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专区地理二轮专题习题整套
统考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限时规范练7地球的结构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统考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限时规范练7地球的结构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北京牛栏山高三月考]2019年2月19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完成某钻井钻探,钻井深8 588米,创亚洲陆上钻井最深纪录。据此完成1~2题。
1.该钻井( )
A.未穿透地壳 B.深达莫霍面
C.已穿透岩石圈 D.即将穿透地幔
2.该钻井深达8 500多米表明当地拥有深厚的( )
A.侵入岩 B.喷出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2022·河北邢台月考]下图分别为某地地层分布图(图a)和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b)。读图,完成3~5题。
3.图a中岩层Ⅰ、Ⅱ、Ⅲ、Ⅳ形成由早到晚的顺序是( )
A.Ⅰ→Ⅱ→Ⅲ→Ⅳ B.Ⅱ→Ⅰ→Ⅲ→Ⅳ
C.Ⅱ→Ⅲ→Ⅳ→Ⅰ D.Ⅳ→Ⅱ→Ⅲ→Ⅰ
4.图a中的Ⅲ,其岩石类型属于图b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5.图b中地质作用相同的是( )
A.①与② B.③与④
C.⑤与⑥ D.⑦与⑧
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致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据此完成6~7题。
6.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
①岩浆冷却较快 ②岩浆冷却较慢 ③在地表形成 ④在地下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该岩石可能是(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2022·辽宁月考] “薄饼岩”又称千层饼岩,是一种水状的薄层沉积岩。它的形成过程是:大陆上冲下来的泥土掩埋大量近海海洋生物使其形成石灰岩;上层这些泥土经过压实固结后形成泥页岩。之后,海洋生物可能再次繁盛,又经历以上的过程不断重复,最终使得石灰岩与泥页岩层层叠加。左图是新西兰海岸边的薄饼岩景观,右图是灰薄饼岩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薄饼岩”形成的过程中,内力作用表现为( )
A.地壳水平挤压 B.地壳相对稳定
C.岩浆活动频繁 D.变质作用强烈
9.左图景观的形成过程是( )
A.内力抬升—海水侵蚀—固结成岩
B.内力抬升—冷却凝固—海水侵蚀
C.固结成岩—内力抬升—海水侵蚀
D.固结成岩—海水侵蚀—内力抬升
[2022·河南高三月考]石花是溶洞中比较少见的、形态如花、体积不大的岩石的统称。2019年3月,在我国某地发现了世界级石花洞(见下图),石花类型之丰富、面积之广、密度之大都令人咋舌。据此完成10~11题。
10.该石花洞最可能位于( )
A.云贵高原 B.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
11.该石花洞主要岩石类型属于(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二、综合题
12.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在图中标出地壳、大气圈、水圈的圈层名称。(3分)
(2)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________,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________,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________。(3分)
(3)大气圈包围着地球,它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等圈层之间相互________、相互________,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4分)
(4)请据图分析地壳厚度有什么特点,具体表现是什么?(6分)
13.读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字母表示的岩石: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4分)
(2)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分别是:
F________,G________,H________,
I__________。(4分)
(3)地壳物质循环过程是指由岩浆到____________再到____________的过程。(2分)
14.[2022·华中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图中A处的岩石为三大类岩石中的哪类岩石?请简述判断理由。(4分)
(2)如果用C、D分别表示花岗岩和玄武岩,请将字母填入图中的适当位置。花岗岩和玄武岩的形成有何不同?(8分)
(3)岩石A、B接触地带可能形成哪种岩石?(2分)
(4)A、C、D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____________,简述其理由。(6分)
限时规范特训7
1~2.解析:第1题,地球的内部结构分层中,莫霍面以上为地壳,莫霍面往下到古登堡面之间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为地核。大陆上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钻井深8 588米”,可见未穿透地壳,也未达莫霍面,故A正确,B错误。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钻井既然未穿透地壳,当然更不会穿透岩石圈,也不会即将穿透地幔,故C、D错误。第2题,油气资源多储藏在沉积岩中,油气钻井深达8 500米,说明当地拥有深厚的沉积岩,正确答案为D,A、B、C错误。
