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困难)(含答案解析)
展开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考试范围:全册;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8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1. 某同学从滑梯上匀速下滑,滑梯对该同学支持力F的方向是( )
A.
B.
C.
D.
2. 在汽车中悬线上挂一个小球,当汽车运动时,悬线将与竖直方向成某一固定角度,如图所示,若在汽车底板上还有一个跟其相对静止的物体M,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和物体M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
A. 汽车一定向右做加速运动
B. 汽车一定向左做加速运动
C. M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一定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D. M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可能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3. 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S甲>S乙,h甲
F乙
C. p甲>p乙;F甲>F乙 D. p甲>p乙;F甲
A. h cm B. 小于h cm
C. 大于h cm D. 等于(L−h)cm
5. 如图是投掷实心球的场景。若不计空气阻力,实心球自脱手至落地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其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大小分别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中,正确的是( )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 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2cm,当弹簧测力计在A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动力臂为0.08m
B. 此时为省力杠杆
C.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
D. 钩码总重为2N
7. 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N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设置了下图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当用图甲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拉绳时,物体的速度υ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乙和丙所示。(不计绳重和轴与轮之间的摩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0~1s内,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10N
B. 1~2s内,拉力F做的功是187.5J
C. 2~3s内,拉力F的功率是100w
D. 2~3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2.5%
8.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静止下落,落在与A点等高、竖直放置且静止的轻弹簧上,到达与B点等高处时小球重力与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图中与C点等高处是小球到达的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下落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小球与弹簧机械能不守恒
B. 下落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一直减小、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小球与弹簧机械能守恒
C. 到达C点等高处时,小球的动能为零,受到的重力大于弹簧的弹力
D. 从B点等高处到C点等高处,小球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小球重力势能转化成弹簧的弹性势能
9. 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球,它们的密度ρ甲:ρ乙=3:2.将它们放入水中,待两球静止时,甲、乙两球所受浮力F甲:F乙=5:6,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球下沉到水底,且ρ甲:ρ水=6:5
B. 乙球在水中漂浮,且ρ乙:ρ水=2:3
C. 甲球在水中漂浮,且ρ甲:ρ水=5:6
D. 乙球下沉到水底,且ρ乙:ρ水=6:5
10. 如图,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
A. p甲
p乙 C. p甲=p乙 D. 无法判断
11. 在实验时,小明将一个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所示的示数。接着,他把这个测力计像图乙那样,上下各挂一个50g的钩码,并挂到甲测力计下,则甲乙两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g取10N/kg)( )
A. 1.0N和1.5N
B. 1.0N和1.0N
C. 2.0N和1.0N
D. 2.0N和1.5N
12. 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
B.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的
C. 1 kg=9.8 N
D. 重力的大小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和状态改变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13. 如图甲所示是同一个弹簧两次受力的情况,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图乙是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自己坐的船同时后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14. 边长12cm的均匀正方体,重为72N,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则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Pa;如图所示,若沿水平方向截下一部分a立放在水平桌面上,且使a对桌面压强为剩余部分b对桌面压强的1.5倍,则剩余部分b的高度为______cm。
15. 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图象分别如乙、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在4−6s过程中,拉力对物体做的功是______J。
16. 如图,AB为能绕B点转动的轻质杠杆,中点C处用细线悬挂一重物,在A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为10N。若保持拉力方向不变,将A端缓慢向上提的拉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物重G=______N,升一小段距离,在提升的过程中,拉力F将 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17. 为使轻质杠杆AB在如图所示位置静止,请你在杠杆上画出所施加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并作出阻力F2的力臂
18. 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放在竖直放置的弹簧上,用手向下压小球,松手后,小球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向上加速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请画出此时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19. 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如图甲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_____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9.9N。
(3)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______cm,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为______cm2。
(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______Pa。
(5)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主要因素是:______。(写出一条)
20. 小明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的实验情景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方所挂物体是底面积为5cm2、高为6cm的实心圆柱体铜块.(g=10N/kg)
(1)步骤A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______N,步骤B中,铜块所受的浮力F浮=______N。
(2)分析实验步骤ABCD,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 ______有关。
(3)步骤F中溶液的密度为 ______g/c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分析实验步骤A、E、F,可以得出结论: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______,物体所受的浮力越大。
(5)实验结束后,小明将步骤B中弹簧测力计的拉环固定在铁架台上,缓缓向容器内加水,直到所加的水使铜块刚好浸没(水未溢出),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加了 ______Pa。(已知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减少0.1N,弹簧的长度就缩短0.1cm,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0分)
21. 一辆自重是5.0×104N的卡车,装着25箱货物,每箱货物的质量是300kg,行驶到一座立有限重标志(如图所示)的桥前,问:
(1)这辆卡车总重多少牛?
