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地理一轮单元训练第十五单元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B卷)含答案
展开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是大自然给埃及的馈赠,但几千年来,尼罗河每年会定期泛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乙中尼罗河泛滥与农业生产的时间判断,正确的是( )
A.①6-10月 B.②9-11月
C.②4-5月 D.③7-8月
2.尼罗河上游地区的降水特点为( )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B.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C.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3.尼罗河泛滥给埃及带来的影响包括( )
①定期泛滥,带来肥沃土壤 ②便于航运,船可顺流而下
③催生历法,便于农业耕作 ④稀释盐分,缓解土壤盐碱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伏尔加河发源于东欧平原西部的瓦尔代丘陵中的湖沼间,是世界最长的内流河,注入里海,流域内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伏尔加河的大规模开发始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以修筑大型水利枢纽、进行梯级开发为重点,其中下游水库较少。下图为伏尔加河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伏尔加河梯级开发的不利条件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较少B.位于东欧平原,地势起伏较小
C.属于内流河,河流盐度较高 D.支流众多,春夏季多洪涝灾害
5.伏尔加河的梯级开发( )
A.带动东欧各国经济发展 B.根治了春季洪涝灾害威胁
C.实现了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D.流域内人均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6.伏尔加河综合开发利用中可能出现( )
①影响鱼类洄游产卵 ②下游水旱灾害频发
③内河航运能力下降 ④河水水质下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黄淮海流域缺水问题严重,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于2014年年底通水,该工程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增大汉水下游的防洪压力 B.有利于晋煤通过水运向外输出
C.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D.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
8.黄淮海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有( )
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 ②降水较少,径流量不足
③地面硬化,降水利用率低 ④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严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读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A工程对输入地的影响是( )
①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②缓解能源紧张的问题
③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④缓解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10.图中B工程( )
①北线可改善北京的大气环境 ②中线利用的可再生资源
③南线会加剧输出区水资源不足 ④三条线路都是利用的清洁能源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1.在图中C工程调入区,该资源缺乏的原因是( )
①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②生产生活耗能源多
③当地常规能源缺乏 ④水资源浪费、污染严重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引哈济党”工程是《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2011~2020年)》中的重要水资源配置保障工程,从苏干湖水系的大哈尔腾河跨流域适度调水到党河流域的党河水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引哈济党”工程的调水时间为( )
A.1~3月 B.4~9月 C.10~12月 D.12月~次年2月
13.“引哈济党”工程的实施,使( )
A.月牙泉补给量增加 B.敦煌市的洪涝灾害得以减轻
C.党河水库库容量变大 D.苏干湖流域的生态环境改善
地城嵌入是指跨国企业与地方组织建立联系的过程,关联的地方组织包括地方企业、政府机构、高校和科研机构、社会民间组织等。空客汉堡即空中客车公司德国汉堡工厂,位于汉堡市中心西面10千米处,是空客(“空中客车公司”的简称)在德国规模最大的企业,也是全世界三大飞机制造中心中最大的一个。空客汉堡的前身是汉堡飞机制造厂(当时德国第一大、全球第三大民用航空工业基地),后并入空客公司,空客公司(更名前为欧洲宇航防务集团)的全球总部位于法国图卢兹。下图中示意空客汉堡地城嵌入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空客汉堡吸引跨国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投资的优势条件有( )
①当地消费市场广阔 ②当地基础设施完善
③当地环境优美 ④当地劳动力廉价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5.嵌入初期,空客汉堡保留与本地企业关联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企业工人失业率 B.利用原有的地方服务
C.稳定本地消费市场 D.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16.空客汉堡的优化完善有利于( )
A.提高企业的研发成本 B.增强地方企业的市场垄断性
C.提高合作企业的遴选标准 D.保持企业业务的独立性
二战结束后,全球产业链大致经历过三次转移(如下表所示)。研究发现,产业链转移的步伐与产业转入地、转出地的青壮年劳动力变化的节奏基本是一致的。下图示意1950-2020年美国、中国内地、日本、亚洲四小龙(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欧洲六国(英、德、法、意、俄、西班牙)青壮年劳动力所占比重及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曲线表示中国内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8.20世纪50年代,美国向日本转移的产业最可能是( )
