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四地球上的水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四地球上的水课件0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四地球上的水课件02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四地球上的水课件03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四地球上的水课件04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四地球上的水课件05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四地球上的水课件06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四地球上的水课件07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四地球上的水课件08
    还剩3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四地球上的水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四地球上的水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2练海洋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0练 水循环原理的应用
    [2021浙江1月·21,3分,难度★★☆☆☆]将污水和雨水分别用不同的收排系统进行管理是改善城市水环境的重要措施。下图为华北某城市雨污分流收排系统示意图。完成第1题。1.城市实施雨污分流收排有利于(  )①改变河网,拓展城市空间 ②改善水质,提高用水效率 ③增加蓄渗,减少城市内涝 ④节约土地,降低资源消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B 城市实施雨污分流工程,有利于增加蓄渗,减少城市内涝;雨水和污水分流,有利于改善水质,对雨水及时回收,可以提高用水效率;雨污分流工程不会改变河网,也不会拓展城市空间,无法起到节约土地的作用。故选B。
    [2020全国Ⅰ·7—8,8分,难度★★★★☆]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下图示意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据此完成2—3题。               2.参照上图,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是(  )①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 ③人工岛足够长 ④人工岛足够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B 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以降水补给为主,降水多、下渗的雨水较多时,咸/淡水界线会向海岸线方向扩展,降水少、下渗的雨水少时,咸/淡水界线会向人工岛中部收缩,因而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时,地下淡水区相对稳定,①对、②错。人工岛狭长时,大气降水会很快通过地面流入海洋,地下淡水补给少,地下储存的淡水较少,地下淡水区小,保持相对稳定的难度大;人工岛足够宽,降水到达地表后下渗的面积较广,地表径流的下渗量多,地下淡水补给较多,地下淡水区较大,能形成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③错、④对。故选B。
    [2020全国Ⅰ·7—8,8分,难度★★★★☆]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下图示意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据此完成2—3题。               3.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主要因为其(  )A.取水难度大B.开采周期长C.水质较差D.储量较少
    3.D 一般情况下,人工岛面积较小,降水后渗透到地下的水量有限,因而地下淡水储量较少,无法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D正确。人工岛主要由碎石和泥沙填造而成,地下淡水多为潜水,埋藏深度小,易开采,取水难度较小,A错误;人工岛地下淡水储量较少,因而开采利用周期不长,B错误;人工岛上人口少,生产生活污染少,地下淡水水质较好,C错误。
    [2017全国Ⅰ·6—7,8分,难度★★★★☆]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4—5题。4.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4.C 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与年均降水量相当。该地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因此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约为210毫米。
    [2017全国Ⅰ·6—7,8分,难度★★★★☆]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4—5题。5.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
    5.A 由图可知,坡面坡度大,岩性硬,地表水与地下水储存条件差,由于水分储存量小,实际蒸发量最小。
    [2021 福建·9—10,6分,难度★★★☆☆]罗布泊地区原为湖泊,是塔里木盆地的汇水与积盐中心之一,干涸过程中盐壳(盐分在地表积聚形成的坚硬壳状物质)广泛发育。下图示意罗布泊地区内相邻且不同海拔的甲、乙、丙三处地下水埋深、盐壳厚度和含盐量。据此完成6—7题。6.甲、乙、丙三处盐壳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乙丙甲
