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当堂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氯及其化合物的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氯仿可作为麻醉剂,但在光照下容易被氧化成剧毒的光气:2CHCl3+O2=2COCl2+2HCl。为防止事故发生,使用前要检验其是否变质,你认为检验使用的最佳试剂是( )A.溴水 B.烧碱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淀粉碘化钾试纸2.将一盛满Cl2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日光照射相当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最后剩余的气体约占试管容积的( )A.2/3 B.1/2 C.1/3 D.1/43.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新制氯水中只含和 ②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③新制氯水光照时有气泡冒出,该气体为 ④新制氯水放置数天后,溶液的酸性将减弱⑤新制氯水呈黄绿色,久置氯水呈无色 ⑥新制氯水漂白作用强,久置氯水无漂白作用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⑤⑥ D.②⑤⑥4.每天用“84”消毒液(NaClO溶液)可用于消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ClO溶液的消毒原理是生成Cl2 B.NaClO暴露在空气中变质形成HClOC.NaClO溶液漂白原理与活性炭相同 D.“84”消毒液可与“洁厕灵”(HCl)共同使用5.实验室用下列方法制取氯气:①用含146g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反应;②用87g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若不考虑HCl的挥发,则反应后所得氯气的质量( )A.方法①比方法②多 B.方法②比方法①多 C.两种方法一样多 D.无法比较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Cl2的性质活泼,与H2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②实验室制取Cl2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Cl2可以用Ca(OH)2溶液吸收③若Cl2发生泄漏,应立即向上风地区转移④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方法是将气体通入AgNO3溶液中⑤除去HCl气体中的Cl2,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 D.③⑤7.列关于氯气的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①可用于氯气的收集 ②若气球干瘪,证明Cl2可与NaOH反应 ③可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 ④可用于实验室中氯气的尾气吸收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8.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pH试纸中部,观察到的现象是( )A. B. C. D.9.某温度下,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的混合液,经测定溶液中与的离子个数比为1:4,则该反应中被还原与被氧化的的分子个数比为( )A.21:5 B.11:3 C.5:1 D.3:110.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NaHCO3能与碱反应,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B.CaO能与SO2反应,可作为工业废气处理时的脱硫剂C.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可用于制造计算机硅芯片的材料D.饱和氯水既有酸性又有漂白性,加入适量NaHCO3固体,其漂白性增强11.将X气体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Y气体,有沉淀生成,X、Y不可能是选项XYASO2H2SBCl2CO2CNH3CO2DSO2Cl2A.A B.B C.C D.D12.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烧瓶内充满氯气,底部有一层细沙(不参与反应),玻璃导管下口b处塞有一小块钠。从a口伸入一根细铁丝把钠块捅下去,再用滴管从a口滴下一滴水,恰好落在钠块上,立即剧烈反应。下列对此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所充氯气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反应中,烧瓶内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玻璃导管只起到定位加入钠和水的作用D.烧瓶中Cl2,可能参与四个氧化还原反应13.下列装置可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并回收二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C.用装置丙分离出MnCl2溶液中的固体MnO2D.用装置丁称得回收的二氯化锰质量为5.36g14.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Cl-离子B.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可能有SO42-离子C.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Cu2+离子D.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产生无色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可能有CO32-离子15.下列事实及其解释均正确的是A.将石蕊试液滴入氯水中,溶液先变为蓝色后迅速褪色,说明氯水中有HClO存在B.向氯水中加入NaOH溶液,氯水的浅黄绿色消失,说明氯水中有HClO存在C.向包有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说明Na2O2 与 H2O反应放热且有氧气生成D.将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产物是NaHCO3,原因是钠与氧气反应生成的Na2O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16.若Cl2泄漏,可用浸有一定浓度的某物质的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最适宜采用的物质是( )A.NaOH B.NaCl C.氨水 D.Na2CO31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金属钠与水反应:B.用氢氧化钡溶液中和硫酸溶液:C.少量澄清石灰水与小苏打溶液混合:D.实验室用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17.从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得出的相应结论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某溶液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另取原溶液少许,向其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确定该溶液存在CO32-B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向新制氯水中加入有色布条,片刻后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水中有HClO存在C光照新制氯水有气泡冒出次氯酸不稳定D将气体通入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可用于除去中CO2的HClA.A B.B C.C D.D18.在过量FeSO4溶液中滴入几滴NaClO溶液,并加入适量硫酸,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为检验上述反应中的还原产物,下列实验步骤中合理的组合是①过滤,取滤液②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③取一支试管,加入上述反应后的少许溶液④再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⑤再加入过量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A.③⑤①② B.③② C.②③④⑤ D.③④①②19.已知次碘酸(HIO)既能和酸发生中和反应又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它与盐酸反应将生成( )A.IOCl B.ICl C.HI D.HClO20.Cl2O 是黄棕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一种强氧化剂,易溶于水且会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与有机物、还原剂接触或加热时会发生燃烧并爆炸。一种制取Cl2O 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Cl2O 的熔点为-116℃,沸点为 3.8℃;Cl2 的沸点为-34.6℃;氨气的沸点:-33℃;HgO+2Cl2===HgCl2+Cl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Cl2O 与水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B.通入干燥空气的目的是将生成的Cl2O 稀释,减小爆炸危险C.从装置⑤中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Cl2OD.装置④与⑤之间不用橡胶管连接,是为了防止橡胶管燃烧和爆炸二、填空题21.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验证氯气的性质并制备少量干燥的氯化铁,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中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3)实验时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气与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D瓶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5)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6)F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答案】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2H2O 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杂质 先变红,后褪色 Cl2 + H2O H++ Cl- + HClO 浓H2SO4 2Fe +3Cl22FeCl3 尾气吸收,防止污染环境 Cl2 + 2OH- =Cl- + ClO-+H2O 22.某化学实验小组为了验证在实验室制备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同时验证氯气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氯气易溶于,HCl不溶于)。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C中盛放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橡皮管连通后,分液漏斗中的气体压强和烧瓶中的气体压强的关系是________(填“>”“<”或“=”),连接橡皮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乙同学认为只根据装置D、E中的现象还不能得到完全正确的结论,请思考乙同学这样认为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又如何设计实验来进一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确保最终通入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通入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增加一个装置。你认为该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无水 无水(或) = 平衡气压,有利于分液漏斗中的浓盐酸顺利流下 与反应生成HCl和HClO,装置D、E中的现象不同还有可能是盐酸引起的 增加一个将HCl气体通过湿润的有色布条的实验来证明盐酸不具有漂白性 应在装置F和装置G之间增加一个放有湿润的淀粉KI试纸的装置 23.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则:(1)实验室保存饱和氯水方法:___。(2)产生上述现象可能原因有两种。___(简要文字说明)(3)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①还是②___。【答案】氯水置于阴凉处,盛在棕色瓶中密封保存 ①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两种盐,碱性减弱;②过量氯气生成的HClO的漂白性将溶液变成无色 向无色溶液中再滴加NaOH溶液,若不再出现红色,应为原因②,若再出现红色,则为原因① 24.下图中A~H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B、H是气体,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已略去)。请回答以下问题:(1)E是_________(填化学式),G是__________(填名称);(2)C物质在日常生活中可作_______________;(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C与浓盐酸反应,可以生成A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CaCO3 次氯酸 消毒剂(或漂白剂)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Ca(ClO)2+4HCl=CaCl2+2Cl2↑+2H2O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三节 乙醇与乙酸同步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同步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三节 物质的量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