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专区地理二轮专题习题整套
统考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限时规范练6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统考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限时规范练6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含答案,共9页。
1.四个地点中,纬度数值大致相同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四个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022·山东省高三模拟]飞檐是指屋檐的檐部向上翘起,是一种考虑室内光照和建筑美观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图1为飞檐景观,图2示意飞檐光照原理。据此完成3~4题。
3.从室内光照的角度考虑,“飞檐”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夏季遮阳的面积
B.扩大冬季采光的面积
C.缩小夏季遮阳的面积
D.缩小冬季采光的面积
4.某建筑设计师在浙江采用了“飞檐”的设计。若屋顶高度不变,从排泄雨水的角度看,与北京相比,应做的调整是( )
①飞檐长度不变,加大飞檐翘起角度 ②飞檐翘起角度不变,缩短飞檐 ③飞檐长度不变,缩小飞檐翘起角度 ④飞檐翘起角度不变,加长飞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22·山东省高三模拟]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角日变化示意图,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据此完成5~7题。
5.据图推测,乙地位于( )
A.东半球赤道上 B.东半球北回归线上
C.西半球赤道上 D.西半球北回归线上
6.据图推测,该日应该是北半球的(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7.甲、乙两地实际距离大约是( )
A.1万千米 B.2万千米
C.3万千米 D.4万千米
[2022·湖南高三期中]左图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观测日落位置年内变化示意图。a为右图中甲地观测到的年内日落位置变化最大角。据此完成8~9题。
8.甲地P、Q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差是( )
A.23.5° B.47°
C.20° D.40°
9.比较这两日日出地方时数值的大小,并指出Q日晨线过该地的走向( )
A.P日大于Q日 西北—东南
B.Q日大于P日 西北—东南
C.P日大于Q日 东北—西南
D.Q日大于P日 东北—西南
[2022·南京模拟]读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四地由南向北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③①④ D.④①②③
11.四地中( )
A.①地位于热带
B.②地有极昼现象
C.③地一年出现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D.④地自转线速度最大
[2022·云南月考]华盛顿纪念碑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国家广场中心(约38°N,77°W),高约169米,周边平坦开阔。据此完成12~13题。
12.一年中每天纪念碑顶端影子移动的范围介于图中曲线a~d之间,其中代表夏至日日影变化的曲线是( )
A.a线 B.b线
C.c线 D.d线
13.冬至日正午时纪念碑影长约为( )
A.170米 B.250米
C.300米 D.350米
[2022·山东威海模拟]广东省茂名市(约21.5°N)的小明家准备在某楼盘买房,楼是东西延伸,每户南北均有阳台;两栋楼的楼高均是51米,楼层高3米,楼间距如图1所示,有一地面停车场(车位布置如图2)。据此回答14~15题。
14.小明的爷爷怕冬季正午室内晒不到太阳,小明家最好买二栋的( )
A. 4楼 B.6楼
C.8楼 D.都可以
15.小明的父亲想在停车场买一停车位(停车场长度与楼长一致),现在只有甲、乙、丙、丁四个车位,他怕夏天车被晒时间太长,最好选择( )
A.甲车位 B.乙车位
C.丙车位 D.丁车位
[2022·全国高三专练]某同学每天早晨在上学路上习惯观察天空中的太阳(如下图)。若a、b为该同学在两个不同日期的7:00(北京时间)经过P点所看到的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图中SN为南北方向,PQ垂直于SN。据此完成16~17题。
16.P点所在半球及经度位置是( )
A.南半球,135°E B.北半球,105°E
C.南半球,105°E D.北半球,135°E
17.若a、b两个日期中,P地达到一日最大太阳高度分别是Ha、Hb,则( )
A.Ha=Hb B.HaHb D.无法判断
[2022·天津高三一模]某科研小组对我国某海岛(左图)进行了考察,并观测绘制了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示意图(右图)。读图回答18~20题。
18.该地可能位于( )
A.舟山群岛 B.台湾岛北部
C.钓鱼岛 D.南沙群岛
19.在一年的观测中,该小组在该地观察到的现象,可信的是( )
A.太阳可从东南、正东、东北方升起
B.正午太阳多位于所在地以北
C.每年农历春节,正午太阳高度最低
D.夏至日,正午日影最短
20.太阳从a到b的时段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沙群岛白昼逐渐变长
B.南海地区盛行偏北风
C.台湾各地正午日影由长变短
D.北极圈内极昼范围日渐变小
限时规范特训6
1~2.解析:第1题,四地昼弧均不同,只有①地和④地的昼弧度数相加为360°,说明①地的昼长等于④地的夜长,因此两地纬度相同,南北半球不同。第2题,②地的昼弧为180°,昼长为12 h,而此时非二分日,因此该地位于赤道,只有赤道的昼长才是终年昼夜平分,因而赤道的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最小。
答案:1.D 2.B
3~4.解析:第3题,飞檐是指屋檐的檐部向上翘起,是一种考虑室内光照和建筑美观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读图可知,普通屋顶使冬季射入室内的太阳光线减少,因冬季太阳高度角小,飞檐高度增加,使冬季射入室内的太阳光的面积增加。故选B。第4题,该题设计的目的是从“排泄雨水”的角度分析,浙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丰富,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浙江少。因此浙江飞檐长度不变,加大飞檐翘起的角度有利于排泄雨水,①正确;或者飞檐翘起的角度不变,缩短飞檐,也有利于雨水的排泄,②正确。故选A。
答案:3.B 4.A
5~7.解析:第5题,甲地位于北半球,此日甲地昼长为12小时16分,北半球处于夏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乙地昼长恰好为12小时,乙地只能位于赤道上。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出现在北京时间24点,可计算出乙地经度为60°W,乙地位于西半球。C正确。第6题,此日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66.5°,且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可计算出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H=90°-当地与直射点的纬度差=90°-(0°+X°),即X=23.5°,故B正确。第7题,夏至日时甲地昼长接近12小时,故甲地接近赤道,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出现在北京时间12点,故甲地位于120°E上,与乙地位于同一经线圈,两者的距离约为赤道长度(4万千米)的一半。故B正确。
