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7常见的物质(空气)选择、填空、简答题-浙江省各地区2020-2022中考科学真题汇编

    17常见的物质(空气)选择、填空、简答题-浙江省各地区2020-2022中考科学真题汇编第1页
    17常见的物质(空气)选择、填空、简答题-浙江省各地区2020-2022中考科学真题汇编第2页
    17常见的物质(空气)选择、填空、简答题-浙江省各地区2020-2022中考科学真题汇编第3页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17常见的物质(空气)选择、填空、简答题-浙江省各地区2020-2022中考科学真题汇编

    展开

    这是一份17常见的物质(空气)选择、填空、简答题-浙江省各地区2020-2022中考科学真题汇编,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7常见的物质(空气)选择、填空、简答题-浙江省各地区2020-2022中考科学真题汇编
    一、选择题
    1.(2022·浙江丽水·中考真题)在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四种装置中,下列用法不正确的是(  )
    A.可制取O2 B.可制取CO2
    C.可收集CO2 D.可收集O2
    2.(2021·浙江杭州·中考真题)以下是进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示意图,有关实验仪器名称的判断,错误的是(       )

    A.a是试管夹 B.b是酒精灯
    C.c是集气瓶 D.d是烧杯
    3.(2021·浙江绍兴·中考真题)下列科学实验设计方案正确的是(       )

    A.①区分铁和硫化亚铁 B.②验证铁钉生锈需要氧气
    C.③干燥并收集一瓶氧气 D.④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4.(2021·浙江丽水·中考真题)我国宣布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于吸收相互平衡(如图)。下列途径中属于吸收二氧化碳的是(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化石燃料的燃烧
    C.微生物的氧化分解 D.生物的呼吸作用
    5.(2021·浙江宁波·中考真题)含硫元素的同类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同,不同类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可能相同,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类别
    物质
    化合价
    单质
    氧化物

    X
    0
    a



    +4

    b
    d
    Na2SO3等
    +6

    c
    e
    F

    A.X表示碱
    B.物质a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物质b是二氧化硫,它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D.物质d和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Na2SO4和H2O
    6.(2021·浙江杭州·中考真题)下列依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与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1g白磷、1g红磷分别放入两支带塞的试管中,再将试管同时浸入约80℃的热水里,只有白磷燃烧
    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B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
    二氧化碳是一种酸
    C
    在常温常压下,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剧烈
    该条件下,氧气的浓度越大,硫燃烧越剧烈
    D
    将铁粉、硫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后,所得固体物质不能被磁铁吸引
    铁粉已跟硫粉发生了化学反应

    A.A B.B C.C D.D
    7.(2020·浙江衢州·中考真题)建设“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应提倡(       )
    A.聚餐时用公勺、公筷 B.直接露天焚烧大量垃圾
    C.私家车停在消防通道上 D.使用冷空调时总把温度调到最低
    8.(2020·浙江杭州·中考真题)小金通过实验室制取和牧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获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接着利用这瓶二氧化碳气体完成了图示实验观察到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
    B.实验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C.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D.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
    二、简答题
    9.(2022·浙江台州·中考真题)在实验室里可以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
    (1)请从下列各图中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未画出)___________(填序号)。

    (2)二氧化锰、氧化铁和氧化铝都可以作为氯酸钾加热分解的催化剂。为了比较这三种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分解快慢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器材和药品进行实验。
    实验器材:秒表、电子秤、上图中合适的装置。
    实验药品:氯酸钾,颗粒大小相同的二氧化锰、氧化铁、氧化铝。
    实验步骤:___________
    10.(2022·浙江湖州·中考真题)实验室常用分解高锰酸钾、氯酸钾或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1)图___________(填字母)装置既可作为制取氧气也可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2)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选用C装置而不用D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1.(2022·浙江湖州·中考真题)25亿年前~24亿年前,由于蓝细菌的光合作用,大气中氧气浓度急剧升高,称为“大氧化事件”。大气中的甲烷被氧化,同时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到原来的1/3左右,导致地球急剧变冷。
    (1)___________效应的减弱导致地球急剧变冷。
    (2)下图所示微观模型表示了___________层的形成过程,这一变化为生物从水生到陆生的演化创造了条件。

