最短找到点P、Q的位置,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7、x≥-1
【解析】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可以求出x的范围.
详解:根据题意得:x+1≥0,解得:x≥﹣1.
故答案为x≥﹣1.
点睛:考查了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定义域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
(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定义域可取全体实数;
(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
(1)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
18、且.
【解析】
方程两边同乘以x-1,化为整数方程,求得x,再列不等式得出m的取值范围.
【详解】
方程两边同乘以x-1,得,m-1=x-1,
解得x=m-2,
∵分式方程的解为正数,
∴x=m-2>0且x-1≠0,
即m-2>0且m-2-1≠0,
∴m>2且m≠1,
故答案为m>2且m≠1.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古塔AB的高为(10+2)米.
【解析】
试题分析:延长EF交AB于点G.利用AB表示出EG,AC.让EG-AC=1即可求得AB长.
试题解析:如图,延长EF交AB于点G.
设AB=x米,则BG=AB﹣2=(x﹣2)米.
则EG=(AB﹣2)÷tan∠BEG=(x﹣2),CA=AB÷tan∠ACB=x.
则CD=EG﹣AC=(x﹣2)﹣x=1.
解可得:x=10+2.
答:古塔AB的高为(10+2)米.
20、(1)=;(2)结论:AC2=AG•AH.理由见解析;(3)①△AGH的面积不变.②m的值为或2或8﹣4..
【解析】
(1)证明∠DAC=∠AHC+∠ACH=43°,∠ACH+∠ACG=43°,即可推出∠AHC=∠ACG;
(2)结论:AC2=AG•AH.只要证明△AHC∽△ACG即可解决问题;
(3)①△AGH的面积不变.理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②分三种情形分别求解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CB=CD=DA=4,∠D=∠DAB=90°∠DAC=∠BAC=43°,
∴AC=,
∵∠DAC=∠AHC+∠ACH=43°,∠ACH+∠ACG=43°,
∴∠AHC=∠ACG.
故答案为=.
(2)结论:AC2=AG•AH.
理由:∵∠AHC=∠ACG,∠CAH=∠CAG=133°,
∴△AHC∽△ACG,
∴,
∴AC2=AG•AH.
(3)①△AGH的面积不变.
理由:∵S△AGH=•AH•AG=AC2=×(4)2=1.
∴△AGH的面积为1.
②如图1中,当GC=GH时,易证△AHG≌△BGC,
可得AG=BC=4,AH=BG=8,
∵BC∥AH,
∴,
∴AE=AB=.
如图2中,当CH=HG时,
易证AH=BC=4,
∵BC∥AH,
∴=1,
∴AE=BE=2.
如图3中,当CG=CH时,易证∠ECB=∠DCF=22.3.
在BC上取一点M,使得BM=BE,
∴∠BME=∠BEM=43°,
∵∠BME=∠MCE+∠MEC,
∴∠MCE=∠MEC=22.3°,
∴CM=EM,设BM=BE=m,则CM=EMm,
∴m+m=4,
∴m=4(﹣1),
∴AE=4﹣4(﹣1)=8﹣4,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m的值为或2或8﹣4.
【点睛】
本题属于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1、见解析.
【解析】
先证明△AFC为等腰三角形,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证明H为FC的中点,又D为BC的中点,根据中位线的性质即可证明.
【详解】
∵AE为△ABC的角平分线,CH⊥AE,
∴△ACF是等腰三角形,
∴AF=AC,HF=CH,
∵AD为△ABC的中线,
∴DH是△BCF的中位线,
∴DH=BF.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证明H点为FC的中点,然后利用中位线的性质解决问题.本题中要证明DH=BF,一般三角形中出现这种2倍或关系时,常用中位线的性质解决.
22、-1≤x<4,在数轴上表示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分别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其公共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
试题解析:
,
由①得,x<4;
由②得,x⩾−1.
故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4.
在数轴上表示为:
23、 (1);6;(2)有最小值;(3),.
【解析】
(1)先求出点B,C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解析式,进而求出点A坐标,即可求出半圆的直径,再构造直角三角形求出点D的坐标即可求出BD;
(2)先判断出要求的最小值,只要CG最大即可,再求出直线EG解析式和抛物线解析式联立成的方程只有一个交点,求出直线EG解析式,即可求出CG,结论得证.
(3)求出线段AC,BC进而判断出满足条件的一个点P和点B重合,再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求出另一个点P.
