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限时规范练25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3185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考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限时规范练25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31857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考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限时规范练25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31857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考专区地理二轮专题习题整套
统考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限时规范练25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统考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限时规范练25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测试]下图是安徽省1985~2010年产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期间安徽省第三产业的比重持续增加,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
A.增加了就业机会 B.优化了产业结构
C.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与1990年比,2010年安徽省城市化( )
A.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
B.处于初期阶段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水平较高、发展速度快
[2022·全国高三专练]美国“精明增长”的先锋城市——波特兰,通过制定严格的城市增长边界来控制城市向外蔓延,同时在城市增长边界内提高建筑密度,并采取增加绿色环境和公共空间、大力推行公交和慢行系统(如图)来缓解高密度带来的负面影响,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波特兰成为了一个宜居、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化城市。据此回答3~4题。
3.波特兰通过“精明增长”的规划方案,可以( )
A.保护城市边缘农田
B.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C.提高城市化水平
D.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4.波特兰城市规划建设对我国建设宜居城市最具有借鉴意义的是( )
A.进一步降低城市建筑密度
B.积极开发老城区、棚户区
C.大力推动郊区城市化
D.兴建卫星城,疏解城市职能
[2022·山西长治高三月考]美国波特兰市的数条街道按照“低影响开发”理念和技术,将人行道和街道侧石间的空间利用起来,建设了若干个连续的侧石扩展池,并在池中种植植物,形成一条特殊的“绿色街道”。下图图一示意侧石扩展池的结构和雨水流向,图二示意绿色街道景观,据此完成5~7题。
5.在侧石扩展池内设计小型拦水坝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增加雨水的( )
A.储水量 B.下渗量
C.蒸发量 D.径流量
6.“绿色街道”最适合建设在城市的( )
A.中心商务区 B.街心公园内
C.停车场附近 D.高级住宅区
7.“绿色街道”的核心功能是( )
A.减少雨水径流量 B.提供观赏景观
C.保护生物多样性 D.调节局地小气候
[2022·安徽屯溪月考]降雨对城市道路机动车通行速度影响较大。下图示意深圳市不同路段工作日早高峰(8:00~10:00)时段,降雨天气(与晴朗天气相比)条件下,某类机动车速度变化率累计频率分布。据此完成8~9题。
8.为准确研究降雨天气对城市道路通行效率的影响,适宜作为数据源的机动车是( )
A.家用车 B.公交车
C.城际客车 D.出租车
9.与晴朗天气相比,降雨天气时该类机动车( )
A.速度变慢路段占比约50%
B.速度变快路段车流量大,人流量小
C.速度变快路段占比约30%
D.速度变慢路段车流量小,人流量大
[2022·广西模拟]2020年8月1日,长江中下游某城市,一大型商住楼小区的屋顶蔬菜一片枯黄,但是在2020年12月7日(大雪节气),该屋顶蔬菜却长势喜人。该小区屋顶建设时设计了屋顶农业用地,但土壤厚度只有十厘米左右,屋顶农业采用自来水浇灌。据此完成10~11题。
10.该屋顶蔬菜夏季一片枯黄的主要原因是夏季( )
A.蔬菜供过于求,人们疏于打理
B.生产生活用水增多,蔬菜生长用水少
C.降水少,蒸发大,土壤温度过高
D.种植技术落后,蔬菜无法正常生长
11.关于推广屋顶蔬菜对城市带来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减缓城市热岛效应
B.市民户外活动空间减少
C.增加建筑物能源消耗
D.区域空气受到污染
二、综合题
12.[2022·山西怀仁市测试]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城市热岛强度指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我国东部某滨海城市的热岛强度变化。下图为同学们根据数据绘制的该城市多年平均和某次冬季强降雪后热岛强度变化图。
(1)依据图中多年平均热岛强度变化曲线,说出该城市7时、17时城区与郊区之间风的异同。(8分)
(2)图中显示,冬季强降雪后城市热岛强度较多年平均整体加强,分析其可能原因。(8分)
同学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热岛效应可能导致城市能耗加大、大气污染加剧等问题。
(3)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合理措施。(8分)
13.[2022·全国专练]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在区域发展中相伴而行,城市化率、产业结构是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标志。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 2012年崇明农业总产值中传统种植业占51.88%,种植业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主要部门为黑色金属、机械和纺织,占重点骨干企业的70%,且主要分布于各个乡镇,布局零散。
