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模拟专项训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模拟专项训练第1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模拟专项训练第2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模拟专项训练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模拟专项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模拟专项训练,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明词,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渔家傲(其二)
    卢象升①
    搔首问天摩巨阙,平生有恨何时雪?天柱孤危疑欲折!空有舌,悲来独洒忧时血。
    画角一声天地裂,熊狐蠢动惊魂掣。绝影②骄骢看并逐,真捷足,将军应取燕然勒。
    [注]①明末,清兵入侵,卢象升是朝廷所倚重的军事将领之一。②绝影:良马名。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写了作者亲见天柱孤危欲折、将士血洒疆场,亲闻画角声声、熊狐惊吼,是一首忧国忧民的壮歌。
    B.本词上阕借“问天”表达对国事的忧虑。面对既艰难危急又孤立无援的国势,作者不由得忧心如焚。
    C.这首词情感的抒发富于变化。上阕的压抑愁闷为下阕的豪情满怀做出了铺垫,层层推进,笔力不凡。
    D.这首词直率粗犷,豪气勃发。作者遣辞造句,无不精心打磨,尽情地吐露自己的苦闷与豪情,动人心魄。
    2.古人作诗填词写文讲究引经据典,卢词开篇以屈原“问天”之典含蓄表达了自己深沉的情感。下列选项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曹操《短歌行》)
    B.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李密《陈情表》)
    C.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
    D.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3.有人评价卢象升此词“沉雄哀激”,请结合词句谈一谈作者是如何分别表现“哀”与“激”的。
    参考答案:
    1.A
    2.C
    3.“哀”:动作描写。“搔首”“问天”“摩巨阙”三个动作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内心压抑、悲愤的情绪。比喻手法。作者将正遭受战火而飘摇欲倾的明朝比喻为“欲折”的“天柱”,为国担忧之情溢于言表。精炼字词。“空”“独”两字自叹势孤力单,无回天之功,是空有抱负却不得施展的无奈与悲凉。“激”:运用典故。“燕然勒”化用汉代窦宪率兵破匈奴单于,刻石勒功而返的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激越心情。虚写想象。“绝影”等三句展现了一幅骏马奔驰、冲锋陷阵、克敌制胜、勒铭记功的英雄凯旋图景。表现出作者渴望建功立业、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A.“本词写了作者亲见天柱孤危欲折、将士血洒疆场,亲闻画角声声、熊狐惊吼”错误,“天柱孤危欲折、将士血洒疆场”“熊狐惊吼”并非作者“亲见”“亲闻”。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用典手法的判断能力。
    A.典故出自于《诗经》中的《小雅·鹿鸣》。
    B.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D.典故出自于诸葛亮的《出师表》。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哀”即哀伤之情,诗歌中,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内心的哀痛。如“搔首”“问天”“摩巨阙”的动作描写,正如“栏杆拍遍”“把吴钩看了”一般,内心的孤独痛苦无人领会,而又无处排解,只能以“搔首”,问根本不会回应的苍天,摩挲巨阙宝剑等动作来发泄,满含悲愤压抑之情;“天柱孤危疑欲折”一句,采用比喻手法,把大厦将倾的明王朝比作“天柱”,写出诗人对国势飘摇欲倾的无比担忧;善用副词,如“空有舌”的“空”,“悲来独洒忧时血”的“独”,写出自己纵然如此忧心,却势单力孤,无能为力,包含着空有抱负却不得施展的无奈与悲凉。
    “激”可以理解为慷慨激昂的愤激之情,词人在下阕展开了自己慷慨激昂的情感抒发,如“画角一声天地裂,熊狐蠢动惊魂掣。绝影骄骢看并逐”,这是诗人的想象,他仿佛随着号角声骑着骏马,驰骋沙场,所向披靡,最终取胜归来的景象,展现出词人建功立业、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将军应取燕然勒”一句用典,化用汉代窦宪率兵破匈奴单于,刻石勒功而返的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激越心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鹊桥仙·华灯纵博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1】蘋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2】。
