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09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2)-【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第09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2)-【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
    • 第09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2)-【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
    第09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2)-【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第1页
    第09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2)-【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第2页
    第09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2)-【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第3页
    第09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2)-【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第1页
    第09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2)-【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第2页
    第09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2)-【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09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2)-【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09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2)-【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文件包含第09讲物质的分离提纯2-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第09讲物质的分离提纯2-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9 物质的分离提纯2

    【学习目标】

    1.了解蒸馏、萃取和分液等分离方法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2.学会根据混合物性质选择分离和提纯方法

    【基础知识】

    、物质的分离提纯——蒸馏、萃取和分液

    1.蒸馏

    (1)定义:

    将液态物质加热至沸点,使之汽化,然后将蒸气重新冷凝为液体的操作过程称为蒸馏。

    (2)蒸馏的应用:

    运用蒸馏,可以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也可以除去水等液体中难挥发不挥发的杂质。

    (3)实验室通过蒸馏自来水制取少量蒸馏水

    ①蒸馏的主要仪器: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接收管(牛角管)、锥形瓶、酒精灯

    蒸馏时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少量碎瓷片或沸石是为了防止暴沸

    冷凝管中的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温度计的水银球蒸馏烧瓶的支管口相平。

    2分液

    (1)原理:

    如果两种液体互不相溶,就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这两种液体。

    (2)仪器:铁架台、分液漏斗烧杯

    (3)操作过程:

    ①将要分离的液体倒入分液漏斗中,塞上分液漏斗顶部的塞子,将分液漏斗倒转过来,充分振荡,打开活塞放气,再关闭活塞。

    ②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分液漏斗下端尖嘴紧贴烧杯壁,静置。

    ③打开分液漏斗顶部塞子,再打开活塞,将下层液体恰好放出到烧杯中,关闭活塞。

    ④另取一只烧杯,将上层液体倒入烧杯中。

    3萃取

    【实验探究】从溴水中富集溴

    取一只分液漏斗,向其中加入5mL四氯化碳,再加入约15mL溴水,塞上分液漏斗顶部塞子,倒转过来充分振荡,置于铁架台上静置。

    实验现象:液体分为两层,上层是水层,颜色较浅,下层四氯化碳变成了橙红色

    (1)萃取的原理:

    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将物质从一种溶剂中转移到另一种溶剂(即萃取剂)中,从而实现分离的方法。

    (2)萃取的条件:

    ①两种溶剂互不相溶;②溶质在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相差较大

    四、用化学方法进行物质的分离提纯

    【实验探究】如何从粗盐(含泥沙和MgCl2)中得到NaCl请写出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①将粗盐加适量水溶解;②入稍过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③将混合物过滤;④向滤液中入适量盐酸,调节pH7;⑤将滤液转移至蒸发皿中,蒸发结晶

     

    【考点剖析】

    考点蒸馏

    1.蒸馏操作的实验步骤

    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蒸馏烧瓶中加入所要分离的液体和碎瓷片接通冷却水加热集馏分停止对蒸馏烧瓶加热并整理仪器。

    2.注意事项

    (1)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2)冷却水的流向:由下往上(与内管的冷凝液形成逆流)

    (3)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

    (4)为防止暴沸可在蒸馏烧瓶中加入适量碎瓷片。

    【例1已知丙酮(C3H6O)通常是无色液体,可溶于水,密度小于1 g/mL,沸点约为56 ℃。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里将丙酮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A.蒸馏      B.升华      C.过滤     D.蒸发

    答案A

    解析蒸馏适用于两种沸点不同的互溶液体的分离,丙酮溶于水,故采用蒸馏将丙酮与水分离最合理。

    考点萃取和分液

    1.萃取剂的选择

    (1)与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互不反应。

    (2)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3)与溶质不发生化学反应。

    2.常用的萃取剂:

    常见的萃取剂有四氯化碳、苯、汽油等。

    与水的密度比较:ρ(CCl4)ρ(H2O)ρ(汽油)ρ()

    分层判断:密度大的溶剂在下层、密度小的溶剂在上层。

    3.萃取操作及现象描述:

    以用四氯化碳从溴水中萃取溴为例:

    实验操作:向溴水中加入适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实验现象:液体分为两层,上层颜色较浅,下层呈橙红色。

    4.分液操作注意事项:

    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洗涤并检漏。

    振荡时,要不时旋开活塞放气,以防止分液漏斗内压强过大引起危险。

    分液时,要将漏斗下端管口尖嘴紧贴烧杯内壁,使液体顺利流下,防止液体飞溅。

    下层液体要从下口放出,恰好流尽时及时关闭活塞,防止上层液体流出。

    上层液体要从上口倒出,保证上层液体尽量少地沾附下层液体。

    【例2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离提纯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蒸馏时,温度计应插入液面以下

    B分液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可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  )

    D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以此法提取青蒿素属于过滤

    答案D

    解析:A.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与蒸馏烧瓶支管相平,以便控制蒸汽的温度,错误;B.分液时,分离出下层液体后,上层液体要从上口倒出,防止分液漏斗下端的残留液体与上层液体混合,正确;C.萃取时两种溶剂必须互不相溶,而酒精与水互溶,加入酒精后不会分层,无法从溴水中萃取出溴,错误;D.加入水,青蒿中的青蒿素易溶于水,该提取方法是萃取,错误。

