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3 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作业课件ppt
展开第四章 3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共48分)
1.电磁场理论的建立,促进了现代社会的发展,下列应用中,同时使用了电磁波接收和发射技术的电器是( D )
A.微波炉 B.收音机
C.电视机 D.手机
解析:同时使用了电磁波接收和发射技术的电器只有手机,故D正确,A、B、C错误。
2.简单的、比较有效的电磁波的发射装置,至少应具备以下电路中的( B )
①调谐电路;②调制电路;③高频振荡电路;④开放振荡电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④
解析:比较有效的发射电磁波的装置应该有调制电路、高频振荡电路和开放振荡电路。调制电路是把需要发射的信号装载在高频电磁波上才能发射出去,高频振荡电路能产生高频电磁波,开放振荡电路能把电磁波发送的更远。而调谐电路是在接收端需要的电路。
3.我国近日建成了世界上首个民用极低频大功率电磁波发射台,其探测半径达数千公里,探测深度达十公里,形成了可覆盖我国领土和领海的高信噪比极低频电磁波信号源,为了使需要传递的信息(如声音、图像等)装载在电磁波上发射到远方,必须对振荡电流进行( C )
A.调谐 B.放大
C.调制 D.解调
解析:要远距离发送电磁波,必须进行调制,故选C。
4.移动电话是现代人们最常用的通信工具之一,用移动电话与其他用户通话时要靠如图所示的基站来转接,城市中高大建筑物上常常可以看到图中移动通信的基站。关于移动电话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当两部移动电话相距较近时可不通过基站转接而直接通话
B.移动电话是利用无线电波进行通信的
C.移动电话利用光纤传送信号
D.移动电话内部有信号的调谐和解调电路过程,但是不需要用高频振荡电流进行调制
解析:移动电话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而且必须通过基站来转接,故A、C错误,B正确;移动电话既要拨打电话又要接通电话,相当于一台电磁波发射机和一台电磁波接收机,把电磁波发射出去时需要对信号进行调制,作为接收端时需要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调谐和解调,故D错误。
5.一首乐曲从电台“出发”开始到从收音机的调频台播放出来为止,下列选项都描述了该过程,其中顺序正确的是( A )
A.调制—发射—调谐—解调—播放
B.调频—发射—解调—调谐—播放
C.调幅—调谐—发射—解调—播放
D.调频—调谐—发射—解调—播放
解析:一首乐曲从电台“出发”开始到从收音机的调频台播放出来为止,首先要进行调制,即把声音信号加到高频电磁波信号上去,然后进行发射;载波信号被收音机接收后首先要进行调谐选出该信号,然后进行解调,从高频信号中把声音信号取出来,最后通过喇叭播放;故选A。
6.(多选)如图所示为调幅振荡电流图像,此电流存在于电磁波发射和接收中的哪些阶段( AB )
A.经调制后 B.经调谐后
C.经检波后 D.耳机中
解析:为了把信号传递出去,需要将信号“加”到高频振荡电流上,这就是调制。而图像是将信号加上后使高频振荡电流的振幅随信号变化,这叫调幅。在接收电路中,经过调谐,回路中将出现调幅振荡电流,经检波后,调幅振荡电流将被削去一半,而在耳机中只有低频信号电流。
7.(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
A.当处于电谐振时,所有的电磁波仍能在接收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
B.当处于电谐振时,只有被接收的电磁波才能在接收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
C.由调谐电路接收的感应电流,再经过耳机就可以听到声音了
D.由调谐电路接收的感应电流,再经过检波、放大,通过耳机才可以听到声音
解析:当处于电谐振时,所有的电磁波仍能在接收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只不过频率跟谐振电路固有频率相等的电磁波,在接收电路中激发的感应电流最强。由调谐电路接收的感应电流,要再经过检波(也就是调制的逆过程)、放大,通过耳机才可以听到声音,故正确答案为A、D。
8.(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C )
A.摄像机实际上是一种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
B.电视机实际上是一种将电信号转变为光信号的装置
C.摄像机在1 s内要传送25张画面
D.电视机接收的画面是连续的
解析:通过摄像机摄到景物的光信号,再通过特殊装置(扫描)转变为电信号,在1 s内要传送25张画面;电视机通过显像管将接收到的电信号再转变为光信号,最后还原为景物图像,每秒要接收到25张画面,由于画面更换迅速和视觉暂留,我们感觉到的便是活动的图像,所以A、B、C正确。
二、非选择题
9.(12分)某收音机接收电路的电感为L=10-3 mH,为了接收波长为500 m的电磁波,其电容器的电容C应调到多少?
