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教科版)高考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第2节 动力学两类问题 超重和失重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287996/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教科版)高考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第2节 动力学两类问题 超重和失重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287996/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教科版)高考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第2节 动力学两类问题 超重和失重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287996/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教科版)高考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强化三 动力学图像和连接体问题、临界极值问题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287996/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教科版)高考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强化三 动力学图像和连接体问题、临界极值问题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287996/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教科版)高考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强化三 动力学图像和连接体问题、临界极值问题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287996/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教科版)高考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强化四 动力学中两个典型物理模型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287996/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教科版)高考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强化四 动力学中两个典型物理模型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287996/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教科版)高考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强化四 动力学中两个典型物理模型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287996/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教科版)高考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第1节 牛顿三定律的理解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287996/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教科版)高考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第1节 牛顿三定律的理解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287996/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教科版)高考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第1节 牛顿三定律的理解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287996/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教科版)高考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28799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教科版)高考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28799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教科版)高考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28799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培训机构专用】2023版(教科版)高考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教师版】
2023版(教科版)高考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展开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一、基本原理与操作原理装置图操作要领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平衡:必须平衡摩擦力(改变小车或重物质量,无需重新平衡摩擦力)质量:重物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若使用力传感器,或以小车与重物的系统为研究对象无需满足此要求)要测量的物理量:小车与其上砝码的总质量(天平),小车受到的拉力(约等于重物的重力),小车的加速度(根据纸带用逐差法或根据光电门数据计算加速度)其他:细绳与长木板平行;小车从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释放,在到达定滑轮前按住小车,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二、数据处理和实验结论1.利用Δx=aT2及逐差法求a。2.以a为纵坐标,F为横坐标,根据各组数据描点,如果这些点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如图甲所示,说明a与F成正比。3.以a为纵坐标,为横坐标,描点、连线,如果该线为过原点的直线,如图乙所示,就能判定a与M成反比。三、注意事项1.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在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上小木块,使其适当倾斜,利用小车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与摩擦力平衡。2.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一般可目测,必要时可通过打点纸带,看上面各点间的距离是否均匀。3.平衡摩擦力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平衡摩擦力时不能在轻绳的另一端挂托盘(2)平衡摩擦力必须让小车连上纸带,且让打点计时器处于工作状态(3)平衡摩擦力时可借助纸带上点迹是否均匀来判断四、误差分析1.质量的测量、纸带上计数点间距离的测量、拉线或纸带不与木板平行等都会造成误差。2.实验原理不完善引起误差。通过适当的调节,使小车所受的阻力被平衡,当小车做加速运动时,可以得到a=g,T=mg=,只有当M≫m时,才可近似认为小车所受的拉力T等于mg,所以本实验存在系统误差。3.平衡摩擦力不准确会造成误差。类型一 教材原型实验【例1】 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的关系,细线已经调整为与长木板平行,长木板右侧通过调整垫块的高度,刚好平衡了摩擦力。图1(1)在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时,若小盘、盘内砝码和力传感器(通过电脑显示拉力的大小)整体的总质量用m表示,小车(含车内砝码)质量用M表示。实验中,在保持M一定的前提下,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m≪M。在释放小车________(填“之前”或“之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2)在第(1)题的前提下,多次改变盘内砝码的质量,重复实验,测得多组力传感器的示数F及对应的小车加速度a,作出a-F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________。(3)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小车(含车内砝码)所受合外力一定的情况下,改变小车(含车内砝码)质量M,进行实验,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相应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答案 (1)不需要 之前 (2)C (3)0.88解析 (1)力传感器显示的力的大小就是小车(含车内砝码)受到的合外力,不需要用小盘、盘内砝码和力传感器整体的总重力mg近似替代,不需要满足m≪M。实验时,是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2)本实验刚好平衡了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a,解得a=,是正比例函数,图像为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故C项正确。