    注释:【1】占断:完全占有。【2】唐开元间,诗人贺知章告老还乡,唐玄宗诏赐镜湖剡溪一曲。官家:宋代臣下对皇帝的尊称。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华灯纵博”三句,词人回忆从前在军中的畅快生活。
    B.“酒徒”句写词人志得意满,在杯酒笑谈间建立功勋。
    C.“轻舟八尺”三句,写词人尽享烟雨空濛的蘋洲风光。
    D.“镜湖元自属闲人”句,表明镜湖风月本就应属闲人。
    2.下列各句中与本词“独去作江边渔父”的渔翁形象最接近的一项是( )
    A.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B.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李煜《渔父》)
    C.盟鸥鹭,傲王侯,管甚鲈鱼不上钩。(赵孟頫《渔歌子》)
    D.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陈沆《一字诗》)
    3.明代杨慎《词品》评价此词:“英气可掬。”有人认为除英气外,词中还有不平之气,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其“不平之气”。
    参考答案:
    1.B
    2.C
    3.开篇描绘出词人戎马生涯的图景,可如今还有谁能记得?表达词人对于现实的无奈之情;终日畅饮的酒徒一个个封侯,自己却被迫闲置,独作江边渔父,表现出词人壮志未酬的孤愤不平之情;最后一句借用贺知章的典故,点明皇帝闲置我,而这镜湖山水本就是属于闲人的,谁又需要“官家赐予”?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屑和厌恶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写词人志得意满,在杯酒笑谈间建立功勋”错。“酒徒一半取封侯”一句写的是终日畅饮的酒徒一个个封侯,而不是自己志得意满建立功勋。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本词“独去作江边渔父”句,被迫投闲的渔父即使表面上再潇洒悠闲,骨子里仍是时时不忘“当年豪举”的爱国志士,所以,该句塑造了一位傲岸的渔翁形象。
    A.张志和《渔歌子》写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连下了雨都不回家。所以,该句塑造了一位从容自适的渔翁形象。
    B.李煜《渔父》中写渔夫生活的快活,一壶酒相伴,一鱼竿在手,在花香酒满中驾一叶小舟,于广阔的江面上自由垂钓,所以,该句塑造了一位从容自适的渔翁形象。
    C.赵孟頫《渔歌子》中诗人说渔翁和鸥鹭结盟,傲视王侯,管他什么鲈鱼能不能上钩。所以,该句塑造了一位傲岸的渔翁形象。
    D.陈沆《一字诗》中描在烟波浩淼的碧波之上,远远只见一渔舟荡浆而来,渔翁手持钓钩,钓得鱼来满心欢喜。所以,该句塑造了一位喜悦的渔翁形象。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开篇三句词人从南郑幕府生活写起,描绘出词人戎马生涯的图景。在华丽的明灯下与同僚纵情赌博,骑上骏马猎射驰驱,这是多么豪迈的生活,第三句折入现实,紧承以“谁记”二字,顿时引出一片寂寞凄凉。可如今还有谁能记得?表达词人对于现实的无奈之情。
    “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句,描绘出两类人物,两条道路: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候;志存恢复的儒生如己者,却被迫投闲置散,作了江边渔父,事之不平,孰逾于此?这两句以“独”字为转折,写昔日马上草檄、短衣射虎的英雄,在此时却已经变成孤舟蓑笠翁了,表现出词人壮志未酬的孤愤不平之情。
    末句“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借用贺知章的典故,唱出了全阕的最高音。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去还乡,玄宗曾诏赐镜湖一曲以示矜恤。陆游借典故翻出一层新意,点明皇帝闲置我,而这镜湖山水本就是属于闲人的,谁又需要“官家赐予”?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屑和厌恶之情。
    三、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前出塞 (其七)
    杜甫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径危抱寒石,指落层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与“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雨雪”语义相同,均表现了征途环境的恶劣。
    B.“径危抱寒石,指落层冰间”两句写出了天寒地冻、征人戍边筑城的艰难困苦。
    C.颈联和尾联中诗人借“汉月”和“浮云”表达了征人的羁旅漂泊之苦。
    D.本诗以第一人称征夫的口吻直接向读者诉说,更有真实性和感染力。
    2.下列边塞诗句表达的情感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B.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 ——高适《入昌松东界山行》