    12.(2022·浙江台州·中考真题)兴趣小组在调查某城市的“热岛效应”时发现:
    城区:人口密集,人类活动多,能量消耗较多,绿化率较低,气温较高。
    郊区:人口密度小,绿化率较高,河道密布,气温较低,但空气中有来自城区的少量污染物。
    请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对“郊区气温较低,空气中有来自城区的少量污染物”的现象作出解释。

    13.(2022·浙江台州·中考真题)二氧化碳是一种与人类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气体,对地球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1)二氧化碳的发现
    17世纪初,海尔蒙特发现木炭燃烧后不但有灰烬,还产生了一种不可见的气体,于是他将该气体命名为“森林之精”。蜡烛的火焰会在该气体中熄灭,说明了这种气体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的制取
    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现要制取4.4克二氧化碳,至少需要含碳酸钙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多少克?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的减排和消耗
    人类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方式或途径:___________。
    14.(2022·浙江浙江·中考真题)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针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政府向全球承诺,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使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与吸收总量平衡,实现“零排放”。实现“碳中和”通常可采取如下措施:
    Ⅰ、碳减排:减少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1)下列做法不能实现“碳减排”的是___________
    A.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       B.推进新能源汽车使用
    C.废弃物分类投放并回收利用       D.养成节约用水用电习惯
    Ⅱ、碳吸收:①利用植物光合作用,这是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最重要途径;②利用“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在实际生产中,经常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流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2)用该技术进行“碳捕获"有效利用了原材料,该过程中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
    (3)分离器中发生的反应:①CaO+H2O=Ca(OH)2,②Ca(OH)2+Na2CO3=CaCO3↓+2NaOH。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100千克,求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生成CaCO3的质量(要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___________
    Ⅲ。碳转化:指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
    15.(2022·浙江舟山·中考真题)在学习二氧化碳性质时,小舟进行如下探究:

    【制取气体】用石灰石和稀盐酸作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收集时要得到平稳的气流,应选择图甲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作为发生装置。
    【探究性质】用图乙装置完成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后,小舟还想用该装置来验证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性质。若他将氧气倒入装有两支带火星的蜡烛的烧杯中(如图丙),预期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16.(2021·浙江金华·中考真题)某品牌钙片的部分信息:①钙片主要成分为碳酸钙;②每片钙片的质量为1克。某科学学习小组同学用该品牌钙片做了如下实验:把100克稀盐酸分成五等份,分次将稀盐酸添加到放有10片钙片的烧杯中,充分反应(钙片中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得到的实验数据见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克
    20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克
    8.0
    6.0
    4.0
    2.2
    2.2

    回答下列问题:
    (1)钙片用于补“钙”。钙片中所含的钙是指___________;
    A.元素             B.单质             C.原子
    (2)10片钙片中所含碳酸钙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克;
    (3)计算该实验中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17.(2020·浙江衢州·中考真题)小科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测量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注射器水平放置,夹持装置未画出。他在试管中加入石灰石样品和足量的稀盐酸(石灰石中其它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快速将连有注射器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实验结果如下表。(忽略活塞与筒壁之间的摩擦及温度变化对实验的影响)
    反应时间/
    0
    1
    2
    3
    4
    活塞对应的刻度/
    0
    98
    152
    176
    176


    (1)实验中判断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完的依据是_________。
    (2)当时实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约为,请利用表格中的数据,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
    18.(2020·浙江·中考真题)自然正在向人类发出“警报”。
    【材料】2020年2月9日,巴西科学家在南极西摩岛测得高达20.75℃的气温,再次刷新了南极大陆气象观测记录温度的最高值。
    【材料二】2020年2月底,南极地区又有新消息:气候变化引起南极地区藻类大量繁殖,导致出现了“红雪”、“绿雪”现象,而且雪地表面颜色的改变进一步加速了积雪的熔化。
    【材料三】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以前在海拔5000m以上植物很难生存。但研究人员发现,近年来珠穆朗玛峰附近,海拔5000m至5500m范围内的植被显著增加。
    (1)材料二中,积雪加速熔化的主要原因是:物体表面颜色越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判断,_______是植物得以生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填字母)
    A.海拔       B.纬度       C.温度
    19.(2020·浙江·中考真题)工业纯碱中含少量氯化钠。兴趣小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测定工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方法一:差量法。称取W克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通过装有试剂X的乙装置,并利用测量乙装置增加的质量,求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该方法中试剂X可选用_________。
    (2)方法二:沉淀法。称取15克样品完全溶解于水中配成60克样品溶液,取三个烧杯分三次进行实验,每次加入30克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所得的沉淀质量记录如表。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烧杯1
    烧杯2
    烧杯3
    样品溶液(克)
    10
    20
    30
    氯化钙溶液(克)
    30
    30
    30
    沉淀质量(克)
    2
    4
    5