A.棉纺织业 B.重化工业 C.电子工业 D.精密机械
19.我国下列城市中,受第三次产业转移影响,青壮年劳动力所占比重首先明显上升的城市是( )
A.北京B.深圳C.合肥D.济南
产业结构超前系数(E)是指某一产业增长相对于整个产业经济系统增长趋势的超前程度,可用来测定某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当E>1时,表示产业超前发展,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当E<1时,则表示产业相对滞后发展,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粤东地区、粤西地区和粤北山区是广东省除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其他地区,习惯上被合称为“粤东西北”,属于广东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下面两表分别示意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超前系数(表1)和2001—2013年制造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表2)。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表1
表2
20.2001-2013年,“粤东西北”( )
A.第一产业滞后发展趋势加快 B.第二产业超前发展趋势波动
C.第三产业超前发展趋势不稳定D.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相同
21.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能是( )
A.第二产业生产力水平下降 B.产业经济效益在持续降低
C.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 D.三大产业结构趋于不合理
2018年12月9日,由中国四川某公司承建的位于挪威纳尔维克北面的哈罗格兰德大桥正式通车。这是北极圈内最大跨径的悬索桥,该桥全长153米,跨越水深350米的峡湾,主跨为145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2.该桥冬季施工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主要是( )
①施工时间短 ②气候严寒
③海面结冰 ④风浪大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3.大桥设计成跨径悬索桥而没有设计成桥墩支撑的梁式桥的主要原因是( )
①桥墩影响通航 ②与环境协调、美观
③海水过深 ④跨度不是很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全球化指数Gi=(Ti+Fi)/2(Ti为区域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Fi为实际利用外资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全球化指数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读江苏三大区域2000~2009年经济全球化指数比较图及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表,回答下列问题。
24.三大区域相比,苏南全球化指数高的原因是( )
A.苏南卫生机构和高校多,就业机会多 B.苏南地形平坦开阔,劳动力丰富
C.苏南有滨江临海的区位优势,交通便利D.苏南工业基础好,科技实力较强
25.下列有利于三大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是( )
A.促进人口由苏北、苏中向苏南迁移
B.优化产业结构,全力开发苏北的矿产资源
C.充分发挥苏南的比较优势,促进高技术产业从苏北、苏中向苏南转移
D.苏北、苏中地区承接苏南产业转移,促进对内对外开放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4小题,共50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长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也是维护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长期以来,受人类活动影响,长江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长江渔业资源年均捕捞产量不足10万吨。2019年初,农业农村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了《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方案》要求,2019年底以前,完成水生生物保护区渔民退捕,2020年底以前,完成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保护区以外水域的渔民退捕,丹冬峰暂定实行10年禁捕。禁捕范围包括14省市,纵贯长江上中下游,退捕渔民约27.8万人。为全面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2019年12月23日一部为长江“量身打造”的长江保护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下图为长江流域简图。
(1)指出可能造成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的主要人类活动
(2)分析我国专门为长江“量身打造”保护法的原因。
(3)有学者建议,禁捕政策实施后,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可利用洼地发展池塘养鱼。指出学者提出这一建议的依据。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河流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江和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年径流总量为9616亿立方米,全年无结冰期;黄河年径流总量为66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含沙量为35kg/m2,结冰期为12月至次年3月。长江中下游河段有巨大的航运价值,被称为“黄金水道”,而黄河下游河段航运价值较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输水,连通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并作为调蓄水库。下图为长江、黄河干流示意图。
(1)从地势特点的角度,简述长江、黄河的水电站主要分布在上游地区的原因。
(2)指出图中甲水电站的主要功能。
(3)简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现有河湖调水的好处。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匈牙利曾是欧洲传统客车制造重地,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参与国家,在欧盟国家中经济水平相对较低。B公司为我国电动汽车企业,生产的纯电动大巴达到严苛的欧洲标准。2017年该公司在匈牙利兴建欧洲第一座新能源纯电动大巴制造工厂,核心零部件和少数员工来自中国。产品销往匈牙利及欧洲各国,单辆售价约400万人民币。B公司在匈牙利的工厂成为中匈两国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示范项目。
