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教学PPT课件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本章整合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本章整合课件,共21页。
第3章内容索引知识网络 系统构建核心观点 专题归纳知识网络 系统构建核心观点 专题归纳专题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成分2.牢记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三类“不一定”和两类“一定”(1)三类“不一定”①生产者不一定是植物(如蓝细菌、硝化细菌),植物不一定是生产者(如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②消费者不一定是动物(如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动物不一定是消费者(如秃鹫、蚯蚓、蜣螂等以动植物残体或排泄物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③分解者不一定是微生物(如蚯蚓等动物),微生物不一定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蓝细菌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2)两类“一定”①生产者一定是自养生物,自养生物一定是生产者。②营腐生生活的生物一定是分解者,分解者一定是营腐生生活的生物。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4.明辨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四个易错点(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中间有任何间断都不算完整的食物链。(2)由于第一营养级一定是生产者,因此某种动物在某一食物链中的营养级=消费者级别+1。(3)某一营养级的生物代表的是处于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单个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一个种群。(4)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能有多种,如青蛙和蜘蛛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种间竞争关系。专题二 生态系统的功能1.熟记能量流动的“四、三、二”(1)四个环节(在以绿色植物为生产者的生态系统中)(2)三个去路: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被分解者分解利用。(3)两个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明辨能量流动的两个“不等于”(1)动物的同化量不等于摄入量①同化量为每一营养级通过摄食并转化成自身有机物的能量。②摄入量是消费者通过捕食等摄入的能量,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2)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不等于能量利用效率①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计算公式为能量传递效率=某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②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体中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流入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可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分析方法(1)定量不定时分析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足够长的时间内的去路可有三条:①自身呼吸消耗;②流入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但这一定量的能量不管如何传递,最终都以热能的形式从生物群落中散失;只有生产者源源不断地固定太阳能,才能保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正常进行。(2)定量定时分析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去路可有四条:①自身呼吸消耗;②流入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④未被利用,即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如果是以年为单位进行研究,这部分能量将保留到下一年。但从长远来看,未被利用的能量最终会被自身呼吸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或被分解者利用。4.熟记有关碳循环的四点内容 5.明辨有关物质循环的三个易错点(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所说的“生态系统”并不是一般的生态系统,而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因此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所说的“物质”并不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而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如C、H、O、N、P、S等。(3)碳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传递并不都是双向的。只有生产者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各成分间的传递均是单向的。6.生命系统中的信息传递(1)细胞生命系统: 细胞内部信息流,如DNA→mRNA→蛋白质,接受外界信息。(2)个体生命系统:如神经调节中的电信号、化学信号,免疫调节中的抗原信号,激素调节中的激素。(3)生态系统①个体获取环境信息以保证自己的生命活动的需要(定位、方向、感光、测温、化学感受、磁场感应等)。②种群内不同个体之间进行合作或种内竞争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求偶、繁殖、觅食、抵抗侵略、社会行为等)。③不同种群个体之间种间竞争或捕食与躲避侵害所进行的信息传递(警戒、驱逐、识别等)。7.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专题三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明辨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两个易错点(1)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并不一定都是相反的。例如,由于组成成分单一,结构简单,北极冻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低。(2)某一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过程,应视为抵抗力稳定性,如河流轻度污染后的净化;遭到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过程应视为恢复力稳定性,如火灾后草原的恢复等。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上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S)。(1)y的大小可以作为抵抗力稳定性高低的指标。y越大,说明抵抗力稳定性越低;反之,抵抗力稳定性越高。(2)x可以表示恢复到原状所需的时间。x越大,表示恢复力稳定性越低;反之,恢复力稳定性越高。(3)TS表示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围成的面积,可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这一面积越大,说明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低。
第3章内容索引知识网络 系统构建核心观点 专题归纳知识网络 系统构建核心观点 专题归纳专题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成分2.牢记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三类“不一定”和两类“一定”(1)三类“不一定”①生产者不一定是植物(如蓝细菌、硝化细菌),植物不一定是生产者(如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②消费者不一定是动物(如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动物不一定是消费者(如秃鹫、蚯蚓、蜣螂等以动植物残体或排泄物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③分解者不一定是微生物(如蚯蚓等动物),微生物不一定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蓝细菌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2)两类“一定”①生产者一定是自养生物,自养生物一定是生产者。②营腐生生活的生物一定是分解者,分解者一定是营腐生生活的生物。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4.明辨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四个易错点(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中间有任何间断都不算完整的食物链。(2)由于第一营养级一定是生产者,因此某种动物在某一食物链中的营养级=消费者级别+1。(3)某一营养级的生物代表的是处于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单个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一个种群。(4)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能有多种,如青蛙和蜘蛛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种间竞争关系。专题二 生态系统的功能1.熟记能量流动的“四、三、二”(1)四个环节(在以绿色植物为生产者的生态系统中)(2)三个去路: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被分解者分解利用。(3)两个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明辨能量流动的两个“不等于”(1)动物的同化量不等于摄入量①同化量为每一营养级通过摄食并转化成自身有机物的能量。②摄入量是消费者通过捕食等摄入的能量,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2)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不等于能量利用效率①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计算公式为能量传递效率=某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②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体中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流入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可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分析方法(1)定量不定时分析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足够长的时间内的去路可有三条:①自身呼吸消耗;②流入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但这一定量的能量不管如何传递,最终都以热能的形式从生物群落中散失;只有生产者源源不断地固定太阳能,才能保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正常进行。(2)定量定时分析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去路可有四条:①自身呼吸消耗;②流入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④未被利用,即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如果是以年为单位进行研究,这部分能量将保留到下一年。但从长远来看,未被利用的能量最终会被自身呼吸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或被分解者利用。4.熟记有关碳循环的四点内容 5.明辨有关物质循环的三个易错点(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所说的“生态系统”并不是一般的生态系统,而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因此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所说的“物质”并不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而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如C、H、O、N、P、S等。(3)碳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传递并不都是双向的。只有生产者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各成分间的传递均是单向的。6.生命系统中的信息传递(1)细胞生命系统: 细胞内部信息流,如DNA→mRNA→蛋白质,接受外界信息。(2)个体生命系统:如神经调节中的电信号、化学信号,免疫调节中的抗原信号,激素调节中的激素。(3)生态系统①个体获取环境信息以保证自己的生命活动的需要(定位、方向、感光、测温、化学感受、磁场感应等)。②种群内不同个体之间进行合作或种内竞争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求偶、繁殖、觅食、抵抗侵略、社会行为等)。③不同种群个体之间种间竞争或捕食与躲避侵害所进行的信息传递(警戒、驱逐、识别等)。7.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专题三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明辨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两个易错点(1)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并不一定都是相反的。例如,由于组成成分单一,结构简单,北极冻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低。(2)某一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过程,应视为抵抗力稳定性,如河流轻度污染后的净化;遭到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过程应视为恢复力稳定性,如火灾后草原的恢复等。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上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S)。(1)y的大小可以作为抵抗力稳定性高低的指标。y越大,说明抵抗力稳定性越低;反之,抵抗力稳定性越高。(2)x可以表示恢复到原状所需的时间。x越大,表示恢复力稳定性越低;反之,恢复力稳定性越高。(3)TS表示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围成的面积,可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这一面积越大,说明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低。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