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成都树德怀远中学高一5月月考(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展开怀远中学高2019级高一下学期五月月考
历 史 试 题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左传·宣公三年》记载:“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这里用铸鼎的“金”应该是( )
A.青铜 B.铁 C.黄金 D.钢
2、《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3、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主要反映了小农经济的哪一特点( )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脆弱性 D.连续性
4、北魏至唐朝前期,我国曾经实行过一种土地制度,即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服役。这种土地制度是( )
A.井田制 B.均田制 C.私田制 D.公田制
5、下图是出土的唐代初期文物“敦煌张文信租田契”的抄件片段。据此可知当时( )
A.土地租佃在全国普遍推广 | B.农耕经济开始向河西走廊扩展 |
C.均田制已经被迫彻底废弃 | D.一些经济活动蕴含着契约意识 |
6、白居易《卖炭翁》一诗,被史学大师陈寅恪赞誉为“诗史”。诗中叙述老翁“晓驾炭车碾冰辙”来到长安城,“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此处的“市”是指( )
A.没有行政管理的草市 B.严格管制的集中市场
C.沿街开铺的街市 D.地方自治的市镇
7、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徒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 )
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 B.乡村市场的繁荣 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D.坊市制继续实行
8、苏轼曾说:“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客,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
A.宋代地主主要依靠土地剥削来积累财富 B.宋代地主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C.宋代农村开始出现以租佃关系经营土地 D.宋代佃户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
9、明代后期,意大利人利玛窦从岭南北上京师时看到客商往来情形:“旅客骑马或乘轿越岭,商货用驮兽或挑天运送,他们好像是不计其数,队伍每天不绝于途,黄金就这样被送来了。”这表明当时( )
A.岭南货币经济发达 B.商税成为政府财政倚重
C.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D.岭南地区商帮普遍兴起
10、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这一记载可以用来研究( )
A.古代官营手工业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
C.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D.古代家庭结构的变迁
11、“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三洋;五丝八丝广段好,银钱堆满十三行”,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又叫“洋行”或“洋货行”。这种机构的设置反映了当时我国的经济政策是( )
A.闭关锁国 B.重商主义 C.“朝贡”贸易 D.海外殖民
12、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13、七七事变之后东部大量工厂内迁,西部地区根据地理条件就地办起很多厂矿,如广西有色金属、甘肃玉门油田,正如时任资源调查委员会主任翁文灏先生所说“今日正应利用抗战机会,充分开发西南及西北各省”。并自行设计和仿造一些机器设备,成立很多研究室和实验工厂。材料中措施反映了( )
A.官僚资本迅速扩张 B.工业布局彻底改变
C.民族经济深受打击 D.战略资源有所保障
14、1945年,8年抗战取得最后胜利。但在大后方四川,却出现了“胜利爆竹一响,工厂陆续关门”的景象。永利公司经理李烛尘无奈地称:“当年艰难辛苦而去,今日倾家荡产而回。”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官僚资本的重压 B.外国资本的侵蚀 C.封建官府的排挤 D.民族资本经营不善
15、新中国女性婚恋观的变化折射时代变迁。以下体现20世纪50年代中期女性婚恋观新变化的是( )
A.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B.首选工人老大哥
C.斗私批修,革命友谊 D.嫁人要嫁万元户
16、1953年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就是农民生产的粮食由国家统一收购,全社会所需要的粮食全由国家供应。到1992年底,粮食“统购统销”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
A.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B.国家经济体制的改变
C.农民生产自主性增强 D.粮食流通渠道多样化
17、1958年的一首诗中写道:“一个谷穗不算长,黄河上面架桥梁。十辆汽车并排走,火车驰过不晃荡。”这首诗( )
A.展示新中国经济发展的美好愿望
B.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在民众中存在的表现
C.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
D.是属于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常见现象
18、1984年1月,中国汽车的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诞生。次年,中德合资轿车生产企业——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中国汽车工业很快就进入了第一轮的合资高潮。这些合资汽车企业的出现反映了中国( )
A.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 B.市场经济体系形成
C.经济改革不断深化 D.独立工业体系形成
19、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20、16~18世纪,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
A.新兴城市的大量出现 B.大量独立国家的建立
C.西欧早期的殖民扩张 D.美洲人口的集中居住
21、“1750年到1850年的100年间,英国人口从770万猛增到2750万。在人口增加的同时,英国的人口中心发生移动。总的流向是:由东南部流向西北部,由农村转向城市。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商业中心的转移 B.三角贸易的发展
C.殖民霸权的确立 D.工业革命的推动
22、19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侯,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
C.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性质 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23、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按照自由主义原则确立了资本与商品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的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的确立,使世界经济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强,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下列现象符合以上表述的是( )
A.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了《航海条例》
B.鸦片战争后,“值百抽五”关税税则的逐步形成
C.《南京条约》附件关于最惠国待遇的规定
D.拿破仑三世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
24、下表为1820-1913年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美国 |
1820年 | 50 | 15—20 | —— | 10 |
1870年 | 32 | 10 | 13 | 23 |
1896—1900年 | 20 | 7 | 17 | 30 |
1913年 | 14 | 6 | 19 | 36 |
A.科技水平是影响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B.独立战争促进了美国工业的迅猛发展
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开始发展工业 D.法国的工业发展始终呈现为倒退状态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25、(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以“交流与联系”为主题,解读材料一。(12分)
材料二 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13分)
26、(12分)阅读表格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比较表一、表二,提取有关中美科技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7、(15分)城市的兴起与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商周开始,中国的城市建设服务于国家的管理,唐代通过放宽对商业的限制,促进了商业性大都市的日益繁荣,如扬州、益州;宋朝鼓励贸易的政策,极大地刺激了国际性商业大都市的发展,如广州、漳州、泉州……然而到1600年左右,从漳州的码头和货栈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城市的活力开始消散。
——摘编自《全球城市发展史》
材料二 曼彻斯特人充满活力,富有进取精神。曼彻斯特主要受惠于它的商业和制造业的地位。最近,它已经在英国的任何其他城镇,乃至世界“鹤立鸡群”了。它的工业产品几乎输入到地球上可居住的任何一个国家。……在1832年的改革法案中,在国会中拥有代表席位,并且中产阶层的男子获得了选举权。1851年维多利亚女王访问曼彻斯特,并且授予其皇家宪章(Royal Charter) 。
——摘编自《企业行名录》序言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城市功能的变化(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前后中国城市活力“开始消散”的主要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曼彻斯特能够荣获 “皇家宪章”的原因。(6分)
怀远中学高2019级高一下学期五月份月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A | B | C | B | D | B | C | D | C | B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A | B | D | A | B | B | C | C | D | C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
|
|
|
|
|
答案 | D | B | D | A |
|
|
|
|
|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25、(25分)
(1)新航路开辟;(4分)新旧世界(或新旧大陆)之间物种交流;疾病传播;(4分,每点2分)物种交流密切了各地区联系;疾病传播给人类带来灾难。(4分,每点2分)
(2)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3分)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3分)改变了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3分)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4分,每点2分)
26、(12分)
表一:信息: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2分)说明: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2分,任答一点即可)
信息:中国,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手工业品和传统手工艺品发达。(2分)说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2分,任答一点即可)
表二:信息:中国、美国均为高新技术。(2分)说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1分)
综上所述,二工时期中美两国差距很大。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1分)(其它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7、(15分)
(1)变化:由政治功能到经济功能。(3分)
原因:君主专制加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任3点6分)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成都树德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成都树德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共3页。
2024成都树德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成都树德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x、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