    6.B 由材料可知,盐壳是罗布泊干涸过程中盐分在地表积聚形成的坚硬壳状物质,盐壳形成过程中地下水通过地表蒸发大量散失,埋深不断加大,故地下水埋深越大的地方盐壳形成时间越早,故三处盐壳形成的先后顺序是甲丙乙,故选B。
    [2021 福建·9—10,6分,难度★★★☆☆]罗布泊地区原为湖泊,是塔里木盆地的汇水与积盐中心之一,干涸过程中盐壳(盐分在地表积聚形成的坚硬壳状物质)广泛发育。下图示意罗布泊地区内相邻且不同海拔的甲、乙、丙三处地下水埋深、盐壳厚度和含盐量。据此完成6—7题。7.丙处盐壳刚开始形成时,甲、乙、丙三处中(  )A.甲处降水量最多 B.甲处地下水水位最高 C.乙处蒸发量最多 D.丙处地表温度最高
    7.C 甲、乙、丙是罗布泊地区内三个相邻的地点,虽然海拔不同,但罗布泊地区地形平坦,三地海拔差距不大,因此三地气温差距不大,D错。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丙处盐壳刚开始形成时,甲处盐壳已经形成,地下水水位较低,地表干涸,水分蒸发量少,降水量较少,A、B错。丙处盐壳刚开始形成时,乙处还是湖泊,蒸发量最多,C对。
    8.[2020山东·16,12分,难度★★★☆☆]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西走廊西大河流域的永昌盆地介于永昌南山与永昌北山之间,海拔1 875—2 106 m,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盆地内分布有若干块湿地,这些湿地的形成是地形、地质条件及地表水、地下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金川峡水库位于盆地最低处,是当地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水源地。(1)从地形、地质角度分析湿地的成因。(6分)
    8.【参考答案】 (1)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表水自西南向东北流动,补给湿地;盆地内有断层分布,地下水沿断层出露;位于永昌盆地低洼处,易于积水。【解题思路】 第(1)问,设问的限定词是地形、地质,故需要从地形类型、地势起伏、断层分布来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表水自西南流向东北,补给湿地;盆地内有断层分布,地下水会沿着断层出露;湿地位于永昌盆地低洼处,容易积水。
    8.[2020山东·16,12分,难度★★★☆☆]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西走廊西大河流域的永昌盆地介于永昌南山与永昌北山之间,海拔1 875—2 106 m,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盆地内分布有若干块湿地,这些湿地的形成是地形、地质条件及地表水、地下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金川峡水库位于盆地最低处,是当地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水源地。(2)说明永昌盆地内湿地对金川峡水库的意义。(6分)
    8.【参考答案】 (2)湿地位于水库上游,在洪水期能削减洪峰;湿地受地下水补给,(枯水期)为水库提供较为稳定的水源;湿地可以对泥沙、污染物等进行过滤、沉淀、吸附、降解,净化入库水质。【解题思路】。第(2)问,主要从湿地的功能及其对水库的影响分析,从削峰补枯、净化水质等方面说明即可。
    9.[2018全国Ⅰ·37,22分,难度★★★☆☆]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6分)
    9.【参考答案】 (1)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解题思路】 第(1)问,由材料信息分析可知,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说明地形平坦开阔。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而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形成内流河,说明该地区气候较为干旱,降水较少,蒸发旺盛。
    9.[2018全国Ⅰ·37,22分,难度★★★☆☆]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 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6分)
    9.【参考答案】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解题思路】 第(2)问,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形成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说明该地区降水量基本不变化,但气候较为干旱,蒸发旺盛,蒸发量逐渐增大。乌裕尔河下游排水时,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时,降水量等于蒸发量。因此,二者数量关系表现为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9.[2018全国Ⅰ·37,22分,难度★★★☆☆]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6分)
    9.【参考答案】 (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解题思路】 第(3)问,由于乌裕尔河河水不断带来盐分,加上气候干旱,水分蒸发,盐分大量积聚,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9.[2018全国Ⅰ·37,22分,难度★★★☆☆]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 并说明理由。(4分)