(2)要想安全过桥需要卸下几箱货物?(g取10N/kg)
22. 质量为1000g的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
求(1)木块受到的重力大小
(2)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大小(g取10N/kg)
23. 如图甲所示,有一体积和质量忽略不计的弹簧,其两端分别固定在容器底部和正方体物体上.已知正方体物体的棱长为10 cm,弹簧没有发生形变时的长度为10 cm,弹簧受到拉力作用后,伸长的长度ΔL与拉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向容器中加水,直到物体上表面与液面相平,此时水深24 cm.(g取10 N/kg)求:
(1)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2)打开出水口,缓慢放水,当弹簧处于没有发生形变的状态时,关闭出水口.求放水前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
24. 小明做俯卧撑时(如图所示),可将其视为一个杠杆,重心在O点.他将身体撑起时,地面对两脚尖的支持力为250N,两脚尖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60cm2,双手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300cm2.
(1)画出以B为支点时重力的力臂l.
(2)如果小明的两脚尖对地面的压强与双手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5:2,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为多少?
(3)小明在1min内做了30个俯卧撑,每次肩部上升的距离都为0.36m,他1min内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该同学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与该同学相接触的是斜面,该同学与斜面间相互挤压,所以该同学受斜面的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根据弹力产生原理,依据弹力方向与接触面垂直,即可得知正确选项。
该题考查了对物体的受力分析,解答该类型的题时要注意,不要漏掉力,也不要随意添加力,受力分析时按照一定的顺序,这样不易漏掉力,特别是对弹力的分析时,要注意与物体接触面的个数;每个力都找一下施力物体,这样不会添加力。
2.【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了惯性的理解和摩擦力大小、方向的分析和判断,是一道综合题。
(1)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
(2)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解答】
AB.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小球向左运动,所以小车有两种可能,即可能向右做加速运动,也可能向左做减速运动,故AB错误;
CD.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小车无论向右做加速运动,还是向左做减速运动,木块M相对于汽车都有一个向左的运动趋势,此时木块M会受到一个向右的摩擦力,故M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一定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3.【答案】A
【解析】略
4.【答案】C
【解析】对两个状态分别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列方程求解:
(1)蜡烛未燃烧时:铁块重加上蜡烛的重力等于铁块受到的浮力加上蜡烛受到的浮力;
(2)点燃蜡烛,直至蜡烛与水面相平、烛焰熄灭:铁块重加上蜡烛的重力等于铁块受到的浮力加上蜡烛受到的浮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重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漂浮条件的掌握和运用,利用好两次漂浮列方程是本题的关键。
【解答】
设蜡烛的横截面积为S,蜡烛被燃烧的长度为L′,
(1)蜡烛未燃烧时:
∵蜡烛和铁块漂浮,
∴F浮=G总,
即:F浮铁+ρ水S(L−h)g=mg+ρ蜡SLg,------①
(2)点燃蜡烛,直至蜡烛与水面相平、烛焰熄灭:
∵蜡烛和铁块漂浮,
∴F浮′=G总′,
即:F浮铁+ρ水S(L−L′)g=mg+ρ蜡S(L−L′)g,------②
①−②得:
ρ水S(L−h)g−ρ水S(L−L′)g=ρ蜡SLg−ρ蜡S(L−L′)g,
解得:L′h=ρ水ρ水−ρ蜡,
∵ρ水>ρ蜡,
∴ L′h=ρ水ρ水−ρ蜡>1,
∴h
5.【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根据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来判断图象,理解影响能量大小的因素和运动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有一定难度。
【解答】
