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查
高二生物学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4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60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6小题,共40分。第1~12题每题2分。第13~16题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肺炎链球菌、支原体等微生物感染人体后可引发肺炎,表现为头痛、咽痛、发热、咳嗽等症状。肺炎链球菌、支原体和人体细胞共有的细胞结构是
A.染色体 B.核糖体 C.细胞核 D.细胞壁
2.细胞学说被恩格斯列入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是生物学大厦的基石。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A.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 B.建立者使用了科学观察和完全归纳法
C.提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D.揭示了动植物及生物界的统一性
3.蒿甲醚是一种高效的疟原虫杀灭剂,其结构如图所示。与蒿甲醚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一组物质是
A.ATP和抗体 B.淀粉和脂肪
C.磷脂和胆固醇 D.胰岛素和肾上腺素
4.水是生命之源。关于细胞中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C.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且参与许多化学反应
D.种子晒干减少了结合水含量使其代谢水平降低
5.我国科学家从动物组织提取胶原蛋白,制成了可被人体吸收的手术缝合线。关于该胶原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本组成单位是21种核苷酸 B.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C.能被制成手术缝合线与其空间结构有关 D.能被人体吸收与蛋白酶的作用有关
6.核酸是细胞中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DNA和RNA都由C、H、O、N、Р元素构成
B.DNA和RNA所含的碱基、五碳糖和磷酸都不同
C.DNA都分布在细胞核中,RNA都分布在细胞质中
D.人体细胞含DNA和RNA,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7.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核孔是实现核质信息交流的主要结构
C.是物质合成、能量转化的主要场所
D.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
8.某同学选用新鲜成熟的葡萄制作果酒和果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果酒发酵时,每日需打开瓶盖放气
B.果醋发酵时,需适当提高发酵液的温度
C.果醋发酵时,产生的气泡量明显少于果酒发酵
D.果酒和果醋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pH均下降
9.胚胎工程技术包含的内容很丰富,部分内容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需对良种公牛和良种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B.早期囊胚由三个胚层组成,所有细胞尚未分化
C.a、b、c的基因型不同,但a与d、b与c的基因型相同
D.胚胎分割和移植的优势是可以充分发挥良种公牛的繁殖潜力
10.T4溶菌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酶,在温度较高时容易失活。研究人员用半胱氨酸替换T4溶菌酶第3位的异亮氨酸,提高了它的耐热性。有关该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蛋白质工程,直接操作对象是蛋白质
B.需要改变T4溶菌酶的所有氨基酸序列
C.耐热性提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
D.耐热性提高的T4溶菌酶的最适温度不变
11.人们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关注,随着转基因成果的不断涌现而与日俱增。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们应在清晰地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规程的基础上来讨论转基因技术的相关问题
B.转基因技术发展迅速,但转基因产品尚未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不必关注其安全性问题
C.被转移的基因往往是功能已知的基因,科学家对这些基因的研究已经相当透彻,绝对不会引起安全性问题
D.为了争夺科学技术的制高点,国家应大力支持转基因技术发展,限制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12.试管婴儿技术解决了不孕夫妇的生育问题。与“设计试管婴儿”相比,试管婴儿技术没有使用下列哪项技术手段?
A.重组DNA技术 B.细胞培养技术
C.胚胎检查技术 D.胚胎遗传学诊断技术
13.图为某种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过程中蛋白质、总糖、脂肪含量变化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萌发初期细胞产生的脂肪酶增多、淀粉酶减少
B.总糖含量减少的原因是糖类作为直接能源物质被消耗
C.等质量的脂肪与糖类储存的能量大致相当
D.有机物总量可能会短暂增加,但随后逐渐减少
14.动物的某些细胞存在迁移现象,细胞代谢越旺盛,结构更新越快,迁移速率越快。我国科学家发现细胞迁移过程中会通过收缩丝把衰老线粒体等转移到尾部形成单层膜囊泡结构,称为迁移体(如图所示),随后收缩丝断裂,迁移体被释放,进而破裂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迁移体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B.迁移体的产生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代谢旺盛的细胞产生的迁移体数量少
D.迁移体的存在可实现某些物质的再利用
15.某种微生物在同一环境中抑制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现象称为生物拮抗。为探究菌株甲对病原菌I、Ⅱ、Ⅲ生长的拮抗效果,研究者取病原菌涂布接种在平板上,在距离中央3cm处用接种环分别在4个位点接种菌株甲,28℃培养3~5天,观察抑菌圈大小,实验结果如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病原菌I、Ⅱ、Ⅲ需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
B.菌株甲在各组培养基中都能正常生长
C.菌株甲对病原菌Ⅰ的抑制作用最强
D.菌株甲可能通过释放分泌物抑制病原菌生长
16.科学家通过体外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获得了诱导多能干细胞(简称iPS细胞),这种细胞类似于胚胎干细胞。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成纤维细胞转变成iPS细胞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与成纤维细胞相比,iPS细胞的分裂能力强、分化程度高
C.由iPS细胞产生的特定细胞,可在新药测试中发挥重要作用
D.该技术的发展有望解决器官移植供体短缺和免疫排斥等问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5小题。共60分。
17.(10分)
为进一步优化新冠病毒检测策略,服务疫情防控需要,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决定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抗原检测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居家自测等特点。
(1)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种含氮碱基。核酸检测常用到PCR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2)抗原检测试剂盒中含有针对新冠病毒N蛋白的抗体,检测时加入待测者的鼻拭子,若显示出2条带,则检测结果为阳性,这种检测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新冠病毒有多种蛋白质,选择N蛋白作抗原来制备抗体,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18.(12分)
