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溶解度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溶解度导学案及答案,共7页。
知识点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分组完成实验9-5,记录实验现象,完成下表。
【结论】在常温下,氯化钠 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2.在 一定温度 下,向 一定量溶剂 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 不能继续溶解 时,所得到的溶液叫作该溶质的饱和溶液;溶质 还能继续溶解 的溶液,叫作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3.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继续加入该种溶质,如果该溶质 继续溶解 ,那么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如果该溶质不能继续溶解,那么溶液是 饱和 溶液。
4.由于水可以和酒精以任意比例互溶,所以水和酒精不可以形成饱和溶液。
知识点2→饱和溶液与不饱与溶液的相互转化和结晶方法
1.分组完成实验9-6,记录实验现象,完成下表。
【结论】①在常温下,硝酸钾 不能 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②温度升高,硝酸钾的溶解量 增加 。
2.结晶。
(1)溶质以 晶体 的形式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结晶。
(2)结晶的方法。
① 蒸发结晶 :适合溶解度(下一课时详细讲解)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
② 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 :也叫 降温结晶 ,适合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急增的物质。
3.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化(普遍规律)。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1)同量、同溶质的溶液中,含溶质较多的溶液—— 浓 溶液;含溶质较少的溶液—— 稀 溶液。
(2)不同的溶质:饱和溶液 不一定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下同)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 不一定 是稀溶液。
(3)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饱和溶液 一定 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例1.要使50 ℃的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措施错误的是 ( )
A.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B.恒温蒸发掉部分水
C.降低溶液温度至室温
D.倒出少量的溶液
例2 .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降温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过关检测
1.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
A.浓溶液
B.稀溶液
C.不能再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
D.还能继续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2.现有一接近饱和的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使之成为饱和溶液的是 ( )
①蒸发溶剂,②增加溶质,③降低温度,④加热升温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3.常温下,小新用白糖配制了两杯糖水,一杯已达到饱和,另一 杯没饱和。两杯糖水放在一起搞混了,为了分清哪一杯是饱和的,他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各加少量冷水 B.各加少量白糖
C.各加少量热水 D.分别进行搅拌
4.在20 ℃时,往100 g饱和食盐溶液中,加入5 g食盐,下列保持不变的是 ( )
A.溶质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液质量 D.以上都是
5.如图所示,一不会吸水的物体通过滑轮悬挂在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外界温度不发生变化,不考虑水分的蒸发。
(1)在硝酸钾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晶
体,弹簧秤读数将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在硝酸钾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弹簧秤 读数将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2课时 固体溶解度
1.定义:在 一定温度 下, 某固体物质 在 100 g溶剂 里达到 饱和 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2.四要素:
(1)温度——必须指明具体的温度,溶解度才有意义;
(2)溶剂的质量是100 g;
(3)固体溶解在溶液中,必须达到饱和状态;
(4)溶解度的单位通常是g。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内因)溶质性质、溶剂性质;(外因)温度。
4.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在20℃下)。
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把20克某物质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20克。 ( )
(2)20 ℃时,10克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可制成饱和溶液,故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 ( )
(3)20 ℃时,1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里,故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 ( )
(4)20 ℃时,36克氯化钠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饱和,故20 ℃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 )
例2.已知20 ℃ NaCl的溶解度为36克,20 ℃时在50克水里最多溶解NaCl ( )
A.18克 B.36克
C.50克 D.100克
过关检测
1.20 ℃时,氯酸钾的溶解度是7.4 g,它表示 ( )
A.20 ℃时,100 g氯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氯酸钾7.4 g
B.20 ℃时,氯酸钾在水中溶解7.4 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C.100 g水溶解7.4 g氯酸钾达到饱和状态
D.20 ℃时,100 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7.4 g氯酸钾
2.20℃时,在50克水中溶解12克食盐,则此温度下食盐的溶解度是 ( )
A.12 g B.24 g C.eq \f(24 g,100 g) D.无法确定
3.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 g水)。
(1)有人说KNO3比NaCl的溶解度大,这种说法对吗? 不对 ,理由是 20 ℃NO3的溶解度比NaCl的小 。
(2)请写一种将KNO3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降低温度(或加入KNO3固体、蒸发溶剂) 。
(3)20 ℃时,将20 g NaCl放入50 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68 g。
