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四中学中考数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2届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四中学中考数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方程,已知二次函数y=,点A,已知抛物线y=ax2+bx+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代数式 中,m的取值范围是( )
A.m≤3 B.m≠0 C.m≥3 D.m≤3且m≠0
2.一个不透明的布袋里装有5个红球,2个白球,3个黄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从袋中任意摸出1个球,是黄球的概率为( )
A. B. C. D.
3.一次函数y1=kx+1﹣2k(k≠0)的图象记作G1,一次函数y2=2x+3(﹣1<x<2)的图象记作G2,对于这两个图象,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当G1与G2有公共点时,y1随x增大而减小;
②当G1与G2没有公共点时,y1随x增大而增大;
③当k=2时,G1与G2平行,且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为.
下列选项中,描述准确的是( )
A.①②正确,③错误 B.①③正确,②错误
C.②③正确,①错误 D.①②③都正确
4.去年12月24日全国大约有1230000人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1230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1.23×106 B.1.23×107 C.0.123×107 D.12.3×105
5.方程(m–2)x2+3mx+1=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 )
A.m≠±2 B.m=2 C.m=–2 D.m≠2
6.已知二次函数y=(x+a)(x﹣a﹣1),点P(x0,m),点Q(1,n)都在该函数图象上,若m<n,则x0的取值范围是( )
A.0≤x0≤1 B.0<x0<1且x0≠
C.x0<0或x0>1 D.0<x0<1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位于第二象限,点B的坐标是(﹣5,2),先把△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A1B1C1,再作与△A1B1C1关于于x轴对称的△A2B2C2,则点B的对应点B2的坐标是( )
A.(﹣3,2) B.(2,﹣3) C.(1,2) D.(﹣1,﹣2)
8.一元二次方程x2﹣3x+1=0的根的情况( )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没有实数根 D.以上答案都不对
9.点A(-1,),B(-2,)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不能确定
10.已知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点A(﹣1,0),与y轴的交点在(0,2),(0,3)之间(包含端点),顶点坐标为(1,n),则下列结论:①4a+2b<0; ②﹣1≤a≤; ③对于任意实数m,a+b≥am2+bm总成立;④关于x的方程ax2+bx+c=n﹣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如图(1),将一个正六边形各边延长,构成一个正六角星形AFBDCE,它的面积
为1;取△ABC和△DEF各边中点,连接成正六角星形A1F1B1D1C1E1,如图(2)中阴影部分;
取△A1B1C1和△D1E1F1各边中点,连接成正六角星形A2F2B2D2C2E2,如图(3)中阴影部分;
如此下去…,则正六角星形A4F4B4D4C4E4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
12.已知 ,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3)x+m2=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满足=﹣1,则m的值是____.
13.因式分解______.
14.若一个扇形的圆心角为60°,面积为6π,则这个扇形的半径为__________.
15.如图,在正方形ABCD外取一点E,连接AE、BE、DE.过点A作AE的垂线交DE于点P.若AE=AP=1,PB=.下列结论:①△APD≌△AEB;②点B到直线AE的距离为;③EB⊥ED;④S△APD+S△APB=1+;⑤S正方形ABCD=4+.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16.两个等腰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点F为BC的中点,AG=1,BG=3,则CH的长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8分)如图,AB是半径为2的⊙O的直径,直线l与AB所在直线垂直,垂足为C,OC=3,P是圆上异于A、B的动点,直线AP、BP分别交l于M、N两点.
(1)当∠A=30°时,MN的长是 ;
(2)求证:MC•CN是定值;
(3)MN是否存在最大或最小值,若存在,请写出相应的最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以MN为直径的一系列圆是否经过一个定点,若是,请确定该定点的位置,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18.(8分)观察下列等式:
①1×5+4=32;
②2×6+4=42;
③3×7+4=52;
…
(1)按照上面的规律,写出第⑥个等式:_____;
(2)模仿上面的方法,写出下面等式的左边:_____=502;
(3)按照上面的规律,写出第n个等式,并证明其成立.
19.(8分)如图,PB与⊙O相切于点B,过点B作OP的垂线BA,垂足为C,交⊙O于点A,连结PA,AO,AO的延长线交⊙O于点E,与PB的延长线交于点D.
