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重庆梁平县联考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重庆梁平县联考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a(x–h)2+k(a1
【解析】
试题分析:直线y=-x+3向上平移m个单位后可得:y=-x+3+m,求出直线y=-x+3+m与直线y=2x+4的交点,再由此点在第一象限可得出m的取值范围.
试题解析:直线y=-x+3向上平移m个单位后可得:y=-x+3+m,
联立两直线解析式得:,
解得:,
即交点坐标为(,),
∵交点在第一象限,
∴,
解得:m>1.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13、1
【解析】
据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可得a、b的值,然后再计算a+b
即可.
【详解】
∵点A(a,3)与点B(﹣4,b)关于原点对称,
∴a=4,b=﹣3,
∴a+b=1,
故选D.
【点睛】
考查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横坐标、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14、4a1.
【解析】
根据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进行运算即可.
【详解】
原式
故答案为
【点睛】
考查积的乘方,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5、(0,0)或(0,﹣8)或(﹣6,0)
【解析】
由P(﹣3,﹣4)可知,P到原点距离为5,而以P点为圆心,5为半径画圆,圆经过原点分别与x轴、y轴交于另外一点,共有三个.
【详解】
解:∵P(﹣3,﹣4)到原点距离为5,
而以P点为圆心,5为半径画圆,圆经过原点且分别交x轴、y轴于另外两点(如图所示),
∴故坐标轴上到P点距离等于5的点有三个:(0,0)或(0,﹣8)或(﹣6,0).
故答案是:(0,0)或(0,﹣8)或(﹣6,0).
16、﹣4≤m≤﹣1
【解析】
先求出直线y=7与直线y=﹣2x﹣1的交点为(﹣4,7),再分类讨论:当点B在点A的右侧,则m≤﹣4≤3m﹣1,当点B在点A的左侧,则3m﹣1≤﹣4≤m,然后分别解关于m的不等式组即可.
【详解】
解:当y=7时,﹣2x﹣1=7,解得x=﹣4,
所以直线y=7与直线y=﹣2x﹣1的交点为(﹣4,7),
当点B在点A的右侧,则m≤﹣4≤3m﹣1,无解;
当点B在点A的左侧,则3m﹣1≤﹣4≤m,解得﹣4≤m≤﹣1,
所以m的取值范围为﹣4≤m≤﹣1,
故答案为﹣4≤m≤﹣1.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根据直线y=﹣2x﹣1与线段AB有公共点找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解题的关键.
17、或2
【解析】
由折叠性质可知B’F=BF,△B’FC与△ABC相似,有两种情况,分别对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设出B’F=BF=x,列出比例式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由折叠性质可知B’F=BF,设B’F=BF=x,故CF=4-x
当△B’FC∽△ABC,有,得到方程,解得x=,故BF=;
当△FB’C∽△ABC,有,得到方程,解得x=2,故BF=2;
综上BF的长度可以为或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性质,解题关键在于能够对两个相似三角形进行分类讨论.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
18、20千米
【解析】
由勾股定理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可求,即在直角三角形DAE和直角三角形CBE中利用斜边相等两次利用勾股定理得到AD2+AE2=BE2+BC2,设AE为x,则BE=10﹣x,将DA=8,CB=2代入关系式即可求得.
【详解】
解:设基地E应建在离A站x千米的地方.
则BE=(50﹣x)千米
在Rt△ADE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D2+AE2=DE2
∴302+x2=DE2
在Rt△CBE中,根据勾股定理得:CB2+BE2=CE2
∴202+(50﹣x)2=CE2
又∵C、D两村到E点的距离相等.
∴DE=CE
∴DE2=CE2
∴302+x2=202+(50﹣x)2
解得x=20
∴基地E应建在离A站20千米的地方.
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19、(1),;(2)
【解析】
(1)当y=0,则x2-4x-5=0,解方程即可得到x的值.
(2) 由题意易求M,P点坐标,再求出MP的直线方程,可得cot∠MCB.
【详解】
(1)把代入函数解析式得,
即,
解得:,.
(2)把代入得,即得,
∵二次函数,与轴的交点为,∴点坐标为.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代入,得解得,
∴,
∴点坐标为,
在中,又∵
∴.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二次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二次函数的性质.
20、(1)必然,不可能;(2);(3)此游戏不公平.
【解析】
(1)直接利用必然事件以及怒不可能事件的定义分别分析得出答案;
(2)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出答案;
(3)首先画出树状图,进而利用概率公式求出答案.
【详解】
(1)“从中任意抽取1个球不是红球就是白球”是必然事件,“从中任意抽取1个球是黑球”是不可能事件;
故答案为必然,不可能;
(2)从中任意抽取1个球恰好是红球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3)如图所示:
,
由树状图可得:一共有20种可能,两球同色的有8种情况,故选择甲的概率为:;
则选择乙的概率为:,
故此游戏不公平.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游戏公平性,正确列出树状图是解题关键.
21、证明见解析.
【解析】
根据菱形的性质,先证明△ABE≌△ADF,即可得解.