    ()
    ___________
    (3)请写出提高方法一测量精确度的操作建议(写出2条)。____________
    20.(2020·浙江杭州·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研究人员发现大气层中特别是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日益变薄。进入大气平流层的氯氟烃(一类合成有机化合物,应用于冰箱和空调的制冷剂、灭火器等)是造成臭氧层变薄的主要原因。因为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平流层中的臭氧存在如下平衡:;而氯氟烃进入平流层后会分解产生氯原子(Cl),进而发生下列反应:。研究表明:平流层中1个氯原子大约可以破坏1×105个臭氧分子。
    (1)氯氟烃分解产生的氯原子在上述反应中起着_______作用。
    (2)如果某区域上空的臭氧急剧减少,导致该区域内大量生物在短时间内死亡,则该区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会发生怎样的变化?________。
    (3)写出一条保护高空臭氧层的合理建议。________。
    材料二:近地面处臭氧是一种空气污染物其含量过高会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刺激作用,影响肺部功能;还会刺激、损伤眼睛,导致视力下降。
    (4)如果近地面处臭氧含量过高,将直接导致下列哪一类疾病增加?______。
    A.呼吸道疾病       B.血液传染病       C.糖尿病
    (5)如图是某地8月1日~5日的温度、相对湿度、近地面处臭氧浓度的变化。据图分析,该地这一时段近地面处臭氧浓度的变化与温度的变化是否有关?并阐述理由。________。

    三、填空题
    21.(2022·浙江绍兴·中考真题)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测量气体体积的常用装置。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___________(填字母)。
    (2)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关闭止水夹,然后___________。
    (3)若用装置C测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体积,测得的体积比理论值小,原因可能是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的性质。
    22.(2021·浙江杭州·中考真题)氮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也是构成生物体的必要元素之一。但是,空气中游离态的氮不能直接被大多数生物所利用,必须经过变化,并与其他成分形成化合物(如氨或铵盐等),才能被植物利用。如图是自然界氮循环的示意图。请回答:

    (1)一株绿色植物的幼苗(如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缺氮,其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_____。
    A.茎秆细小、易倒伏,叶有褐斑
    B.生长矮小,叶色发黄
    C.生长缓慢,叶色暗绿带红
    D.只开花不结果
    (2)工业上常用空气冷冻分离法来获得氯气(即由液态空气分馏来获得氮气),这种方法制氮气的原理是利用了氮气与氧气哪一物理性质的差异?_____
    (3)实验室制备少量氮气的方法很多。例如,可由亚硝酸铵来制取氮气,其反应如下:NH4NO2N2↑+2H2O,该反应是属于_____反应。(选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
    (4)空气中的N2转化为NH3,的过程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转变为_____价。
    (5)有人认为:人类可以通过人工固氮,大量合成含化肥并施用于农作物,这将有助于人类粮食增产,但也会造成环境污染。你是否认同他的观点并阐述理由。_____
    23.(2021·浙江衢州·中考真题)科学发现往往源于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研究。
    (1)如图甲进行白糖溶解实验,根据图中现象判断:溶液②______(填“是”“不是”或“可能是”)白糖的饱和溶液。

    (2)如图乙所示,小科利用集气瓶收集从导管导出的氧气时,每隔一段时间,他就取出导管,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验满。可是他始终没有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小科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错误是______。
    24.(2021·浙江金华·中考真题)实验室提供H2O2溶液、二氧化锰、KClO3和KMnO4四种药品及下列装置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提供的药品,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选择装置B和C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将导气管移出水槽;②加热;③装药品;④收集;⑤熄灭酒精灯;⑥检查装置气密性。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
    25.(2021·浙江嘉兴·中考真题)目前,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已上升了1.1℃,其主要原因是自然界中的碳平衡被破坏。2020年9月22日,我国政府承诺: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CO2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通过各种方式抵消排放的CO2量,重新实现碳平衡。如图是碳循环和碳中和策略的示意图。