(3)所取计数点时间间隔T=0.02 s×5=0.1 s,利用逐差法a==0.88 m/s2。1.(2021·广东实验中学模拟)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2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甲(1)实验中除了需要小车、砝码、托盘、细绳、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垫木、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两根导线、复写纸、纸带之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2)某同学以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的倒数为横坐标,小车的加速度a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出的a-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由图可分析得出:加速度与质量成________关系(填“正比”或“反比”);图线不过原点说明实验有误差,引起这一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的倾角________(填“过大”或“过小”)。乙(3)有一组同学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一定,探究加速度a与所受外力F的关系,他们在轨道水平及倾斜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丙所示。图线________(填“①”或“②”)是在轨道倾斜情况下得到的;小车及车中砝码的总质量m=____________kg。丙图2答案 (1)天平 刻度尺 (2)反比 过大 (3)① 0.5解析 (1)实验中需要用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拉力,需测量托盘的质量,所以还需要天平。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量纸带上点迹间的距离,从而得出加速度,所以还需要刻度尺。(2)a-图像是一条直线,a与M成反比;图像在a轴上有截距,这是平衡摩擦力时木板的倾角过大造成的。(3)由题图丙中图线①可知,当F=0时,a≠0,即细线上没有拉力时小车就有加速度,所以图线①是在轨道倾斜情况下得到的,根据F=ma得a-F图像的斜率k=,由a-F图像得图像斜率k=2,所以m=0.5 kg。类型二 实验拓展创新【真题示例2】 (2021·湖南卷)某实验小组利用图3(a)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关系。主要实验步骤如下:(a)(b)图3(1)用游标卡尺测量垫块厚度h,示数如图(b)所示,h=________ cm;(2)接通气泵,将滑块轻放在气垫导轨上,调节导轨至水平; (3)在右支点下放一垫块,改变气垫导轨的倾斜角度;(4)在气垫导轨合适位置释放滑块,记录垫块个数n和滑块对应的加速度a;(5)在右支点下增加垫块个数(垫块完全相同),重复步骤(4),记录数据如下表:n123456a/(m·s-2)0.0870.1800.260 0.4250.519根据表中数据在图4上描点,绘制图线。图4如果表中缺少的第4组数据是正确的,其应该是________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答案 (1)1.02 (5)如解析图所示 0.345解析 (1)根据游标卡尺读数规则可知h=10 mm+2×0.1 mm=1.02 cm。(2)根据题表中数据描点连线,绘制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第4组数据中的加速度a为0.345 m/s2。2.(2021·全国甲卷)为测量小铜块与瓷砖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同学将贴有标尺的瓷砖的一端放在水平桌面上,形成一倾角为α的斜面(已知sin α=0.34,cos α=0.94),小铜块可在斜面上加速下滑,如图5所示。该同学用手机拍摄小铜块的下滑过程,然后解析视频记录的图像,获得5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每个时间间隔ΔT=0.20 s)内小铜块沿斜面下滑的距离si(i=1,2,3,4,5),如下表所示。图5s1s2s3s4s55.87 cm7.58 cm9.31 cm11.02 cm12.74 cm由表中数据可得,小铜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小铜块与瓷砖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大小取9.80 m/s2)。答案 0.43 0.32解析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推论Δx=at2,得a== m/s2=0.43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α-μmgcos α=ma,解得μ===0.32。3.(2020·北京卷)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做如下探究:(1)为猜想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可利用图6所示装置进行对比实验。两小车放在水平板上,前端通过钩码牵引,后端各系一条细线,用板擦把两条细线按在桌上,使小车静止。抬起板擦,小车同时运动,一段时间后按下板擦,小车同时停下。对比两小车的位移,可知加速度与质量大致成反比。关于实验条件,下列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图6A.小车质量相同,钩码质量不同B.小车质量不同,钩码质量相同C.小车质量不同,钩码质量不同(2)某同学为了定量验证(1)中得到的初步关系,设计实验并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的7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在图7所示的坐标纸上已经描好了6组数据点,请将余下的一组数据描在坐标纸上,并作出a-图像。次数1234567a/(m·s-2)0.620.560.480.400.320.240.15M/kg0.250.290.330.400.500.711.00图7(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之前,需要思考如何测“力”。请在图8中画出小车受力的示意图。为了简化“力”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图8A.使小车沿倾角合适的斜面运动,小车受力可等效为只受绳的拉力B.若斜面倾角过大,小车所受合力将小于绳的拉力C.无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多大,砂和桶的重力都等于绳的拉力D.让小车的运动趋近于匀速运动,砂和桶的重力才近似等于绳的拉力答案 (1)B (2)见解析图 (3)示意图如解析图 AD解析 (1)为了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必须控制小车所受拉力相同,而让小车的质量不同,所以钩码质量相同,故B正确。(2)数据描点和a-图像如图所示(3)小车受垂直桌面向上的支持力,竖直向下的重力,沿绳方向的拉力,平行桌面的摩擦力,如图:使小车沿倾角合适的斜面运动,小车所受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刚好等于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则小车受力可等效为只受绳的拉力,故A正确;若斜面倾角过大,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大于摩擦力,小车所受合力将大于绳的拉力,不利于简化“力”的测量,故B错误;对砂和砂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T=ma,由此可知加速度越小,砂和砂桶的重力越接近绳的拉力,故C错误,D正确。4.(2020·全国卷Ⅱ)一细绳跨过悬挂的定滑轮,两端分别系有小球A和B,如图9所示。一实验小组用此装置测量小球B运动的加速度。令两小球静止,细绳拉紧,然后释放小球,测得小球B释放时的高度h0=0.590 m,下降一段距离后的高度h=0.100 m;由h0下降至h所用的时间T=0.730 s。由此求得小球B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_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从实验室提供的数据得知,小球A、B的质量分别为100.0 g和150.0 g,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9.80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可得小球B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_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图9可以看出,a′与a有明显差异,除实验中的偶然误差外,写出一条可能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84 1.96 滑轮的轴不光滑或滑轮有质量解析 小球B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h0-h=aT2,解得a=1.84 m/s2。对小球B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Bg-F=mBa′,对小球A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Ag=mAa′,F′=F,解得a′==1.96 m/s2。a′和a有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滑轮的轴不光滑或滑轮有质量。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