(1)小球上升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动能越来越小;下落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动能越来越大.所以动能是先减小,上升到最高点速度最小,但不为0,动能最小,后又增大.故图①错误,图②正确;
(2)小球上升的过程中,高度越来越大,重力势能越来越大,当上升到最高点时,高度最高,重力势能最大,下落的过程中,高度越来越小,最后落地,重力势能越来越小,直到为零;所以重力势能是先增大,上升到最高点重力势能最大,后又减小,最后为零;故图③正确;
不计空气阻力,实心球自脱手至落地的过程中其机械能守恒,故图④正确。
故选D。
6.【答案】D
【解析】解:A、当弹簧测力计在A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此时动力臂等于12OA=12×4×2cm=4cm,故A错误;
B、阻力臂的大小:L2=3×2cm=6cm>L1,杠杆为费力杠杆,故B错误;
C、由图中弹簧测力计指针在3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故C错误;
D、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GL2得G=F1L1L2=3N×4cm6cm=2N,故D正确。
故选:D。
当弹簧测力计在A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动力臂是12OA,比较力臂大小判断杠杆是否省力;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出钩码重力。
此题主要考查了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应用,都是杠杆平衡条件中的常见知识。
7.【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滑轮组的结构可以看出,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则拉力F移动的距离s=3h。
(1)已知滑轮组绳子的段数n和拉力F拉,物体静止,设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F′,其关系F拉=13(Fι+G动);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G减去整个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F′;
(2)由F−t图象得出在2~3s内的拉力F,由v−t图象得出重物上升的速度,求出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的速度,利用P=Fv求拉力做功功率,知道拉力F和物重G大小,以及S与h的关系,利用效率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由F−t图象得出在1~2s内的拉力F,由h−t图象得出重物上升的高度,求出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上升的距离,利用W=Fs求此时拉力做功。
本题是一道力学综合题,涉及到功、功率、机械效率、压力的计算,能从题目提供的图中得出每秒内的相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
【解答】
A.由图象信息得,2~3s内,匀速提升物体时拉力F3为40N,则动滑轮重力G动=3F3−G=3×40N−100N=20N;0~1s内,绳对物体向上的拉力F拉=3F1−G动=3×30N−20N=70N,则此时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100N−70N=30N,故A错误;
B.1~2s内,拉力做的功W=F2s=50N×3×1.25m=187.5J,故B正确:
C.2~3s内,拉力的功率P=F3υ=40N×3×2.50m/s=300W,故C错误;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有W总×100%=Gh3F3h3×100%=100N40N×3×100%≈83.33%,故D错误。
故选B。
8.【答案】B
【解析】略
9.【答案】A
【解析】解:已知ρ甲:ρ乙=3:2,m甲=m乙,由ρ=mV得:
V甲:V乙=m甲ρ甲:m乙ρ乙=ρ乙:ρ甲=2:3;
甲、乙两球放入水中可能有3种情况:
(1)若甲、乙都漂浮在液面上,甲、乙受到的浮力:
F甲:F乙=G甲:G乙=m甲:m乙=1:1,但题目中的甲、乙两球静止时所受浮力之比是6:5,不符合题意;
(2)若甲、乙都浸没在水中,甲乙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本身的体积,
甲乙受到的浮力:F甲:F乙=ρ液V甲g:ρ液V乙g=V甲:V乙=2:3,但题目中的甲、乙两球静止时所受浮力之比是5:6,不符合题意;
(3)由于ρ甲:ρ乙=3:2,乙漂浮,甲沉底。
则F甲=G甲=ρ水V甲g,F乙=G乙=ρ乙V乙g,
由于F甲:F乙=5:6,即:ρ水V甲gρ乙V乙g=56,
所以,ρ乙ρ水=65×V甲V乙=65×23=45。
则ρ甲ρ水=32ρ乙ρ水=32×45=65。
故选:A。
知道甲乙两物体的密度关系和质量关系,可以得出两物体的体积关系以及重力关系;
然后利用排除法:假设若甲、乙都漂浮在液面上;若甲、乙都沉在水底或甲悬浮在液体中、乙沉底,求得浮力之比与题目告诉的“甲、乙两球静止时所受浮力之比是6:5”相比较即可做出选择。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和漂浮条件的掌握和运用,要综合分析小球可能处的所有状态。利用好排除法判断!