(1)与中国相比,推测B公司纯电动大巴在欧洲更畅销的原因。
(2)分析B公司将首座欧洲工厂设在匈牙利的原因。
(3)分别阐述B公司在匈牙利的工厂项目对中匈两国的有利影响。
29.“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主要是通过政策、道路、贸易、货币等的互联互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已经得到沿线各国积极响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4分)
材料一 中亚五国图。
材料二 H地所在国家为哈萨克斯坦,该国人民多数信奉伊斯兰教,石油、天然气丰富,以采矿业和农牧业为主,加工业、机械制造业和轻工业相对落后,大部分日用消费品依靠进口。如今中哈两国经贸往来日益频繁,许多中国企业在哈萨克斯坦大量投资。
(1)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古代陆上丝绸之路渐趋衰落的主要原因。
(2)“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可以有效地促进相关国家的发展。根据材料,分析中哈经济合作对我国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3)简述共建“一带一路”对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第十五单元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B)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答案】
1.A
2.A
3.B
【解析】
1.尼罗河流域上游气候类型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每年当雨季来临时,尼罗河河水暴涨,中下游河水泛滥,一般在每年6-10月,此时期不能进行农业生产活动。11月一次年5月为枯水期,淤泥裸露,是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A正确;B、C、D错误。因此正确选项为A。
2.尼罗河上游的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分为湿季和干季,降水季节性强。尼罗河为世界最长河流,每年河流泛滥,说明年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故A项正确。B、C、D错误。
3.尼罗河泛滥,将上游大量的营养土带到埃及,①正确;尼罗河在埃及境内,坡降平缓,利于航运,故尼罗河便利的航运条件不是由尼罗河泛滥造成的,②错误;古埃及人为了掌握尼罗河水泛滥的确切日期,制定了太阳历,将一年分为12个月,并将一年分为三季,即“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便于农业耕作,③正确;尼罗河的泛滥稀释了土壤盐分,缓解了土壤的盐碱化问题,④正确,选择B项;A、C、D错误。
【答案】
4.B
5.C
6.B
【解析】
4.由所学知识可知,河流梯级开发主要从河流水量及落差大小来分析;伏尔加河梯级开发的不利条件是因为位于东欧平原,地势起伏较小,落差小,符合题意,B正确。伏尔加河流域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较少,表述错误,A错误。伏尔加河流位于内陆地区,由于河流支流众多,盐度较低,不符合题意,C错误。伏尔加河流域由于冬季降雪量大,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量大,易发生洪涝灾害,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B。
5.由所学知识可知,伏尔加河的梯级开发可以带动全流域国民经济的综合发展,A错误。伏尔加河的梯级开发减轻洪涝灾害,B错误。伏尔加河的梯级开发实现了发电、航运、旅游等综合效益,C正确。从材料中信息,无法判断流域内人均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D错误。故选C。
6.由所学知识可知,大坝建设可能影响鱼类洄游产卵,①正确;下游水库较少,调蓄作用不明显,水旱灾害频发,②正确;流域内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易导致河水水质下降,④正确;B正确。大坝、水库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内河航运能力,③错误,ACD错误。故选B。
【答案】
7.D
8.B
【解析】
7.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从丹江口水库调水,使汉江下游水量减少,减小汉水下游的防洪压力,A错误;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调水,并不能发展航运,B错误;南水北调是从南方把水调到北方,并不能解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C错误;南水北调工程可以改善沿线地区的供水条件,从而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D正确。故选D。
8.黄淮海地区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生产生活需水量大,①正确;当地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小、径流量不足,②正确;地面硬化,降水利用率低并不是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③错误;再加上当地的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使该地区水资源供应紧张,④正确。B项的①②④正确,ACD错误。故选B。
【答案】
9.C
10.A
11.D
【解析】
9.结合图例可看出,A为西气东输工程,迁入地为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可缓解迁入地能源紧张问题,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经济发展,②③正确;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是对输出地的影响,①错;A工程输送的是能源,不会缓解水资源不足的问题,④错。②③正确,故选C。
10.结合图例可看出,B为我国西电东送工程,北线可改善北京大气环境,①正确;中线利用的是长江的水电,为可再生资源,②正确;南线输出区输送的是电能,不会加剧水资源不足问题,③错;北线利用的主要是火电,④错;①②正确,故选A。
11.结合图例可看出,C为我国南水北调工程,调入区为华北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生产生活水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污染严重,①④正确;C为调水工程,与能源无关,②③错。①④正确,故选D。
【答案】
12.B
13.A
【解析】