    9.【参考答案】 (4)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解题思路】 第(4)问,本问为开放性试题,可以选择同意或不同意进行分析。同意的理由可以从水环境、生物多样性、泥沙淤积等方面进行分析,恢复为外流河后河流水文特征会向有利方向发展,可防止盐分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不同意的理由可从湿地保护方面进行分析,包括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等。
    第11练 河湖水文特征分析
    [2019海南·16—17,6分,难度★★★★☆]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据此完成1—2题。1.锡林河春汛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地下水B.大气降水C.冰川融水D.冰雪融水
    1.D  地下水是常年补给且最稳定的补给形式,所以春汛补给水源不是地下水,故A错误。“降水集中在6—8月”,说明大气降水补给在夏季,故B错误。内蒙古为高原地形,冰川较少,故C错误。该地降水虽然集中在夏季,但因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冬季也有一定的降雪,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化,形成春汛,故正确答案为D。
    [2019海南·16—17,6分,难度★★★★☆]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据此完成1—2题。2.锡林河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夏季(  )A.冻土融化,下渗量大B.生活用水量大C.植被繁茂,蒸腾量大D.生产用水量大
    2.D  冻土融化始于春季,如果冻土融化对河流流量有影响,也应该是影响春汛,而不是伏汛,故A错误。生活用水量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小,故B错误。该地“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可见水分条件较差,植被不会特别繁茂,而且河流附近的植被蒸腾作用非常有限,不会导致“伏汛不明显”这样的结果。故C错误。该地主要为牧区,部分地区为种植业,夏季农业用水量较大,导致河流中的水被大量使用,因此D正确。
    [2021广东·8—9,6分,难度★★★☆☆]岸线发育系数(简称SDI)是反映湖泊几何形态的指标,其值越大表示湖岸线越曲折。我国某内陆咸水湖,拥有丰富的湖岸线资源,部分湖岸区域沙漠化现象较为明显。下图示意该湖1973—2017年水位和SDI值变化。据此完成3—4题。3.导致1973—2004年SDI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水下地貌体出露 ②湖岸土地沙化加剧 ③湖盆区构造沉降 ④人类活动强度减弱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3.A 读图可知,该湖泊1973—2004年水位明显降低,SDI明显变大,说明湖泊水位下降,岸线变得曲折。湖泊水位下降,岸线附近的水下地貌体出露会使水面形态变得更加不规则,进而使岸线变得更加曲折,①正确;由材料可知,部分湖岸区域沙漠化现象加剧,这会对湖岸的自然演化过程产生较大影响,使岸线变得更加曲折,②正确。湖盆区构造沉降对湖泊原有湖面形态影响不大,不易导致湖岸变得曲折,③错误。湖岸沙漠化加剧主要是人类活动强度增加导致的,④错误。
    [2021广东·8—9,6分,难度★★★☆☆]岸线发育系数(简称SDI)是反映湖泊几何形态的指标,其值越大表示湖岸线越曲折。我国某内陆咸水湖,拥有丰富的湖岸线资源,部分湖岸区域沙漠化现象较为明显。下图示意该湖1973—2017年水位和SDI值变化。据此完成3—4题。4.2010—2017年SDI值的变化指示了该湖(  )A.湖岸线长度变短 B.沿岸区域土地沙漠化加剧C.湖泊的面积稳定 D.沿岸区域生境多样性增加
    4.D 由图可知,2010—2017年,湖泊水位显著上升, SDI波动上升。据此可知,湖水水量增大,湖泊面积增加,湖岸线变长,沿岸区域土地沙漠化减轻,生态环境变好,生境多样性增加,故选D。
    [2018全国Ⅲ·6—8,12分,难度★★☆☆☆]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第5—7题。5.贝加尔湖形成于(  )A.地壳断陷集水B.火山口集水C.河流改道D.滑坡阻断河流
    5.A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且深度还在加大,符合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构造湖的特征。火山口集水形成的火山口湖一般保留有完整的锥形火山山体和封闭的中部洼地,滑坡阻断河流形成堰塞湖后,一般在堰塞体的下方保留原来的河道,图中信息均不符合。河流改道不会形成较深的湖泊。
    [2018全国Ⅲ·6—8,12分,难度★★☆☆☆]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第5—7题。6.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A.湖区降水量加大B.入湖径流增多C.湖盆在加深D.入湖泥沙增多
    6.C 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主要是由入湖河流搬运的泥沙在湖中沉积形成的,若入湖径流增多,则输沙量增大,入湖泥沙增多,沉积物增加使湖床抬高,湖泊变浅,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的特征不相符。贝加尔湖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少,降水量的加大不会对湖水深度产生明显影响。由于断层中部继续下陷,湖盆在加深,尽管外力作用使沉积物不断加厚,但湖水深度还在加大。
