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农业 同步练习 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解析)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29313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1农业 同步练习 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解析)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29313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1农业 同步练习 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解析)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29313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科上册同步练习试卷(包含答案解析)
初中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第一节 农业精品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第一节 农业精品当堂检测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
每年暑假,湘潭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到离城市较近的“学农”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同学们在“学农”基地观察到,这里主要种植蔬菜、花卉,同时还发展禽、蛋等生产,主要原因是()
①郊区地形多样,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生产②距城区较近,运输方便,可保证农产品的新鲜③郊区的科技水平高,消费水平高,产品价格高④城市人口稠密,对花卉、蔬菜、禽蛋等的需求量大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学农”活动可以帮助同学们认识到()
A. 只要农业发达,工业发达与否并不重要
B. 农业是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C. 农业是衣食之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D. 农业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唯一指标
我国的农业生产面临着生产不稳定、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必须依靠科技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区域不同,形态不同”,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应当会有五种形态:一是规模化的大田种植业(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二是现代设施园艺业(种植蔬菜、少量水果、个别花卉等);三是现代化、集约化的养殖业(猪禽牛羊、水产养殖等);四是特色种植业与养殖业(种植香菇、茶叶、药材等);五是休闲观光农业(传承农耕文化)。结合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完成19-22题。
甲代表的粮食作物是:
A. 水稻B. 小麦C. 花生D. 甘蔗
甲与乙农作物的分界线是中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线的地理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 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 北方旱作区和南方水田区的分界线
C. 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D. 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未来农业发展形态中,属于畜牧业的是:
A. 现代化、集约化的养殖业B. 现代设施园艺业
C. 大田种植业D. 休闲观光农业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未来农业形态与分布地区搭配 不 合 理的是:
A. 休闲观光农业——交通便利的农村
B. 现代设施园艺业——大城市的郊区
C. 特色种植业与养殖业——山地、丘陵地区
D. 规模化的大田种植业——丘陵、高原地区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享誉全球的“杂交水稻之父”。他所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在我国长江流域等地集中推行,为解决中国人的温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图1为四国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量柱状图。图2为世界部分国家单位面积水稻产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杂交水稻产区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①低纬地区为主,热量足
②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③降水较丰沛,雨热同期
④地形平坦,黑土肥沃
A. 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①③
中国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地球上约20%的人口。阅读图1、图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中国在四国中耕地面积最少,但粮食产量最高
B. 中国每公顷耕地水稻产量远高于印度和世界平均值
C. 中国国土面积及耕地面积都少于俄罗斯,但粮食产量远远高于俄罗斯
D. 印度由于耕地面积少,所以水稻平均产量低
除改良水稻种植技术外,我国南方地区还在推广“稻-鱼-蛙”立体种养模式,利用青蛙吃害虫、鱼粪肥田,形成互利共生的生态环境,主要目的是( )
A. 减少化学肥料,保护生态B. 增加自然湿地,发展旅游
C. 缓解当地水资源不足问题D. 丰富当地居民的饮食结构
从以上示例中,我们得出的经验,不可取的是( )
A. 制定法律、法规保护我们宝贵的耕地资源
B. 将东南丘陵的所有土地改造为梯田,扩大耕地面积
C. 发展绿色、低碳、生态农业
D. 科技兴农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宜宾市位于四川省南部的低山丘陵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宜宾部分外出务工农民返乡承包土地,从事农业生产。据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某返乡农民欲在承包的土地上栽种水果,下列水果中最适宜的是( )
A. 柑橘B. 苹果C. 香蕉D. 椰子
某返乡农民用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大棚主要调节了反季节蔬菜生长条件中的( )
A. 地形B. 温度C. 土壤D. 水分
如图为2020年我国春播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甲地为( )
A. 水田农业,春播时间为2月下旬B. 绿洲农业,春播时间为3月上中旬
C. 灌溉农业,春播时间为3月下旬D. 河谷农业,春播时间为4月中下旬
我国东部地区春播期( )
A. 较低纬度地区早B. 沿海地区早
C. 自南向北越来越早D. 海拔较高地区早
丙地春播期比同纬度地区早,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海陆位置B. 水源C. 地形D. 土壤
最有可能对乙地春播造成影响的自然灾害是( )
A. 台风B. 低温冻害C. 海啸D. 暴雨洪涝
3月,黑龙江农民开始清雪,在智能大棚中培育水稻秧苗,这表明( )
A. 智能大棚彻底改变了自然环境
B. 人类活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小
C. 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
D. 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0分)