12.“引哈济党”工程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汛期出现在夏季,4~9月大哈尔腾河水量较大,可供调出水量较多,党河水库蓄水选择在汛期,水量较大,便于在枯水期为下游提供用水,B正确。1~3月、10~12月、12月~次年2月均有结冰时期,不适合调水,ACD错误。故选B。
13.“引哈济党”工程的实施可为党河水库下游提供生产、生活用水,月牙泉补给量增加,A正确。敦煌市的洪涝灾害并不频繁,“引哈济党”工程的实施主要目的是解决敦煌缺水和生态问题,B错误。水库库容量是一定的,调水工程与党河水库库容量变大无关,C错误。苏干湖流域属于水源调出区,水资源调出,会导致该地区水资源减少,可能会影响当地生态和经济的发展,D错误。故选A。
【答案】
14.B
15.B
16.D
【解析】
14.由材料可知,空客汉堡是德国汉堡工厂,是德国规模最大的企业,因此区位优势为当地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②③正确;跨国制造企业产品一般面向全球市场,且德国面积较小,当地消费市场相对较小,①错;德国经济发达,劳动力价格高,④错。②③正确,故选B。
15.结合图中信息可看出,嵌入初期,利用的是本地服务企业,可知保留与本地企业关联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原有的地方服务,B正确;可以降低当地企业工人失业率,但不是主要目的,A错;保留与本地企业关联不是为了稳定本地消费市场和扩大企业生产规模,CD错。故选B。
16.对比扩大发展阶段和优化完善阶段图可看出,优化完善阶段加强了与本地服务企业的战略联盟、增加了跨国服务企业分公司,可知可将与服务有关的业务外包出云,有利于保持企业业务的独立性,D正确;提高企业研发成本为不利影响,A错;对地方企业的市场垄断性和提高合作企业的遴选标准影响不大,BC错。故选D。
【答案】
17.D
18.A
19.B
【解析】
17.读图可知,在20世纪50~70年代,①曲线显著上升,即该国青壮年劳动力所占比重显著上升,说明该国劳动力数量显著增加,使得劳动力成本下降,该国具有接受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条件,应该表示日本,A错误;该时期②曲线显著下降,即该国青壮年劳动力比重显著下降,使得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出,应该表示美国,B错误。④曲线青壮年人口所占比重显著上升出现时间最晚(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说明其接受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的时间最晚,应该表示中国内地,D正确,C错误。故选D。
18.二战后,美国是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土地和劳动力成本高。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美国将棉纺织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工业基础好但成本较低的日本转移,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9.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前沿阵地。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深圳最先开始接受日本、港澳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青壮年劳动力比重随之明显上升,B正确。故选B。
【答案】
20.B
21.C
【解析】
20.从表中可以看出,2001—2013年,“粤东西北”第一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小于1,结合材料信息“当E<1时,则表示产业相对滞后发展,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说明第一产业滞后发展,但第一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的数值在增大,说明第一产业索然滞后发展,但滞后发展的趋势减慢,A项错误;第二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先小于1,后大于1,再小于1,说明超前发展趋势不稳定,B项正确;第三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先小于1,后大于1,但2006—2010年和2011—2013年产业结构超前系数相差不大,说明第三产业超前发展趋势趋于稳定,C项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存在差异,并不相同,D项错误。故选B。
21.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可用来测定某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第二产业相对滞后发展,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但不能说明第二产业生产力水平下降,A项错误;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和产业经济效益无直接关联,B项错误;由表2可知,2001—2013年,“粵东西北”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超前系数大于1,说明其超前发展,资源密集型和资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超前系数小于1,说起滞后发展,说明各类型制造业发展状况差异较大,分工协作程度较低,C项正确;由材料可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D项错误。故选C。
【答案】
22.A
23.D
【解析】
22.本题组考查桥梁建设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由题意得之,桥梁施工地点为挪威西海岸的峡湾中。该纬度高,且在北极圈内。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冬季施工过程,由于高纬高,且在北极圈内,白昼极短,一段时期甚至会出现极夜现象。因此施工时间短。纬度高,加之冬季,气候严寒正确。该地海面受西风及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海面不结冰。该地位于峡湾避风避浪,风浪小。因此答案为A。
23.悬索桥与桥墩桥相比,适宜于修建桥墩困难或不宜建桥墩的地区。但悬索桥由于技术所限对桥梁跨度有要求不能太大。由图中可知峡湾内无海港,且纳尔维克在大桥外侧,推测峡湾内航运极少,通航应该不是其考虑主要因素。与环境协调、美观是建大桥中应该考虑的因素,但不会是决定桥梁建筑技术选择的主要因素。题意中海水深350米,过深,建桥墩困难,这是采用悬索桥的主要原因。跨度不是很大,是采用悬索桥技术的前提要素,自然也是主要因素。所以答案为D。
【答案】
24.D
25.D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工业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24.苏南地区工业化和科技水平高,国际贸易发达,商品、资金、人员的跨国流动较频繁,因此全球化指数高。故D项正确。