(4)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体的方法 蒸发结晶 。
第3课时 溶解度曲线 气体溶解度
知识点1→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判断某种物质在 不同温度下 的溶解度大小。
(2)比较不同物质在 同一温度下 的溶解度大小。
(3)确定如何通过 改变温度 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4)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受 温度影响 的变化趋势,从而确定使溶质结晶析出的方法。
2.曲线上的点代表对应温度的 饱和 溶液,曲线下方的点代表对应温度的 不饱和 溶液。
3.一定温度下某溶质的溶解度是固定的,搅拌只是 加快了溶质的溶解速率 ,并不能改变其溶解度的大小。
4.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与 温度 有关。因此,增大溶剂的量,
溶解在其中的溶质的量要增加,但溶解度不会增大。
5.“陡升型”曲线对应的物质在提纯时,使用 降温结晶 的方法;
“缓升型”曲线对应的物质在提纯时,使用 蒸发结晶的方法。
知识点2→气体溶解度
1.气体的溶解度定义:在 101 kPa和一度 时,气体溶解在 1体积水 里达到饱和时的 气体体积 。
2.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外界因素有 温度 和 压强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减小 ,随压强的增大而 增大 。
知识点1→溶解度曲线
例1.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
B>C>A 。
(2)A物质在20 ℃的溶解度是 30 g 。20 ℃
时,将30 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不断搅拌,
形成的溶液质量是 65 g 。
(3)从图中可以看出:
①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 增大 ,我们把这样的曲线简称为“陡升型”,代表性物质是 硝酸钾 。
②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缓慢 增大 ,我们把这样的曲线简称为“缓升型”,代表性物质是 氯化钠 。
③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减小 ,我们把这样的曲线简称为“缓降型”,代表性物质是 氢氧化钙 。
(4)A物质和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点表示的意义是 在某温度时A与B的溶解度相同 。
A物质和C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点表示的意义是 在某温度时A与C的溶解度相同 。
知识点2→气体溶解度
例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
B.喝下汽水感到有气体冲出鼻腔
C.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的泡沫溢出
D.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
过关检测
1.右图是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熟石灰属于易溶物
B.任何固体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C.80 ℃不饱和的石灰水降低温度会转变成饱和的石灰水
D.把80 ℃时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升温到100 ℃溶液变浑浊
2.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相同质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所示,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b两溶液中的溶质质量相等
B.图乙中a、b两溶液一定都是不饱和溶液
C.图丙中曲线N表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D.30℃时a、b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3.(1)以下是有关CO2气体溶解度的几组数据。
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单位:mL)
①根据CO2在水中的溶解度表,叙述外界条件是如何影响气体溶解度的?
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 压强增大,气体的溶解度增大 。
②打开可乐瓶有气体溢出,说明原瓶中的压强 大于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瓶外大气压强。
(2)右图是无结晶水合物的固体甲和乙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该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20 ℃时,150 g水中溶解 45 g甲物质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②现有60 ℃的乙的饱和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
A.水的质量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乙的质量分数
E.60 ℃时乙的溶解度
保持温度不变,将该饱和溶液稀释,不变的量的是 BE (填字母序号,下同);如果将该饱和溶液降温至20 ℃,不变的是 AE 。
4.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
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 C 。
(2)t1 ℃时,取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需水的质量较多的是 A (选填“A”或“B”)。
(3)P点对应的B物质溶液是 不饱和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把A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增加
溶质(或恒温蒸发水) 。
操作
现象
结论
(1)加入5 g氯化钠,搅拌
烧杯中形成 无色 溶液
20 mL水 能 完全溶解5 g氯化钠
(2)再加入5 g氯化钠,搅拌
烧杯中溶液底部有
未溶解 的固体
20 mL水 不能 完全溶解10 g氯化钠
(3)再加15 mL水,搅拌
烧杯中形成 无色 溶液
增加 溶剂 的量,可将未溶物质溶解
操作
现象
结论
(1)加入5 g硝酸钾,搅拌
烧杯中形成 无色 溶液
20 mL水 能 完全溶解5 g硝酸钾
(2)再加入5 g硝酸钾,搅拌
烧杯中溶液底部有 未溶解 的固体
20 mL水 不能 完全溶解10 g硝酸钾
(3)加热
未溶解的固体 溶解 了,烧杯中形成 无色 溶液
温度升高,硝酸钾溶解能力 增强
(4)再加入5 g硝酸钾,搅拌
烧杯中形成 无色 溶液
温度升高,硝酸钾溶解能力 增强
(5)冷却
固体从溶液中 结晶 出来
温度降低,硝酸钾溶解能力 减弱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压强/大气压
温度/℃
0
25
50
75
100
1
1.79
0.752
0.423
0.307
0.231
10
15.92
7.14
4.095
2.99
2.28
25
29.30
16.20
9.71
6.82
5.73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课题2 溶解度第2课时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自学,课堂教学,课后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溶解度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我的笔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溶解度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复习,学习目标,课堂探索,当堂训练,课下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