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期中测试卷附参考答案(综合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期中测试卷附参考答案(综合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哪一位不是中国公民,就在我们身边,时刻与我们相伴,我国的宪法日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有关宪法和国家机构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
①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律法依据
②宪法是规定国家机关职务的根本法律依据
③根据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选举权、决定权和监督权
④国家机构的职务由人民代表大会授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④
2.哪一位不是中国公民( )。
A.李女士出生在中国,丈夫是德国人,她申请加入了德国国籍
B.埃尔克森出生在巴西,现在在中国工作,他放弃了原来的国籍加入了中国国籍
C.茜茜的父母是中国公民,但是茜茜出生在英国,爸爸妈妈为她选择了中国国籍
3.( )就在我们身边,时刻与我们相伴。
A.法律
B.刑法
C.司法
D.执法
4.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对应的公民基本权利是( )。
A.人身自由权
B.财产权
C.文化权利
D.物质帮助权
5.张大爷年老多病,他的儿女们轮流照顾他。这个情景对应的是公民( )的义务。
A.维护民族团结
B.赡养扶助父母
C.遵守公共秩序
D.保守国家秘密
6.赵刚仗着自己身材高大,经常欺负班级同学,起侮辱性的外号,甚至逼迫低年级同志给自己交保护费,如不顺从,就拳打脚踢,直到自己满意。这种行为主要侵犯了其他同学的( )。
①人身自由权 ②生命健康权 ③姓名权 ④名誉权 ⑤财产所有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
7.写举报信,实名举报某工作人员收取他人钱财,属于( )监督。
A.书信
B.电话
C.走访
8.下列行为属于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
①小亮的奶奶生病了,奶奶的子女轮流照顾奶奶
②小明的爸爸按月按时缴纳税款
③小红将自己的零花钱捐给了灾区
④ 乘坐地铁时,按顺序排队上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刘某在微博上谩骂同事张某,人民法院判决刘某向张某公开赔礼道歉。刘某的做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 )。
A.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C.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10.我国的宪法日是( )。
A.12月4日
B.12月12日
C.9月17日
二.填空题(共10题,共50分)
1.( )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 )、法律( )、法律( )。
2.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如( ),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3.宪法规定了国家的( )、公民的( )以及( ),所以它是我们行动的根本依据。
4.在( ),我们是孩子;在( ),我们是学生;在( ),我们是顾客。我们的( )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
5.在家里,我们是( );在学校,我们是( );在商场,我们是( )。
6.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 )、法律( )、法律( )。
7.“公民”一词最早出现在( ),并为古罗马所沿用。
8.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 )。
9.为国家( )、民族( )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使命。
10.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 ),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力。任何公民的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 )。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也是宪法权威的具体体现。( )
2.宪法宣誓仪式,可极大增强广大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极大鼓舞社会公众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培育宪法信仰。( )
3.宪法和法律没有授予的权力,国家的行政机关也可以行使。( )
4.中国公民在国外居住时间长了,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
5.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 )
6.公民身份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 )
7.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 )
8.中国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 )
9.宪法是母法,物权法和刑法是子法。 ( )
10.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 ( )
四.连线题(共2题,共20分)
1.请把有联系的内容连起来。
每次升起时,师生一起唱《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小芳师范毕业后,被聘为学校的英语老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工厂排放废气,附近居民不能呼吸新鲜空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学校门口的墙上,禁止张贴烟草广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王明参加了村委会主任民主选举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小明到了上学年龄,上一年级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2.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把与情景对应的的法律用线连起来。
五.简答题(共5题,共39分)
1.请简要介绍一下刑法?
2.居民身份证背面都有什么信息?
3.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行使自己的权利的?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分别有哪些?
5.作为中国公民的义务有哪些?
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
1.国家宪法日的设立有什么意义?请你谈谈你的理解。
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
1.今年12月4日是第七个国家宪法日,为了宣传宪法,某校六年级决定围绕“走进宪法”这一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请你参与此项活动策划:
(1)出一期黑板报,围绕以上主题设计两个板报栏目,请你把两个栏目名称写出来。
(2)制作宣传横幅,请你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八.综合题(共3题,共23分)
1.根据宪法第二章的规定,把公民对应的义务序号填在相应图片下的括号里。
①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②让孩子接受教育的义务
③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④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
图一( ) 图二( ) 图三( ) 图四( )
2.判断并回答。
(1)下列情景属于道德、法律还是纪律?
①小伙子,你能给老人让个座吗? 属于
②无故迟到、旷课,这是违反校规的。属于
③无证驾驶,后悔呀! 属于
(2)你认为违反法律和违反纪律的后果一样吗?分析一下法律和道德、纪律的联系与区别。
3.我来区分刑法、民法和行政法。(把序号填入对应方框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A
4.B
5.B
6.C
7.A
8.B
9.C
10.A
二.填空题
1.宪法;效力;权威;地位
2.纳税
3.基本运行规则;法律权利;义务
4.家里;学校;商场;身份;公民
5.孩子;学生;顾客
6.地位;权威;效力
7.古希腊
8.人身自由权利
9.富强;复兴
10.基本权利;基本义务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如图:
2.学校门口的墙上、街道边的电钱杆上被人贴满了烟草广告,这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新学期开学典礼,校长带领师生全体肃立,一起唱《义勇军进行曲》,这是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张兰大学毕业,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被聘为一所学校的数学老师,这是在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所规定的权利;
一家工厂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大量鱼虾死亡,这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五.简答题
1.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与什么样的惩罚。
2.照片、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住址、公民身份号码。
3.生活中,公民可采取多种方式参与监督。例如,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4.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1.平等权2.宗教信仰自由3.政治权利和自由,4.监督权,5.人身自由,6.财产权,7.社会经济、教育、文化方面的权利,8.特定主体的权利,如:妇女权益受到国家的保护、对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以及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5、依法纳税6、其他基本义务
5.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公民的基本义务是国家对公民最重要、最基本的法律要求,是公民必须履行的最低限度的、也是最主要的责任。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5)依法纳税。(答案不唯一)
六.辨析题
1.国家设立宪法日有重要意义,国家宪法日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七.材料题
1.(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根本法;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让宪法走近每一个人身边,宪法至上。
八.综合题
1.②;④;①;③
2.(1)道德;纪律;法律
(2)不一样;纪律、道德、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纪律由各单位制定,对本单位的人有约束力,道德是若干年的约定俗成的东西,能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和思想,是自然善的一面,不具有强制性。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我们每一位社会公民,不仅要遵守法律,自觉守法,还应该要遵守社会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3.如图: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人员中,属于中国公民的是,关于法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下列情景不属于民法范畴的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身份证的用处不包括,规范着我们的行为,双重国籍在我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期中测试卷附参考答案【a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法律中最权威的法律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