10.【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典型的柱状固体的压强问题,要根据已知条件,灵活选用压强计算式p=ρgh(适用于实心柱体对支撑面的压强)进行分析解答。
由于两个物体都是规则的实心正方体物体,可利用p=ρgh先判断出两个物体的密度大小,然后表示出切除相同高度后,剩余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再做比较。
【解答】
因为p=FS=GS=mgS=ρVgS=ρShgS=ρgh,
又因为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相同,即p=ρ甲gh甲=ρ乙gh乙,
h甲>h乙,所以ρ甲<ρ乙,
当从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h后,剩余的甲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
p甲=ρ甲g(h甲−h)=p−ρ甲gh,
剩余的乙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
p乙=ρ乙g(h乙−h)=p−ρ乙gh,
因为ρ甲<ρ乙,即ρ甲gh<ρ乙gh,
所以p−ρ甲gh>p−ρ乙gh,即p甲>p乙;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1.【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较为简单。
弹簧测力计使用时可以水平拉动,竖直拉动,倾斜拉动,若倒置使用,由于弹簧外壳有重力,故测量值会有误差。
【解答】
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0和1刻度之间分为5格,每一格为0.2N,若弹簧测力计倒置,此时示数为1N,故弹簧外壳重力为1N,如图乙所示,一个钩码重力为:G=mg=0.05kg×10N/kg=0.5N,乙弹簧测力计倒置,故它的示数为:F乙=1N+0.5N=1.5N;甲测力计没有倒置,故甲的示数为:F甲=GA+G+GB=0.5N+1N+0.5N=2.0N,
故选D。
12.【答案】A
【解析】
【分析】
(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2)根据重力的方向分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g=9.8N/kg,其意义是:质量是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N;
(4)重力的大小与位置有关。
本题考查了重力产生的原因和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解答】
A.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故A符合题意;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故B不符合题意;
C.1 kg是质量,9.8N是力的数值,两者不能相等,故C不符合题意;
D.重力的大小随物体的位置改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答案】方向;相互的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了力的三要素和力的作用相互性,是一道联系实际的应用题,难度较小,容易解答。
(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力的三要素同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从上下两个方向用力作用于弹簧,弹簧形变不一样;
(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答】
(1)由图甲可知,用力向上拉弹簧时,弹簧变长;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弹簧时,弹簧变短;由此可见,在力的大小与作用点相同时,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2)乙图,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自己坐的船同时后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方向;相互的。
14.【答案】5×103 8
【解析】解:(1)已知正方体的边长L=12cm=0.12m,则其面积S=L2=(0.12m)2=0.0144m2,
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力F=G=72N,
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p=FS=72N0.0144m2=5×103Pa,
(2)因为是规则物体,沿水平方向裁下一部分a,立放a对桌面压强pa=FaSa=GaSa=magSa=ρVagSa=ρgL,
b对桌面压强pb=ρghb,
已知pa=1.5pb,
ρgL=1.5ρghb,
正方体的边长L=12cm,
解得hb=0.08m=8cm,
故答案为:5×103;8。
已知正方体的边长,可求得其面积,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本身的重力,根据公式p=FS可求得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
本题考查了求压力、求压强等,关键是公式的应用,要知道在水平地面上压力等于物体本身重力,利用好p=FS=GS=mgS=ρVgS=ρShgS=ρgh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答案】5;20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象的认识及速度公式、做功公式的应用,要求能熟练读图,并能结合运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由v−t图象可知,4s~6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由F−t图象读出对应的拉力即可求出摩擦力的大小;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速度无关,由v−t图象可知2s~3s内物体的运动状态,然后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得出答案;
(2)根据s=vt求出在4~6s过程中物体运动的距离,根据W=Fs求出拉力对物体做的功。
【解答】
由v−t图象可知,4s~6s内物体以v=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F−t图象可知,4s~6s内物体受到的拉力F=5N;
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
所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5N;
(1)由v−t图象可知,2s~4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与速度无关,
所以,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5N;
(2)由v=st可得,在4~6s过程中物体运动的距离: s=vt=2m/s×2s=4m,
拉力对物体做的功: W=Fs=5N×4m=20J。