答案:7.04×10-2 μF
解析:该电磁波的频率为
f== Hz=6×105 Hz,
那么该电路的固有频率也应调到
f=6×105 Hz,
由f=,
代入数据得C≈7.04×10-2 μF。
一、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
1.(多选)调谐电路的可变电容器的动片从完全旋入到完全旋出仍接收不到较高频率电台发出的电信号,要收到电信号,应( CD )
A.增加调谐电路中线圈的匝数
B.加大电源电压
C.减少调谐电路中线圈的匝数
D.将线圈中的铁芯取走
解析:影响电感L的因素有线圈匝数、粗细、长短及有无铁芯等,而对铁芯和匝数分析的题目较多。当调谐电路的固有频率等于电台发出信号的频率时,发生电谐振才能收听到电台信号。由题意知收不到电信号的原因是调谐电路固有频率低,由以上分析可知在C无法调节的前提下,可减小电感L,即可通过C、D的操作增大f。
2.(多选)各地接收卫星电视讯号的抛物面天线如图所示,天线顶点和焦点的连线(OO′)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仰角α,OO′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当地正南方的夹角为偏角β,接收定位于东经105.5°的卫星电视讯号(如CCTV-5)时,OO′连线应指向卫星,则我国各地接收天线的取向情况是(我国自西向东的经度约为73°~135°)( BD )
A.有可能β=0,α=90°
B.与卫星经度相同的各地,α随纬度增加而减小
C.经度大于105°的各地,天线是朝南偏东的
D.在几十甚至几百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天线取向几乎是相同的
解析:如图所示,α随纬度的增大而减小,我国不在赤道上,α不可能为零,经度大于105°的各地,天线应该朝南偏西,由于地球很大,卫星距地面很高,几十甚至几百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天线取向几乎是相同的。
二、非选择题
3.(11分)某居住地A位于某山脉的一边,山脉的另一边P处建有一无线电波发射站,如图所示。该发射站可发送频率为400 kHz的中波和400 MHz的微波,已知无线电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都为3×108 m/s,求:
(1)该中波和微波的波长各是多少?
(2)发射站发出的电磁波是经过干涉还是衍射后到达居住地A处的?
(3)若两种波的接收效果不同,请说明哪一种波的接收效果更好?为什么?
答案:(1)750 m 0.75 m (2)衍射 (3)400 kHz接收效果好,因为它的波长长,衍射效果更好。
解析:(1)由λ=知,λ1=750 m,λ2=0.75 m。
(2)无线电波绕过山脉到达A处,发生了衍射现象。
(3)频率为400 kHz的中波接收效果更好,因为它的波长长,衍射现象更明显。
4.(13分)有波长分别为290 m、397 m、566 m的无线电波同时传向收音机的接收天线,当把收音机的调谐电路的频率调到756 kHz时,
(1)哪种波长的无线电波在收音机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
(2)如果想接收到波长为290 m的无线电波,应该把调谐电路中可变电容器的切片旋进一些还是旋出一些?
解析:(1)根据公式f=,
得f1== Hz≈1 034 kHz,
f2== Hz≈756 kHz,
f3== Hz≈530 kHz。
所以波长为397 m的无线电波在收音机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
(2)要接收波长为290 m的无线电波,应增大调谐电路的固有频率,可以减小电容C或电感L,因此,应把调谐电路中可变电容器的切片旋出一些。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4 电磁波谱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4 电磁波谱作业课件ppt,共5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2 电磁场与电磁波作业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2 电磁场与电磁波作业ppt课件,共3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1 电磁振荡作业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1 电磁振荡作业ppt课件,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