25.引导苏南传统产业逐步转移苏北、苏中地区,发挥苏北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低的区位优势,促进苏南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故D项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
26.(12分)
【答案】
(1)拦河筑坝、水域污染、过度捕捞、挖砂采石、滩涂围垦。
(2)长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水源地、生态宝库和重要的黄金水道;长江沿线河湖水污染形势严峻,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小持续加重;通过立法,把长江保护上升为法律制度,做到有法可依,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效果会更明显。
(3)长江流域部分地区洼地较多,水资源丰富,发展池塘养鱼的优势明显;有利于帮助部分渔民禁捕后再就业;长江沿线城市众多,鱼类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减轻长江水域养殖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
本题主要长江沿线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需要加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迁移运用。体现了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1)长江中上游地区水能丰富,中下游地区航运便利,沿线经济发达,水中生活着中华鲟、白鳍豚等大量水生生物。导致长江水生生物生存环境恶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拦河筑坝,影响水生生物的自然迁移与洄游;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江面船舶作业导致水域污染;人类的过度捕捞,航道整治、挖沙采石、围垦滩涂等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等。
(2)“量身打造”意思是按照消费者的需要定做产品,因此解答本题应从长江的重要性、特殊性以及“量身打造”的重要性等方面考虑。我国南水北调从长江调水;长江与洞庭湖、鄱阳湖等水体互补,为周边地区提供水源,因此长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水源地。“长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也是维护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说明长江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航运价值高,船舶往来穿梭,易造成生态破坏和水污染;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多,经济较发达,污水排放量大,因此长江沿线河湖水污染形势严峻,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小持续加重。通过立法,可以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规范行为,使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效果会更明显。
(3)“利用洼地发展池塘养鱼”的依据,应从当地的地形、市场需求、池塘养鱼的优点等方面考虑。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地势低平、河湖密布,被称作“鱼米之乡”,因此长江流域部分地区水资源丰富、洼地较多,为发展池塘养鱼提供有利条件。宜宾、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城市均位于长江沿线,城市众多,鱼类产品市场需求量大。材料显示,受人类活动影响,长江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为保护长江鱼类资源,长江流域实行退捕和禁捕等措施,利用洼地发展池塘养鱼,可以帮助部分渔民禁捕后再就业,保障居民的收入。利用洼地发展池塘养鱼,可以减轻长江的压力,从而减轻长江水域养殖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27.(12分)
【答案】
(1)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第二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水力资源蕴藏量大。
(2)防洪、发电、灌溉(供水)等。
(3)减少占用耕地,节省建设成本;降低施工难度,缩减工程量,缩短工期;改善河湖沿岸的基础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等。
【解析】
本大题以长江、黄河干流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水电站的选址、功能、南水北调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图文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1)根据所学知识,黄河和长江的上游流经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同时水量较大,蕴藏丰富的水力资源,有利于水电开发,因此长江、黄河的水电站主要分布在上游地区。
(2)图中甲水电站位于黄河上游,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发电;同时水库蓄水,可以调节下游水量,有利于防洪;蓄水后还可以提供灌溉用水(供水)。
(3)据材料分析,利用现有的河湖,就不用特意开挖河道输水,有利于减少工程量,降低施工难度,缩短工期;开挖河道少,可以减少对耕地的占用,节省建设投资成本;调水线路的确定,对调水的河湖沿岸,有利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等。
28.(12分)
【答案】
(1)欧盟环保等级要求高,对电动大巴市场需求大;欧洲经济发达、购买能力强。
(2)匈牙利地理位置位于欧洲中部,距欧洲各市场近,便于向欧洲各国进行运输;相对于西欧国家,匈牙利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低,生产成本低;匈牙利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政策大力支持;悠久的大巴制造历史、良好的产业基础,大批优秀的产业和技术工人
(3)对中国:利于企业开拓欧洲国际市场;对一带一路建设起到示范作用;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对匈牙利:带动了当地就业、税收;促进当地上下游配套产业的发展;新能源大巴可减少当地废气排放,改善大气质量。
【解析】
本题以材料为背景,以图为载体,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和产业转移及其影响,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1)据材料可知,B公司为我国电动汽车企业,生产的纯电动大巴达到严苛的欧洲标准,说明欧盟环保等级要求高,我国生产的纯电动大巴更环保,市场需求大,欧洲经济水平高、购买力强,所以纯电动大巴在欧洲更畅销。