(1)求证:PA是⊙O的切线;
(2)若tan∠BAD=,且OC=4,求BD的长.
20.(8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2+bx+c(b,c为常数)的图象经过点A(3,1),点C(0,4),顶点为点M,过点A作AB∥x轴,交y轴于点D,交该二次函数图象于点B,连结BC.
(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点M的坐标;
(2)若将该二次函数图象向下平移m(m>0)个单位,使平移后得到的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落在△ABC的内部(不包括△ABC的边界),求m的取值范围;
(3)点P是直线AC上的动点,若点P,点C,点M所构成的三角形与△BCD相似,请直接写出所有点P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不必写解答过程).
21.(8分)如图,某同学在测量建筑物AB的高度时,在地面的C处测得点A的仰角为30°,向前走60米到达D处,在D处测得点A的仰角为45°,求建筑物AB的高度.
22.(10分)如图,在⊙O中,AB是直径,点C是圆上一点,点D是弧BC中点,过点D作⊙O切线DF,连接AC并延长交DF于点E.
(1)求证:AE⊥EF;
(2)若圆的半径为5,BD=6 求AE的长度.
23.(12分)有这样一个问题:探究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小怀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怀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成:
(1)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2)列出y与x的几组对应值.请直接写出m的值,m= ;
(3)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描出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并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4)结合函数的图象,写出函数的一条性质.
24.如图,在Rt△ABC中,∠C=90°,以AC为直径作⊙O,交AB于D,过点O作OE∥AB,交BC于E.
(1)求证:ED为⊙O的切线;
(2)若⊙O的半径为3,ED=4,EO的延长线交⊙O于F,连DF、AF,求△ADF的面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D
【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由题意可知:
解得:m≤3且m≠0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2、A
【解析】
让黄球的个数除以球的总个数即为所求的概率.
【详解】
解:因为一共10个球,其中3个黄球,所以从袋中任意摸出1个球是黄球的概率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概率的基本计算,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等于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3、D
【解析】
画图,找出G2的临界点,以及G1的临界直线,分析出G1过定点,根据k的正负与函数增减变化的关系,结合函数图象逐个选项分析即可解答.
【详解】
解:一次函数y2=2x+3(﹣1<x<2)的函数值随x的增大而增大,如图所示,
N(﹣1,2),Q(2,7)为G2的两个临界点,
易知一次函数y1=kx+1﹣2k(k≠0)的图象过定点M(2,1),
直线MN与直线MQ为G1与G2有公共点的两条临界直线,从而当G1与G2有公共点时,y1随x增大而减小;故①正确;
当G1与G2没有公共点时,分三种情况:
一是直线MN,但此时k=0,不符合要求;
二是直线MQ,但此时k不存在,与一次函数定义不符,故MQ不符合题意;
三是当k>0时,此时y1随x增大而增大,符合题意,故②正确;
当k=2时,G1与G2平行正确,过点M作MP⊥NQ,则MN=3,由y2=2x+3,且MN∥x轴,可知,tan∠PNM=2,
∴PM=2PN,
由勾股定理得:PN2+PM2=MN2
∴(2PN)2+(PN)2=9,
∴PN=,
∴PM=.
故③正确.
综上,故选:D.
【点睛】
本题是一次函数中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的综合问题,需要数形结合,结合一次函数的性质逐条分析解答,难度较大.
4、A
【解析】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的形式,其中为整数.确定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是负数.
详解:1230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故选A.
点睛:考查科学记数法,掌握绝对值大于1的数的表示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5、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可知m-2≠0,解得m≠2.
故选D
6、D
【解析】
分析:先求出二次函数的对称轴,然后再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可解答.
详解:二次函数y=(x+a)(x﹣a﹣1),当y=0时,x1=﹣a,x2=a+1,∴对称轴为:x==
当P在对称轴的左侧(含顶点)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由m<n,得:0<x0≤;
当P在对称轴的右侧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由m<n,得:<x0<1.
综上所述:m<n,所求x0的取值范围0<x0<1.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要分类讨论,以防遗漏.
7、D
【解析】
首先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到△A1B1C1中点B的对应点B1坐标,进而利用关于x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到△A2B2C2中B2的坐标,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把△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A1B1C1,此时点B(-5,2)的对应点B1坐标为(-1,2),
则与△A1B1C1关于于x轴对称的△A2B2C2中B2的坐标为(-1,-2),
故选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变换以及轴对称变换,正确掌握变换规律是解题关键.