材料二 2012年,崇明县GDP仅占上海全市GDP的1.2%。
2012年崇明及全国三大产业比重
(1)概括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特点。(5分)
(2)据表中数据,分别归纳2012年崇明三大产业的特点。(5分)
(3)分别说明2012年崇明第一、第二产业对其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原因。(5分)
(4)上海市《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提出2020年崇明城市化率要达到70%。对此有专家建议,崇明应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并以此作为城市化建设的强劲动力。评价这一建议的合理性。(7分)
限时规范特训25
1~2.解析:第1题,第三产业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了就业机会,A正确;优化了产业结构不是社会效益,促进经济发展属于经济效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属于生态环境效益,B、C、D错误。第2题,读图可知:安徽省城镇人口比重1990年约为15%,2010年为40%以上,说明与1990年相比,2010年安徽省城市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快,D正确;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和必然结果,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图中城镇人口比重与第二、三产业比重同步上升,发展相协调,A错误;逆城市化现象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指少数经济高度发达、城市化区域饱和的国家,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返迁,二、三产业向该地区集聚的过程,安徽省处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没有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C错误。
答案:1.A 2.D
3~4.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美国“精明增长”的先锋城市—波特兰,通过制定严格的城市增长边界来控制城市向外蔓延,同时在城市增长边界内提高建筑密度,并采取增加绿色环境和公共空间、大力推行公交和慢行系统来缓解高密度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精明增长的规划方案可以保护城市边缘的农田不被占用,A正确。不能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没有提高城市化水平和优化产业结构,B、C、D错误。第4题,“精明增长”通过制定严格的城市增长边界来控制城市向外蔓延,同时在城市增长边界内提高建筑密度,并采取增加绿色环境和公共空间、大力推行公交和慢行系统来缓解高密度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我国建设宜居城市最具有借鉴意义的是积极开发老城区、棚户区,提高城市建筑密度,B正确。应提高建筑密度,A错误。大力推动郊区城市化会促使城市向外蔓延,C错误。兴建卫星城,疏解城市职能没有体现控制城市增长边界,D错误。
答案:3.A 4.B
5~7.解析:第5题,拦水坝减缓地表径流汇水速度,可以增加下渗水量,B正确。不能增加雨水的储水量,A错误;蒸发量会增加,但不是该措施的主要原因,C错误;地表径流量会减少,D错误。第6题,“绿色街道”交通建设主要是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全面构建集排水、蓄水、绿化于一体的城市生态系统,推进“绿色街道”建设,大幅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打造更高水平的和谐宜居环境,最适合建设在城市的高级住宅区,D正确。中心商务区、停车场附近可利用土地较为紧张,不适合建设“绿色街道”,A、C错误。街心公园本身就是较好的生态系统,没必要建设“绿色街道”,B错误。第7题,“绿色街道”可以让雨水更好地下渗,其核心功能是增加雨水的下渗量,减小地表径流,有利于排除积水和补给地下含水层的水量,可有效起到降低暴雨后内涝的频率和程度,A正确;提供观赏景观、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只是“绿色街道”的衍生功能,不是主要功能,B、C、D错误。
答案:5.B 6.D 7.A
8~9.解析:第8题,为准确研究降雨天气对城市道路通行效率的影响,适宜作为数据源的机动车应具备车辆状况、司机驾驶技术等较为稳定、通行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小等条件,出租车符合上述要求,D正确。家用车的性能差别较大,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A错误。公交车要求按时运行,降雨天气与晴朗天气的车速变化不大,不适宜作为研究对象,B错误。研究降雨对城市道路机动车通行速度影响,城际客车离开城市运行,不符合要求,C错误。第9题,由图可知,速度变慢路段即速度变化率小于0的路段,累计频率约为70%,A错误。速度变快路段即速度变化率大于0的路段,其占比为100%-70%=30%,C正确。速度变快路段样本数较少,车流量小;速度变慢路段样本数更多,车流量更大,B、D错。
答案:8.D 9.C
10~11.解析:第10题,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密集,市场广,耕地面积少,蔬菜供不应求,A错;屋顶农业采用自来水浇灌,生产生活用水对其影响不大,B错;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天气,降水少,蒸发大,屋顶升温快,受土层薄的影响,土壤温度过高导致蔬菜易枯黄,C正确;经济发达,种植技术先进,D错。第11题,推广屋顶蔬菜,增加绿化面积,减缓城市热岛效应,A正确;市民几乎很少在楼顶活动,对市民活动空间影响不大,B错;降低屋顶温度,夏季节约建筑物能源消耗,C错;增加区域绿化,净化空气,D错。故选A。
答案:10.C 11.A
