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训2种子与果实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训3酒精及其在生物实验中的作用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训4红细胞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训5信息传递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训6下丘脑与生命活动调节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训1病毒课件
展开热点预测 命题视角1 病毒与人类健康1.(2021·陕西高三二模)宫颈癌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发病率较高的癌症之一、2018年4月,九价HPV疫苗批准进入我国,该疫苗能预防9种类型的HPV,建议接种年龄在16至26岁,半年内需进行3次注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PV侵入人体宫颈等细胞内才能增殖B.九价HPV疫苗具有与9种HPV相似的抗原结构C.注射疫苗后产生的浆细胞能识别HPV并产生特定的抗体D.3次注射可获得大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解析】 病毒必须是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因此HPV侵入人体宫颈等细胞内才能增殖,A正确;根据题干信息:九价HPV疫苗能预防9种类型的HPV,推测九价HPV疫苗具有与9种HPV相似的抗原结构,B正确;侵入机体的HPV属于抗原,浆细胞不能识别HPV抗原,C错误;3次注射相对于多次进行免疫,因此可获得大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D正确。
2.(2021·浙江省杭州高三二模)人感染埃博拉病毒(EV)会引起致命的出血热。(1)埃博拉病毒要入侵机体,首先需要穿过身体表面的物理屏障是______________。(2)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侵入机体后,通过靶向感染、破坏巨噬细胞等,使其不能暴露该病毒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致感染信息不能呈递给__________,从而无法正常激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过程,导致机体对该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
抗原-MHC复合体
(3)EV表面的糖蛋白(EV-GP)作为________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用EV-GP免疫小鼠,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获得杂交瘤细胞,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治疗该病。(4)EV-GP具有多个与抗体结合的位点。为了研究两种单抗(分别称为A、B)与EV-GP结合的位点是否相同,可按图所示简要流程进行实验。
细胞融合或细胞杂交
①请将图中应使用的抗体填入表Ⅰ、Ⅱ、Ⅲ、Ⅳ处(填“A”或“B”或“无关抗体”),完成实验方案(一种即可)。②若A、B与EV-GP结合的位点不同,与对照组1、2分别比较,实验组的荧光值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对照组1基本相同,且明显高于对照组2
【解析】 (1)埃博拉病毒要入侵机体,首先需要穿过身体表面的物理屏障是皮肤、黏膜。(2)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侵入机体后,通过靶向感染、破坏巨噬细胞等,使其不能暴露该病毒的抗原-MHC复合体,以致感染信息不能呈递给T细胞,而无法正常激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过程,导致机体对该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3)EV表面的糖蛋白(EV-GP)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用EV-GP免疫小鼠,获取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通过细胞融合或细胞杂交技术获得杂交瘤细胞,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治疗该病。(4)①为检测两种单抗(分别
称为A、B)与EV-GP结合的位点是否相同,设计实验。注意实验设计时要注意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实验组加未标记抗体A和荧光标记抗体B,对照组1加未标记的无关抗体和荧光标记抗体B,对照组2加未标记抗体B和荧光标记抗体B。②标记抗体已占据结合位点,当相同的荧光标记抗体再加入时,已经没有位点可结合,故对照组2的放射性最低。实验组的荧光值应与对照组1基本相同,且明显高于对照组2。
命题视角2 病毒的结构与功能3.(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都能感染烟叶,但二者致病病斑不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过程表示用TMV蛋白质外壳感染烟叶,结果说明TMV的蛋白质外壳没有侵染作用B.b过程表示用HRV的RNA单独接种烟叶,结果说明其有侵染作用C.c、d过程表示用TMV外壳和HRV的RNA合成的“杂种病毒”接种烟叶,结果说明该“杂种病毒”有侵染作用,表现病症为感染车前草病毒症状,并能从中分离出车前草病毒D.该实验证明只有车前草病毒的R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外壳和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不是遗传物质【答案】 D
【解析】 a过程中烟叶没有出现病斑,表示用TMV蛋白质外壳感染烟叶,TMV的蛋白质外壳没有侵染作用,A正确;b过程中烟叶出现病斑,表示用HRV的RNA单独接种烟叶,其有侵染作用,B正确;c、d过程表示用TMV外壳和HRV的RNA合成的“杂种病毒”接种烟叶出现病斑,并能从中分离出车前草病毒,说明该“杂种病毒”有侵染作用,表现病症为感染车前草病毒症状,C正确;该实验不能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
4.(2021·衡水市第十四中学高一月考)寨卡(Zika)病毒通过伊蚊叮咬进行传播,导致婴儿患上“小头症”,其模式图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M蛋白、E蛋白二聚体经过酶解后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均相同B.寨卡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尿嘧啶和腺嘌呤等化合物C.寨卡病毒的RNA分子和DNA分子均可以作为其遗传物质D.寨卡病毒体内的水是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其含量不断变化【答案】 B
【解析】 图中M蛋白、E蛋白二聚体是两种蛋白质,水解产生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可能不同,A错误;寨卡(Zik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彻底水解的产物有核糖、磷酸、尿嘧啶、腺嘌呤、胞嘧啶和鸟嘌呤,B正确;由分析可知,寨卡(Zik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中含有遗传信息,不可能是DNA,C错误;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因此水不是病毒含量最多的化合物,D错误。
5.(2021·河北高三期末)噬菌体是一类侵染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病毒总称,而噬藻体是一类侵染蓝藻的病毒总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中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这些色素位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B.部分宿主细胞的线粒体产生的ATP用于噬菌体遗传物质的复制C.噬菌体和噬藻体的遗传物质中所含的化学元素种类不同D.噬藻体共生在蓝藻细胞中,可将其用于水华的防治