    (1)久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碳平衡被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可采取的碳中和策略②有___________
    (2)要实现我国政府提出的目标,除图中策略外,还可用化学万法人工抽狄,如将空气通入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写出用氢氧化钾捕获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2020年12月下旬,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多年未遇的极寒天气,因此有人质疑:今年天气这么冷,地球气温真的在上升吗?对于这样的质疑,你是否认同?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6.(2021·浙江宁波·中考真题)家庭医药箱里有一瓶标签缺损的医用双氧水,为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小宁设计了如图实验:在试管中放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然后用注射器注入10mL该医用双氧水,直到试管中不再有气泡产生,通过测量量简中水的体积就可以大致计算出双氧水质量分数。

    (1)实验中用排水法测量氧气的体积是因为氧气具有___________的性质。
    (2)若俯视读得量筒中水的体积,则测得的双氧水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7.(2021·浙江绍兴·中考真题)2021年3月,中央财经会议明确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来抵消掉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
    (1)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根据图甲回答支持这一结论的信息是:______。

    (2)科学家已经研究出多种方式来实现二氧化碳的转化。
    ①浙江大学研发的“二氧化碳烟气微藻减排技术”,利用微型藻类吸收二氧化碳实现固碳。微型藻类是______(选填“真核”或“原核”)生物,该技术的本质是利用微藻的______作用实现固碳。
    ②固碳的另一种方法是将收集的二氧化碳和水混合后注入地下玄武岩中,最终与岩石中的矿物质作用形成固态的石头碳酸盐。这种固碳方式属于______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③我国研发的“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图乙),甲醇()等液体燃料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甲醇制取过程中能量转化是:太阳能→电能→______能。
    甲醇合成时,若碳元素全部来自二氧化碳,则制取10吨甲醇需要消耗二氧化碳______吨。(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的方程式为:)
    (3)交通领域的“以电代油”可以来实现“减碳”目标。图丙为某纯电动汽车与某燃油汽车的相关数据,请回答:

    ①与燃油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每行驶100km会向空气减少排放______kg的二氧化碳(,结果精确到0.1)。
    ②从获取电能的各种方式看,相对于燃煤发电,符合“减碳”理念的是______发电。
    28.(2020·浙江衢州·中考真题)利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验证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如图,小科将适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塞入一团棉花并测出试管、棉花与药品的总质量为。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后,测得量筒中气体体积为V,再次测得反应装置与物质总质量为,已知常温常压下氧气密度为。据此请回答:


    (1)实验中用量筒收集气体的好处是________。
    (2)实验中,试管口内壁附着紫红色小液滴,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发现:,与质量守恒定律不符。造成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
    A.试管中高锰酸钾没有完全分解
    B.导管口连续均匀冒气泡时才收集气体
    C.未调节量筒内外液面相平就读数
    D.停止加热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29.(2020·浙江嘉兴·中考真题)为提高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精确度,科学兴趣小组对课本实验进行了创新改进。

    【实验步骤】
    ①取一根玻璃管,用橡皮塞将一端密封;
    ②将食品脱氧剂粉末迅速装入玻璃管,立即向管口注入一滴水将玻璃管密封,水滴的下端标为A。弹动玻璃管使脱氧剂粉末分布均匀且紧密,脱氧剂的上端标为O,如图甲所示;
    ③水平滚动玻璃管,使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静置至水滴不再移动时,水滴的右端标为B,如图乙所示;
    ④用刻度尺测量出AO段和AB段的长度,并计算出AB与AO的比值,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⑤洗涤、干燥实验装置,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次数
    AO/mm
    AB/mm
    AB / AO
    1
    523.5
    109.5
    0.2092
    2
    525.5
    110.0
    0.2093
    3
    527.0
    110.5
    0.2097

    【得出结论】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空气中氧气含量为_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
    【思考讨论】
    ①实验步骤③中,将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的目的是________。
    ②实验步骤②中,如果玻璃管内的脱氧剂粉末分布不够紧密,会使实验结果偏大,其原因是________。
    30.(2020·浙江绍兴·中考真题)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气体的常用装置。

