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人教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整套
- 5.2.1三角函数的概念(第2课时)--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同步(教学设计)(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教案 3 次下载
- 5.2.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同步(教学设计)(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教案 4 次下载
- 5.3诱导公式(第2课时)--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同步(教学设计)(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教案 4 次下载
- 5.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同步(教学设计)(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教案 4 次下载
- 5.4.2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第2课时)--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同步(教学设计)(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教案 4 次下载
高中5.3 诱导公式第1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5.3 诱导公式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9页。
《5.3诱导公式》第1课时 诱导公式二~四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本小节内容选自《普通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人教A版(2019)第五章《三角函数》的第三节《诱导公式》。以下是本节的课时安排:课时内容诱导公式所在位置教材第188页新教材内容分析教材首先通过探究角的终边的对称性,引导学生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得到公式二、三、四,再用具体的例子,巩固公式。 核心素养培养通过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推导出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体现了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通过公式的应用,提升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教学主线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二、学情分析 上一节学习了公式一,如果角的终边落在其它象限,该如何求出三角函数值?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求法,学生学习起来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再学习的过程中,借助单位圆、角的终边以及两者的交点这些几何图形的直观帮助,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三、学习目标 1.借助单位圆的对称性,推导出正弦、余弦、正切的第二、三、四组的诱导公式,培养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2.能正确运用诱导公式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化为锐角的三角函数,提升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3.解决有关三角函数求值、化简和恒等式证明问题,强化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 四、教学重点重点:借助单位圆,推导出正弦、余弦第二、三、四组的诱导公式,能正确运用诱导公式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化为锐角的三角函数; 难点:解决有关三角函数求值、化简和恒等式证明问题. 五、教学过程(一)新知导入1.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对称美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在三角函数中-α、π±α、2π-α等角的终边与角α的终边关于坐标轴或原点对称,那么它们的三角函数值之间是否也存在对称美呢? 2.探索交流,解决问题【思考1】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有什么关系?【提示】相等【思考2】角 -α与α的终边 有何位置关系?【提示】终边关于x轴对称【思考3】角与α的终边 有何位置关系?【提示】终边关于y轴对称【思考4】角与α的终边 有何位置关系?【提示】终边关于原点对称【思考5】 已知任意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于点P(x, y),请同学们思考回答点P关于原点、x轴、y轴对称的三个点的坐标是什么?【提示】点P(x, y)关于原点对称点P1(-x, -y) 点P(x, y)关于x轴对称点P2(x, -y) 点P(x, y)关于y轴对称点P3(-x, y)【设计意图】通过角的终边的对称关系,引入本节新课,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生概括、类比推理的能力。(二)诱导公式【探究1】 如图, 角的三角函数值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有什么关系?【 提示】角π + 与角 的终边关于原点O对称,,公式二:sin(π + ) = sin , cos(π + ) = cos ,tan(π + ) = tan 。 【做一做】cos 210°=cos(180°+30°)=-cos30°=- . sin1 320°=sin(3×360°+240°)=sin240°=sin(180°+60°)=-sin 60°=- . 【探究2】角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有什么关系?【提示 】角 与角 的终边关于x轴对称,有。。 公式三: sin() = sin , cos() = cos , tan() = tan 。 