8、B
【解析】
首先确定a=1,b=-3,c=1,然后求出△=b2-4ac的值,进而作出判断.
【详解】
∵a=1,b=-3,c=1,
∴△=(-3)2-4×1×1=5>0,
∴一元二次方程x2-3x+1=0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3)△<0⇔方程没有实数根.
9、C
【解析】
试题分析:对于反比例函数y=,当k>0时,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根据题意可得:-1>-2,则.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0、C
【解析】
①由抛物线的顶点横坐标可得出b=-2a,进而可得出4a+2b=0,结论①错误;
②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结合b=-2a可得出a=-,再结合抛物线与y轴交点的位置即可得出-1≤a≤-,结论②正确;
③由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及a<0,可得出n=a+b+c,且n≥ax2+bx+c,进而可得出对于任意实数m,a+b≥am2+bm总成立,结论③正确;
④由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可得出抛物线y=ax2+bx+c与直线y=n只有一个交点,将直线下移可得出抛物线y=ax2+bx+c与直线y=n-1有两个交点,进而可得出关于x的方程ax2+bx+c=n-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结合④正确.
【详解】
:①∵抛物线y=ax2+bx+c的顶点坐标为(1,n),
∴-=1,
∴b=-2a,
∴4a+2b=0,结论①错误;
②∵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点A(-1,0),
∴a-b+c=3a+c=0,
∴a=-.
又∵抛物线y=ax2+bx+c与y轴的交点在(0,2),(0,3)之间(包含端点),
∴2≤c≤3,
∴-1≤a≤-,结论②正确;
③∵a<0,顶点坐标为(1,n),
∴n=a+b+c,且n≥ax2+bx+c,
∴对于任意实数m,a+b≥am2+bm总成立,结论③正确;
④∵抛物线y=ax2+bx+c的顶点坐标为(1,n),
∴抛物线y=ax2+bx+c与直线y=n只有一个交点,
又∵a<0,
∴抛物线开口向下,
∴抛物线y=ax2+bx+c与直线y=n-1有两个交点,
∴关于x的方程ax2+bx+c=n-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结合④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以及二次函数的性质,观察函数图象,逐一分析四个结论的正误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
【解析】
∵正六角星形A2F2B2D2C2E2边长是正六角星形A1F1B1D1C1E边长的,
∴正六角星形A2F2B2D2C2E2面积是正六角星形A1F1B1D1C1E面积的.
同理∵正六角星形A4F4B4D4C4E4边长是正六角星形A1F1B1D1C1E边长的,
∴正六角星形A4F4B4D4C4E4面积是正六角星形A1F1B1D1C1E面积的.
12、3.
【解析】
可以先由韦达定理得出两个关于、的式子,题目中的式子变形即可得出相应的与韦达定理相关的式子,即可求解.
【详解】
得+=-2m-3,=m2,又因为,所以m2-2m-3=0,得m=3或m=-1,因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0,得(2m+3)2-4×m2=12m+9>0,所以m>,所以m=-1舍去,综上m=3.
【点睛】
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将根与系数的关系与代数式相结合解题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3、a(3a+1)
【解析】
3a2+a=a(3a+1),
故答案为a(3a+1).
14、6
【解析】
设这个扇形的半径为,根据题意可得:
,解得:.
故答案为.
15、①③⑤
【解析】
①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易得∠EAB=∠PAD,再结合已知条件利用SAS可证两三角形全等;
②过B作BF⊥AE,交AE的延长线于F,利用③中的∠BEP=90°,利用勾股定理可求BE,结合△AE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证△B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再利用勾股定理可求EF、BF;
③利用①中的全等,可得∠APD=∠AEB,结合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易得∠BEP=90°,即可证;
④连接BD,求出△ABD的面积,然后减去△BDP的面积即可;
⑤在Rt△ABF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AB2,即是正方形的面积.