    (1)图甲中,在试管口放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用图示方法收集氧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
    (2)用图乙装置制取并检验CO2性质时,澄清石灰水始终未见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装置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如试管口放有一团棉花,采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选项正确;
    B、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属于固液常温型反应,可选择图中装置来制取CO2,选项正确;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项错误;
    D、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选项正确,故选C。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夹持木炭的仪器是坩埚钳,而不是试管夹,故A错误。
    B、酒精灯用于给木炭加热,所以b是酒精灯,故B正确。
    C、集气瓶用于气体的收集和储存,所以c是集气瓶,故C正确。
    D、烧杯用于盛放液体,所以d是烧杯,故D正确。
    故选A。
    3.A
    【解析】
    【详解】
    A、铁能被磁铁吸引,硫酸亚铁不能被磁铁吸引,可以用磁铁吸引区分,符合题意。
    B、左边试管中铁钉与氧气和水接触,生锈,右边试管中铁钉与氧气接触,不生锈,说明铁生锈需要水,不符合题意。
    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万用瓶收集,应“长进短出”,不符合题意。
    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化学反应前后,压强的变化不大,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属于吸收二氧化碳的途径,说法正确。
    B、化石燃料的燃烧是碳与氧气结合产生二氧化碳,是释放二氧化碳的途径,说法错误。

    C、微生物的氧化分解是释放二氧化碳的途径,说法错误。
    D、生物的呼吸作用是释放二氧化碳的途径,说法错误。
    故选A。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A、从表中可知,Na2SO3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因此X表示盐,此选项错误;
    B、因为物质a中硫元素化合价为0,所以a是硫单质,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此选项错误;
    C、物质b中硫显+4价,属于氧化物,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SO2,名称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溶于水会形成酸雨,它是空气污染物之一,此选项正确;
    D、物质d属于酸,硫元素化合价为+4,化学式是H2SO3,中和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因此H2SO3和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Na2SO3和H2O,此选项错误。
    故选C。
    6.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A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B、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试液变红,而不是二氧化碳使试液变红,因此二氧化碳不是酸,B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氧气为助燃性气体,浓度越大,可燃物燃烧越剧烈,C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D、固体物质不能被磁铁吸引,说明不存在铁粉,因此可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D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7.A
    【解析】
    【详解】
    A、聚餐时用公勺、公筷,能减少病毒与细菌的传播,故选项正确;
    B、直接露天焚烧大量垃圾会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不应提倡;故选项错误;
    C、私家车停在消防通道上,危害公共安全,不应提倡;故选项错误;
    D、使用冷空调时总把温度调到最低,浪费资源,不应提倡;故选项错误;
    故选:A。
    8.A
    【解析】
    【详解】
    A、碳酸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的微溶的硫酸钙覆盖在碳酸钙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不能持续地提到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溶于水,且其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收集二氧化碳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选项正确;
    C、实验中观察到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下层的蜡烛先接触二氧化碳,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选项正确;
    D、实验中上下层的蜡烛均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选项正确,故选A。
    9.     ③     ①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②用电子秤称量ag的氯酸钾和bg的二氧化锰,充分混合后装入试管,连接好仪器并固定;③加热,用排水法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记录所用的时间;④分别用等质量的氧化铁、氧化铝代替二氧化锰,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记录所用的时间。
    【解析】
    【详解】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是:③;
    (2)实验步骤是:①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用电子秤称量ag的氯酸钾和bg的二氧化锰,充分混合后装入试管,连接好仪器并固定;
    ③加热,用排水法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记录所用的时间;
    ④分别用等质量的氧化铁、氧化铝代替二氧化锰,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记录所用的时间。
    10.     B     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解析】
    【详解】
    (1)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和利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都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都是常温,因此都可以采用B作为发生装置;
    (2)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因此用C装置收集而不用D装置收集。
    11.     温室     臭氧
    【解析】
    【分析】
    自然界中的臭氧,大多分布在距地面20Km--50Km的大气中,我们称之为臭氧层。
    【详解】
    (1)温室效应是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温室效应的减弱导致地球急剧变冷。
    (2)臭氧层中的臭氧主要是紫外线制造出来的。图所示微观模型表示了臭氧层的形成过程,这一变化为生物从水生到陆生的演化创造了条件。
    12.①郊区人口密度较小,人类活动释放的热能少。
    ②郊区绿化率高,河道密布,蒸腾作用及蒸发吸热多。
    ③地表水多,水的比热大,温度不易升高。
    ④城郊温差有利于形成空气对流。
    ⑤城区气流上升到高空后,温度降低,密度增大,在城区四周下沉,带着污染物到达郊区
    【解析】
    【分析】
    热岛效应,指由于人为原因,改变了城市地表的局部温度、湿度、空气对流等因素,进而引起的城市小气候变化现象。
    【详解】
    郊区气温较低,空气中有来自城区的少量污染物的原因:
    ①郊区人口密度较小,人类活动释放的热能少。
    ②郊区绿化率高,河道密布,蒸腾作用及蒸发吸热多。
    ③地表水多,水的比热大,温度不易升高。
    ④城郊温差有利于形成空气对流。
    ⑤城区气流上升到高空后,温度降低,密度增大,在城区四周下沉,带着污染物到达郊区。
    13.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x=10g
    石灰石的质量为
    答:至少需要含碳酸钙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12.5g     植树造林(合理即可)
    【解析】
    【详解】
    (1)蜡烛的火焰会在该气体中熄灭,说明了这种气体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见答案。
    (3)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且植树造林是我们容易做到的消耗CO2的方式或途径。
    14.     A     NaOH、CaO     设:理论上可生成CaCO3的质量为x。