【做一做】①tan(-945°)=-tan 945°=-tan(225°+2×360°)=-tan 225°=-tan(180°+45°)=-tan 45°=-1.②sin=- sin =- . 【探究3】角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有什么关系? 【提示 】角与角的终边关于轴对称,故有 公式四:sin(π - ) = sin , cos(π - ) = cos ,tan(π - ) = -tan 。【做一做】①cos(2)cos=cos=cos=-cos=-.②sin 1 320°=sin(4×360°-120°)=sin(-120°)=-sin(180°-60°)=-sin 60°=-. 【思考】这四个诱导公式有什么规律?【提示】的三角函数值,等于的同名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总结为一句话: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探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化为锐角三角函数的步骤?【提示】利用公式一—四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的三角函数,一般可按下列步骤进行:上述步骤体现了由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让学生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培养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 (三)典型例题1.给角求值例1. 求下列各三角函数的值:(1)sin(-945°);(2)cos(-);(3)sinπ·cos(-π)·tanπ.【解析】 (1)法一:sin(-945°)=-sin 945°=-sin(225°+2×360°)=-sin 225°=-sin(180°+45°)=sin 45°=.法二:sin(-945°)=sin(135°-3×360°)=sin 135°=sin(180°-45°)=sin 45°=.(2)法一:cos(-)=cos =cos(+4π)=cos =cos(π+)=-cos =-.法二:cos(-)=cos(-6π)=cos =cos(π-)=-cos =-.(3)原式=sin·cos(2π+)·tan(4π+)=sin·cos·tan=sin(π+)·cos(π+)·tan(π+)=(-sin)·(-cos)·tan=(-)×(-)×1=.【类题通法】利用诱导公式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步骤:【巩固练习1】求下列各三角函数式的值:(1)sin(-660°);(2)cos ;(3)2cos 660°+sin 630°;(4)tan ·sin.【解析】 (1)因为-660°=-2×360°+60°,所以sin(-660°)=sin 60°=.(2)因为=6π+,所以cos =cos =-.(3)原式=2cos(720°-60°)+sin(720°-90°)=2cos 60°-sin 90°=2×-1=0.(4)tan ·sin=tan·sin=tan ·sin =×=. 2.化简、求值例2. 化简:(1).(2).【解析】(1)原式====-.(2) ==1. 【类题通法】化简求值的方法用诱导公式化简求值的方法: 1.对于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问题,一般遵循诱导公式先行的原则,即先用诱导公式化简变形,达到角的统一,再进行切化弦,以保证三角函数名最少. 2.kπ±α 这套诱导公式,运用时公式不变名,符号看象限.【巩固练习2】化简:(1);(2).【解析】 (1)====1.(2)原式====-1. 3.给值求值(条件求值)例3. 已知cos=,求cos-sin2的值.【解析】因为cos=cos=-cos=-,sin2=sin2=1-cos2=,所以cos-sin2=--=-.【类题通法】解决条件求值问题的策略(1) 解决条件求值问题,首先要仔细观察条件与所求式之间的角、函数名称及有关运算之间的差异及联系.(2)可以将已知式进行变形向所求式转化,或将所求式进行变形向已知式转化.【巩固练习3】(1)已知sin(-x)=,且0<x<,则tan(π+x)=________.【解析】∵0<x<,∴-<-x<.又sin(-x)=>0,∴0<-x<.cos(π+x)=cos[π-(-x)]=-cos(-x)=-=-=-,sin(π+x)=sin[π-(-x)]=sin(-x)=,∴tan(π+x)===-.【答案】 -(2)已知cos(π-α)=-,且α是第一象限角,则sin(-2π-α)的值是( )A. B.- C.± D.【答案】B【解析】因为cos(π-α)=-cos α=-,所以cos α=,因为α是第一象限角,所以sin α>0,所以sin α===.所以sin(-2π-α)=sin(-α)=-sin α=-. (四)操作演练 素养提升1.sin 600°的值为( )A. B.- C. D.-2.cos 1 030°=( )A.cos 50° B.-cos 50° C.sin 50° D.-sin 50°3.已知tan α=4,则tan(π-α)等于( )A.π-4 B.4 C.-4 D.4-π4.已知sin α=,则sin(π-α)=________.【答案】1.D 2.A 3.3 4.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本节所学知识,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五)课堂小结,反思感悟 1.知识总结:2.学生反思:(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在解决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所学内容,提高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六、布置作业完成教材:第191页 练习 第1,2,3,4题 第194 页 习题5.3 第2,3题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5.3 诱导公式表格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六的共同特征,知识应用,归纳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延伸拓展,类题通法,巩固练习1,巩固练习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5.3 诱导公式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六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教学重点,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