中国的饭碗自己的粮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华社长沙2020年4月7日电,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始限制本国粮食出口,这引发了全球关于粮食危机的担忧。“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表示,中国完全有实现粮食生产自给自足的能力,不会出现粮荒,大家不要担心。
(1)在我国水稻集中产区大体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我国四大分区中的______地区,同时该线也是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和______气候的分界线。我国东北地区是全球水稻种植最北地区,主要是因为这里______(雨热同期/终年温和多雨)。
(2)读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______地区,水稻只能一年一熟。熟制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由______(热量/降水/土壤)影响。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以______(水田 /旱地)为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的共同自然优势条件是______。
A.雨热同期
B.地表起伏大
C.植被茂密
D.人口稠密
(3)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海南则可达到一年三熟,我国耕作制度南向北发生变化,主要的影响因素是______(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水源条件)。
材料七袁隆平团队今年将在全国推广精心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超优千号” 1000万亩,预计每亩增产100公斤。此外,袁隆平在青岛领衔的海水稻(就是耐盐碱水稻,是指能在盐碱浓度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的水稻)稻作改良试验也取得了巨大成果。
(4)适合推广海水稻的区域是______(沿海地区/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水稻试种、推广将______。
A.解决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问题
B.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
C.使海洋面积大幅度减少
D.有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5)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是______。
A.科技兴农
B.完全依靠自给自足
C.依赖国际市场
D.全部进行水稻种植
阅读下面的“中国局部区域简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河流B以南的地形区是________,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糖料作物是___________。
(2)甲区域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乙地耕地类型以___________为主。
(3)乙地的主要农产品是( )
A.玉米、水稻、大豆 B.小麦、玉米、棉花
C.水稻、油菜、水产 D.水稻、大豆、甜菜
(4)图中①、②、③、④四条铁路线穿过石家庄的是________(填序号)。京沪铁路沟通了我国沿海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工业基地。
(5)图中⑤铁路线名称为___________线,它是我国重要的东西铁路干线,它与京广线的交汇城市为________。
(6)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甲——发展淡水养殖为主 B.乙——发展种植业、渔业为主
C.丙——发展林业为主 D.丁——开辟梯田,发展种植业为主
(7)从秦皇岛到海口运送5000吨钢材,最经济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读“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农业生产东西差异明显。图中a线为主要的畜牧业区与种植业区的大致分界线,此线相当于我国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此线以西主要为________业。
(2)从地形上看,商品粮基地多为________(地形);从分布区域来看,商品粮基地集中分布的地区主要位于________流域。
(3)图中A、B两个商品粮基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其熟制是________。答案和解析
1~2.【答案】C、C
【解析】略
3~6.【答案】B、B、A、D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农作物的分布,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认真读图,分析我国农作物的分布。
【解答】
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 90% 左右的耕地和林地;以秦岭—淮河为界,甲主要分布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北方地区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B 符合题意, ACD 不正确。
故选 B 。
2.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秦岭 - 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认真读图,分析我国秦岭 - 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答】
甲与乙农作物的分界线是秦岭 - 淮河一线,它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 0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年降水量 800mm 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 B 符合题意, ACD 不正确。
故选 B 。
3.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认真读图,分析我国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
【解答】
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应当会有五种形态:一是规模化的大田种植业(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二是现代设施园艺业(种植蔬菜、少量水果、个别花卉等);三是现代化、集约化的养殖业(猪禽牛羊、水产养殖等);四是特色种植业与养殖业(种植香菇、茶叶、药材等);五是休闲观光农业(传承农耕文化)。 A 正确, BCD 错误。
故选 A 。
4.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认真读图,分析我国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
【解答】
休闲观光农业需要便利的交通, A 正确;现代设施园艺业受市场需求量的影响大,建在城市的郊区, B 正确;特色种植业与养殖业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宜在山地、丘陵地区, C 正确;规模化的大田种植业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宜在平原地区, D 错误; D 符合题意, ABC 不符合题意。
故选 D 。
7~10.【答案】D、D、A、B
【解析】1.
我国杂交水稻产区主要位于南方地区,该地区发展杂交水稻的自然条件是:纬度低,热量充足,且受季风影响降水丰沛,雨热同期。我国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地形平坦,黑土肥沃。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是发展农业的人文条件。
故选:D。
2.
读图可得,中国在四国中耕地面积最少,但粮食产量最高,故A正确;
中国每公顷耕地水稻产量远高于印度和世界平均值,故B叙述正确;
中国国土面积及耕地面积都少于俄罗斯,但粮食产量远远高于俄罗斯,故C叙述正确;
印度多旱涝灾害,该国家水稻平均产量低,故D叙述错误。
故选:D。
3.