    x=10kg。
    答:理论上可生成CaCO3的质量为10kg。
    【解析】
    【详解】
    (1)A、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不能减少空气的污染物的总量,故选项不能实现“碳减排”;
    B、推进新能源汽车使用,减少燃油,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能实现“碳减排”;
    C、废弃物分类投放并回收利用,节约资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能实现“碳减排”;
    D、养成节约用水用电习惯,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能实现“碳减排”。
    故选:A;
    (2)该过程中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氧化钙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以循环利用;
    (3)详见答案。
    15.     C     蜡烛自下而上复燃
    【解析】
    (1)
    用石灰石和稀盐酸作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固液常温型,得到平稳的气流,应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应选择图甲中的C,能通过长颈漏斗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
    (2)
    他将氧气倒入装有两支带火星的蜡烛的烧杯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能支持燃烧,能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复燃。
    16.     A     7.8     解:由图可知,实验1、2、3这加入的稀盐酸均完全反应,即20g稀盐酸能够与2g碳酸钙完全反应
    设与2g碳酸钙完全反应的稀盐酸中HCl的质量为x

    =
    x=1.46g
    实验中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100%= 7.3%
    答:实验中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解析】
    【分析】
    【详解】
    (1)钙片中所含的钙是指物质的组成,应用元素来描述,故填A。
    (2)由图可知,最终剩余的2.2g固体是钙片中的杂质,则10片钙片中所含碳酸钙的总质量=1g/片×10片−2.2g=7.8g,故填7.8。
    (3)见答案
    17.     活塞对应的刻度停到176mL不再移动     80%
    【解析】
    【详解】
    (1)由图可知,试管中的稀盐酸与石灰石样品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试管中压强增大,使得活塞右移,活塞的刻度从最初的0mL右移至176mL后不再变化,说明石灰石和盐酸已反应完。故填:活塞对应的刻度停到176mL不再移动。
    (2)当时实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约为,由表中数据可知,样品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为176mL,合0.176L,根据质量等于密度乘以体积可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解得,即碳酸钙的质量为0.8g,所以有,答: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80%。故填:80%。
    【点睛】
    本题关键是分析出活塞移动的刻度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根据密度乘以体积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由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从而除以样品质量可以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8.     吸收太阳辐射本领越强     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点作答即可。
    【详解】
    (1)雪地颜色加深,导致雪地吸收太阳辐射本领增强,所以雪地温度越高,导致积雪加速熔化。
    (2)从材料三中可知,植被的生存情况的不同主要是因为海拔高度不同导致温度的差异。故选C。
    19.     氢氧化钠溶液     84.8%     缓慢滴加稀盐酸以减慢通气速度;反应结束后向装置内通氮气;在甲、乙两装置之间加吸收水蒸气的装置;将盐酸更换为稀硫酸
    【解析】
    【分析】
    【详解】
    (1)如图所示方法一中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二氧化碳通过装有试剂X的乙装置,试剂X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则试剂X可选用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烧杯一中的碳酸钠与氯化钙完全反应生成2克碳酸钙沉淀,则15克样品所得溶液完全反应生成沉淀的量为,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则有:

