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张骞通西域,汉武帝,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毫无生气,公元前119年,公元前138年,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张骞通西域的意义,陆上丝绸之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
西汉初年,西域分为36国,分布在沙漠绿洲和山谷盆地中。最大的国家乌孙,号称有63万人;最小的“依耐国”只有600多人。西域各国都从事农业和畜牧业,随畜牧逐水草而居,住无定所。西汉初年,匈奴由蒙古草原向西域侵扰,逐渐成为这里的霸主。 ——《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
1.能掌握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结果、意义2.能识记丝绸之路的路线和意义3.能理解张骞出使西域对民族交往和丝绸之路开通的重要作用
从“招贤令”中可以看出汉朝通西域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在当时你会应募吗?请说说你的原因。
招 贤 令 我大汉王朝,民殷国富,兵强马壮。吾皇武帝雄才大略,志在四方。为保境安民,彻底根除匈奴之患,拟联络西域的大月氏(dà ròu zhī )国,夹击匈奴。现招募使者一名,代表大汉王朝出使大月氏国。事成,赏良田美宅、黄金百两。
公元前138年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
请依据图片和材料,描述当时西域的情况。
当时没有人去过西域,传说西行之路上有寸草不生的漫漫黄沙,还有烈火熊熊的火焰山,日落后昆仑山上还有长着豹尾的食人怪兽。 ——译自《山海经》
想一想:张骞这一路西去会碰到哪些困难呢?第一次出使西域的张骞遇到了什么事情?
“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之人物也。” ——(史学家)翦伯赞
张骞再出西域,会不会重蹈覆辙?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比较
访问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
材料一 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皇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汉武帝每年派往西域的使者,多则十几次少则五六次,每次多达百余人甚至数百人。 ——《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
材料二:没有张骞出使西域,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了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义十分重大。 ——张岂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密切了汉与西域的联系。
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商人、僧侣、技术工匠、使者……
思考:行走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这些人的活动会给历史发展带来哪些积极影响呢?
丝绸之路是一条充满艰辛的,时断时续的大漠之路,它本身不会促进什么中外交流,而是行走在丝路上的“人”赋予这条古道丰富的精神。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 它见证了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期间,亚欧大陆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之间的交流,尤其是游牧与农耕文明之间的交流。它在长途贸易推动大型城镇和城市发展等方面是一个出色的范例。它与张骞出使西域等重大历史事件直接相关,深刻反映出佛教等宗教在古代中国和中亚等地区的传播。——世界遗产委员会
见证亚欧交流
推动城市发展
联系重大事件 反映宗教传播
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立
公元前60年,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为西汉对西域的管理开发奠定基础
西汉末年,匈奴重新控制了西域,汉朝与西域往来中断。东汉明帝时,派兵出击匈奴,并派班超出使西域。
班超克服重重困难,是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班超在西域期间,还派甘英出使大秦(即罗马帝国),虽到达安息后受阻,但此行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班超去世后,他的儿子班勇继承父业,再次出使西域。
1.王之涣《凉州词》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维《渭城曲》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汉朝时把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 )A.大秦 B.西域 C.安息 D.新疆
【答案】B【解析】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西域。
2.你或许听过“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支歌,你也许吃过香甜可口的哈密瓜。“无有张骞通西域,安能佳种自西来”。这反映出张骞出使西域的重要意义之一是( )A.促进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B.促进了中国和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C.使新疆地区正式隶属中央政权的管辖 D.密切了与欧洲国家的友好往来
【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能力。题干中“吐鲁番”是新疆地区;“无有张骞通西域,安能佳种自西来”这也是指的西域(包括新疆)地区。所以题干主要指的是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往来。
3.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下列物种属于从西域传入中原的是( )①核桃 ②小麦 ③石榴 ④葡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张骞通西域后,东西方交流频繁,从西域传入中原的物种有葡萄、苜蓿、胡萝卜、核桃等。
4.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打破了西域各地小国林立、互不往来的隔离状态,奠定了此后历代中央政权管理西域的基础。下列关于西域都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设立于公元60年,都护府在乌垒城 B.是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C.对西域36国进行有效管辖 D.说明今新疆地区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辨析能力。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都护府设在乌垒城。故选A。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文配套ppt课件,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贸易之路,文明之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背景图ppt课件,文件包含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PPTpptx、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doc、第14课汉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导学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文课件ppt,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重难点,对西域的管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