    C.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常建《塞下曲》
    D.只待烟尘报天子,满头霜雪为兵机。 ——韦庄《赠边将》
    3.杜甫《前出塞(其八)》:“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掳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该诗和《前出塞(其七)》在内容和情感上各有侧重,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C
    2.C
    3.其七重在写边塞天寒地冻,环境艰苦,征夫仍要修城筑垒,表达了征夫渴望结束征战,早日归家的迫切心情。
    其八重在写敌我交锋,轻松制敌,擒王而归,并不邀功。表达了对征夫英勇作战,有功不居的高尚风格的赞赏。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表达了征人的羁旅漂泊之苦”错误。表达了征人的思乡之情。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A.表达了作者对勇武刚强、死于国事的“鬼雄”的礼赞,颂扬为国捐躯的壮士,寄托了他对英烈的无比崇敬之情,表达了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
    B.诗人说“且莫顾刀环”,就是提醒自己“王程”未尽,公事未了,决不能中途而止。表现了诗人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
    C.战争的阴霾消散净尽,日月的光华照彻寰宇。这种理想境界,体现了各族人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崇高理想,是高响入云的和平与统一的颂歌。
    D.只等待未来的某次战斗来报答天子,满头的白发都是为了寻找合适的机会。表达了诗人渴望报效国家的耿耿忠心。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能力。
    其七: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径危抱寒石,指落层冰间”意思是:驱马奔驰正逢天降大雪,行军进入一座高山。沿着危险的山路抱运寒石修筑城垒,冻掉的手指落在厚厚的冰凌间。这四句着力于描写边塞天寒地冻的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下,征夫仍要修城筑垒。“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意思是:此处距国门已十分谣远,何时才能筑好城垒得以归还?表达了征夫渴望结束征战,早日归家的迫切心情。
    其八: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掳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意思是:敌人前来攻打我们的城垒,百里沙场风尘昏暗。我们挥动宝剑几次出击,就把敌军打得东逃西散。我活捉了敌人的一个酋长归来,系上他的脖子交给主将。然后悄悄地站到队列里,初次得胜又何必为自己张扬?本诗重在写写敌我交锋,轻松制敌,擒王而归,并不邀功。表达了对征夫英勇作战,有功不居的高尚风格的赞赏。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赴洛道中作(其一)
    陆机【1】
    总辔登长路,呜咽辞密亲。
    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
    永叹遵北渚,遗思结南津。
    行行遂已远,野途旷无人。
    山泽纷纡馀,林薄杳阡眠。
    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
    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
    悲情触物感,沉思郁缠绵。
    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注释:【1】陆机,吴国人。此诗是作者在吴国灭亡后,赴任洛阳途中所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开篇点明辞亲远行,诗人驾马登车哭泣告别。
    B.三四句写诗人被世事和孩子缠身,难以从容地赴任。
    C.七八两句写诗人越走越远,荒野的小道上空无一人。
    D.这首诗既有直抒胸臆,又有间接抒情,富有感染力。
    2.“顾影凄自怜”中的“顾影”表达了一种悲情。下列诗句中的“顾影”没有表达悲情的一项是( )
    A.卷珠帘,凄然顾影。(苏轼《永遇乐》)
    B.真妃解语,西施净洗,娉婷顾影。(王沂孙《水龙吟》)
    C.空庭孤月下,顾影一潸然。(吴扩《怀伯兄》)
    D.起居常若随,顾影独无依。(皇甫濂《悼子乘二首》)
    3.“悲情触物感”的意思是,“触景感物生悲绪”。请简要概括诗中的悲情,并分析“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这四句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
    参考答案:
    1.B
    2.B
    3.答案示例(意思对即可):作者怀着国破之痛,离乡之悲,离家赴任洛阳。在赴任途中,沿途山谷不时传来虎啸声,高树上传来鸡鸣声,半夜里还有袭人的悲风,孤独奔跑的野兽,营造出一种悲凉、恐怖的氛围,也加深了作者的离家赴任之悲。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文内容及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