    [2018全国Ⅲ·6—8,12分,难度★★☆☆☆]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第5—7题。7.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湖面蒸发弱B.湖泊面积大C.湖水盐度低D.湖水深度大
    7.D 贝加尔湖属于大陆内部的内流湖。周围的径流注入湖泊,湖水及附近土壤水分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的水汽再以降水的形式落回地面,构成湖水的循环。但由于湖水深度较大,底层湖水与表层水的交换量少、交换速度慢,故湖水整体更新缓慢。
    [2020山东·9—10,6分,难度★★★☆☆]奥赫里德湖和普雷斯帕湖位于巴尔干半岛,是沿断层形成的典型构造湖,由岩性为石灰岩的加利契察山相隔(下图)。奥赫里德湖面积348 km2,湖面海拔695 m,平均深度144.8 m,湖水透明度21.5 m,是欧洲透明度最高的湖泊,渔产不甚丰富;普雷斯帕湖面积275 km2,湖面海拔853 m,平均深度18.7 m,湖水透明度1.5—7.2 m,透明度湖心最大、近岸较小,渔产颇丰。据此完成8—9题。8.奥赫里德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A.雨水B.河流水C.地下水D.冰雪融水
    8.C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该湖泊位于山间断陷盆地,地势较高,河流稀少。该区域的气候应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山体高度较低,一般不会存在冰川,所以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应为地下水。C正确。
    [2020山东·9—10,6分,难度★★★☆☆]奥赫里德湖和普雷斯帕湖位于巴尔干半岛,是沿断层形成的典型构造湖,由岩性为石灰岩的加利契察山相隔(下图)。奥赫里德湖面积348 km2,湖面海拔695 m,平均深度144.8 m,湖水透明度21.5 m,是欧洲透明度最高的湖泊,渔产不甚丰富;普雷斯帕湖面积275 km2,湖面海拔853 m,平均深度18.7 m,湖水透明度1.5—7.2 m,透明度湖心最大、近岸较小,渔产颇丰。据此完成8—9题。9.导致两湖渔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水温B.水深C.水量D.水质
    9.D 由材料可知,奥赫里德湖湖水透明度高,说明湖水中的营养物质少,水生生物少,鱼类饵料少,鱼类少,而普雷斯帕湖湖水透明度较低。所以导致两湖渔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质。D正确。
    [2018全国Ⅱ·9—11,12分,难度★★★☆☆]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10—12题。10.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
    10.B 我国降水量和降水变率的大小主要受夏季风强弱的影响,与植被覆盖率关系不大,A、C选项错误;植被覆盖率提高,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增强,能够减少河水含沙量,B选项正确;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能力提高,河流径流量会减小,D选项错误。
    [2018全国Ⅱ·9—11,12分,难度★★★☆☆]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10—12题。11.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B 与第2、3次降水相比,第5次降水历时并不长,①错;第5次降水历时较短,但是降水量与第3次的降水量相差不大,说明其降水强度较大,②对;前几次降水导致地下水含量增加,无法容纳更多的地表水,大量降水形成地表径流汇入河流,③对;植被主要是阻碍地表径流,降低汇流速度,对每一次降水的阻碍作用没有差异,④错。B选项正确。
    [2018全国Ⅱ·9—11,12分,难度★★★☆☆]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10—12题。12.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A.河床 B.沟谷C.裸露坡面D.植被覆盖坡面
    12.D 河流形成洪峰就会冲刷河床和沟谷的泥沙,提高河流的含沙量,第5次降水形成了洪峰,但含沙量较小,说明河床和沟谷的含沙量较小,A、B选项错误;裸露坡面每次降水都会出现水土流失,从而增加河流的含沙量,而前5次降水河流含沙量都比较小,说明该流域裸露坡面较少,C选项错误;由于多次降水,坡面径流冲刷,将植被覆盖坡面植株之间的枯枝落叶冲走,部分土壤裸露,第6次降水形成的坡面径流冲刷这些土壤,导致水土流失,增加河流的含沙量,D选项正确。
    [2022全国乙卷·7—8,8分,难度★★★☆☆]下图显示黄河桃花峪附近花园口水文站监测的1958年7月、1996年8月两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的关系。读图完成13—14题。13.1958年7月洪水过程中,图中O、P两点水位变化趋势及两点流速相比(  )A.O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 B.O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C.P点水位上涨,流速较慢 D.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快
    13.A 一般情况下,洪峰来临前,河流下游水位上涨较快,河水流速较快。P、O两点表示同一水文监测站不同时间观测的水位与流量,过P、O两点作曲线的切线(如下图),过O点的切线斜率大于过P点的切线斜率,说明P点水位单位时间内变化较O点小,故O点应为洪峰来临前河流水位上涨时观测的数据,B、C错。读图可知,1958年7月洪水过程中,图中O点水位较P点低,但两点的流量相同(如下图),说明O点水流速度较P点快,A对,D错。