    由解得
    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4.8%。
    (3)方法一中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二氧化碳通过装有试剂X的乙装置,乙装置充分吸收甲装置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程度就决定了实验的精确度,通过操作保证生成的二氧化碳被充分吸收就能提高实验的精确度,可以通过以下操作保证二氧化碳被充分吸收:①缓慢滴加稀盐酸以减慢通气速度;②反应结束后向装置内通氮气,使装置内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导出;生成的二氧化碳气流中会混有水蒸气,会使乙装置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还可以在甲、乙两装置之间加吸收水蒸气的装置,防止水蒸气的干扰,提高实验的精确度。还可以将盐酸更换为稀硫酸,因为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20.     催化     急剧下降     制定相关法律,限制氯氟烃的使用和排放,积极开展氯氟烃替代技术的研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臭氧层等     A     该地这一时段近地面处臭氧浓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降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解析】
    【详解】
    (1)由题意可知,氯原子在将臭氧转化为氧气的反应前后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在该反应中作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故填催化。
    (2)某区域上空的臭氧急剧减少,导致该区域内大量生物在短时间内死亡,食物链的结构遭到极大破坏,则该区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会急剧下降,故填急剧下降。
    (3)氯氟烃进入平流层后会分解产生氯原子能够加快臭氧的分解速率,为保护高空臭氧层,应该制定相关法律,限制氯氟烃的使用和排放,积极开展氯氟烃替代技术的研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臭氧层等,故填制定相关法律,限制氯氟烃的使用和排放,积极开展氯氟烃替代技术的研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臭氧层等。
    (4)近地面处臭氧是一种空气污染物其含量过高会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刺激作用,影响肺部功能,会增大人类患呼吸道疾病的几率,故填A。
    (5)由图可知,该地这一时段近地面处臭氧浓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降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即温度高时,臭氧在空气中的水分中的溶解量减少,从而使得空气中臭氧的含量增加,故填该地这一时段近地面处臭氧浓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降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21.     B     向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的水,若液面形成高度差且一段时间后,高度差不变,则气密性良好。(合理即可)     能溶于水或能与水反应
    【解析】
    【详解】
    (1)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大理石和稀盐酸该反应不需要加热,所以选用装置B。
    (2)检验装置B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向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的水,若液面形成高度差且一段时间后,高度差不变,则气密性良好。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因此若用装置C测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体积,测得的体积比理论值小。
    22.     B     沸点不同     分解     -3     认同,因为人工固氮为农田提供了更多的氮肥,有利于人类粮食增产。但大量使用合成含氮化肥并施用于农作物,将会导致土壤板结;若土壤中N元素超标,被雨淋溶后,易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不认同,因为人工固氮可以为农田提供更多的氮肥,有利于人类粮食增产。只要我们合理控制化肥的使用量,一般不会造成土壤板结,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等环境问题)
    【解析】
    【分析】
    【详解】
    (1)氮肥促进叶色浓绿,缺氮会生长矮小,叶色发黄。
    (2)工业制取氮气的原理:利用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进行混合物的分离,所以制氮气的原理是利用了氮气与氧气沸点不同。
    (3)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
    (4)NH3中氢元素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所以氮元素为-3价。
    (5)认同,因为人工固氮为农田提供了更多的氮肥,有利于人类粮食增产。但大量使用合成含氮化肥并施用于农作物,将会导致土壤板结;若土壤中N元素超标,被雨淋溶后,易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不认同,因为人工固氮可以为农田提供更多的氮肥,有利于人类粮食增产。只要我们合理控制化肥的使用量,一般不会造成土壤板结,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等环境问题)
    23.     可能是     取出导管再进行验满
    【解析】
    【分析】
    【详解】
    (1)将白糖加入100g水,静置后有白糖存在,经充分搅拌后,白糖全部溶解了,无法确定溶液②是否能继续溶解白糖,溶液②可能是白糖的饱和溶液,也可能是白糖的不饱和溶液。
    (2)小科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错误是每隔一段时间,他就取出导管,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验满,应每隔一段时间,直接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验满。
    24.     2H2O22H2O+O2↑或2KClO32KCl+3O2↑     ⑥③②④①⑤
    【解析】
    【分析】
    【详解】
    (1)利用发生装置A制取氧气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发生装置B是固体受热发生装置,且试管口处没有放棉花,利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反应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H2O22H2O+O2↑或2KClO32KCl+3O2↑。(2)选择装置B和C制取氧气是固体受热反应生成气体,其实验步骤为检查装置气密性,装药品,加热,收集气体,将导气管移出水槽,最后熄灭酒精灯,即⑥③②④①⑤,故填⑥③②④①⑤。