    B.“三四句写诗人被世事和孩子缠身”理解错误。“子”不是孩子,“婴”:缠绕。“世网婴我身”:世间的事缠绕着我。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A.“卷珠帘,凄然顾影”:我卷上珠帘,凄然地看一眼月影。“顾影”紧跟“凄然”,表达悲伤之情。
    B.“娉婷顾影”:姿态美好貌,自顾其影。有自矜、自负之意。所以,“顾影”没有抒发悲伤之情。
    C.“空庭孤月下,顾影一潸然”:孤月高悬,庭院空旷,看着自己孤单的身影,不觉潸然泪下。所以,“顾影”传达出一种悲伤之情。
    D.“顾影独无依”:看着自己影子,形单影只,孤单无异。所以,“顾影”抒发了悲伤之情。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情感及鉴赏景物形象作用的能力。
    “总辔登长路,呜咽辞密亲”,开篇点明辞亲远行,诗人驾马登车哭泣告别,抒发离乡之悲;由“陆机,吴国人。此诗是作者在吴国灭亡后,赴任洛阳途中所作”可知,作者写词诗时,怀有国破之痛。
    “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 诗人在赴任途中,沿途山谷不时传来虎啸声,高树上传来鸡鸣声,半夜里还有袭人的悲风,孤独奔跑的野兽。这里所描写的景物,有“虎啸”、“鸡鸣”、“哀风”、“孤兽”。处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中,怎么不使人感到胆战心惊呢?这样的自然景色的描写,凄凉景象,对环境起了渲染作用,对诗人内心的悲愤苦闷起了烘托作用。
    五、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梦李白①
    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②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注:①乾元二年,杜甫流寓泰州,闻李白流放夜郎而作。②冠盖:指代达官贵人。
    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梦中李白的到来离去,都令杜甫感到局促不安。
    B.“苦道来不易”写出了行路艰辛,二人见面不易。
    C.“冠盖满京华”,写出了李白在长安的交游之广。
    D.“千秋万岁名”,体现出杜甫对李白极高的评价。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浮云联想到游子,这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B.诗中的“梦”字,具有呼应诗歌题目的作用。
    C.诗用五言,简洁而朴重;对偶又使节奏鲜明。
    D.“网恢恢”一词化用了“天网恢恢”的典故。
    3.本诗写法灵活多样,运用比兴、比喻、对比乃至细节刻画,为表达感情服务。请选择上述中的两种写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D
    2.C
    3.(1)比兴:用漂泊不定的浮云,引发对漂泊不定的游子的思念,自然地引出了对李白的思念。(2)比喻:以“江湖”“多风波”比喻世事难料、危机四伏;用“舟楫恐失坠”表达对杜甫生涯的担心,形象而又贴切。(3)对比:“冠盖”一句,用满城达官显贵的奢华,与李白的“独”“憔悴”作对比,突出表现了李白遭受的不公平待遇。(4)细节刻画:写梦中李白离去的“局促”不安,表现二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意思的能力。
    A.“李白的到来”错误,只有“告归”,没有“到来”;“令杜甫感到局促”错误,“局促”形容李白在梦中离去的情态;
    B. “写出了行路艰辛”错误,“苦道”意思是“苦苦地诉说”;
    C.“李白在长安的交游之广”错误,“冠盖满京华”形容京城长安达官贵人很多。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对偶又使节奏鲜明”错误,本诗没有对偶。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开篇以比兴领起:“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意思是说浮云可见,而游子 (李白) 却不可见。浮云漂泊不定,李白如浮云一样也漂泊不定,由此引出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说明诗人对李白思念之深切。
    “告归”以下六句,写梦中李白魂返前的幻影:每当辞别之时,李白总是局促不安,不愿离去,并且再三苦苦诉说:“来一趟多么不易啊!江湖上风波险恶,我真怕沉船坠水呢!”他出门离去,总是搔着头上的白发,仿佛是为辜负平生壮志而怅恨!六句中第一二句写不愿“告归”,依依不舍的神态;第三四句是李白“恐失坠”的内心独白,写他忧路险、伤坎坷的苦情,以“江湖多风波”比喻世事难料、危机四伏;用“舟楫恐失坠”表达对杜甫生涯的担心;第五六句写他“出门”时的动作,展现他壮志未酬的悠悠心事。使用细节描写表现二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冠盖” 以下六句,是写梦醒后为李白的遭遇坎坷表示不平之意。你看,在京都长安城里,到处是高冠华盖的达官权贵,惟有李白这样一个大诗人“独憔悴”,困顿不堪,无路可走;甚至在年已五十九岁的“将老”之年,被放逐夜郎,连自由也失掉了。运用对比手法,将达官显贵与李白作对比,突出表现了李白遭受的不公平待遇。