    [2022全国乙卷·7—8,8分,难度★★★☆☆]下图显示黄河桃花峪附近花园口水文站监测的1958年7月、1996年8月两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的关系。读图完成13—14题。14.图示资料表明,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  )A.洪水含沙量大B.洪峰水位低C.河床高D.洪峰流量大
    14.C 读图可知,与1958年7月相比,1996年8月洪峰流量较小,水位较高,说明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河床高,洪峰水位高,C对。
    15.[2020天津·18(3),6分,难度★★★☆☆]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伊朗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近年来,中伊两国合作领域日益广泛。甲湖和乙湖所在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两湖都是内流湖,且湖面海拔相近,但甲湖为淡水湖,乙湖为盐湖。  分析甲湖为淡水湖,乙湖为盐湖的原因。(6分)
    15.【参考答案】 甲湖有多条河流汇入,丰水期水位升高;甲湖湖水顺河道流向乙湖,带走盐分,乙湖只有河流汇入,但无河流流出;湖水蒸发强烈,使盐分积累。【解题思路】 结合水循环的知识,从蒸发、降水、径流、下渗等环节分析湖泊盐分的收支状况即可。读图可知,甲湖有多条河流汇入,入湖水量较大,且甲湖水位高于乙湖水位,甲湖湖水注入乙湖时会将部分盐分带入乙湖,从而使甲湖盐度降低,成为淡水湖;乙湖只有河流注入,而无河流流出,且乙湖的海拔和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蒸发强烈,从而使湖水所含的盐分增加,成为盐湖。
    16.[2019全国Ⅲ·37,22分,难度★★★☆☆]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上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6分)
    【参考答案】 (1)(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未摆动);单一岩性(岩性相近)河岸,河岸直立。 【解题思路】 第(1)问,该地河流有明显的流量季节变化但是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需要从河流地理条件的特殊性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文字材料“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说明该河流所处地区地壳不断抬升导致下切侵蚀严重,河道加深。再结合图示推测河道两侧没有明显侵蚀,说明两岸岩石性质基本一致或者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
    16.[2019全国Ⅲ·37,22分,难度★★★☆☆]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上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2)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8分)
    【参考答案】  (2)变化特征:深度增加。原因:融雪补给为主,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融雪补给为主,含沙量低,流速持续加快,侵蚀河床。 【解题思路】 第(2)问,结合图可看出4—6月河水变深,说明河流水量变大,结合材料可知4—6月以融雪补给为主,水量变大,水位上升;而融雪补给时期河流含沙量低,流速加快,下切侵蚀严重,河水变深。
    16.[2019全国Ⅲ·37,22分,难度★★★☆☆]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上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3)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 (3)降水补给,(坡面侵蚀强,)河水含沙量高;径流量与流速变率大,流速降低时泥沙快速淤积。 【解题思路】 第(3)问,结合材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且降水多为暴雨,坡面侵蚀强,故河流含沙量大,结合图可以看出径流量减少后泥沙容易淤积。
    [2020浙江7月·8—9,4分,难度★★★☆☆]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洋流。完成1—2题。1.图中甲洋流(  )             A.位于副极地环流圈B.呈逆时针方向流动C.受极地东风影响大D.在性质上属于寒流
    1.D 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分布,可以确定该区域位于南半球,南半球不存在副极地环流圈,A错误。甲洋流为西风漂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受西风影响大,B、C错误。西风漂流属于寒流,D正确。
    [2020浙江7月·8—9,4分,难度★★★☆☆]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洋流。完成1—2题。2.关于图中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夏季时温和多雨B.②处分布着峡湾地貌C.③处行船时流急浪高D.④处有世界著名渔场
    2.C ①处地处安第斯山脉东部,位于山地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全年降水少,A错误。②处峡湾地貌主要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B错误。③处受西风影响,流急浪高,C正确。④处位于南极半岛东侧,纬度较高,受寒流影响显著,未形成世界著名渔场,D错误。
