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0《人间词话》十则》教学设计
展开
《〈人间词话〉十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引导学生了解王国维境界说的主要内容
2.学习运用王国维的理论鉴赏诗歌,提升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
1、对“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别的理解;
2、对“真景物”“真感情”的理解。
【相关链接】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一字伯隅,初号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人。我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清华研究院开创之初的“四大导师”之一。22岁前,在家乡接受传统教育,却不喜欢科场诗文,科举考试时,“不终场而归”。1898年后,到上海,接受西方哲学,希望借助西方哲学来解决现实人生中的困惑。1905年,王国维完成了《红楼梦评论》。1908年,开始连载《人间词话》。1912年,完成《宋元戏曲史》。辛亥革命后,政治态度日趋保守。1923年,他欣然“应诏”北上,担任皇帝溥仪的“南书房行走”(文学侍从)。1927年6月,北伐军进逼北京,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
《人间词话》,王国维文艺哲学成熟的代表作。该书沿用中国传统的诗话、词话的形式,将西方的康德、叔本华、尼采的美学观念和中国固有的诗、词、曲创作的丰富材料组合,兴之所至,随感而发,形成中国诗话、词话发展史上以“境界说”为核心的观点新颖、立论精辟的划时代论著。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文艺理论著作之一。
【教学过程】.
【导入】 .
先说一个小故事。清朝灭亡以后,中国上上下下都剪了辫子,但是还剩下两根著名的辫子,一根在北大,在辜鸿铭的头上,一根在清华,就在王国维的头上。王国维就拖着这根又黄又细的辫子走在清华研究院的校园里直到去世,可以看出他在政治思想上有多么保守。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在他去世后,清华研究院为他举办的葬礼上出现了耐人寻味的一幕:那时候中国已经实行鞠躬礼,可是“清华四大导师”之一的陈寅恪,走到王国维遗体前面,恭恭敬敬双膝跪地,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国学大师吴宓紧跟其后跪在地上,之后,研究院的学生们也纷纷跪下来,清华园一片痛哭声。梁启超当时不在北京,听到消息后火速赶回来,并且让自己的儿子梁思成亲自为王国维设计墓碑。
这就是王国维,这就是王国维的魅力和影响力。虽然五十一岁就去世了,虽然政治思想并不为人称道,虽然话很少也不会交往,可是,凭借着自己在文学、史学、美学、考古学、心理学、金石学等十多个学科领域中取得的一流的成就,成为中国乃至整个东亚顶级的学术大师,成为让无数大家膜拜的对象。那么今天,我们就怀着一份崇敬和恭敬,来学习这位大师的代表作——《人间词话》。
【讲授】
一、读课文两遍,找出所选内容的关键词(主题词)
1、开篇第一则就开宗明义,提出了境界说。大家齐读一下,看看哪一个词最能体现出“境界”在王国维心目中的位置。
“最上”最好的,最高的。有境界的诗词才是最好的。后面评价五代、北宋词的时候还用了一个词“独绝”,绝,最好的,独绝,好到了无与伦比。看是说五代北宋词好,其实还是说境界的重要性。有境界,便能独绝。这一段提出了整部《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
2、学生齐读或个别朗读,思考下面的五则,围绕意境讲了哪些内容?
第二则,造境与写境。第三和第四则,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第五则和第六则,怎样才能让词作有境界。
二、难点突破一——造境与写境 .
(1)依据注释和文本,谈谈“造境”与“写境”有何分别?
(2)学生思考,回答。
(3)教师总结:造境,诗人通过想象与联想创造出来的,是虚构的;写境,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描写,是实写。用我们学过的表现手法来说,一个是虚,一个实。王国维说二者颇难分别,因为大诗人的造境,一定与自然相合,写境也一定是接近理想的境界。
因此,想象出来造境,要贴合现实才能打动人心;直接描写的写境,要把自己的感情融入进去,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才更有感染力。
这段话里王国维提出的写境和造境的说法,一方面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词论里的“虚实”论,另一方面是吸收了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理论,是王国维融合中西文化的一个体现。后来就发展成了我们说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三、难点突破二——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
(1)这是一个难点。大家齐读一下。思考这个问题:
(2)怎样的意境叫做有我之境?怎样叫做无我之境?结合文中的一个例子谈一谈。用自己的话说说。(小组交流,或者前后桌交流一下。)
有我之境,是说画面中有一个鲜明的主人公,人的情感强烈而鲜明。主体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观察外物,并把这种感情投射到外物之上时所营造出来的境界,是“有我之境”。景中有浓烈的情。
比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是欧阳修的词,写的是一个闺中少妇的忧伤,忧伤的原因,一是雨横风狂,春天要过去了,留春不住,一个是意中人游冶他处,久等不回。她泪眼问花,一是问如何留得住春,更是问如何留得住意中人。但是,花是不会回答的,自顾自的向秋千那边飞去了。花的落,说明无论自己怎样伤心,春是留不住的。而意中人的心,自己也无能为力。这幅画面中,有冷落的秋千,有纷飞的落红,但是最打动人心的,是女主人公无可奈何的忧愁怨愤。万物被我所奴役
同样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少游被贬异乡,独自居住在旅社,正是春寒料峭时候,夕阳西下,杜鹃一声声叫着“不如归去”,性情本就多愁的秦观,承受着难以承受的苦痛。画面中包含了诗人诉说不尽的孤寂绝望。
诗人眼中的景,是极为个性的独我的景。
这两者都是有我之境。
无我之境,画面中看不到我的存在,我和天地间一棵小草,一只小鸟一样,融入自然中。物我俱化。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看不到作者很浓烈的感情,似乎看到什么,就写什么。其实还有两句更契合无我之境。比如“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等等,作者的感情宁静平和,诗人眼中的景,更接近大自然的本来面目。
(3)无我之境,是不是没有我的感情的存在?