“稻—鱼—蛙”立体种养模式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农业投入,提高了农产品质量,改善了生态环境。
故选:A。
4.
制定法律、法规保护我们宝贵的耕地资源是正确的做法,故A叙述正确;
不能将东南丘陵的所有土地改造为梯田,故B叙述错误;
我国适宜发展绿色、低碳、生态农业,故C叙述正确;
科技兴农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故D叙述正确。
故选:B。
11~12.【答案】A、B
【解析】1.
柑橘属于亚热带水果,苹果属于温带水果,香蕉、椰子属于热带水果。宜宾市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栽种柑橘。故选 A。
2.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冬季温度过低,不适合农作物生长;大棚种植技术主要解决了作物生长中冬季温度过低的非生物因素的限制。根据题意,故选B。
13~17.【答案】D、A、C、B、D
【解析】1.
读图可知,图中甲地为青藏地区;青藏地区气候高寒,春播时间较晚,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典型的农业为河谷农业,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典型。
故选:D。
2.
读图可得,我国东部较低纬度地区春播时间早,故A正确;
沿海地区不一定春播早,故B错误;
我国东部地区自南向北越来越晚,故C错误;
海拔较高地区气温较低,春播时间较晚,故D错误。
故选:A。
3.
四川盆地北面有山地,阻挡寒冷的冬季风南下,所以该盆地冬春季节比同纬度地区气温高,是地形因素造成的。
故选:C。
4.
读图可知,乙地区位于新疆地区,春季该地区容易发生低温冻害天气,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不易发生台风、海啸、暴雨洪涝灾害。根据题意。
故选:B。
5.
3月,黑龙江农民开始清雪,在智能大棚中培育水稻秧苗,这表明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故D符合题意;智能大棚不会彻底改变自然环境,可以改变大棚内的环境,A不符合题意;人类活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B不符合题意;智能大棚中培育水稻秧苗与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无关,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8.【答案】(1)南方 温带季风 雨热同期
(2)东北 热量 旱地 A
(3)纬度位置
(4)沿海地区 D
(5)A
【解析】(1)在我国水稻集中产区大体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我国四大分区中的南方地区,同时该线也是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我国东北地区是全球水稻种植最北地区,主要是因为这里气候雨热同期,该地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东北地区主要位于中温带,其水稻只能一年一熟。熟制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受热量影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旱地为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的共同自然优势条件是雨热同期。
(3)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亚热带,该地区的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海南位于热带,该地区的农业耕作制度是一年三熟,我国耕作制度自南向北发生变化,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
(4)适合推广海水稻的区域是沿海地区,海水稻试种、推广将有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5)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是科技兴农。
19.【答案】(1)长江中下游平原 甘蔗
(2)华北平原 水田
(3)C
(4)① 京津唐 沪宁杭(长江三角洲/长三角)
(5)陇海 郑州
(6)B
(7)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地形区、土地利用类型、农作物、铁路线、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等,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我国的地形区、土地利用类型、农作物、铁路线、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等是解题的关键。
(1)图中AB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B淮河以南地形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糖料作物是甘蔗。
(2)由图可知,甲地形区是华北平原,乙长江中下游平原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3)乙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的农产品有水稻、油菜、水产等,大豆、甜菜等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小麦分布在北方地区,故选C。
(4)图中①京广线、②京九线、③京沪线、④京包线。经过石家庄的是京广线,京沪铁路沟通了我国沿海的京津唐工业基地和沪宁杭工业基地。
(5)图中⑤是陇海线,它是我国重要的东西铁路干线,它与京广线的交汇城市为郑州。
(6)甲北方地区不适合淡水养殖,乙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发展种植业和渔业为主,丙四川盆地以种植业为主,丁西北地区不适合开辟梯田,发展种植业为主,故选B。
(7)从秦皇岛到海口运送5000吨钢材,最经济的运输方式是水路运输(两个城市都是港口城市),航空运输价格高,公路运输运量小,故选D。
20.【答案】(1)400 畜牧
(2)平原 长江
(3)温带季风气候 一年一熟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农业的概况,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我国农业的概况是解题的关键。由图可知,我国农业生产东西差异明显。图中a线为主要的畜牧业区与种植业区的大致分界线,此线相当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此线以西主要为畜牧业。
(2)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农业的概况,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我国商品粮基地是解题的关键。由图可知,从地形上看,商品粮基地多为平原;从分布区域来看,商品粮基地集中分布的地区主要位于长江流域。
(3)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农业的概况,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是解题的关键。由图可知,图中A、B两个商品粮基地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4.1稳步发展的农业达标测试,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4.1稳步发展的农业复习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农业精品课后作业题,共6页。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