【解析】 蓝藻细胞为原核细胞,没有细胞器叶绿体,A错误;病毒只能寄生于活细胞体内才能生存,并且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和原料进行病毒的复制,B正确;作为遗传的DNA或RNA,其元素组成都是C、H、O、N、P。所以噬菌体和噬藻体的遗传物质元素组成相同,C错误;水华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蓝藻细胞大量繁殖,噬藻体不可以和蓝藻细胞共生,不能用于水华的防治,D错误。
6.(2021·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月考)究竟病毒起源于细胞,还是细胞起源于病毒,是科学界一直争论的问题。内源性起源假说认为,病毒起源于正常细胞的核酸片段“逃逸”。下列不支持该观点的证据是( )A.生物由简单到复杂,支原体作为最简单的细胞比病毒结构复杂B.质粒是细胞的一部分,可脱离细胞并实现细胞间的交流C.多种病毒的遗传物质可全部或部分转移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D.细胞原癌基因与部分病毒的基因序列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解析】 支原体是细胞生物,不能作为证据证明内源性起源假说,A错误;质粒是细胞的一部分,可脱离细胞并实现细胞间的交流,在基因工程中可以作为运载体,可证明该观点,B正确;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也证明了病毒的核酸和细胞核酸有统一性,可以证明该观点,C正确;细胞原癌基因与部分病毒的基因序列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可以证明病毒起源于正常细胞的核酸片段“逃逸”,D正确。
命题视角3 病毒与遗传信息的传递7.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ID-19)和埃博拉病毒(EBOV)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高致病性RNA病毒。两种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的增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种病毒均需先合成病毒RNA的互补链才能获得子代病毒RNAB.两种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为单链RNA,结构不稳定,变异性较强C.SARS-COVID-19的RNA可直接作翻译模板,EBOV的RNA需复制后才能作翻译模板D.两种病毒首次RNA复制所需的酶并不都是在侵入宿主细胞后合成【答案】 B
【解析】 据图分析,两种病毒均需至少复制两次才能获得子代病毒RNA,A正确;两种病毒的遗传物质均为单链RNA,结构不稳定,变异性较强,B错误;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ID-19)的RNA上含有RNA复制酶基因,可直接作翻译模板,而EBOV的RNA需复制后形成信使RNA,才能作翻译模板,C正确;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ID-19)的酶是侵入宿主细胞后合成,而埃博拉病毒(EBOV)的酶来源于宿主细胞,D正确。
8.(2021·江西省临川高三月考)肠道病毒EV71为单股正链RNA(+RNA)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下图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下面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图中+RNA能作为RNA复制和翻译的模板B.物质M的合成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C.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D.假定肠道病毒基因+RNA含有1 000个碱基,其中A和U占碱基总数的60%。以病毒基因+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的过程共需要碱基G和C共800个【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RNA的作用是翻译的模板、复制的模板、病毒的重要组成成分,A正确;M是+RNA翻译形成的病毒蛋白质,而病毒蛋白质是在宿主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的,B正确;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毒,C错误;+RNA含碱基1 000个,其中A和U占60%,即A+U=1 000×60%=600,则G+C=400个,+RNA复制形成-RNA,需要G+C 400个,-RNA再形成+RNA需要G+C 400个,所以+RNA复制成+RNA共需要G和C 400+400=800个,D正确。
9.(2021·陕西高三)Rus肉瘤病毒是诱发癌症的一类RNA病毒,如图表示其致病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发生在宿主细胞内,需要宿主细胞提供逆转录酶B.过程②的目的是形成双链DNA,其中酶A是一种RNA聚合酶C.Rus肉瘤病毒致癌的过程中,是将病毒的R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核DNA上D.机体主要通过细胞免疫消灭入侵的Rus肉瘤病毒、清除癌变的宿主细胞【答案】 D
【解析】 过程①表示逆转录过程,病毒是寄生生活的生物,①过程发生在宿主细胞内,由病毒提供逆转录酶,A错误;据图分析,过程②表示DNA分子的复制,目的是形成双链DNA,根据产物是核糖核苷酸,所以其中酶A是将RNA水解的酶,B错误;由图可知,Rus肉瘤病毒致癌的过程中,是将病毒的RNA逆转录形成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核DNA上,C错误;机体主要通过细胞免疫消灭入侵的Rus肉瘤病毒、清除癌变的宿主细胞,D正确。
10.(2020·山东高三期中)据WHO估计,全球约有7 100万人感染丙肝病毒(HCV),它会使人患丙型肝炎,进而导致肝硬化和肝癌,每年可造成40多万人死亡。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HCV的发现者哈维·阿尔特、迈克尔·霍顿和查尔斯·赖斯。HCV是一种单股+RNA(能直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病毒,其RNA自我复制需要一种特定的依赖自身模板的RNA聚合酶。临床上通常采用该RNA聚合酶的特异性抑制剂—索非布韦(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类似物)来治疗丙型肝炎。图表示HCV侵染人体肝细胞的过程。
(1)HCV在结构上与肝细胞不同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它通过________的方式侵入人体细胞,该过程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ATP。(2)直接参与HCV蛋白质外壳合成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HCV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其不如T2噬菌体的双链
(4)利用索非布韦治疗丙型肝炎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临床发现,该药物对人体的正常细胞没有副作用,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索非布韦代替尿嘧啶核糖
核苷酸插入到新合成的RNA中,抑制了RNA合成
人体细胞的RNA聚合酶
以DNA为模板,而HCV的RNA聚合酶是以RNA为模板,该药物只能与
HCV的RNA聚合酶发生特异性结合,不影响人体细胞RNA的合成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微专题1病毒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微专题1病毒课件,共1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训8载体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训8载体课件,共2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训7稳态与平衡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训7稳态与平衡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纵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