故答案为:5;20。
16.【答案】20 不变
【解析】解:
(1)如图,杠杆在水平位置,
LBA=2LBC,
根据杠杆平衡,FLBA=GLBC,
所以G=FLBALBC=10N×2LBCLBC=20N;
(2)杠杆被拉起后,如图所示,
BA′为动力臂,BC′为阻力臂,阻力不变为G,
△BC′D∽△BA′D′,
BC′:BA′=BD:BD′=1:2,
因为杠杆平衡,
所以F′LBA′=GLBC′,
F′=GLBC′LBA′=12G=12×20N=10N;
由此可知当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20N;不变。
(1)如图BA、BC为动力F和阻力G的力臂,知道C是BA的中点,也就知道两力臂的大小关系,已知动力F的大小,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求G的大小;
(2)画出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找出动力臂的阻力臂,利用三角形的相似关系,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拉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了解和掌握,能画出杠杆在B位置的力臂并借助三角形相似确定其关系是本题的关键。
17.【答案】解:在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一定的情况下,最省力,即动力臂最长,由图知OB比OA长,所以OB做动力臂最长,过B点与OB垂直向上作垂线就得到动力F的方向,如下图所示:
画出阻力作用线,则支点O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为阻力臂L2。
【解析】使用杠杆时,当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长,越省力;因此只需找出使动力臂最长的动力作用点,然后作动力臂的垂线即可。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是阻力臂。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要使杠杆上的力最小,必须使该力的力臂最大,而力臂最大时力的作用点一般离杠杆的支点最远,所以在杠杆上找到离杠杆支点最远的点即力的作用点,这两点的连线就是最长的力臂,过力的作用点作垂线就是最小的力。
18.【答案】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了重力、弹力示意图的画法,在作图时,注意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画法,特别是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受弹簧向上的弹力及重力的作用,弹力竖直向上,重力竖直向下;
小球向上做加速运动,所以弹簧的弹力大于小球的重力,两个力的作用点可都画在重心上。
【解答】
由题意知,小球受弹力和重力作用,弹力竖直向上,重力竖直向下,且弹力大于重力,如图所示:。
19.【答案】(1)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2)刚被拉动;
(3)6.00;103;
(4)8.97×104;
(5)空气没有排尽。
【解析】解:
(1)为了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
(2)活塞刚被拉动时,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此时大气压强产生的压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
(3)由图可知,注射器容积为20ml=20cm3,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6.00cm,
故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Vh=20cm36cm=103cm2=103×10−4m2。
(4)可计算出大气压强的值为:p大气=FS=29.9N103×10−4m2=8.97×104Pa。
(5)从实验结果看,测量结果小于一标准大气压,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注射器内的空气没有排尽、或橡皮帽密封不好、拉力和长度读数不准确等;拉动活塞时活塞和筒壁间有摩擦这会造成最终测量的结果偏大。
故本题答案为:(1)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2)刚被拉动;(3)6.00;103;(4)8.97×104;(5)空气没有排尽。
(1)将活塞推至底部并用橡皮帽堵住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2)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
(3)测出注射器全部带刻度的长度,求出活塞的横截面积S;
(4)已知活塞刚被拉动时的拉力F,就可根据p大气=FS求出大气压强的值;
(5)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注射器内的空气没有排尽、或橡皮帽密封不好、拉力和长度读数不准确等。
作为一个不是按课本方法进行测量大气压的实验,关键是在弄清实验的原理,然后才能分析出实验需要测量的是哪些物理量,怎么才能计算出大气压强的值。
20.【答案】2.7 0.1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1.3 液体的密度越大 420
【解析】解:
(1)步骤A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示数为2.7N,
由称重法测浮力,步骤B中铜块所受浮力F浮=G−F=2.7N−2.6N=0.1N;
(2)分析实验步骤B、C、D,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不同,由称重法可知,受到的浮力不同,故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由A、D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水=2.7N−2.4N=0.3N,
由A、F可知物体浸没在溶液中受到的浮力:F浮液=2.7N−2.3N=0.4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V排=F浮ρ液g,
因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等于物体自身的体积),
所以可得:0.3Nρ水g=0.4Nρ液g,
解得步骤F中溶液的密度:ρ液≈1.3g/cm3;
(4)分析实验步骤E、F,排开液体的密度不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测力计的示数不同,由称重法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同,可以得出结论: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大;
(5)由F浮=ρ水gV排可得步骤B中铜块排开水的体积:
V排′=F浮ρ水g=0.1N1.0×103kg/m3×10N/kg=1×10−5m3,
此时铜块浸入水的深度:
h1=V排′S=1×10−5m35×10−4m2=0.02m=2cm,