【详解】
①∵∠EAB+∠BAP=90°,∠PAD+∠BAP=90°,
∴∠EAB=∠PAD,
又∵AE=AP,AB=AD,
∵在△APD和△AEB中,
,
∴△APD≌△AEB(SAS);
故此选项成立;
③∵△APD≌△AEB,
∴∠APD=∠AEB,
∵∠AEB=∠AEP+∠BEP,∠APD=∠AEP+∠PAE,
∴∠BEP=∠PAE=90°,
∴EB⊥ED;
故此选项成立;
②过B作BF⊥AE,交AE的延长线于F,
∵AE=AP,∠EAP=90°,
∴∠AEP=∠APE=45°,
又∵③中EB⊥ED,BF⊥AF,
∴∠FEB=∠FBE=45°,
又∵BE= = = ,
∴BF=EF= ,
故此选项不正确;
④如图,连接BD,在Rt△AEP中,
∵AE=AP=1,
∴EP= ,
又∵PB= ,
∴BE= ,
∵△APD≌△AEB,
∴PD=BE= ,
∴S △ABP+S △ADP=S △ABD-S △BDP= S 正方形ABCD- ×DP×BE= ×(4+ )- × × = + .
故此选项不正确.
⑤∵EF=BF= ,AE=1,
∴在Rt△ABF中,AB 2=(AE+EF) 2+BF 2=4+ ,
∴S 正方形ABCD=AB 2=4+ ,
故此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①③⑤.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运用、正方形的性质的运用、正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运用、勾股定理的运用等知识.
16、
【解析】
依据∠B=∠C=45°,∠DFE=45°,即可得出∠BGF=∠CFH,进而得到△BFG∽△CHF,依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即=,即可得到CH=.
【详解】
解:∵AG=1,BG=3,
∴AB=4,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C=4,∠B=∠C=45°,
∵F是BC的中点,
∴BF=CF=2,
∵△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FE=45°,
∴∠CFH=180°﹣∠BFG﹣45°=135°﹣∠BFG,
又∵△BFG中,∠BGF=180°﹣∠B﹣∠BFG=135°﹣∠BFG,
∴∠BGF=∠CFH,
∴△BFG∽△CHF,
∴=,即=,
∴CH=,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在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时,应注意利用图形中已有的公共角、公共边等隐含条件,以充分发挥基本图形的作用.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1);(2)MC•NC=5;(3)a+b的最小值为2;(4)以MN为直径的一系列圆经过定点D,此定点D在直线AB上且CD的长为.
【解析】
(1)由题意得AO=OB=2、OC=3、AC=5、BC=1,根据MC=ACtan∠A= 、CN=可得答案;
(2)证△ACM∽△NCB得,由此即可求得答案;
(3)设MC=a、NC=b,由(2)知ab=5,由P是圆上异于A、B的动点知a>0,可得b=(a>0),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a+b不存在最大值,当a=b时,a+b最小,据此求解可得;
(4)设该圆与AC的交点为D,连接DM、DN,证△MDC∽△DNC得,即MC•NC=DC2=5,即DC=,据此知以MN为直径的一系列圆经过定点D,此顶点D在直线AB上且CD的长为.
【详解】
(1)如图所示,根据题意知,AO=OB=2、OC=3,
则AC=OA+OC=5,BC=OC﹣OB=1,
∵AC⊥直线l,
∴∠ACM=∠ACN=90°,
∴MC=ACtan∠A=5×=,
∵∠ABP=∠NBC,
∴∠BNC=∠A=30°,
∴CN=,
则MN=MC+CN=+=,
故答案为:;
(2)∵∠ACM=∠NCB=90°,∠A=∠BNC,
∴△ACM∽△NCB,
∴,
即MC•NC=AC•BC=5×1=5;
(3)设MC=a、NC=b,
由(2)知ab=5,
∵P是圆上异于A、B的动点,
∴a>0,
∴b=(a>0),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知,a+b不存在最大值,当a=b时,a+b最小,
由a=b得a=,解之得a=(负值舍去),此时b=,
此时a+b的最小值为2;
(4)如图,设该圆与AC的交点为D,连接DM、DN,
∵MN为直径,
∴∠MDN=90°,
则∠MDC+∠NDC=90°,
∵∠DCM=∠DCN=90°,
∴∠MDC+∠DMC=90°,
∴∠NDC=∠DMC,
则△MDC∽△DNC,
∴,即MC•NC=DC2,
由(2)知MC•NC=5,
∴DC2=5,
∴DC=,
∴以MN为直径的一系列圆经过定点D,此定点D在直线AB上且CD的长为.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圆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函数的应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等知识点.