答案:1.A 2.D
3~5.解析:第3题,一般情况下,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位置越偏下,形成时间越早;后发生的地质事件会覆盖或切断先发生的地质事件。在图中先形成沉积岩Ⅱ,其次形成沉积岩Ⅰ,再岩浆侵入Ⅱ和Ⅰ形成岩浆岩Ⅲ,最后在岩浆岩与沉积岩接触地带形成变质岩Ⅳ。B正确,A、C、D错误。第4题,由上题解析可知,图a中Ⅰ、Ⅱ具有层理构造,属于沉积岩;Ⅲ岩层属于侵入型岩浆岩;Ⅳ位于岩浆岩与沉积岩接触位置,为变质岩。根据图b中沉积岩及箭头指向可以判断甲为变质岩,乙为岩浆,丙为岩浆岩,丁为风化侵蚀的产物,戊为沉积物,C正确,A、B、D错误。第5题,根据上题解析,由图b中的地质作用过程可知,①为固结成岩作用,②为变质作用,二者不相同,A错误;③为重熔再生作用,④为冷却凝固作用,二者不相同,B错误;⑤为风化、侵蚀、搬运作用,⑥为风化、侵蚀、搬运作用,二者相同,C正确;⑦为风化、侵蚀、搬运作用;⑧为沉积作用,二者不相同,D错误。
答案:3.B 4.C 5.C
6~7.解析:第6题,由“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推断该岩浆岩应该是花岗岩,在地球内部形成,为侵入岩,冷却较慢,D项正确。第7题,生产优质砚台的原料岩石其岩性致密,呈薄板状,最符合变质岩特征,D项正确。
答案:6.D 7.D
8~9.解析:第8题,薄饼岩的水平形态保持很完整,形成过程中地壳相对稳定,没有水平挤压,A错误、B正确;根据材料信息“薄饼岩……泥页岩层层叠加。”可知,薄饼岩是沉积岩,其形成与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无关,C、D错误。第9题,根据材料信息“薄饼岩……泥页岩层层叠加”可知,先在海下形成沉积岩,再出露水面,经海边的海水侵蚀外力作用而成,C正确,A、B、D错误。
答案:8.B 9.C
10~11.解析:第10题,结合材料可知,石花产生于溶洞之中,属于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的地区为石灰岩广布的地区,我国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的地区为云贵高原,该石花洞规模庞大,最可能位于云贵高原,A项正确。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由于石灰岩分布较少,加之纬度偏高,气候较寒冷,不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而青藏高原也是石灰岩分布较少,加之海拔较高,气候较寒冷,不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排除B、C、D。第11题,结合上题可知,该石花洞属于喀斯特地貌,主要岩石类型是石灰岩,石灰岩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沉积岩,D正确,故选D。
答案:10.A 11.D
12.解析:第(1)题,地壳位于莫霍面以上,结合大气圈、水圈的定义可判断它们在图中的位置。第(2)、(3)题,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各圈层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4)题,由于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故在不同地区厚度不一,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
答案:(1)略。
(2)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3)氮 氧 联系 制约
(4)全球的地壳厚度是不均匀的;大陆地壳较厚,平均达33千米,高原和高山地区的地壳更厚,可达60~70千米;大洋地壳较薄,平均只有6千米,各大洋的平均厚度也不相同。
13.答案:(1)喷出岩 变质岩 沉积岩 侵入岩
(2)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冷凝作用
(3)岩石 新岩浆
14.解析:由图可知,A为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花岗岩为侵入岩,应标注在B类岩石的下半部分,玄武岩为喷出岩,应标在地表。A与B接触,会因高温高压而变质形成变质岩。沉积岩中可能找到化石,C、D为岩浆岩,没有化石。
答案:(1)沉积岩。(2分)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2分)
(2)标注略(2分) C标注在B岩石的下半部,D标注在B地顶端(地表)。玄武岩属岩浆岩中的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的;(3分)花岗岩属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裂隙冷却凝固而成的。(3分)
(3)变质岩。(2分)
(4)A(2分) A是沉积岩,C、D均是岩浆岩,只有在沉积岩中才可能存在化石。(4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统考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限时规范练15水循环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考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限时规范练13锋面系统与天气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考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限时规范练11气温与降水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