12.解析:第(1)题,从图中多年平均热岛强度变化曲线可知,该城市7时热岛效应强度较大且强度变小,17时城市热岛强度较小且强度变大,所以7时的风速大于17时的风速,城区温度高,气压低,郊区气压高,风向由郊区吹向城区,两个时段的风向相同。第(2)题,冬季强降雪后,气温下降,城市取暖需求增加,城市废热排放过多,且城市为了道路交通等公共设施运行的需要,清理积雪较为及时,导致城区气温较高;郊区白雪覆盖,对太阳辐射反射率较强,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少,且积雪融化会大量吸收热量,导致郊区气温较低。两者之间的气温差值加大,导致热岛强度增强。第(3)题,从减少排放废热的角度,城市规划当中应当对市中心的产业和人口等适当进行分散,市中心增加城市绿地和湿地等;从加快废热的散失角度,应当规划城市的通风廊道,对建筑物的高度和格局进行规划。
答案:(1)风向相同,由郊区吹向城区;风速不同,7时的风速大于17时的风速。
(2)强降雪后,郊区地面多被积雪覆盖,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较强,积雪融化吸收热量,气温降幅较大;城区积雪清理较及时,人工制热较多,气温降幅较小。城区与郊区之间的气温差值加大,因而城市热岛强度加大。
(3)增加城市绿地、水体面积;建设城市绿色通风廊道;分散城市中心人口、产业等。
13.解析:第(1)题,图示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约为40%,低于上海市和全国平均水平。第(2)题,分析崇明三大产业特点要从资料给出的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从业人员比重与全国的对比进行分析。图示2012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高于全国平均值。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高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低于全国平均值。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高于全国平均值。第(3)题,2012年崇明农业总产值中传统种植业占51.88%,种植业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产业规模小,效率低,难以为城市化提供足够的剩余劳动力。崇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大,即滞留的农业劳动力过多,影响了第一产业劳动力的转移,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2012年崇明工业以传统工业、乡镇企业为主,主要部门为黑色金属、机械和纺织,占重点骨干企业的70%,且主要分布于各个乡镇,布局零散,集聚程度较低,规模小。第二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即工业化对城市化发展虽然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拉动作用还不够强。第(4)题,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相比,它的优势是解决就业人数多,无污染,体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特征。崇明的第三产业发展空间较大,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可以促进崇明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也有利于崇明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这个建议是合理的。
答案:(1)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低于全市和全国平均水平。
(2)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高于全国平均值。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高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低于全国平均值。
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高于全国平均值。
(3)第一产业,影响:崇明第一产业滞留的农业劳动力过多,影响了第一产业劳动力的转移,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原因:以种植业为主,规模小,效率低,难以为城市化提供足够的剩余劳动力。
第二产业,影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即工业化对城市化发展虽然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拉动作用还不够强。原因:以传统产业、乡镇企业为主;布局零散,集聚程度较低,规模小。因此,第二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
(4)通常,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最强;崇明的第三产业不强,发展空间很大;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既可以促进崇明的经济发展和加速城市化进程,也可以有效地保持崇明优良的生态环境,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因此这个建议是积极的、合理的。
产值比重(%)
从业人员比重(%)
崇明
全国
崇明
全国
第一产业
9.40
10.08
37.90
33.60
第二产业
53.10
45.27
16.30
30.30
第三产业
37.50
44.65
45.80
36.1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统考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限时规范练15水循环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考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限时规范练13锋面系统与天气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考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限时规范练11气温与降水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