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2节密度教案 (2)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2节密度教案 (2)第1页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2节密度教案 (2)第2页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2节密度教案 (2)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密度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密度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背景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和实验器材,探究活动的处理与设计,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6.2密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由于概念本身较抽象,学生感性认识不足,密度概念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密度知识及应用常成为学生学习物理的分化点。关于密度教学的讨论和研究一直受到重视。但是,在“接受式教学”模式下,却较难有效地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难。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习科学的中心环节是探究,探究式教学是中学科学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近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新的义务教育科学类课程标准。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明确提出对探究教学的目标要求。本文尝试密度概念的探究教学设计。密度知识是力学的基础知识之一,它对理解压强、浮力也很重要的。所以说,本节是本章的重点也是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准备必要的知识。在课时安排方面,本节将分2课时。  2.教学资源分析  (1)结合实验器材,查找一些互联网上的相关资料。  (2)利用多媒体演示、分析利用图像描述实验结果的方法。  (3)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自备部分实验材料。   3.学生学习背景分析  (1)学生对“密度”这一名词较为陌生,但有一定的“疏密”和“轻重”认识。  (2)由于新课程理念与应试教育观念的冲突,学生对探究教学形式还有某些不适应。  (3)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归纳能力、分析能力,能对较简单的物理现象进行归纳并得出初步结论,但用图像法收集与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较为薄弱。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1)密度概念的建立(2)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并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归纳出结论、总结出规律。初步学习用图像收集、整理、分析实验数据的方法。  (3)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难点:     1难点密度概念的理解  (2)学习用图像收集、整理、分析实验数据的方法。  (3)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用具和实验器材  1.实验室准备天平(含砝码)-----学生分组实验。   2.学生自备待测物体、方形橡皮擦和小刀、刻度尺等。   3.若干正方体铜块、铁块、铝块  4.教师自制课件。   五、探究活动的处理与设计1.本节先以辨别物质的方法展开教学,辨别物质可以根据颜色、气味、软硬、轻重来判断。然后展示颜色相同、质量不同、体积不同的两个无色无味的物体,提问如何辨别引出新课题。2.为了形成对概念的理解,进行实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然后归纳分析得出密度的概念。3.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不强调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重点强调“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等要素。因为数学基础的原因,图像法对学生仍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将利用课件突破这一难点。 4.探究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预测及处理方法:   (1)由于实验材料的测量误差可能较大,学生的实验数据误差也会增大。   (2)学生可能无法将图像表述成“正比”关系。    (3)学生可能很难理解“正比”关系。   (4)出现教师也未曾预料的实验方法、现象。   5.探究物质过于单一。  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每一组学生不可能完成多种物质的实验探究,而单组数据对得出密度概念的说服力不足。可在“评估”和“交流与合作”过程中通过组合不同小组的图像说明“不同物质m—V比值不一样”     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科学探究教学活动媒体选择点评设计意图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引入新课  比较辨别物质展示物质并提出问题:     课件  点评:辨别引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兴趣是搞好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新课内容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提出问题同种物质,体积与质量是什么关系?引导学生从“正比”与“反比”方面思考。板书点评:学习根据问题情境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同种物质,体积与质量是正比关系。举例:如果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质量也增加到原来的2倍,那么就可以说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板书点评:学习围绕主题内容进行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根据现有器材简单设计实验:突出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表的设计。引导学生讨论用刻度尺间接测出固体体积的方法和计算公式.并设计记录表实验器材点评:让学生熟悉设计实验的两个关键点,学习测固体体积的一种方法.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分工合作按设定步骤实验. 2.注意数据记录的有序准确。提醒学生注意在实验的各个环节上减小误差,如用小刀切割土豆时注意把握刀位.实验点评:体验探究过程,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生很难将土豆切割成较标准的正方体或长方体。建议学生反复实验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来让学生自己减小误差和纠正错误分析与论证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图像,并进一步确定m—V的正比关系。通过课件演示如何用图像法分析实验数据。课件点评:学习分析与论证的又一种方法──图像法。出现按点连线的情况。以课件示范如何确定误差与错误以及作图方法。小组评估1.实验中出现误差的环节或因素有哪些?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更好地减小误差?2.你在小组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你对探究活动作出了哪些贡献?提供评估建议,提高评估的效率。实验点评:学习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进行反思,有助于以后的学习。密度概念及公式单位提出问题1.各组分别计算每组数据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如果是其他物质,这种比值会跟本组物质的一样吗?     点评:创设问题情境。交流与合作与其他组的不同物质算出的比值交流比较。引导学生从本组走出去与其他小组交流实验成果。   点评:学会与人交流、沟通。分析与论证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抽出几个小组的实验数据与图像和比值计算结果作进一步的阐述。  点评: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观看板书内容,回顾前面比值的不变性,理解密度的概念.得出密度的概念。 指出“比值定义法”板书点评:学习“比值定义法”.  1.密度=_______2.字母表达式:_______3.单位:1.引导学生用等式来理解密度概念 2.强调复合单位的读法和写法3.注意两个密度单位的关系板书点评:学习用公式表达物理意义的一种方法.交流与合作阅读密度表解决下列问题:(1)从三个表中你能发现固体、液体和气体在数值上有什么关系?(2)表中的物质,使最感兴趣的有哪些物质,为什么?(3)你理解ρ=1.0×103kg.m-3的物理意义吗?   1.学查密度表,进一步理解密度概念。2.明确密度的物理意义。 3.根据学生的理解板书出要点。板书 点评: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学习查表寻找规律的方法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密度的概念.密度知识的应用分析与归纳1.阅读课文例题并归纳出解密度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注意规范地解题 (1)必要的文字; (2)公式、带单位代入数值; (3)单位统一; (4)注意用下标区别不同物质或不同情形;1.提醒学生抓住解题的整体思路和归纳出解题方法. 2.板书出规范解题的注意问题。阅读板书点评:学习从例题中发现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根据例题的思路和解题步骤与方法完成课后练习1. 2题。──每题让一学生在黑板解答。1.指导学生练习---加强巡视指导。 2.注意体积单位换算──在讲评作业时突出: m3dm3──Lcm3──mL练习板书点评:教师边讲解要求及过程,边分析巡视中发现的学生计算中的问题,提醒同学今后注意。并能举一反三,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密度及应用评估1.对练习作点评,发现独特解法或需改进之处。 2.自己回顾本节课的收获和解题步骤与思路及注意问题。肯定解题中出现的闪光点。   点评:学习通过评估改进学习方法,并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布置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交流与合作、评估1.课后第2题。 2.写出探究实验报告。1.指导科代表分组。 2.提示测定方法。板书 点评:1.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合作能力。 自选两道有关密度计算题。提示题目应适合自己能力提高和巩固知识。板书   结束语:学习科学是一种能动的过程,是学生要亲自动手做而不是别人做给他们看的事情。本节课的教学仍属概念教学,但是教师不再把教学重点放在传授知识上,而是努力创造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学生直接参与了密度概念的提炼过程,有效地建构知识,体验过程,学习方法,由此,密度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点便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总之,学生从实验中的发现,通过经历了科学的探究过程从而学到了物理知识。来自这种学习的过程是深刻的,比那种靠通过老师讲和做习题而达到理解物理知识的学习方法受益更深。前者既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又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生存和发展。  

    相关教案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2节 密度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2节 密度精品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关于密度的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密度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密度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进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密度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密度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