    3.[2021 山东·19,15分,难度★★★☆☆]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荷兰北部的马肯湖是围海造陆工程的遗留物,由人工堤坝与相邻水域隔开,水深仅2—4 m,风浪较小(图1)。长期以来,马肯湖淤积严重,水体浑浊,生态系统受到损害。2015年,荷兰政府决定采用人工群岛方案对湖泊进行治理。该方案提出利用疏浚淤泥、人工抛沙等技术,构建由沙坝、沼泽、浅滩、沟渠和植物等组成的人工岛(图2)。其中,沙坝是抵挡盛行风引起的风浪的主要屏障,沼泽是由湖底淤泥堆积而成的。在风、波浪、地势高差和水流等自然力量驱动下,人工岛内外形成了弱环流。     图1     图2(1)从图1中找出人工岛周边建造沙坝的合理位置,并在相应虚线框内填涂阴影。(3分)
    3.【参考答案】 (1)建造沙坝的合理位置如图所示。
    3.[2021 山东·19,15分,难度★★★☆☆]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荷兰北部的马肯湖是围海造陆工程的遗留物,由人工堤坝与相邻水域隔开,水深仅2—4 m,风浪较小(图1)。长期以来,马肯湖淤积严重,水体浑浊,生态系统受到损害。2015年,荷兰政府决定采用人工群岛方案对湖泊进行治理。该方案提出利用疏浚淤泥、人工抛沙等技术,构建由沙坝、沼泽、浅滩、沟渠和植物等组成的人工岛(图2)。其中,沙坝是抵挡盛行风引起的风浪的主要屏障,沼泽是由湖底淤泥堆积而成的。在风、波浪、地势高差和水流等自然力量驱动下,人工岛内外形成了弱环流。(2)从抵御风浪的角度,分析与石质堤坝相比,沙坝所具有的优势。(4分)    图1     图2
    3.【参考答案】 (2)沙坝疏松多孔,并可以生长植物,消能作用更强,能更有效地降低风浪速度;能吸附、固定悬浮物,可以自我修复或扩大规模,持续抵御风浪。
    3.[2021 山东·19,15分,难度★★★☆☆]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荷兰北部的马肯湖是围海造陆工程的遗留物,由人工堤坝与相邻水域隔开,水深仅2—4 m,风浪较小(图1)。长期以来,马肯湖淤积严重,水体浑浊,生态系统受到损害。2015年,荷兰政府决定采用人工群岛方案对湖泊进行治理。该方案提出利用疏浚淤泥、人工抛沙等技术,构建由沙坝、沼泽、浅滩、沟渠和植物等组成的人工岛(图2)。其中,沙坝是抵挡盛行风引起的风浪的主要屏障,沼泽是由湖底淤泥堆积而成的。在风、波浪、地势高差和水流等自然力量驱动下,人工岛内外形成了弱环流。(3)说明人工岛是如何实现马肯湖水环境质量改善的。(8分)   图1     图2
    3.【参考答案】 (3)在风与地势高差的驱动下,湖水从各个方向流入人工岛,并沿沟渠、沼泽、浅滩缓慢流动,水中的悬浮物逐渐沉积下来;岛内营造的地势高差,使大气降水经斜坡汇集到雨水蓄积区,改善了岛内水环境;岛内水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水生生物进一步截留、吸附悬浮物;净化后的水体通过人工岛内外的水体交换进入马肯湖,改善了马肯湖水环境质量。
    4.[2021 广东·17,20分,难度★★★★☆]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冰架分离后漂浮在海上的冰山被形象地称为冰筏。罗斯海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是南极大陆周边冰山输出最强的海区,洋流环境复杂。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罗斯冰架崩离、消融明显。模拟结果表明,若变暖进一步增强,南极地区的降水会更多地以降雨的形式出现。下图示意罗斯海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1)简述罗斯环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8分)
    4.【参考答案】 (1)西风漂流(盛行西风)和陆坡流(极地东风)共同影响;广阔洋面,海陆轮廓的影响;地转偏向力影响。【解题思路】 第(1)问,洋流的形成受盛行风、海陆轮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罗斯海环流的形成也是如此。如下图:
    4.[2021 广东·17,20分,难度★★★★☆]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冰架分离后漂浮在海上的冰山被形象地称为冰筏。罗斯海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是南极大陆周边冰山输出最强的海区,洋流环境复杂。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罗斯冰架崩离、消融明显。模拟结果表明,若变暖进一步增强,南极地区的降水会更多地以降雨的形式出现。下图示意罗斯海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2)分析从罗斯冰架分离入海后的冰筏漂移的动力机制。(6分)
    4.【参考答案】 (2)冰架区表面辐射冷却剧烈,产生向海气压梯度力;叠加因地形高差引起的空气重力下沉运动,加强风速,将冰筏带向外海;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形成的极地东风(陆坡流),带动冰筏漂移。【解题思路】 第(2)问,结合罗斯海海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可知,罗斯冰架分离入海后冰筏漂移的动力主要来自风力和地转偏向力。冰架区表面气温极低,气压高,产生向海气压梯度力;且该处受地形影响,空气受重力作用下沉,增强了气压梯度力产生的风力,冰筏受风力作用向外海漂移;之后受到极地东风影响,随着风漂流。
    4.[2021 广东·17,20分,难度★★★★☆]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冰架分离后漂浮在海上的冰山被形象地称为冰筏。罗斯海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是南极大陆周边冰山输出最强的海区,洋流环境复杂。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罗斯冰架崩离、消融明显。模拟结果表明,若变暖进一步增强,南极地区的降水会更多地以降雨的形式出现。下图示意罗斯海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3)更多以降雨形式出现的降水会加速南极海冰融化,对其原因给出合理解释。(6分)