    六、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①
    李 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②。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遭权奸谗毁,被排挤出长安之后。②谢玄晖:即谢朓,南齐著名诗人,被诬陷致死。谢朓遭排挤离开京城时,写有《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澄江静如练”是其中句。
    1.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登楼地点和时间,“夜寂”“独上”等词透露出诗人登楼时的复杂心情。
    B.颔联上句写俯视,下句写仰观。“摇”“滴”二字化静为动,情态逼真,异趣横生。
    C.全诗写诗人月夜登楼所见所感,信笔挥洒,脉络分明,笔触所及,广阔而悠远。
    D.全诗用词讲究,韵律和谐,色彩协调,给人一种清新明快、幽邃深远的浪漫之感。
    2.与“月下沉吟久不归”中的“月”所表达的情感相近的一项是( )
    A.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旅夜书怀》)
    B.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唐·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C.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唐·司空曙《江村即事》)
    D.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结合尾联内容,简析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D
    2.B
    3.示例:尾联说当“我”真正领略到“澄江静如练”的优美景色时,“我”想起了南朝著名诗人谢玄晖。表明自己能领会谢朓诗句的含意,与其精神相通,心情相同,可是已经没有人能“解道”,只能“长忆”了。作者感慨自己身处暗世,遭到排挤,含蓄地抒发境遇不幸、知音难遇的孤寂郁闷的情感。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清新明快、幽邃深远的浪漫之感”,对此诗的风格判断错误。头两句诗写金陵夜空寂静,凉风忽起,诗人独上高楼,远眺吴越;三、四两句写景,色调以清澈静凉为主;五、六两句写诗人在此情境下,万千悲苦汇集胸间,因觉知音稀少而怅然徘徊,不肯回去;末两句诗说只有南齐诗人谢朓的诗句能道出眼前之景。此诗显示出一种苍茫、悲凉、沉郁的氛围。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象及情感的分析鉴赏能力。
    “月下沉吟久不归”,诗人伫立月下,沉思默想,久久不归。原来他是在慨叹人世混浊,知音难遇。这里的“月”传达一种孤独寂寞的情感。
    A. “月涌大江流”,写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写景雄浑阔大。这里的“月”传达一种开阔的胸襟和不平静的心境。
    B. “月照一孤舟”,月光所照,惟沧江中之一叶孤舟。这里的“月”传达一种孤独寂寞的情感。
    C.“江村月落正堪眠”,船停靠在江村,时已深夜,月亮落下去了,人也已经疲倦,该睡觉了,因此连船也懒得系。这里的“月”渲染乡村的宁静,传达了安闲随意的感情。
    D.“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里的“月”寄寓着诗人对宇宙浩渺的向往与探究。
    B项与题干中的“月”表达的情感相近。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先看尾联,“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意思是:当我真正领略到“澄江净如练”的优美景色时,我想起了南朝著名诗人谢玄晖。李白一生对谢朓十分敬慕,这是因为谢朓的诗风清新秀逸,他的孤直、傲岸的性格和不幸遭遇同李白相似,用李白的话说,就叫作“今古一相接”。谢朓在被排挤出京离开金陵时,曾写有《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著名诗篇,描写金陵壮美的景色和抒发去国怀乡之愁。“澄江静如练”就是此诗中的一句,他把清澈的江水比喻成洁白的丝绸。李白夜登城西楼和谢朓当年晚登三山,境遇同样不幸,心情同样苦闷,就很自然地会联想到当年谢朓笔下的江景,想到谢朓写《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心情,于是发出会心的赞叹:“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意思是说:谢朓能吟出“澄江静如练”这样的好诗,令李白深深地怀念他。这两句,话中有“话”,其“潜台词”是:李白与谢朓精神“相接”,谢朓的诗李白能理解;此时李白写此诗,与谢朓当年心情相同,可是已经没有人能“解道”,能“长忆”了。可见李白“长忆”谢朓,乃是感慨自己身处暗世,缺少知音,孤寂难耐。这正是此诗的命意,在结处含蓄地点出,与开头的“独上”相呼应,蕴含了“月下沉吟”的诗人无比的寂寞和忧愁。
    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金缕曲·东渡留别祖国①
    李叔同