答案:5.C 6.B 7.B
8~9.解析:第8题,α为右图中甲地观测到的年内日落位置变化最大角。应为夏至日和冬至日日落位置的夹角,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度差(纬度差是指某地的地理纬度与当日直射点所在纬度之间的差值),可知南北回归线以外的区域冬夏至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差为(南北回归线的纬度差)47°。B正确,A、C、D错误。第9题,日出地方时的大小跟晨昏线的走向有关,冬至日日落西南方向,夏至日日落西北方向,图中夹角平分线应为正西方向,则P地为冬至日,日出晚,日出时数值大。Q为夏至日,日出早,日出数值小,Q日晨线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A正确,B、C、D错误。
答案:8.B 9.A
10~11.解析:第10题,①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且小于90°,说明其位于南回归线以南;②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且在四地中最小,说明其位于北半球且纬度较高(位于北回归线以北);③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90°,说明其位于北回归线上;④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较大,说明其位于南半球,该地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说明其位于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综合判断四地由南到北分别是①④③②。第11题,由上题分析可知,①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不位于热带;②地二分二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都大于0°,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③地位于北回归线上,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④地纬度最低,所以其自转线速度最大。
答案:10.B 11.D
12~13.解析:第12题,夏至日太阳东北升、西北落,北半球,38°N正午太阳位于正南,因此日影应是西南到正北再到东南的变化,日影线应对应d线,A、B、C错误,D正确。第13题,纪念碑所在地纬度约38°N,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28.5°,取tan 30°≈0.577,结合碑高可得影长约300米。A、B、D错误,C正确。
答案:12.D 13.C
14~15.解析:第14题,冬至日此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若此日室内能见到阳光,则全年都能晒到太阳。冬至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5°,楼间距为30米,可知二栋21米以上房屋都能见到阳光(见上图);再结合楼层高度为3米,可判断小明家最好买二栋8楼及以上楼层。第15题,该地位于北半球,夏天日出方位为东北方向,日落方位为西北方向,从图中可知,车位越靠近二栋楼房,日照时间越短,车位越靠近楼层的中间,日照时间越短,所以,甲乙丙丁四地中,夏天车被晒时间最短的是丁车位,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答案:14.C 15.D
16~17.解析:第16题,读图分析,a日期太阳从正东方地平线上升起,说明该日为春分或秋分日,日出的地方时为6时,而此时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为7时,由此可以确定该地的经度为105°E;b日期太阳位于东北方,且此时该地地方时为6时,由此可以确定该地该日地方时6时之前日出,且日出的方位为东北方,进而可确定该日太阳直射北半球,该地昼长夜短,因此该地位于北半球。第17题,结合上题分析,该地位于北半球,a日期太阳直射赤道,b日期太阳直射北半球;Ha、Hb分别是两天的正午太阳高度,两个日期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取决于该地和两个日期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但是根据题目条件无法确定该地具体的地理纬度及b日期太阳直射点的具体纬度,因此无法比较两个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答案:16.B 17.D
18~20.解析:第18题,读右图分析,该岛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南面朝阳,少数时间北面朝阳,并有阳光直射现象,所以该地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钓鱼岛、舟山群岛、台湾岛北部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全年南面朝阳。根据图中的等份距离分析,直射纬度约是11.5°,只有南沙群岛符合,故选D。第19题,该地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当太阳直射赤道,太阳从正东升起;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太阳从东北升起;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太阳从东南升起。该地正午太阳多位于所在地以南。太阳直射该地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日影最短;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故选A。第20题,读图,太阳从a到b的时段内,即夏至后一个多月的时间,此时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极圈内极昼范围日渐变小,北半球白昼逐渐变短。台湾岛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日影逐渐变长,台湾岛北回归线以南地区日影先变短,后变长。南海地区位于东亚季风区,此段时间盛行东南季风。故选D。
答案:18.D 19.A 20.D①地
②地
③地
④地
260°
180°
210°
1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10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月可能是,图示观测月,该地日出方向为,图示观测月,该地,该地可能位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地理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word课时规范练10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校可能位于,图中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序是,根据该图信息,可了解到,乙、丙两地的时间相差,图示时刻,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该地可能位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1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新人教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N点日期可能为,该地纬度最可能位于,该月可能是,该月从1日到28日,该地,四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序是,该日一个月以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