    4.【参考答案】 (3)雨水温度较高,加剧海冰融化;雨水对冰雪的冲刷加剧,下垫面反射率降低,冰面温度增加;海冰融化,海水面积增加,海水吸收太阳辐射增加。【解题思路】 第(3)问,回答本问时首先要清楚,南极地区降雨的形成主要受来自较低纬度海洋水汽的影响;其次,雨水温度比南极海冰温度高,以降雨形式出现的降水会加速南极海冰融化。注意最主要的原因是降落的雨水将热量直接传导给海冰,加速海冰融化;另外,海冰融化后,海水面积增加,海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从而又加快了海冰融化。
    5.[2022全国乙卷·37,24分,难度★★★★☆]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影响海岸线位置的因素,既有全球尺度因素,如海平面升降,又有区域尺度因素,如泥沙沉积、地壳运动、人类活动等导致的陆面升降。最新研究表明,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持续影响着该范围的海岸线位置。距今约1.8万年,北美冰盖开始消融,形成广大消融区。下图显示甲(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岩海岸区)、乙(位于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两站监测的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是陆面和海平面共同变化的结果。(1)分别指出冰盖消融导致的海平面、消融区陆面的垂直变化,并说明两者共同导致的海岸线水平变化方向。(6 分)
    5.【参考答案】 (1)冰盖消融,更多液态水汇入海洋,海平面上升;冰盖消融,岩层承压减轻,垂直方向反弹抬升。当海平面上升高度超过陆面抬升高度时,海岸线向陆地方向推移,当陆面抬升高度超过海平面上升高度时,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移。
    5.[2022全国乙卷·37,24分,难度★★★★☆]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影响海岸线位置的因素,既有全球尺度因素,如海平面升降,又有区域尺度因素,如泥沙沉积、地壳运动、人类活动等导致的陆面升降。最新研究表明,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持续影响着该范围的海岸线位置。距今约1.8万年,北美冰盖开始消融,形成广大消融区。下图显示甲(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岩海岸区)、乙(位于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两站监测的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是陆面和海平面共同变化的结果。(2)根据地理位置,分析甲站陆面垂直变化的原因。(6分)
    5.【参考答案】 (2)甲站位于基岩海岸,下垫面坚硬。冰盖覆盖时,岩层受压下沉;冰盖消融后,岩层承压减轻,反弹抬升,海平面相对陆面下降;甲站位于基岩海岸区,而阿拉斯加海岸地处海岸山脉一侧,河流短小,输沙总量小,流水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较弱;区域人口密度较小,人类活动对海岸线的影响有限。
    5.[2022全国乙卷·37,24分,难度★★★★☆]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影响海岸线位置的因素,既有全球尺度因素,如海平面升降,又有区域尺度因素,如泥沙沉积、地壳运动、人类活动等导致的陆面升降。最新研究表明,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持续影响着该范围的海岸线位置。距今约1.8万年,北美冰盖开始消融,形成广大消融区。下图显示甲(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岩海岸区)、乙(位于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两站监测的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是陆面和海平面共同变化的结果。(3)说明导致乙站所在区域海岸线变化的主要人为影响方式。(6分)
    5.【参考答案】 (3)化石能源的燃烧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暖,加速冰川消融和海水膨胀,海平面上升;密西西比河流域内水利设施拦截泥沙,三角洲流水堆积作用减弱,海水侵蚀作用加剧,海平面上升。
    相关课件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四地球上的水第12练海洋水课件: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四地球上的水第12练海洋水课件,共13页。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四地球上的水第11练陆地水课件: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四地球上的水第11练陆地水课件,共20页。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四地球上的水第10练水循环课件: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四地球上的水第10练水循环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考点考频,知考法考向,知素材情境,知备考方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四地球上的水课件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