【详解】
解:(1) 对于直线y=x-3,令x=0,
∴y=-3,
∴B(0,-3),
令y=0,
∴x-3=0,
∴x=4,
∴C(4,0),
∵抛物线y=x2+bx+c过B,C两点,
∴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令y=0,
∴=0,
∴x=4或x=-1,
∴A(-1,0),
∴AC=5,
如图2,记半圆的圆心为O',连接O'D,
∴O'A=O'D=O'C=AC=,
∴OO'=OC-O'C=4-=,
在Rt△O'OD中,OD==2,
∴D(0,2),
∴BD=2-(-3)=5;
(2) 如图3,
∵A(-1,0),C(4,0),
∴AC=5,
过点E作EG∥BC交x轴于G,
∵△ABF的AF边上的高和△BEF的EF边的高相等,设高为h,
∴S△ABF=AF•h,S△BEF=EF•h,
∴==
∵的最小值,
∴最小,
∵CF∥GE,
∴
∴最小,即:CG最大,
∴EG和果圆的抛物线部分只有一个交点时,CG最大,
∵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
设直线EG的解析式为y=x+m①,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3②,
联立①②化简得,3x2-12x-12-4m=0,
∴△=144+4×3×(12+4m)=0,
∴m=-6,
∴直线EG的解析式为y=x-6,
令y=0,
∴x-6=0,
∴x=8,
∴CG=4,
∴=;
(3),.理由:
如图1,∵AC是半圆的直径,
∴半圆上除点A,C外任意一点Q,都有∠AQC=90°,
∴点P只能在抛物线部分上,
∵B(0,-3),C(4,0),
∴BC=5,
∵AC=5,
∴AC=BC,
∴∠BAC=∠ABC,
当∠APC=∠CAB时,点P和点B重合,即:P(0,-3),
由抛物线的对称性知,另一个点P的坐标为(3,-3),
即:使∠APC=∠CAB,点P坐标为(0,-3)或(3,-3).
【点睛】
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考查待定系数法,圆的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抛物线的对称性,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判断出CG最大时,两三角形面积之比最小是解本题的关键.
24、证明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先利用平行四边形性质证明DE=CF,再证明EB=ED,即可解决问题.
试题解析:∵ED∥BC,EF∥AC,∴四边形EFCD是平行四边形,∴DE=CF,∵BD平分∠ABC,∴∠EBD=∠DBC,∵DE∥BC,∴∠EDB=∠DBC,∴∠EBD=∠EDB,∴EB=ED,∴EB=CF.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
25、(1)证明见解析;(2)AD=2.
【解析】
(1)如图,连接OA,根据同圆的半径相等可得:∠D=∠DAO,由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及已知得:∠BAE=∠DAO,再由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得:∠BAD=90°,可得结论;
(2)先证明OA⊥BC,由垂径定理得:,FB=BC,根据勾股定理计算AF、OB、AD的长即可.
【详解】
(1)如图,连接OA,交BC于F,
则OA=OB,
∴∠D=∠DAO,
∵∠D=∠C,
∴∠C=∠DAO,
∵∠BAE=∠C,
∴∠BAE=∠DAO,
∵BD是⊙O的直径,
∴∠BAD=90°,
即∠DAO+∠BAO=90°,
∴∠BAE+∠BAO=90°,即∠OAE=90°,
∴AE⊥OA,
∴AE与⊙O相切于点A;
(2)∵AE∥BC,AE⊥OA,
∴OA⊥BC,
∴,FB=BC,
∴AB=AC,
∵BC=2,AC=2,
∴BF=,AB=2,
在Rt△ABF中,AF==1,
在Rt△OFB中,OB2=BF2+(OB﹣AF)2,
∴OB=4,
∴BD=8,
∴在Rt△ABD中,A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的切线的判定、勾股定理及垂径定理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熟练掌握切线的判定方法是关键:有切线时,常常“遇到切点连圆心得半径,证垂直”.
26、证明见解析.
【解析】
(1)一方面Rt△ABC中,由∠BAC=30°可以得到AB=2BC,另一方面△ABE是等边三角形,EF⊥AB,由此得到AE=2AF,并且AB=2AF,从而可证明△AFE≌△BCA,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明AC=EF.
(2)根据(1)知道EF=AC,而△ACD是等边三角形,所以EF=AC=AD,并且AD⊥AB,而EF⊥AB,由此得到EF∥AD,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
【详解】
证明:(1)∵Rt△ABC中,∠BAC=30°,∴AB=2BC.
又∵△ABE是等边三角形,EF⊥AB,∴AB=2AF.∴AF=BC.
∵在Rt△AFE和Rt△BCA中,AF=BC,AE=BA,
∴△AFE≌△BCA(HL).∴AC=EF.
(2)∵△ACD是等边三角形,∴∠DAC=60°,AC=AD.
∴∠DAB=∠DAC+∠BAC=90°.∴EF∥AD.
∵AC=EF,AC=AD,∴EF=AD.
∴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
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27、()cm.
【解析】
作BG⊥CD,垂足为G,BH⊥AF,垂足为H,解和,分别求出CG和BH的长,根据D到L的距离求解即可.
【详解】
如图,作BG⊥CD,垂足为G,BH⊥AF,垂足为H,
在中,∠BCD=60°,BC=60cm,
∴,
在中,∠BAF=45°,AB=60cm,
∴,
∴D到L的距离.
【点睛】
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构造出适当辅助线,从而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相关线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抚州市重点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数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数是,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主视图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贵州省贵阳市、六盘水市、安顺市重点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数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4个数,《九章算术》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将一副三角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贵州省六盘水市第四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数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函数,下列运算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