18、6×10+4=82 48×52+4
【解析】
(1)根据题目中的式子的变化规律可以解答本题;
(2)根据题目中的式子的变化规律可以解答本题;
(3)根据题目中的式子的变化规律可以写出第n个等式,并加以证明.
【详解】
解:(1)由题目中的式子可得,
第⑥个等式:6×10+4=82,
故答案为6×10+4=82;
(2)由题意可得,
48×52+4=502,
故答案为48×52+4;
(3)第n个等式是:n×(n+4)+4=(n+2)2,
证明:∵n×(n+4)+4
=n2+4n+4
=(n+2)2,
∴n×(n+4)+4=(n+2)2成立.
【点睛】
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数字的变化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19、(1)证明见解析;(2)
【解析】
试题分析:(1)连接OB,由SSS证明△PAO≌△PBO,得出∠PAO=∠PBO=90°即可;
(2)连接BE,证明△PAC∽△AOC,证出OC是△ABE的中位线,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出BE=2OC,由△DBE∽△DPO可求出.
试题解析:(1)连结OB,则OA=OB.如图1,
∵OP⊥AB,
∴AC=BC,∴OP是AB的垂直平分线,∴PA=PB.
在△PAO和△PBO中,
∵,
∴△PAO≌△PBO(SSS),
∴∠PBO=∠PAO.∵PB为⊙O的切线,B为切点,∴∠PBO=90°,
∴∠PAO=90°,即PA⊥OA,∴PA是⊙O的切线;
(2)连结BE.如图2,
∵在Rt△AOC中,tan∠BAD=tan∠CAO=,且OC=4,
∴AC=1,则BC=1.在Rt△APO中,∵AC⊥OP,
∴△PAC∽△AOC,∴AC2=OC•PC,解得PC=9,
∴OP=PC+OC=2.在Rt△PBC中,由勾股定理,得PB=,
∵AC=BC,OA=OE,即OC为△ABE的中位线.
∴OC=BE,OC∥BE,∴BE=2OC=3.
∵BE∥OP,∴△DBE∽△DPO,
∴,即,解得BD=.
20、(1)y=﹣x2+2x+4;M(1,5);(2)2<m<4;(3)P1(),P2(),P3(3,1),P4(﹣3,7).
【解析】
试题分析:(1)将点A、点C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出b、c的值,通过配方法得到点M的坐标;(2)点M是沿着对称轴直线x=1向下平移的,可先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将x=1代入求出点M在向下平移时与AC、AB相交时y的值,即可得到m的取值范围;(3)由题意分析可得∠MCP=90°,则若△PCM与△BCD相似,则要进行分类讨论,分成△PCM∽△BDC或△PCM∽△CDB两种,然后利用边的对应比值求出点坐标.
试题解析:(1)把点A(3,1),点C(0,4)代入二次函数y=﹣x2+bx+c得,
解得 ∴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x2+2x+4, 配方得y=﹣(x﹣1)2+5,
∴点M的坐标为(1,5);
(2)设直线AC解析式为y=kx+b,把点A(3,1),C(0,4)代入得, 解得:
∴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4,如图所示,对称轴直线x=1与△ABC两边分别交于点E、点F
把x=1代入直线AC解析式y=﹣x+4解得y=3,则点E坐标为(1,3),点F坐标为(1,1)
∴1<5﹣m<3,解得2<m<4;
(3)连接MC,作MG⊥y轴并延长交AC于点N,则点G坐标为(0,5) ∵MG=1,GC=5﹣4=1
∴MC==, 把y=5代入y=﹣x+4解得x=﹣1,则点N坐标为(﹣1,5),
∵NG=GC,GM=GC, ∴∠NCG=∠GCM=45°, ∴∠NCM=90°,
由此可知,若点P在AC上,则∠MCP=90°,则点D与点C必为相似三角形对应点
①若有△PCM∽△BDC,则有
∵BD=1,CD=3, ∴CP===, ∵CD=DA=3, ∴∠DCA=45°,
若点P在y轴右侧,作PH⊥y轴, ∵∠PCH=45°,CP= ∴PH==
把x=代入y=﹣x+4,解得y=, ∴P1();
同理可得,若点P在y轴左侧,则把x=﹣代入y=﹣x+4,解得y= ∴P2();
②若有△PCM∽△CDB,则有 ∴CP==3 ∴PH=3÷=3,
若点P在y轴右侧,把x=3代入y=﹣x+4,解得y=1;
若点P在y轴左侧,把x=﹣3代入y=﹣x+4,解得y=7
∴P3(3,1);P4(﹣3,7).