【详解】
在菱形ABCD中,AB=BC=CD=AD,∠B=∠D.
∵点E,F分别是BC,CD边的中点,
∴BE=BC,DF=CD,
∴BE=DF.
∴△ABE≌△ADF,
∴AE=AF.
22、(1)(2).
【解析】
(1)根据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出M点的坐标,再把M点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
(2)设点B到直线OM的距离为h,过M点作MC⊥y轴,垂足为C,根据一次函数解析式表示出B点坐标,利用△OMB的面积=×BO×MC算出面积,利用勾股定理算出MO的长,再次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OM•h,根据前面算的三角形面积可算出h的值.
【详解】
解:(1)∵一次函数y1=﹣x﹣1过M(﹣2,m),∴m=1.∴M(﹣2,1).
把M(﹣2,1)代入得:k=﹣2.
∴反比列函数为.
(2)设点B到直线OM的距离为h,过M点作MC⊥y轴,垂足为C.
∵一次函数y1=﹣x﹣1与y轴交于点B,
∴点B的坐标是(0,﹣1).
∴.
在Rt△OMC中,,
∵,∴.
∴点B到直线OM的距离为.
23、(1)y=﹣x2+2x+1;(2)P ( ,);(1)当Q的坐标为(0,0)或(9,0)时,以A、C、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D相似.
【解析】
(1)先求得点B和点C的坐标,然后将点B和点C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得到关于b、c的方程,从而可求得b、c的值;(2)作点O关于BC的对称点O′,则O′(1,1),则OP+AP的最小值为AO′的长,然后求得AO′的解析式,最后可求得点P的坐标;(1)先求得点D的坐标,然后求得CD、BC、BD的长,依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BCD为直角三角形,然后分为△AQC∽△DCB和△ACQ∽△DCB两种情况求解即可.
【详解】
(1)把x=0代入y=﹣x+1,得:y=1,
∴C(0,1).
把y=0代入y=﹣x+1得:x=1,
∴B(1,0),A(﹣1,0).
将C(0,1)、B(1,0)代入y=﹣x2+bx+c得: ,解得b=2,c=1.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1.
(2)如图所示:作点O关于BC的对称点O′,则O′(1,1).
∵O′与O关于BC对称,
∴PO=PO′.
∴OP+AP=O′P+AP≤AO′.
∴OP+AP的最小值=O′A==2.
O′A的方程为y=
P点满足解得:
所以P ( ,)
(1)y=﹣x2+2x+1=﹣(x﹣1)2+4,
∴D(1,4).
又∵C(0,1,B(1,0),
∴CD=,BC=1,DB=2.
∴CD2+CB2=BD2,
∴∠DCB=90°.
∵A(﹣1,0),C(0,1),
∴OA=1,CO=1.
∴.
又∵∠AOC=DCB=90°,
∴△AOC∽△DCB.
∴当Q的坐标为(0,0)时,△AQC∽△DCB.
如图所示:连接AC,过点C作CQ⊥AC,交x轴与点Q.
∵△ACQ为直角三角形,CO⊥AQ,
∴△ACQ∽△AOC.
又∵△AOC∽△DCB,
∴△ACQ∽△DCB.
∴,即,解得:AQ=3.
∴Q(9,0).
综上所述,当Q的坐标为(0,0)或(9,0)时,以A、C、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D相似.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分类讨论的思想.
24、(1)证明见解析;(2)1.
【解析】
(1)由同圆半径相等和对顶角相等得∠OBP=∠APC,由圆的切线性质和垂直得∠ABP+∠OBP=90°和∠ACB+∠APC=90°,则∠ABP=∠ACB,根据等角对等边得AB=AC;
(2)设⊙O的半径为r,分别在Rt△AOB和Rt△ACP中根据勾股定理列等式,并根据AB=AC得52﹣r2=(2)2﹣(5﹣r)2,求出r的值即可.
【详解】
解:(1)连接OB,∵OB=OP,∴∠OPB=∠OBP,∵∠OPB=∠APC,
∴∠OBP=∠APC,∵AB与⊙O相切于点B,∴OB⊥AB,∴∠ABO=90°,
∴∠ABP+∠OBP=90°,∵OA⊥AC,∴∠OAC=90°,∴∠ACB+∠APC=90°,∴∠ABP=∠ACB,
∴AB=AC;
(2)设⊙O的半径为r,在Rt△AOB中,AB2=OA2﹣OB2=52﹣r2,
在Rt△ACP中,AC2=PC2﹣PA2,AC2=(2)2﹣(5﹣r)2,
∵AB=AC,∴52﹣r2=(2)2﹣(5﹣r)2,解得:r=1,
则⊙O的半径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的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并利用勾股定理列等式,求圆的半径;此类题的一般做法是:若出现圆的切线,必连过切点的半径,构造定理图,得出垂直关系;简记作:见切点,连半径,见垂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梁平县联考2023年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在实数,,,,中,无理数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梁平县联考2023年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梁平县联考2023年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下列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是,若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则的值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