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溶液的形成导学案
展开九年级化学基础:溶液的形成
考点梳理
一、溶液: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我会说
加入水中的物质 | 溶质 | 溶剂 |
蔗 糖 | 蔗糖 | 水 |
食 盐 | 食盐 | 水 |
探究3 水是唯一的溶剂吗?
药品: 碘、高锰酸钾、汽油、水
仪器: 试管、药匙
我的猜想 | 实验方案 | 现象 | 结论 |
|
|
|
|
编号 | 溶剂 | 溶质 | 现象 |
1 | 水 | 碘 | 难溶于水 |
2 | 汽油 | 碘 | 溶解 |
3 | 水 | 高锰酸钾 | 溶解 |
4 | 汽油 | 高锰酸钾 | 难溶于汽油 |
结论
(1)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不同种溶质在同种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也不同
(2)水不是唯一的溶剂(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探究4 溶质只能是固体吗?
我会填
溶液 | 溶质(溶解前的状态) | 溶剂(状态) |
碘酒 | 碘(固体) | 酒精(液体) |
汽水 | 二氧化碳(气体) | 水(液态) |
白酒 | 酒精(液态) | 水(液态) |
溶质可以分为
(1)固—液混合,气—液混合,液体为溶剂
(2)液—液互溶
(3)溶液的命名:把溶质放在前面,溶剂放在后面,如果溶剂为水,一般把水省略了。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演示实验:(两个趣味实验)
活动与探究
现有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计等仪器和固态NaCl、NH4NO3、NaOH(你还可选用其他仪器和
药品),试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它们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
实验方案
(1)分别向三只烧杯中倒入一定质量的水,然后测出水温;
(2)分别将一定量的三种固体放入上述三只烧杯中,搅拌并测出温度;
(3)比较前后温度变化。
结论与解释
洗涤剂为什么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呢?(请看视频)
水和油的小实验
乳浊液 | 现象 | 倒掉液体后试管是否干净 | ||
振荡前 | 振荡后 | 静置后 | ||
水和植物油 | 液体分层 | 形成乳状 浑浊液体 | 液体 分层 | 试管 不干净 |
水和植物油 及洗涤剂 | 液体分层 | 形成乳状 浑浊液体 | 液体 不分层 | 试管 较干净 |
思考
(1)洗涤剂有什么功能? 它的去污原理是什么?
(2)修汽车的工人,当他的手上沾满油污时,他常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这说明汽油与洗涤剂一样能去油污,那么二者去油污的原理是否相同?若不同,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是什么?
三、乳化现象
洗洁精、洗衣粉等物质可以使食物油以细小液滴的形态分散在水中,形成不易分层、比较稳定的混合物,这种现象称为乳化。
温馨提示:
乳化不是溶解,而是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其中一种以极小的液滴均匀分散到另一种液体里的过程。
乳化常见应用:
洗衣服(洗衣粉、肥皂);洗头发(洗发露);洗澡(沐浴露);洗餐具(洗洁精);制农药。
重难点突破
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溶液的温度/℃ | 75 | 65 | 50 | 35 | 20 |
析出固体M的质量/g | 0 | 0 | 2.5 | 4.5 | 8.4 |
忽略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65℃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______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2)将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有_____ (填序号)。
①升温;②降温; ③加溶质M ;④加水; ⑤加另一种固体N;⑥恒温蒸发水; ⑦与40℃时M的饱和溶液混合
(3)20℃时,用固体粉末M和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M溶液,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_________。
一、溶液
注意:
1、溶液不一定都有颜色。
2、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二、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注意:
1、一种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一种,也可能是多种。
2、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3、溶质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
4、溶剂一般是水,也可以是酒精或汽油。
三、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
分类 | 溶液 | 乳浊液 | 悬浊液 |
| 溶质(固、液、气) | 被分散的液体 | 被分散的固体 |
| 溶剂(固、液、气) | 液 | 液 |
特征 | 均一、稳定 | 不稳定,静置后分层 | 不稳定,静置后分层 |
四、乳化
1、洗涤剂有乳化的功能。
2、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是利用油脂可以溶解于汽油的原理。
五、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最终温度的变化取决于吸收热量与放出热量的多少。
硝酸铵溶解_____,表现为____,溶液温度_______;_____溶解吸收热量小于放出热量,表现为放热,溶液温度__________。
六、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注意:
1、 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饱和”与“不饱和”才有意义。
3、饱和溶液与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在一定温度下,同一种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4、有晶体存在或析出的溶液一定饱和,没有晶体析出的溶液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
金题精讲
题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
B.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是乳化作用的结果
D.增大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大氧气的溶解度
题二: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医用葡萄糖注射液中的溶剂是_____________。
(2)炒菜时锅里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
(3)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清洗油腻的餐具,是利用洗涤剂的 _ (填“乳化”或“溶解”)功能。
(4)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讲义参考答案
重难点易错点解析
无法判断 ②③⑥
金题精讲
题一:A 题二:(1)水 (2)隔绝空气 (3)乳化 (4)煮沸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优质学案: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优质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导学,精讲,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课题1 溶液的形成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课题1 溶液的形成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要点梳理,要点诠释,典型例题,思路点拨,总结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要点梳理,要点诠释,典型例题,思路点拨,总结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