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0 《连加连减》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10 次下载
- 2.11《加减混合》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9 次下载
- 2.13《解决问题》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7 次下载
- 2.14《解决问题练习课》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7 次下载
- 2.15《整理和复习(1)》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10 次下载
2020-2021学年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说课ppt课件
展开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2.5《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课》教学设计
课题 |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课 |
教学目标 |
|
教学重点 | 能正确计算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的算式,提高计算能力。 |
教学难点 | 会优化算法,能正确计算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的算式。 |
教学准备 |
|
教学过程 | 一、新课导入 1.完成教科书P30“练习五”第8题。 课件逐次呈现算式,学生口答。任意抽题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 2.提出练习目标。 师:这节课是练习课,老师希望你们能做到以下两点,你们有信心吗? (1)通过练习巩固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能力。 (2)养成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设计意图】简单复习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专项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9“练习五”第4题。 学生在计算时容易出现错误,特别是前面错一个,导致后面都错了,一定要强调细心计算。 2.完成教科书P30“练习五”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结合每组算式的计算,使学生体会到“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变大(或变小),和也随着变大(或变小)”“减数不变,被减数变大(或变小),差也随着变大(或变小)”,从而渗透函数思想。 3.完成教科书P31“练习五”第11题。 请学生计算接龙。 【设计意图】算式以夺红旗的游戏形式出现,既提高了学生练习的趣味性,又为后面解决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4.完成教科书P31“练习五”第12题。 引导学生看每行、每列和每一斜行,再按一定的顺序计算。 师: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计算后会发现得数都是90。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下面我们来做一做这道题。(课件出示习题) 师:想一想,应该先算哪一个格子里的数? 学生试着做一做,集体订正。 师小结:解答此类题时,应选择已知数较多的那一行(或列或斜行)开始计算,用90连续减去两个加数得另一个加数。 【设计意图】以九宫格(三阶幻方)的形式呈现,既体现了练习形式的多样化,又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 三、提高练习 1.完成教科书P30“练习五”第9题。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小朋友要买一个25元的书包和一个8元的笔袋。售货员阿姨收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 师:你们是怎么算的? 生1:先算一个书包和一个笔袋一共要多少钱,再算找回多少钱。 生2:直接先算用50元买一个书包剩下多少钱,再算用剩下的钱买一个笔袋应找回多少钱。 师:根据你们自己的解题思路,列式解答吧! 学生独立解答,全班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用所学的连减计算或加减混合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2.完成教科书P31“练习五”第13题。 师:从表格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6月~10月每个月文具盒的销售情况学生很容易说出来。 师:那同学们,你们能根据自己收集的信息独立解答第(1)题吗?试试看。 解答第(1)题时,可能有学生错算成9+45=54(个),只算了6月和8月的销售量之和,不懂6月~8月的意思,需要老师提示。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 提出的问题既可以是用一步计算解答的问题,可以是用两步计算解答的问题,也可以是用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解答的问题。如“8月销售的文具盒比9、10两个月销售的总数多多少个”“6、7两个月销售的文具盒的总数比8月销售的少多少个”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31“练习五”第14题。 师:观察这4个数,有什么发现?这道题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生:它们是相邻的4个数。这道题要用这4个数写出一道加减混合的算式。 师:该怎样填呢? 生:先把4个数分成两两相加且和相等的两组:最大数和最小数一组,中间两个数一组;再用任意一组的两个数做加法,然后减去另一组中的一个数,就等于另一组中的第二个数。答案为16+19-17=18,16+19-18=17,17+18-16=19,17+18-19=16。 2.完成教科书P31“练习五”思考题。 师:观察题目,每条线上3个数相加,这样应该是6个数呀,为什么题目只给了5个数? 部分学生能说出中间的数重复了一次。 师:是的,中间那个数重复了一次。只要填出了中间数,剩下4个数的填法就和第14题是一样的了。有同学知道中间的那个数填什么吗? 大部分学生可能很难一下子说出答案,教师可适当引导和提示,启发学生分析得出中间数是23,再继续填写其他数。 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拓展探究:你们还能使每条线上3个数的和是多少?这些和有什么特征? 生:还可以把21或25填在中间,那每条线上3个数的和是68或70。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条理性。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师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了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相关题目,大家在掌握笔算方法的同时,应养成细心认真的习惯,努力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
板书设计 |
|
课后作业 |
完成课后同步练习 |
教学反思 |
|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课前预习ppt课件,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口算我最棒,+8+2=,-2-6=,+8+20=,-10-2=,做一做,数学小诊所,练一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人教数学一年级上册510《加减混合》课件pptx、人教数学一年级上册510《加减混合》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加减混合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加减混合评课课件ppt,文件包含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五单元第十三课时《加减混合》课件pptx、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五单元第十三课时《加减混合》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五单元第十三课时《加减混合》教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