    考点依据物质的物理性质选择合适的分离提纯方法

    1+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2+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3+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例3现有三组实验:①除去混在植物油中的水;②回收碘的CCl4溶液中的CCl4;③用食用酒精浸泡中草药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分离提纯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答案:C

    解析:①植物油和水互不相同,用分液的方法除去;②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③中草药的有效成分易溶于酒精,分离方法为萃取。

    考点用化学方法进行物质分离提纯

    1操作原则:

    利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操作过程要注意八个字:不增、不减、易分、复原

    不增:不引入新的物质;

    不减:不消耗被提纯的物质;

    易分:杂质转换为沉淀、气体等易分离除去;

    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要容易复原。

    2三必须

    一是除杂试剂必须过量;二是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过量试剂带入新的杂质);三是除杂途径必须选最佳,除去多种杂质时必须考虑加入试剂的顺序。

    【例4欲除去某溶液里混有的少量杂质,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

    ANaCl溶液(BaCl2):加过量Na2CO3溶液,过滤,再加适量盐酸再加热

    BKNO3溶液(AgNO3):加入过量KCl溶液,过滤

    CNaCl溶液(Br2):加CCl4,萃取分液

    D.碘单质I2(NaCl):加热升华后,再凝华

    答案B

    解析BaCl2Na2CO3反应生成BaCO3沉淀,过滤后,过量的Na2CO3可与盐酸反应除去,加热可除去HClA项正确;KCl过量,引入新杂质,应加入适量的KClB项错误;Br2易溶于CCl4,可用萃取分液的方法分离,C项正确;I2单质易升华,NaCl难分解,D项正确。

     

    【过关检测】

    1.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 89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是指(  )

    A.萃取  B.过滤  C.蒸馏  D.蒸发

    答案C

    解析由信息可知,蒸令气上是利用互溶混合物的沸点差异分离,则该法为蒸馏。

    2.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检验它是否漏液

    B.萃取剂要求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C.注入碘水和萃取剂,倒转分液漏斗反复用力振荡后立即分液

    D.若用苯作萃取剂,则分层后上层液体呈紫红色

    答案C

    解析萃取剂(如四氯化碳、苯等)应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若用苯(密度比水小)作萃取剂,分层后上层液体呈紫红色。为防止漏液,使用前要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液;加入碘水和萃取剂振荡后,需静置分层再分液。

    3.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液体混合物是(  )

    A.溴和四氯化碳   B.溴和苯

    C.水和植物油   D.水和乙醇

    答案C

    解析溴易溶于四氯化碳、苯,水和乙醇互溶,植物油不溶于水。

    4.蒸馏不需用到的仪器是(  )

    A.蒸发皿   B.冷凝管

    C.蒸馏烧瓶   D.酒精灯

    答案A

    解析蒸馏实验操作用到的仪器: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等,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是蒸发皿。

    5.已知乙酸乙酯(C4H8O2)是一种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密度小于1 g·mL1,沸点约为55 ℃。要从水与乙酸乙酯的混合物中将乙酸乙酯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简便的是(  )

    A.蒸馏      B.分液      C.过滤      D.蒸发

    答案B

    解析乙酸乙酯与水不互溶,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最简便

    6.下列萃取与分液结合进行的操作(CCl4为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中错误的是(  )

    A.饱和碘水和四氯化碳加入分液漏斗中后,盖好玻璃塞,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

    B.静置,待分液漏斗中液体分层后,先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准备放出液体)

    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全部下层液体沿盛接液体的烧杯内壁慢慢流出

    D.最后继续打开活塞,另用容器盛接并保存上层液体

    答案D

    解析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待下层液体恰好流完后,关闭活塞,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入另一容器中。

    7.为了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溴化钠,常用方法是往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发生反应:2NaBrCl2===2NaClBr2,然后加入苯或四氯化碳,经振荡、静置、分液,可得到氯化钠溶液。下列分析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加入苯或四氯化碳的操作叫萃取

    B.苯层在上层或四氯化碳层在下层

    C.可以用酒精代替苯或四氯化碳

    D.氯气单质置换出了溴单质

    答案C

    解析2NaBrCl2===2NaClBr2可知,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有单质溴生成;用苯或四氯化碳可萃取反应后溶液中的溴,苯的密度比水小,苯层在上层;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四氯化碳层在下层。酒精与水混溶,不能作萃取剂。

    8.需要分离下列两种混合物,选用最合适的实验装置是(  )

    a.汽油中不小心混入了大量的水

    b.水与丙酮的混合物

    已知:丙酮是一种可与水混溶的无色液体,密度小于水,沸点约为56 ℃

    A④③      B②④      C②①      D①③

    答案B

    解析汽油中混入了大量的水,两者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法分离即,丙酮可与水混溶,沸点约为56 ℃,分离水与丙酮可采取蒸馏法即,答案选B