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经济作物。同一块地连种花生多年,其根部分泌的苯甲酸(C7H6O2)会累积而降低花生的产量和品质,这称为长期连作障碍。为克服这种障碍,我国研究团队通过“采集带根土壤→富集培养→纯化培养→菌种鉴定”途径筛选出能降解苯甲酸的根际促生菌。表1为5种根际促生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培养结果。
培养基种类及用途 菌种 | 含苯甲酸(检测苯甲酸剩余量) | 不含氮源(观察菌落大小) |
A04 | +++ | - |
A05 | + | - |
B07 | +++ | +++ |
B15 | ++ | + |
B28 | + | + |
注:+的数量越多,表示相对值越大,-表示无。
表1
请回答问题:
(1)富集培养和纯化培养都使用以苯甲酸作唯一_____________的选择培养基。纯化培养时须使用______________(选填“液体”或“固体”)培养基,理由是_____________。
(2)综合考虑苯甲酸降解、成本投入及产品安全等因素,研究团队认为在花生种植中最适合推广应用的菌种是B28,请分析其优点与不足:①优点:_______________;②不足:______________。
(3)为综合提升花生的产量与品质,可将B28菌种与_____________菌种混合使用,或施加适量氮肥。
19.(14分)
花椰菜常因感染真菌而患黑腐病,导致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影响。为解决菜农困扰,研究者用一定剂量紫外线照射含黑腐病抗性基因的某植物叶肉细胞,使其染色体片段化从而失去细胞分裂能力,再与花椰菜幼根细胞进行体细胞杂交,进而培育抗黑腐病杂种花椰菜。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1)过程①是用_______________处理植物组织获得原生质体,过程②常用PEG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融合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2)融合较好的原生质体呈哑铃型。研究者用不同浓度PEG诱导,然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融合原生质体,获得结果如表2。
PEG质量分数 | 原生质体状态 |
25% | 有破碎现象,哑铃型原生质体比例<0.01% |
30% | 形态正常,哑铃型原生质体比例0.03% |
35% | 原生质体出现缩小现象,哑铃型原生质体比例0.01~0.02% |
40% | 原生质体出现缩小现象,哑铃型原生质体比例0.01~0.02% |
表2
当PEG质量分数为35%和40%时原生质体出现缩小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结果说明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的PEG溶液诱导原生质体融合效果最好。若需要进一步确定最适PEG浓度,需要配制质量分数在_______________之间的PEG溶液重复上述实验。
(3)PEG诱导后需要筛选。筛选时用光学显微镜挑选出含_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且形态为_______________的原生质体,在_____________(选填“光照”或“黑暗”)的环境中进一步培养获得愈伤组织。
20.(12分)
大肠杆菌的LacZ基因编码产生β-半乳糖苷酶,该酶可以分解X-gal(一种白色物质)产生蓝色物质,使菌落呈现蓝色,常用于基因工程菌的筛选,过程如图所示。
(1)步骤①常用_____________方法获得目的基因(填一种即可),步骤②是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常用_____________处理受体细胞,利于目的基因导入。为筛选出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在步骤②中应选用酶切位点______________,以便于在含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中筛选出_____________的菌落。
21.(12分)
肾小管酸中毒是由于肾小管对原尿中HCO3-重吸收障碍,进而导致血浆pH降低所致的疾病。肾小管细胞对原尿中HCO3-重吸收主要与细胞膜上的NHE转运蛋白、V型质子泵等H+转运蛋白有关。为探究中药F对肾小管酸中毒的治疗效果,研究人员给正常实验大鼠灌服一定剂量的某抗生素,获得若干肾小管酸中毒大鼠,并将其随机均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灌服中药F,一段时间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见图。
(1)NIE转运蛋白、V型质子泵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需要经过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加工、运输到细胞膜上。
(2)与空白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的正常实验大鼠)相比,设置模型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与治疗组相比,设置模型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根据H+转运蛋白活性检测结果,推测中药F降低治疗组大鼠HCO3-的排泄分数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进而促进HCO3-重吸收。枸橼酸钾是目前治疗肾小管酸中毒的常见药物,为进一步评价中药F的作用效果,本实验需要增设对照组,具体为______________。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查
高二生物学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6小题,共40分。第1~12题每题2分,第13~16题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B | B | B | D | A | A | C | A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C | C | A | D | D | C | C | B |
二、非选择题:本题5小题,共60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7.(10分,每空2分)
(1)RNA 4 DNA半保留复制
(2)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 该蛋白表达量最丰富;控制该蛋白合成的基因不易发生变异;与抗体亲和力强(答任意一点、合理即给分)
18.(12分,每空2分)
(1)碳源 固体 固体培养基表面才能长出由单个微生物繁殖而成的菌落
(2)①降解苯甲酸能力强 ②固氮能力弱
(3)B07
19.(14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
(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或酶解法)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PEG浓度过高导致原生质体失水皱缩 30% 25%-35%
(3)叶绿体 哑铃型(1分) 黑暗(1分)
20.(12分,每空2分)
(1)PCR(或人工合成或基因文库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2)Ca2+ A 氨苄青霉素和X-gal 白色
21.(12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
(1)内质网、高尔基体
(2)确认某抗生素引起了大鼠肾小管酸中毒(或确认模型组构建成功)
判断中药F对肾小管酸中毒的治疗效果
(3)提高NHE转运蛋白和V型质子泵活性来促进H+转运(3分)
给若干肾小管酸中毒大鼠(或模型组大鼠)灌服适宜浓度的枸橼酸钾溶液(3分)
2021-2022学年广东省茂名市普通高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Word版) (1):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东省茂名市普通高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Word版) (1),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广东省茂名市普通高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东省茂名市普通高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广东省茂名市普通高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东省茂名市普通高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