有。但是很隐晦。比如陶渊明的诗,在写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自由自在的背后,也流露出自己对这样的生活的热爱,流露出身在其中的悠然自得。
(4)两种境界,王国维认为哪一种更难达到?
无我之境。 “豪杰之士能树立耳”,大多数人都是做不到的。因为人毕竟总有各种悲欢,各种欲望,得到的快乐,得之不得的惆怅,总是要抒发出来的。
(5)那么王国维有没有认为两种境界的美有高低之别?
读第四则。没有,都是美的,只不过美和美不一样。一种是优美,一种是宏壮之美。
这就出现另外一个难题:怎么理解优美和宏壮之美?优美与宏壮是王国维从西方美学中引进的一个重要概念,无我之境中,我和万物融为一体,不存在利害冲突,是在宁静中互相关照,很像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宁静,融合,所有优雅静美。有我之境中,我和外物有斗争,万物无情,花自飘零水自流,但我有情,我要万物展现出我的情感来,因此斗争之,征服之,我来了,我看见,我征服,这既是壮美。旅馆不会孤单,杜鹃声也无所谓悲凉,但是作者就是让自己悲凉的情感笼罩住整个天地万物。原文中说“物皆著我之色”,就是这个意思。
静,指物我合一。看见山水,如同看见自己,就是静。无我之境,物我融为一体,当然是静。有我之境,物与我开始时不是一体,物无情而我多情,于是我将我的情转移到外物上,于是杜鹃声开始悲凉,旅社开始孤单,黄昏开始寂寞……这个过程是宏壮的,最终,物我也是合一,万物与我一样,悲凉忧伤,而归于静。
三、难点突破三——真感情、真景物 .
造境和写景,虽然一个浪漫,一个现实;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虽然一个优美,一个宏壮,但是只要能成就境界,都能自称高格,自有名句。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有境界的词呢?齐读六七节。
(1)读完后说说,怎样才能写出有境界的词呢?(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2)学生回答。
(3)总结:一个是要有真感情,真景物;一个是要学会炼字,选择最生动形象的字。
那么这两点中,哪一个是根本?真感情,真景物。为什么?
炼字的根据是什么?这个字能不能很准确的写出对象的特征,能不能很好表达作者的感情。其实也就是是不是写了真景物,抒发了真感情。因此,诗词要有境界,必须要有真景物,真感情。一个字来概括的话,就是“真”。
(4)怎么算是“真景物”呢?你怎么理解的?
“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后者则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的态度也。故前者客观的,后者主观的也;前者知识的,后者感情的也。……要之,文学者,不外知识与感情交代之结果而已。苟无锐敏之知识与深邃之感情者,不足与于文学之事。”(王国维《文学小言》)
这段文字解释了什么是“景物”,所以不可以理解的狭窄了。
所谓真景物,就是描写出的景物真切鲜活生动的就在眼前,拿四个字来说,就是“感同身受”。
(5)那么怎么算是“真感情”呢?
我觉得大家更多会觉得是发自内心的感情。心里有情则发,无情则止。得意就得意,像李白一样“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狂放就狂放:“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就是这么任性。
也就是说是感情本身的真。这一点确实是对的。无病呻吟,扭捏作态的诗词,连我们都讨厌,更何况是王国维。所以好诗词应该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任性任情的流露。真感情和真景物具备,境界也就具备了。
【布置作业】
课后读课文,细品“境界”的含义,思考后面四则是从哪些角度来阐释“境界”的
【拓展结束语 】.
这一节课接触的知识,都属于诗歌理论,一方面当然是指导我们的鉴赏,另一方面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写作。
境界之美源于真,真景物真情感,源于对生活、对自然的爱。宋祁用包含喜爱的心去看红杏,营造出一个热闹、生机勃勃的境界;周邦彦用饱含热爱的心去看雨后的荷花,营造出一个清灵明丽的境界,那么我们,能不能用饱含热爱的心去看一朵花盛开,看一棵草萌芽,看家里父母日渐松弛的皮肤……也许我们也能营造出或柔婉深情或清新静美的、独属于你自己的境界。到那时,你收获的,将不仅是一篇篇动人的作品,还可能是更为丰盈多彩、充满了大大小小感动的人生。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论语》十则》教学设计2: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论语》十则》教学设计2,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了解孔子及论语,自学感知,《论语》智慧,孔子之后有哪些这样的仁者?,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人间词话》十则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人间词话》十则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人间词话》十则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人间词话》十则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时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