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人教部编版18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展开《小猴子下山》
课 型
单篇经典课
课 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掰”“瓜”等5个生字,会写“非”“常”等字。
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 又 ”形式的词语。
能推断“小猴子最后空手而归”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的道理。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动词的理解和使用
教学难点
推断小猴空手而归的原因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教师准备
课件
学 生 准 备
预习:熟读课文、复习生字生词
学习历程
程序
预 设 教 师 行 为
期 望 学 生 行 为
备注
一、引入新课
二、复习巩固
三、品读课文,知道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拓展延伸。
五、生字书写指导。
六、感悟道理并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堂和以往有什么不同呢?那客人来到家里,首先我们应该怎么做?有礼貌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
刚刚下课的时候老师给大家留了一个小任务,你在观察我们教学楼的时候有什么发现?看来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能够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也是一个好习惯。
第七单元围绕着习惯编排了这样四篇课文,学习了《文具的家》你学到了?通过《一分钟》你知道了?在《动物王国开大会》中我们又学到了?
今天我们就和我们的好朋友小猴子来继续学习第七单元的最后一课,同学们请和老师齐读课题:18《小猴子下山》。
你瞧,我们的好朋友它来了。(看视频)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读了生字,所以今天小猴子下山的时候给大家设置了几道关卡,看看过了这么多天你们能不能闯关成功。
首先第一关是一个小游戏,摘桃子,哪位同学想来挑战?
读得真好,恭喜你掌握了这些生字宝宝的读音,接着我们来到第二关,这一关老师想以开火车的方式考考大家,看看今天的小火车从哪里开起来呢?这一列下车开得真是又迅速又响亮,相信小猴子看到了也会十分高兴的。
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小猴子下山后去了好几个地方,可是现在粗心的小猴子忘记了自己先去了哪里后去了哪里,你能不能帮助老师排好顺序,完成小猴子的路线图呢?
现在老师把顺序图移到了大屏幕上,你能不能根据老师给出的提示语用一句话说一说小猴子这一整天的经历呢?
小猴子去了这么多地方,那它在每个地方都看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呢?下面我们就再次走进课文。
首先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第一自然段,你读的时候也要像老师一样注意停顿、语气和重音。(师读第一段)
同学们,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它是怎么做的?
我们一起看看这个“掰”字,“掰”是会意字,本意是用双手把东西分开,谁想上前来给大家演一演这个动作?谁还能用“掰”再组一个词?
没错,两手一分就是掰,小猴子掰下玉米扛着往前走,那么它在桃树下,西瓜地和树林边又看到什么?做了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自读第2、3、4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小猴子看到的,用圆圈圈出小猴子做了什么,并和你的同桌读一读,一会找同桌两人一起汇报。
完成的同学请坐好,老师看到你端正的坐姿就知道你已经完成我们的小任务了。
小猴子来到桃树下又发生了什么呢?找一组同学来汇报。
小猴子把辛苦扛了一路的玉米给怎么样了?它为什么把玉米扔了去摘桃子呢?
同学们小猴子刚刚是扛着玉米走,现在也是扛着桃子走吗?为什么扛着玉米捧着桃子?这就是使用动词的准确性。谁能给我们演一演小猴子是如何捧着桃子走的?走到西瓜地是怎么做的?
哎呀,小猴子竟然又把桃子扔了,你看图片中它咧着嘴笑得可真开心,你觉得它在想什么呢?
“瓜”这个字在古时候是这样写的,中间就像果实,两边就像瓜蔓,果实从瓜蔓间长出来就是“瓜”,那小猴子有没有把这个大西瓜抱回家呢?我们一起来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看发生了什么?
原来小猴子又看到了?所以就?最后小猴子到底带了什么回家呢?你绝的当时它的心情是怎么样的?那你能读出小猴子的这种心情吗?
同学们小猴子在玉米地看到的玉米是?在桃树下看到的桃子是?在西瓜地看到的西瓜是?那么小猴子喜欢吃的香蕉甜甜的软软的我们可以说?天山的月亮我们可以说?你还能说一说其他类似的词语吗?借助这样的方式,我们也可积累很多词语呢。
学习了这么久,相信大家也和小猴子一样累了呢,下面我们稍微放松一下。
小猴子这一天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你发现这些动词有什么共同之处?
你能不呢用其中两个或三个词说一句话?
看来小猴子今天真是干了不少的活儿,那最后为什么会空手而归呢?
没错,我们做事情课可不能像小猴子一样三心二意,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一无所获的小猴子回到家闷闷不乐,在妈妈的鼓励下,它打算第二天再次下山,这一次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道理我们都懂了,相信生字也能写得很好。请同学们观察这个“常”字,谁能说说写这个字需要注意的事项。(师讲解并示范写字)
观看《小猫钓鱼》视频并回答问题1.小猫开始为什么钓不到鱼?2.后来为什么能钓到鱼了?
学习了《小猴子下山》我们知道了三心二意是不好的习惯,做事情我们应该养成好习惯,要一心一意有始有终,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学习更多的好习惯,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好,下课。
生:客人好
生:说自己观察到的
生:能说出学习过的几篇课文中的道理
生:齐读课题
生:上台领读
生:开火车领读
生:上台排序贴板书
生:利用先后顺序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生: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生:上台掰准备的物品,并组词。
生:自读并画一画、圈一圈
生:两人合作,一人读一人回答问题并贴板书。
生:觉得桃子更好
生:形状和表皮方面回答。
生:一人读课文,一人表演并回答问题,贴板书。
生:西瓜好,想品尝西瓜。
生:看到小白兔,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
生:失落、不开心、后悔
生:读课文最后一段
生: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又甜又软,又圆又亮……
生:做课间操
生:根据图片提示说出动词。
生:都是和手有关的动词。并用其中两个词说一句话。
生:没有目标,贪心,什么都想要。
生:确定好目标,借助工具。
生:上下结构,“巾”字旁,“口”扁小,“巾”略宽。
生:描红补白。
生:开始不专心,一会捉蝴蝶一会抓蜻蜓,后来一心一意就能钓到鱼了。
生:老师再见,客人再见。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下面
人教部编版18 小猴子下山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18 小猴子下山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堂检测,回顾课文,拓展儿歌,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8 小猴子下山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8 小猴子下山教案设计,共6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8 小猴子下山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8 小猴子下山教案设计,共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