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二单元研习任务课件+教学设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第二单元研习任务课件.pptx
    • 教案
      第二单元研习任务教学设计.docx
    第二单元研习任务课件+教学设计01
    第二单元研习任务课件+教学设计02
    第二单元研习任务课件+教学设计03
    第二单元研习任务课件+教学设计04
    第二单元研习任务课件+教学设计05
    第二单元研习任务课件+教学设计06
    第二单元研习任务课件+教学设计07
    第二单元研习任务课件+教学设计08
    第二单元研习任务课件+教学设计01
    第二单元研习任务课件+教学设计02
    第二单元研习任务课件+教学设计03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单元研习任务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单元研习任务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第二单元研习任务课件pptx、第二单元研习任务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语文高二选修

    《单元研习任务》教学设计

    课题

    单元研习任务

    教学目标

    1. 梳理本单元各篇课文所讲的立身处世的道理,并思考它们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展开讨论
    2. 总结概括本单元课文的风格特点。
    3. 小组分工合作,找出上面列举的虚词在本单元课文中的用例。
    4. 从本单元课文中另选一句,准确理解其思想内容,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教学重点

    1.梳理本单元各篇课文所讲的立身处世的道理,并思考它们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展开讨论。

    教学难点

    从本单元课文中另选一句,准确理解其思想内容,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本单元课文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本单元课文大都是谈论立身处世之道的,比如《《论语》十二章》,或画述持身以道、以礼、以仁、以想、以义的道理,或辨析君子、小人,或论述经典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价值,都富于启发性。梳理本单元各篇课文所讲的立身处世的道理,并思考它们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展开讨论。

    (一)立身处世之道

    示例:

    《<论语>十二章》:君子之学和君子之德。仁,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礼和乐,是一个人的外在表现。

    《大学之道》:1、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2、五步功夫:定、静、安、虑、得。

    3、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五石之瓠》:大瓠有用。

    《<老子>四章》:1.提出“有无相生”的观点。

    2.阐述“有道者不会彰显自我”的道理。

    3.强调“自知”“自胜”“知足”“强行”。

    4.告诫要依照自然规律,一点一滴地去完成某件事情。接着引出“无为而治”。

    《兼爱》:“兼爱”就是一种无亲疏远近、无等级、无差别的平等的一视同仁的爱。

    (二)请思考本单元课文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并且展开讨论。

    示例:

    《五石之瓠》启示:

    ①万物皆有所用,同样一件东西,由于人们的眼光和见识不一样,它所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

    ②说明事物大有大的用处,小有小的用途。关键在于必须善用不同的事物。

    ③要善于转换视角,独辟蹊径,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就能超越他人,发现事物不一样的价值。

     

    活动二:

    萧统在《文选序》中说:“老、庄之作,管、孟之流、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吕思勉在《经子解题•论读子之法》中说:“诸子之文,各有其面貌性情,彼此不能相假;亦实为中国文学,立极于前。”总体看来,先秦诸子并不把善写文章当作最高追求,但他们的很多论说又都文采然,自成一格。反复诵读本单元课文,总结概括其各自的风格特点。你更喜欢谁的文章风格?结合课文,联系你的语文学习经验,同学间相互交流。

    (一)风格特点:

    《<论语>十二章》:短小简约、文字隽永、循循善诱、言近旨远。

    《大学之道》:层层推进、逻辑严密、排比蓄势、语言工整。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逻辑严密、论证灵活、形象生动、一气呵成。

    《<老子>四章》:举例说理、逆向思维、多用警句、语言凝练。

    《五石之瓠》:想象丰富、敢于讽刺、多用散句、通俗易懂。

    《兼爱》:平实质朴、层层深入、举例论证、逻辑性强。

    (二)儒家的“爱人”和墨家的“兼爱”,哪个更温暖、更令人敬佩?

    儒家和墨家代表的社会阶级利益不同。儒家代表的是贵族文人和官僚集团的利益,而墨家沐骤雨,历狂风,代表的是下层人民和官吏的利益。儒家宣扬的是“仁政”思想,要求“以人为本”、关心国计民生,主张“入世”。而墨家则是要打破封建社会等级观念,使贵无常贵,贱无常贱。

    儒家主张爱有差等,墨家主张爱无差等。“仁爱”是建立在亲人的基础上,强调亲疏贵贱、血缘尊卑、宗法制度。而墨子的“兼爱”要求爱人应一视同仁、无有偏私。儒家的“仁爱”是一种有差别和等级的爱,而墨家的“兼爱”是一种无差别和等级的爱。

    举例:贾母对宝玉、黛玉的疼爱宠溺

    凤姐对贾母的极力逢迎讨好

    宝钗在得知金钏死讯后对王夫人的巧言安慰

    黛玉毫无保留地教香菱学诗

     

    活动三:

    古代汉语的虚词系统,与现代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别。“之”“乎”“者”“也”“而”“以” “其”“于”等常见虚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广泛,有着丰富的意义和用法。有意识地积 累一些常见虚词,有助于培养文言语感,提高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小组分工合作,找出上面列举的虚词在本单元课文中的用例,以卡片或表格的形式,整理、归纳 各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表格示例: 虚词 义项 例句 第三人称代词 吾为其无用而接之。(《庄子•逍遥游》) 助词,相当于“的” 多识于乌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墨子•兼爱》) 助词,用于调整音节 途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

    示例:“以”的用法

    义项                      例句

    介词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介词              剖之以为瓢(《五石之瓠》)

    介词  因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介词  按照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连词  目的 用来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论语>十二章》)

    连词  目的  用来    以盛水浆(《五石之瓠》)

    连词  顺承 就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论语》)

    连词  结果"以致"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动词   认为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答司马谏议书》

     

     

    活动四:

    本单元课文中有不少经典语句,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阐释。句中任选其一,也可以从本单元课文中另选一句,准确理解其思想内容,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阐述你的认识和思考,题目自拟。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致知在格物。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布置作业

     

    从本单元课文中另选一句,准确理解其思想内容,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板书设计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成为君子,传承文化。

     

     

     

     

    教学反思

    从本单元课文中另选一句,准确理解其思想内容,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这个作业可以在充分启发的基础上,作为课后作业布置。

     

     

     

    相关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单元研习任务优质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单元研习任务优质课件ppt

    高中单元研习任务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单元研习任务图片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习任务,《党费》黄新,特别推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单元研习任务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单元研习任务优秀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参考示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二单元研习任务课件+教学设计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