若铜块不动,则当所加水使铜块刚好浸没时(水未溢出),水面上升的高度△h=h铜−h1=6cm−2cm=4cm=0.04m,
但由于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减少0.1N,弹簧的长度就缩短0.1cm,
因此当所加水使铜块刚好浸没时,此时拉力减小0.2N,则弹簧的长度缩短0.2cm=0.002m,即铜块会上升0.002m,
所以,水面实际上升的高度△h′=△h+d=0.04m+0.002m=0.042m,
则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加了△p=ρ水g△h′=1.0×103kg/m3×10N/kg×0.042m=420Pa。
故答案为:(1)2.7;0.1; (2)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1.3;(4)液体的密度越大;(5)420。
(1)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读数,由称重法测浮力得出步骤B中铜块所受浮力;
(2)(4)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密度有关,研究浮力大小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一个因素不变,结合称重法测浮力,找出相同量和不同量,分析得出浮力与变化量的关系;
(3)由A、D和A、F得出物体浸没在水中和溶液中受到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V排=F浮ρ液g,因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等于物体自身的体积),据此可求出步骤F中溶液的密度;
(5)根据F浮=ρ液gV排求得在B步骤时铜块排开水的体积,由h=V排S可知此时铜块浸入水的深度,当所加水使铜块刚好浸没时(水未溢出),水面上升的高度等于铜块浸入水中深度的增加量加上铜块上升的高度,再利用△p=ρ水g△h求得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加值。
本题是较典型的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得出结论的题型。在分析问题时,要明确哪些量是相同的,哪些量是变化的或不同的,正是这些变化的或不同的量导致了实验结果的不同。此题的难点在(5)小题,注意加水过程中铜块会上升,且上升的高度等于弹簧缩短的长度。
21.【答案】解:(1)25箱货物的总质量:
m货=25×300kg=7500kg,
这些货物的总重力:
G货=m货g=7500kg×10N/kg=7.5×104N,
则这辆卡车总重:
G总=G货+G车=7.5×104N+5.0×104N=1.25×105N;
(2)这辆卡车的总质量:
m总=G总g=1.25×105N10N/kg=1.25×104kg=12.5t>10t,
要想安全过桥需要卸下货物的质量:
△m=m总−m=12.5t−10t=2.5t=2.5×103kg,
卸下货物的箱数:
n=2.5×103kg300kg≈9(箱)。
答:(1)这辆卡车总重1.25×105N;
(2)要想安全过桥需要卸下9箱货物。
【解析】(1)知道每箱货物的质量可求25箱货物的质量,根据G=mg求出货物的总重力,然后加上卡车的自重即为这辆卡车的总重;
(2)根据G=mg求出这辆卡车的总质量,由限重标志可知卡车安全通过大桥时的质量,两者的差值即为需要卸下货物的质量,然后处于每箱货物的质量即可得出答案,要注意结果有小数时应该多卸下一箱货物。
本题考查了重力公式的灵活应用,关键是知道结果有小数时应该多卸下一箱货物。
22.【答案】解:(1)木块受到的重力:
G=mg=1kg×10N/kg=10N;
(2)因为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所以木块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F=G=10N.
答:(1)木块受到的重力大小为10N.
(2)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大小为10N.
【解析】(1)已知木块的质量,利用G=mg计算其重力;
(2)木块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据此可知支持力的大小.
此题考查重力的计算和平衡力的判断,难度不大,是一道较为简单的计算题.
23.【答案】解:
(1)由图可知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V排=V物=0.1 m×0.1 m×0.1 m=1×10−3 m3 此时物体所受浮力:F浮=ρ液gV排=1.0×103 kg/m3×10 N/kg×1×10−3 m3=10 N
(2)由图甲可知,当物体上表面与液面相平时,物体上表面距容器底的距离为h0=24 cm,弹簧原长为L0=10 cm,物体棱长为L物=10 cm 此时弹簧被拉长: ΔL=h0−L0−L物=24 cm−10 cm−10 cm=4 cm 由图乙知,此时弹簧拉力:F=4 N 物体恰好静止在水面下,受力平衡,有F浮=G物+F,物体重力:G物=F浮−F=10 N−4 N=6 N 当放水后,弹簧处于没有发生形变状态时,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物=6 N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V排′=F′浮ρ水g=
6N1.0×103kg/m3×10N/kg=6×10−4m3 可得此时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 h1=V排′S=6×10−4m3(0.1m)2=0.06m 此时水的深度:h2=L0+h1=0.1 m+0.06 m=0.16 m 放水前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 Δp=p−p′=ρ水g(h0−h2)=1.0×103 kg/m3×10 N/kg×(0.24 m−0.16 m)=800 Pa
【解析】略
24.【答案】(1)如图所示.
(2)由题意知,F脚S脚:F手S手=5:2,
地面对手的支持力
F手=2S手5S脚F脚
=2×300cm25×60cm2×250N
=500N.
(3)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以B为支点时,F脚⋅AB=Gl,
以A为支点时F手⋅AB=G(AB−l),
将F脚=250N,F手=500N,AB=1.5m代入,
得G=750N,l=0.5m.
肩部上升的距离h肩=0.36m时,重心上升的距离
h重=h肩(AB−l)AB=0.36×(1.5m−0.5m)1.5m=0.24m,
1min内克服重力所做的功W=nGh重=30×750N×0.24m=5400J.
【解析】略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解析)(标准困难):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解析)(标准困难),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困难):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困难),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困难):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困难),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