∴所有符合题意得点P坐标有4个,分别为P1(),P2(),P3(3,1),P4(﹣3,7).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21、(30+30)米.
【解析】
解:设建筑物AB的高度为x米
在Rt△ABD 中,∠ADB=45°
∴AB=DB=x
∴BC=DB+CD= x+60
在Rt△ABC 中,∠ACB=30°,
∴tan∠ACB=
∴
∴
∴x=30+30
∴建筑物AB的高度为(30+30)米
22、(1)详见解析;(2)AE=6.1.
【解析】
(1)连接OD,利用切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证明OD∥EA,即可证得结论;
(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答即可.
【详解】
(1)连接OD,
∵EF是⊙O的切线,
∴OD⊥EF,
∵OD=OA,
∴∠ODA=∠OAD,
∵点D是弧BC中点,
∴∠EAD=∠OAD,
∴∠EAD=∠ODA,
∴OD∥EA,
∴AE⊥EF;
(2)∵AB是直径,
∴∠ADB=90°,
∵圆的半径为5,BD=6
∴AB=10,BD=6,
在Rt△ADB中,,
∵∠EAD=∠DAB,∠AED=∠ADB=90°,
∴△AED∽△ADB,
∴,
即,
解得:AE=6.1.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以及圆周角定理,关键是利用切线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判定和性质进行解答.
23、(1)x≠﹣1;(2)2;(2)见解析;(4)在x<﹣1和x>﹣1上均单调递增;
【解析】
(1)根据分母非零即可得出x+1≠0,解之即可得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将y=代入函数解析式中求出x值即可;
(2)描点、连线画出函数图象;
(4)观察函数图象,写出函数的一条性质即可.
【详解】
解:(1)∵x+1≠0,∴x≠﹣1.
故答案为x≠﹣1.
(2)当y==时,解得:x=2.
故答案为2.
(2)描点、连线画出图象如图所示.
(4)观察函数图象,发现:函数在x<﹣1和x>﹣1上均单调递增.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及函数图象,根据给定数据描点、连线画出函数图象是解题的关键.
24、(1)见解析;(2)△ADF的面积是.
【解析】
试题分析:(1)连接OD,CD,求出∠BDC=90°,根据OE∥AB和OA=OC求出BE=CE,推出DE=CE,根据SSS证△ECO≌△EDO,推出∠EDO=∠ACB=90°即可;
(2)过O作OM⊥AB于M,过F作FN⊥AB于N,求出OM=FN,求出BC、AC、AB的值,根据sin∠BAC=,求出OM,根据cos∠BAC=,求出AM,根据垂径定理求出AD,代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
试题解析:
(1)证明:连接OD,CD,
∵AC是⊙O的直径,
∴∠CDA=90°=∠BDC,
∵OE∥AB,CO=AO,
∴BE=CE,
∴DE=CE,
∵在△ECO和△EDO中
,
∴△ECO≌△EDO,
∴∠EDO=∠ACB=90°,
即OD⊥DE,OD过圆心O,
∴ED为⊙O的切线.
(2)过O作OM⊥AB于M,过F作FN⊥AB于N,
则OM∥FN,∠OMN=90°,
∵OE∥AB,
∴四边形OMFN是矩形,
∴FN=OM,
∵DE=4,OC=3,由勾股定理得:OE=5,
∴AC=2OC=6,
∵OE∥AB,
∴△OEC∽△ABC,
∴,
∴,
∴AB=10,
在Rt△BCA中,由勾股定理得:BC==8,
sin∠BAC=,
即 ,
OM==FN,
∵cos∠BAC=,
∴AM=
由垂径定理得:AD=2AM=,
即△ADF的面积是AD×FN=××=.
答:△ADF的面积是.
【点睛】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垂径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中线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点的运用,通过做此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2021-2022学年中考数学四模试卷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估算的运算结果应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五十中学中考数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