    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枝衰柳。破碎山河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行矣临流重太息,说相思、刻骨双红豆。愁黯黯,浓于酒。
    漾情不断淞波溜②。恨年年、絮飘萍泊,总难回首。二十文章惊海内,毕竟空谈何有。听匣底、苍龙狂吼③。长夜凄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孤负。
    【注释】①本词写于1905年作者赴日留学之时②淞波溜:淞江水泻注不止。③苍龙:指宝剑。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以“暮鸦”“衰柳”营造萧瑟悲凉的离别氛围,写出了东渡求学的迫切心情。
    B.“破碎山河谁收拾”一句,是对国家现状的叩问,也是“离人消瘦”的深层原因。
    C.“恨年年”两句,化用“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悲叹往事不堪回首。
    D.“长夜凄风眠不得”两句,形象写出内心的痛苦挣扎,也表达出诗人远大的理想。
    2.“愁黯黯,浓于酒”一句,以酒写愁,化虚为实。下列诗句没有使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
    A.问余别恨知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B.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李商隐《端居》)
    C.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冯延巳《蝶恋花》)
    D.春愁离恨重于山,不信马儿驮得动。(石孝友《更漏子》)
    3.本词对爱国情感的抒发兼具缠绵与豪放,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
    1.A
    2.B
    3.本词在抒发爱国情感时,既深婉动人,又豪迈奔放。如用“刻骨双红豆”形容自己对祖国的依恋相思之情与刻骨铭心之爱,以香草美人、比兴寄托的手法表达爱国情思,读来真挚感人。再如写苍龙于匣底狂吼,生动表现出诗人的不甘、愤懑以及蓄力待发之势,其慷慨悲歌与雄心壮志,读来震撼人心。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意象和情感的能力。
    A.“写出了东渡求学的迫切心情”错。应是抒发眼见祖国山河破碎的伤感之情。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B.“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实景描写,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最后直接点出了悲伤、孤寂的思亲“愁”。这两句诗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愁”,并非化虚为实。
    A.把“别恨”化为实景“落花”描写,是化虚为实。
    C.把“春愁”比喻成“柳絮”,是化虚为实。
    D.把“春愁离恨”说的成“重于山”“马儿驮不动”,表明在诗人眼中,“春愁离恨”都有重量,这是化虚为实。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回答时要抓住本词对爱国情感的抒发缠绵与豪放这两大特点。
    (1)爱国情感的抒发深婉动人。
    “行矣临流重太息,说相思、刻骨双红豆”中用“刻骨双红豆”形容自己对祖国的依恋相思之情与刻骨铭心之爱。游子就要远行了,面对江流禁不住一次次深深叹息,他将自己对濒危祖国的无比依恋喻作刻骨铭心的男女相思,香草美人、比兴寄托手法的运用,使爱国情思愈加真挚感人。“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代王维的这首《相思》诗意在此焕发出了新的时代爱国情思,表现了李叔同爱国情感抒发“缠绵”的一面。
    (2)爱国情感的抒情豪迈奔放。
    “听匣底、苍龙狂吼”中的“苍龙”是指剑,写苍龙于匣底狂吼,生动表现出诗人的不甘、愤懑以及蓄力待发之势,其慷慨悲歌与雄心壮志,读来震撼人心。这便是这位青年志士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的生动写照。“度群生、那惜心肝剖”,重申凌云壮志,最后以“是祖国,忍孤负”照应开头,结束全篇,极往复曲折、慷慨悲歌之致,读来回肠荡气,表现了李叔同爱国情感的抒发“豪放”的一面。

    相关试卷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项训练: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项训练,共41页。

    江苏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项模拟训练:

    这是一份江苏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项模拟训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模拟专项训练:

    这是一份广东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模拟专项训练,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