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0《人间词话》十则》课件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29215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0《人间词话》十则》课件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29215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0《人间词话》十则》课件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29215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0《人间词话》十则》课件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292156/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0《人间词话》十则》课件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292156/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0《人间词话》十则》课件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292156/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0《人间词话》十则》课件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292156/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0《人间词话》十则》课件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292156/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0《人间词话》十则》课件
展开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一字伯隅,初号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人。我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清华研究院开创之初的“四大导师”之一。22岁前,在家乡接受传统教育,却不喜欢科场诗文,科举考试时,“不终场而归”。1898年后,到上海,接受西方哲学,希望借助西方哲学来解决现实人生中的困惑。1905年,王国维完成了《红楼梦评论》。1908年,开始连载《人间词话》。1912年,完成《宋元戏曲史》。辛亥革命后,政治态度日趋保守。1923年,他欣然“应诏”北上,担任皇帝溥仪的“南书房行走”(文学侍从)。1927年6月,北伐军进逼北京,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
王国维虽然五十一岁就去世了,虽然政治思想并不为人称道,虽然话很少也不会交往,可是,凭借着自己在文学、史学、美学、考古学、心理学、金石学等十多个学科领域中取得的一流的成就,成为中国乃至整个东亚顶级的学术大师,成为让无数大家膜拜的对象。
《人间词话》,王国维文艺哲学成熟的代表作。该书沿用中国传统的诗话、词话的形式,将西方的康德、叔本华、尼采的美学观念和中国固有的诗、词、曲创作的丰富材料组合,兴之所至,随感而发,形成中国诗话、词话发展史上以“境界说”为核心的观点新颖、立论精辟的划时代论著。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文艺理论著作之一。
◆学习目标:1.了解王国维境界说的主要内容2.学习运用王国维的理论鉴赏诗歌,提升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一、朗读全文,找出关键词
第二至六则,从不同角度阐述词的“境界”。
研讨话题1:“造境”与“写境”
二、合作研讨:研读文本,理解“境界”
依据注释和文本,谈谈“造境”与“写境”有何分别?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研讨话题2:“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结合课文例句,谈谈两者的特点。
“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物我对立) 情感外显(或喜或悲、 移情于物) 由动之静中得(宏壮) 主观性强
“无我之境” 以物观物(物我为一) 情感内敛(心态平和、 超然物外) 于静中得(优美) 客观性强
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后者则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的态度也。故前者客观的,后者主观的也;前者知识的,后者感情的也。……要之,文学者,不外知识与感情交代之结果而已。苟无锐敏之知识与深邃之感情者,不足与于文学之事。 王国维《文学小言》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过经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你从王国维的“三种境界”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第七则以形象化的比喻描述艺术创作或学术研究的历程,把“境界说”与人生体验结合起来
第一步,要志存高远,广泛涉猎,吸取前人的经验,力图独辟蹊径;第二步,要苦思苦想,孜孜以求,无怨无悔;第三步,才是在上下求索中顿悟,犹如在人海中突然找到朝思暮想的心上人般豁然开朗,在艺术上或学术上做出独有的贡献。
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苟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殆未之有也。 王国维《文学小言》
小结:(1)本文谈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境界(2)围绕“境界”提出了哪些独到的观点?(你读到了什么?)
境界的意义境界有“造境”与“写境” 境界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境界离不开“真情”与“真景”境界需要有表现力的文字成功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词的境界取决于作家“心”的境界只有“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才能写出有生气,有高致即有境界的作品
讨论:下面这些词句分别体现了哪种“境界”,这种“境界”是如何体现的?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
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点明时令,写花残春去的伤感,是“有我之境”,着一“褪”字,写出所余不多的花也一点一点褪去,使感伤之情更浓。 后两句写空中轻燕斜飞,舍外绿水环抱,着一“绕”字,而境界全出,让人油然而生优美遐想,可谓“无我之境”。 最后两句,柳絮纷飞为写实,处处芳草为理想,先抑后扬,在跌宕起伏中,可见词人旷达的襟怀。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0《人间词话》十则》课件2 (2):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0《人间词话》十则》课件2 (2),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王国维,包含两层含义,有我之境,《鹊踏枝》,秦观《踏莎行》,无我之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0《人间词话》十则》课件2 (1):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0《人间词话》十则》课件2 (1),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王国维,真景物,真感情,鲜明真切的表达,景与情的统一,什么是境界,有我之境,无我之境,陶渊明《饮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人间词话》十则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人间词话》十则课前预习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造境”与“写境”,以物观物,冯延巳鹊踏枝,练一练,踏莎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8799326979f03b68cbfed985436f761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