(2)据图可知,匈牙利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欧洲中部,距欧洲各市场近,便于向欧洲各国进行运输,接近消费市场;在欧盟国家中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匈牙利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低,生产成本低,收益大;据材料可知,匈牙利曾是欧洲传统客车制造重地,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参与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大巴制造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好,设施完善,经验丰富、劳动力素质高。
(3)从中国来看:B公司在匈牙利建厂利于开拓欧洲国际市场;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从匈牙利来看: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了当地就业、增加税收;促进相关的产业发展;新能源大巴更环保,可减少废气排放,减少大气污染,提高当地的环境质量。
29.(14分)
【答案】
(1)沿线地区环境变化大;地区冲突和战乱多;海上贸易的快速发展。
(2)改善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增加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促进加工业、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促进能源、加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3)加强沿线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沿线地区资源的合理调配;促进沿线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加强沿线地区的文化交流。
【解析】
本题以“一带一路”为背景,考查区域合作的社会影响,难度一般。
(1)区域自然环境变化大、地区冲突和战乱多、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等都会导致区域发展的变化,可从上述方面分析古代陆上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推测,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是因为它有着难以克服的致命弱点:①陆路运输,要穿过一连串国家和民族。而西夏和奥斯曼帝国对商路的控制,影响到全线畅通。②陆上“丝绸之路”位于我国西部,深处内陆;而我国主要的外销产品,如丝绸、瓷器、茶叶等产区,大多在东南沿海。陆路外运,既不经济,又不方便。③陆路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要超过葱岭和戈壁沙漠,风沙弥漫,行程艰苦,依靠骆驼为运载工具的运输量有限,而且时间久,运费高,限制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④陆上“丝绸之路”的缺点,恰好是海路的优点。自14世纪至16世纪世界地理大发现以来,“丝绸之路”走向衰落。
(2)根据材料,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特征可知,哈萨克斯坦经济结构和我国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哈经济合作有利于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促进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增加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促进加工业、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促进能源、加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3)考查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言之有理即可,可以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一带一路”加强沿线地区的经济联系,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矿产资源,农牧产品等种类不同,“一带一路”有利于沿线地区资源的合理调配;“一带一路”促进沿线地区有利于加强沿线地区的文化交流。名称
时间
转移方向
第一次产业转移
20世纪50~70年代
美国转出,日本、德国转入
第二次产业转移
20世纪70~80年代
日本、德国转出,亚洲四小龙及部分拉美国家转入
第三次产业转移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
欧美日发达国家、亚洲四小龙转出,中国内地等转入
时间/年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1—2005
-2.35
0.87
0.52
2006—2010
-1.10
2.13
1.35
2011—2013
-0.88
0.21
1.31
劳动密集型
资源密集型
资金技术密集型
1.51
0.66
-0.08
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支出(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个)
卫生机构数(个)
公共图书馆(个)
普通高校数个)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万人)
苏南
288.65
1067.64
34022
5931
50
86
220.93
苏中
109.20
855.02
14399
3451
23
14
53.29
苏北
168.71
685.25
12067
4006
37
22
105.01
高中考试地理特训练习含答案——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这是一份高中考试地理特训练习含答案——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十六章 城市,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单元检测十二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单元检测十二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一轮单元训练第十五单元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A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单元训练第十五单元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A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启动西气东输工程最重要的原因是,中线工程输水干渠长度约为,中线输水量较小的月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