    9.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A

    分离溶于水的碘

    乙醇萃取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B

    分离水和乙醇

    分液

    水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C

    除去硝酸钾固体中的杂质氯化钠

    重结晶

    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D

    除去丁醇(沸点为117.5 ℃)中的乙醚(沸点为34.6 ℃)

    蒸馏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答案D

    解析乙醇与水相互溶解,不能用作萃取剂,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乙醇和水的混合物;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变化差别很大,可用重结晶法提纯硝酸钾。

    10.下列括号中的分离方法运用得当的是(  )

    A.植物油和自来水(蒸馏)

    B.水溶液中的食盐和碘(分液)

    C.碳酸钙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溶解、过滤、蒸发)

    D.自来水中的杂质(萃取)

    答案C

    解析植物油和自来水是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其混合物可用分液法分离;碘最适合用萃取法分离;碳酸钙(不溶于水)和氯化钙(易溶于水)的固体混合物,可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分离得到两种物质;可用蒸馏的方法除去自来水中的杂质。

    11.选取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法 B.结晶法 C.分液法 D.蒸馏法 E.过滤法

    (1)________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泥沙的混合物。

    (2)________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3)________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 ℃)和甲苯(沸点为110.6 ℃)的混合物。

    (4)________从碘的水溶液里提取碘。

    (5)________从含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分离出硝酸钾。

    答案(1)E (2)C (3)D (4)A (5)B

    12.蒸馏是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常用方法,如图所示的两个装置都可以制取蒸馏水。

    (1)中加热A时要加垫石棉网,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冷却水的流向________(正确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A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还需加入少量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装置也可用于少量蒸馏水的制取(加热及固定仪器略),其原理与图完全相同。该装置中使用的玻璃导管较长,其作用是____________;烧杯中还应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答案(1)使蒸馏烧瓶受热均匀

    (2)不正确 冷凝效果不好,应下进上出

    (3)碎瓷片(或沸石) 防止液体暴沸

    (4)冷凝水蒸气 冰水

    解析(1)ABC分别是蒸馏烧瓶、冷凝管、锥形瓶,蒸馏烧瓶在加热时要加垫石棉网,目的是使蒸馏烧瓶受热均匀。(2)应从下口进水,上口出水,以保证水充满冷凝管,起到充分冷凝的作用。(3)蒸馏时蒸馏烧瓶中要放碎瓷片(或沸石),防止液体暴沸。(4)中玻璃导管较长,作用是使水蒸气冷凝;烧杯中加冰水冷凝效果更好。

    13.粗盐中含有泥沙、CaCl2MgCl2MgSO4等杂质,要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必须进行精制。首先将粗盐水过滤除去泥沙,再用化学试剂作进一步净化处理。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粗盐加适量水溶解,过滤,除去泥沙等不溶性杂质;

    ②向滤液中依次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过滤;

    ③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调节pH7左右;

    ④将溶液蒸干,即可得到精制的氯化钠固体。

    回答以下问题:

    1过滤操作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加入BaCl2溶液的目的是除去________,加入Na2CO3溶液目的是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除去__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②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4步骤③中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过科学论证,上述净化盐水的方案合理,又通过更加精确的实验方法对净化以后的盐水进行成分分析,发现其中CaCl2MgCl2含量仍然超标,必须进一步降低其含量。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盐水进行过滤除杂

    B.再从上述(1)中选用化学试剂除杂

    C.查找资料或访问专家,采用更加先进科学的方法除杂

    解析:(1)漏斗、烧杯、玻璃棒

    2SO  Ca2+  过量的Ba2+  Mg2+ 

    3MgSO4BaCl2BaSO4↓+MgCl2    CaCl2+Na2CO3=CaCO3↓+2NaCl

    BaCl2+Na2CO3=BaCO3↓+2NaCl      MgCl2+2 NaOH=Mg(OH)2↓+2NaCl

    4)除去过量的COOH-

    5C

    解析:(2)粗盐中的杂质离子分别是SOCa2+Mg2+,由于除杂试剂都必须过量,加入Na2CO3溶液,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Ca2+和过量的Ba2+,因此添加试剂时,要先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Na2CO3溶液。依次加入三种试剂的顺序可以BaCl2→Na2CO3→NaOH,或NaOH→ BaCl2→Na2CO3,或BaCl2→NaOH→Na2CO3

    4)过滤后,滤液中除了含有Na+Cl-外,还有过量的COOH-,通过加入稀盐酸调节pH除去。在加入盐酸之前,要将沉淀物过滤出来,否则部分沉淀将会被盐酸溶解,导致除杂失败。

    5既然是上述净化盐水的方案合理,那么AB所表达的方法都将是无效的,故应选择C


     

    相关学案

    第14讲 化学反应的计算-【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这是一份第14讲 化学反应的计算-【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文件包含第14讲化学反应的计算-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第14讲化学反应的计算-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3讲 溶液的配制与分析-【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这是一份第13讲 溶液的配制与分析-【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文件包含第13讲溶液的配制与分析-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第13讲溶液的配制与分析-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08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1)-【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这是一份第08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1)-【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文件包含第08讲物质的分离提纯1-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第08讲物质的分离提纯1-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