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生物暑假作业第19天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含解析
展开第19天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1.协同进化就是“生态的舞台,进化的表演”,下列关于协同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协同进化可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
B.协同进化可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C.猎豹与羚羊之间的“军备竞赛”实现了二者的协同进化
D.研究协同进化无法预测某物种的存在
2.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下列事实不属于协同进化的是( )
A.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马和猎豹都能迅速奔跑,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B.随着光合生物的出现,大气中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C.随着工业的发展,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温升高
D.约4亿年前出现了原始的陆生植物,随后出现了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
3.某昆虫能以甲、乙两种植物的果实为食物,但需要用锋利的喙刺穿果实,当地只有甲种植物时,统计昆虫喙长如图A所示;有人引进乙种植物,其果实的果皮比较薄,若干年后统计以它为食的该昆虫的喙长如图B所示。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乙种植物与昆虫间发生了协同进化
B.乙种植物与甲种植物存在竞争关系
C.引进乙种植物前昆虫体内就存在不同喙长度的基因突变
D.生活在甲种植物与乙种植物上的昆虫间形成了地理隔离
4.在美洲热带地区纯蛱蝶幼虫主要取食西番莲叶片,西番莲受到纯蛱蝶的伤害之后,会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使纯蛱蝶幼虫死亡,但仍有少数纯蛱蝶会变异出抵抗该化学物质的能力。观察发现,西番莲用改变叶片形状、“造出”一种黄色假卵——叶片上蜜腺稍微隆起形成卵状结构等办法来迷惑纯蛱蝶,以减少纯蛱蝶在此产卵;还通过分泌出一种“花外蜜露”,引诱蚂蚁和蝇类前来捕食纯蛱蝶幼虫。在此过程中,纯蛱蝶增强了寻找、发现西番莲的能力。根据以上现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西番莲叶形的变化和纯蛱蝶觅食行为的变化是两者相互选择的结果
B.西番莲叶形的变化和纯蛱蝶觅食行为的变化说明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
C.在纯蛱蝶觅食的刺激下西番莲发生了叶形和叶片蜜腺的突变
D.西番莲释放化学物质抗虫和纯蛱蝶能抵抗这种物质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
5.生物的协同进化,可以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 )
①同种生物之间 ②不同物种之间
③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④亲代与子代之间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6.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以上实例能说明( )
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B.昆虫在斗争中占优势
C.天敌在斗争中占优势 D.双方相互选择、协同进化
7.原始生命出现之后,最可能符合生物进化趋势的是 ( )
A.光合作用→无氧呼吸→有氧呼吸
B.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光合作用
C.有氧呼吸→光合作用→无氧呼吸
D.无氧呼吸→光合作用→有氧呼吸
8.恐龙的灭绝对生物进化进程的主要影响是 ( )
A.导致哺乳动物的起源
B.为哺乳动物的兴盛腾出了空间
C.为人类起源创造了条件
D.使生物进化向小型化发展
9.人类培育的动物和植物品种数量十分繁多,如月季品种在我国就有1 000多种,这体现了 ( )
A.环境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非选择题
10.(能力挑战题)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
图1显示太平洋部分岛屿上几种鸟类的分布及迁徙情况。图2显示其中的S鸟不同种群的等位基因频率与代数的关系,其中n代表种群的个体数。
(1)图1显示,相对于X岛,Y岛上的鸟的__________多样性和____________多样性减小。
(2)S鸟有黑羽(AA)、杂羽(Aa)、灰羽(aa)三种表型,当S鸟迁至Y岛后,在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统计发现灰羽个体只占1%,Y岛S鸟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______。
(3)据图2判断,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群体越小,某些基因消失的几率越小
B.群体越小,种群基因越偏离原始种群
C.群体越大,种群基因多样性越易消失
D.群体越大,种群纯合子越倾向于增加
11.关于生物进化方面的证据。
(1)对于相关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1四种地雀喙的差异是由于不同环境食物的刺激所致的不同变异
B.图2昆虫的两种翅型的形成是对环境的主动适应
C.图3是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它们的性状分化证实了物种形成的机制
D.图4中两种动物之间的关系对两者都是有益的,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2)环境对于昆虫的两种翅型具有________性。
(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什么?生物发生了进化就代表着形成新物种了吗?为什么?
暑假作业·高一年级轻松提升生物
第19天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选D。协同进化可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也可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A、B正确;猎豹与羚羊之间的“军备竞赛”淘汰了二者中的老、弱、病、残等个体,实现了二者的协同进化,C正确;研究协同进化可预测某物种的存在,如达尔文根据某种兰花具有细长花距而预测出为其传粉的某种昆虫应具有吸管似的口器,D错误。
2.【解析】选C。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马和猎豹都能迅速奔跑,体现了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A正确;光合生物的出现使原始大气中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体现了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B正确;随着工业的发展,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温升高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环境问题,不属于生物进化,C错误;陆生植物的出现,改善了陆地的环境,为陆地生活的动物提供了条件,体现了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正确。
3.【解析】选D。乙种植物果实的果皮比较薄,昆虫喙短,便于取食乙种植物的果实,乙种植物与昆虫间发生了协同进化;乙种植物与甲种植物争夺阳光、空间等,它们存在竞争关系;生物的变异在先,环境的选择作用在后,引进乙种植物前昆虫体内就存在不同喙长度的基因突变;生活在甲种植物和乙种植物上的昆虫间没有地理隔离。
4.【解析】选C。西番莲叶形的变化和纯蛱蝶觅食行为的变化是两者相互选择的结果,A正确;西番莲叶形的变化和纯蛱蝶觅食行为的变化说明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正确;西番莲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与纯蛱蝶觅食的刺激无关,C错误;西番莲释放化学物质抗虫和纯蛱蝶能抵抗这种物质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
5.【解析】选C。生物的协同进化可表现在不同物种之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6.【解析】选D。自然选择仍在起作用,A错误;双方在斗争中都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B、C错误;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说明双方相互选择、协同进化,D正确。
7.【解析】选D。原始大气中不存在氧气,所以首先出现的是进行无氧呼吸的厌氧生物。随着光合生物的出现,原始大气中有了氧气,为有氧呼吸生物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8.【解析】选B。恐龙的灭绝为哺乳动物的兴盛腾出了空间,有利于哺乳动物的繁殖。
9.【解析】选B。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如我国的月季品种有1 000多种,即同一种生物存在多种多样的品种,这体现了生物的遗传多样性。
二、非选择题
10.【解析】(1)图1显示,相对于X岛,Y岛上鸟的种类和同一种鸟不同类型数减少,即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减小。(2)灰羽个体占1%,根据遗传平衡定律,a基因的频率为0.1,则A基因的频率为0.9。(3)n=25和n=50两种情况下,a基因频率快速上升或下降,说明群体越小,某些基因消失的几率越大,种群基因越偏离原始种群。
答案:(1)物种 遗传 (2)0.9 (3)B
11.【解析】生物变异的产生是体内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结果,并不是环境刺激、生物的主动适应所导致的,A、B不正确;生物性状的分化是变异的结果,并不能证实物种形成机制;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对捕食者和被捕食者都是有利的,二者之间相互选择,协同进化。
答案:(1)D (2)选择 (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发生了进化不代表形成新物种,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6章 生物的进化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6章 生物的进化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协同进化不会发生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暑假作业18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能力提升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暑假作业18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能力提升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