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版高考物理复习热点专项练六动量守恒定律第50练(模型方法)爆炸、反冲模型和人船模型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30595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考版高考物理复习热点专项练六动量守恒定律第50练(模型方法)爆炸、反冲模型和人船模型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30595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考版高考物理复习热点专项练六动量守恒定律第50练(模型方法)爆炸、反冲模型和人船模型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统考版高考物理复习热点专项练六动量守恒定律第50练(模型方法)爆炸、反冲模型和人船模型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思维方法
在涉及碰撞、爆炸、打击、绳绷紧等物理现象时,这些过程一般均隐含有系统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这种问题由于作用时间都极短,满足动量守恒定律.
一、选择题
1.
如图所示,质量m=60 kg的人,站在质量M=300 kg的车的一端,车长L=3 m,相对于地面静止.当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可以忽略不计时,人由车的一端走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车将( )
A.后退0.5 m B.后退0.6 m
C.后退0.75 m D.一直匀速后退
2.(多选)[2022·江西临川质检]我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经成功发射了240多颗不同用途的卫星.火箭升空过程中向后喷出高速气体,从而获得较大的向前速度.火箭飞行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燃料燃尽时火箭获得的最终速度.影响火箭最大速度的因素是( )
A.火箭向后喷出的气体速度
B.火箭开始飞行时的质量
C.火箭喷出的气体总质量
D.火箭始、末质量比
3.(多选)[2022·济南一模]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A、B用长为L的轻质细绳连接,B球穿在光滑水平细杆上,初始时刻,细绳处于水平状态,将A、B由静止释放,空气阻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球将做变速圆周运动
B.B球将一直向右运动
C.B球向右运动的最大位移为L
D.B球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eq \r(gL)
二、非选择题
4.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长l=2 m的木板C,它的两端各有一固定的挡板,C的质量mC=5 kg,在C的正中央并排放着两个可视为质点的滑块A、B,质量分别为mA=1 kg,mB=4 kg.开始时A、B、C都静止,并且A、B间夹有少量的塑胶炸药,如图所示,炸药爆炸使得A以6 m/s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如果A、B与C间的摩擦忽略不计,两滑块中任一块与挡板碰撞后都与挡板结合成一体,爆炸和碰撞时间都可忽略.
(1)两滑块都与挡板相碰后,求板C的速度为多大.
(2)到两个滑块都与挡板碰撞为止,板C的位移大小和方向如何?
5.如图所示,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滑块Q由半径为L的 eq \f(1,4) 光滑圆弧轨道AB和长为L的水平轨道BC组成,半径OB竖直,末端C离地高度为 eq \f(L,2) .若滑块Q锁定,让一小物块P从A处由静止释放,沿轨道运动,从C端飞出,落到水平面上的D点.已知Q的质量是P的4倍,P与轨道BC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小物块P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
(1)求C、D间的水平距离x0;
(2)若将滑块Q解锁,让P仍从A处由静止释放沿轨道运动,离开C端后落到水平面上的D′点,求:
①P滑到C端时的速度大小v1;
②D′、D两点间的距离x.
第50练 (模型方法)爆炸、反冲模型和人船模型
1.答案:A
解析:人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则mv1=Mv2,所以mx1=Mx2,又有x1+x2=L,解得x2=0.5 m.
2.答案:AD
解析:分别用M、m表示火箭初始质量和燃料燃尽时的质量,v0表示喷气速度大小,则火箭喷气过程动量守恒,有mv-(M-m)v0=0,即火箭最大速度v= eq \b\lc\(\rc\)(\a\vs4\al\c1(\f(M,m)-1)) v0,影响火箭最大速度的因素是火箭喷出的气体速度和火箭始、末质量比,A、D正确.
3.答案:CD
解析:由于B点不固定,故A的轨迹不可能为圆周,故A项错误.A球来回摆动,B球将左右做往复运动,故B项错误.对A、B,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从A球释放到A球摆到最左端过程中,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由水平动量守恒得:mA eq \f(sA,t) -mB eq \f(sB,t) =0,即有mA sA=mB sB,又sA+sB=2L,得B球向右运动的最大位移sB=L,故C项正确.当A球摆到B球正下方时,B的速度最大.由水平动量守恒,得mAvA=mBvB,由机械能守恒,得mAgL= eq \f(1,2) mAv eq \\al(\s\up11(2),\s\d4(A)) + eq \f(1,2) mBv eq \\al(\s\up11(2),\s\d4(B)) .解得B球运动的最大速度为vB= eq \r(gL) ,故D项正确.
4.答案:(1)0 (2)0.3 m,方向向左
解析:爆炸过程中A、B相互作用,系统满足动量守恒定律,A、B分离后以不同的速率滑向挡板,A先到达挡板与C作用,并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C与B有相对运动,直到碰撞结束为止,整个过程满足动量守恒定律.
(1)对于由A、B、C组成的系统,开始时静止,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A+mB+mC)vC=0,得vC=0,即最终木板C的速度为0.
(2)A先与C相碰,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AvA=(mA+mC)v共
所以v共=1 m/s
对A、B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AvA=mBvB
得vB=1.5 m/s
从炸药爆炸到A、C相碰经过的时间t1= eq \f(\f(l,2),vA) = eq \f(1,6) s,此时B距C的右挡板的距离xB= eq \f(l,2) -vBt1=0.75 m,再经过t2时间B与C相碰,则t2= eq \f(xB,vB+v共) =0.3 s,故C向左的位移大小ΔxC=v共t2=1×0.3 m=0.3 m,方向向左.
5.答案:(1)L (2)① eq \r(\f(4gL,5)) ② eq \f(7-2\r(5),5) L
解析:(1)设P的质量为m,Q锁定时,P到达C端时的速度大小为v0,P从A运动到C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mgL-μmgL= eq \f(1,2) mv eq \\al(\s\up11(2),\s\d4(0))
P离开C端后做平抛运动,则x0=v0t1
eq \f(L,2) = eq \f(1,2) gt eq \\al(\s\up11(2),\s\d4(1))
联立解得x0=L
(2)①若将滑块Q解锁,设P到达C端时,P的速度大小为v1,Q的速度大小为v2,以水平向右为正,系统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则
mv1-4mv2=0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mgL=μmgL+ eq \f(1,2) mv eq \\al(\s\up11(2),\s\d4(1)) + eq \f(1,2) ·4mv eq \\al(\s\up11(2),\s\d4(2))
解得v1= eq \r(\f(4gL,5))
②由(1)问得t1= eq \r(\f(L,g))
P离开C 端后做平抛运动,则水平射程x3=v1t1
设在P从A运动到C的过程,Q向左运动的位移大小为x2,则P向右运动的位移大小x1=2L-x2
系统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在水平方向上平均动量守恒,则m· eq \f(x1,t2) -4m· eq \f(x2,t2) =0
解得x2= eq \f(2,5) L
D′、D两点间的距离x=x0+x2-x3= eq \f(7-2\r(5),5) 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统考版高考物理复习热点专项练六动量守恒定律第49练(模型方法)“子弹打木块”模型、“滑块—木板”模型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滑块—木板”模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考版高考物理复习热点专项练六动量守恒定律第48练(模型方法)碰撞模型及拓展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碰撞的特点,“弹簧—滑块”模型,[2021·安徽江南十校联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考版高考物理复习热点专项练五机械能第42练(模型方法)“传送带”模型中的能量问题含答案,共4页。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