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 眼与视觉习题ppt课件
展开对晶状体起调节作用的是( )A.睫状肌 B.虹膜 C.巩膜 D.眼肌
【点拨】晶状体似凸透镜,有屈光作用;睫状肌内有平滑肌,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肌相连,眼睛通过睫状肌来调节晶状体的屈光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在视觉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主要折射作用、感光和产生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A.虹膜、视网膜、玻璃体B.晶状体、视网膜、视觉中枢C.晶状体、瞳孔、视觉中枢D.玻璃体、角膜、视网膜
【点拨】外界物体反射入眼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进行整合,形成视觉。因此对光线有折射作用的结构是晶状体,能感受光的刺激的结构是视网膜,最终产生视觉的结构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故选B。
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 )A. 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 B. 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C. 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 D. 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点拨】晶状体的屈光度可以调节, 晶状体与睫状肌相连, 眼睛通过睫状肌来调节晶状体的屈光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如图所示为检测视力的情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镜中的“视力表”与身后的视力表大小相同B .若某同学只能看清最上面两排, 则她应配戴凹透镜矫正视力C .检查时, 该同学眼睛到 镜中“视力表”的距离是5.4 mD .为了让学生看清视力表,应用灯光照亮身后的视力表
【点拨】从图示中可看出,视力表距离平面镜2.5 m,因为像距等于物距,可知视力表的像距离平面镜也为2.5 m,而该同学距离平面镜2.5 m-0.4 m=2.1 m,所以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2.5 m+2.1 m=4.6 m,故C错误。
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近几年来中学生患近视的人数越来越多。下列不利于预防近视的做法是( )A.看书写字时控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B.发现视力下降,立即配戴近视镜C.课间到教室外活动D.持续使用电脑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
【点拨】发现视力下降,应注意用眼卫生,合理安排,不要立即配戴近视镜,B错误。
正常视觉形成过程中,眼球中形成清晰物像的部位是( )A.视网膜 B.大脑皮层C.晶状体 D.角膜
检查视力时,字母E反射的光穿过许多结构,形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上。光穿过的结构不包括( )A.角膜 B.瞳孔 C.视神经 D.晶状体
如图为眼球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你能看到远处有一棵树,是 因为它反射的光线形成的 物像落在[ ]________上,这 个信息通过视神经,传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视觉。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或大脑中的一定区域)
(2)猫能通过调节[ ]________大小,使自己在明处和暗处都能看清物体。(3)人能看清楚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 ]________的屈光度可以调节。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_______,矫正方法的是________。(均填序号)
如图所示,小明用奶奶的放大镜在太阳光下观察,看到在另一侧的纸上形成较大的光斑,这个光斑到透镜的距离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大于透镜的焦距;用此类透镜制成的镜片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来矫正远视眼。
【点拨】由图可知,该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是凸透镜;由于此时光斑不是最小最亮的那一点,所以光斑到透镜的距离可能大于透镜的焦距,也可能小于透镜的焦距。
检查视力时,视力表的“ ”在被检查者视网膜上的像应是( ) A B C D
【点拨】视觉的形成过程为: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再经过晶状体、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实像。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B、C、D三个选项不符合题意。
人眼球的折光系统整体的作用相当于光轴可转、焦距可变的凸透镜。其特点是物距必须大于二倍焦距,所以只能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某同学从低头写字到抬头看黑板的过程中,其眼球折光系统的焦距将( )A.变大 B.变小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点拨】人眼球的折光系统整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人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薄,会聚能力变弱,即焦距变长,从而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若人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会聚能力变强,焦距变短,使得像才能成在视网膜上,因此从低头写字到抬头看黑板的过程中,其眼球折光系统的焦距将变大。
如图为正常眼和近视眼成像示意图,请回答:(1)表示近视眼的是图中的________。(2)从眼球结构看,造成近视的 原因是________的凸度过大, 或眼球________过长,导致 物像落在________的前方。
【点拨】(1)图甲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表示成像在视网膜上,因此表示的是正常眼;图乙光线在视网膜前会聚,表示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因此表示的是近视眼。故表示近视眼的是图中的乙。(2)如果我们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使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形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导致看不清远方的物体,形成近视眼,可配戴凹透镜矫正。因此从眼球结构看,造成近视的原因是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导致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识图回答:(1)人眼球结构中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__________ 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 ]___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胶卷。
③ 瞳孔
⑧ 视网膜
(2)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通过 [ ]________、瞳孔、晶状体和玻 璃体,并经过折射,最终落在[ ] ________上,形成一个物像。物像信息通过[ ]________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3)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使[ ]________的凸度增大,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_,造成近视眼。
⑧视网膜
在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课外实验中,小明同学用水袋做成一个水凸透镜来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其凸起程度可通过注射器注水或吸水来调节。(1)调整烛焰(模拟远处所视物)、水凸透 镜、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在光具座 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__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2)向水凸透镜内________(填“注入”或“吸取”)适量的水来模拟近视眼,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________(填“前”或“后”)方。
【点拨】(1)由图知,像距小于物距,此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凸透镜变厚,此时凸透镜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强,像将成在光屏前方,即近视眼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方。
某同学视力正常, 风筝从他面前起飞后, 在他的视野中变得越来越小。下列哪个图能正确反映该同学在注视风筝的过程中, 眼内晶状体凸度和瞳孔大小的变化情况( ) A B CD
【点拨】正常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凸度,都能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视近物时,晶状体的凸度大,瞳孔缩小;视远物时,晶状体的凸度小,瞳孔扩大。因此风筝从他面前起飞后,在他的视野中变得越来越小的过程中,晶状体凸度减小,瞳孔扩大。可见D正确。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3章 人体的感觉1 眼与视觉公开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a href="/kx/tb_c95525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3章 人体的感觉1 眼与视觉公开课课件ppt</a>,文件包含华师大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第1节眼与视觉第1课时课件pptx、华师大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第1节眼与视觉第1课时教案docx、华师大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第1节眼与视觉第1课时学案docx、华师大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第1节眼与视觉第1课时素材眼球的结构wmv、华师大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第1节眼与视觉第1课时素材眼的附属物wmv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2 耳与听觉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2 耳与听觉习题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习题链接,外耳道,收集声音,C→F→E→G→A,G耳蜗,视网膜,F鼓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 眼与视觉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 眼与视觉说课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