    25.     节能减排,改善能源结构等     2KOH+CO2=K2CO3+H2O     不认同, 2020年12月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极端低温天气,在空间与时间上都属于个例,事实上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全球极端天气频发;这种空间与时间上的极端天气作为个例不能否定全球气温整体上升这一事实。
    【解析】
    【分析】
    【详解】
    (1)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碳平衡被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如开发新能源。
    (2)氢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不认同, 2020年12月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极端低温天气,在空间与时间上都属于个例,事实上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全球极端天气频发;这种空间与时间上的极端天气作为个例不能否定全球气温整体上升这一事实。
    26.     不易溶于水     偏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实验中可用排水法测量氧气的体积。
    (2)若俯视读得量筒中水的体积,则测得排出的水的体积偏大,即生成的氧气体积偏大,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偏大,所以测得的双氧水质量分数将偏大。
    27.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全球平均气温也升高,且趋势相同     真核     光合     化学     化学     解:设需要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x=13.75t
    答:制取10吨甲醇需要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3.75吨。     11.3     光伏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可知,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全球平均气温也升高,且趋势相同,可证明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故填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全球平均气温也升高,且趋势相同。
    (2)②微型藻类是一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低等生物,故填真核;
    ③微型藻类能够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来实现固碳,即本质是利用微藻的光合作用实现固碳,故填光合;
    ④二氧化碳和水混合后注入地下玄武岩中,最终与岩石中的矿物质作用形成固态的石头碳酸盐,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填化学;
    ⑤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电解水,电解水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生成的氢气和二氧化碳再生成甲醇也是化学能的转化,故填化学;
    ⑥见答案
    (3) ①纯电动汽车每行驶100km会向空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质量=20KW.h×0.785kg/KW.h=15.7kg,燃油汽车每行驶100km会向空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质量=10L×10-3×0.7×103kg/m3×3.857kg≈27kg,与燃油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每行驶100km会向空气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的质量=27kg−15.7kg=11.3kg, 故填11.3。
    ⑧相对于燃煤发电,光伏、水力、风力发电符合“减碳”理念,故填光伏。
    28.     便于直接读出氧气的体积     高锰酸钾粉末溶于冷凝水形成溶液     BCD
    【解析】
    【详解】
    (1)因为量筒壁上有刻度,所以用量筒收集气体可以直接读取收集的气体体积。故填:便于直接读出氧气的体积。
    (2)实验中,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会充满试管口,而高锰酸钾粉末溶解到产生的冷凝水中会形成紫红色小液滴。故填:高锰酸钾粉末溶于冷凝水形成溶液。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发现:,是反应前后物质及反应装置的总质量的差值,即生成的氧气质量。已知常温常压下氧气密度为,测得量筒中气体体积为V,所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按照质量守恒定律,应该,但是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发现:,与质量守恒定律不符。造成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试管中高锰酸钾没有完全分解,对质量守恒定律不会产生影响,依然是。故A不符合题意;
    B.在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之前,已经有部分氧气产生,所以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收集气体,导致收集的氧气体积偏小,所以有。故B符合题意;
    C.未调节量筒内外液面相平就读数,量筒中的气体压强与外界大气压不相等,导致读出的气体体积不是常温常压下的体积,所以有。故C符合题意。
    D.停止加热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试管口产生的水蒸气会沿导管跑走,导致。故D符合题意。
    故选BCD。
    29.     20.94%     增大接触面积, 使氧气被脱氧剂粉末充分吸收     脱氧剂粉末不够紧密导致空气柱测量值偏小
    【解析】
    【详解】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       
    【分析】 根据公式AB/AO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百分比,然后求出三个百分比的平均值即可;
    【得出结论】 (0.2092+0.2093+0.2097)÷3=20.94%
    【思考讨论】 ①食品脱氧剂粉末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玻璃管中的氧气被吸收的越充分,测量出的结果越准确;
    ②玻璃管的容积是一定的,等于粉末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如果粉末不够紧密,那么计算出空气的体积就会偏小,根据公式可知,最终得到氧气的体积分数就会偏大。
    【解答】【得出结论】空气中氧气含量为(0.2092+0.2093+0.2097)/3=0.2094=20.94%:
    【思考讨论】 ① 实验步骤③中,将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 使氧气被脱氧剂粉末充分吸收 ;
    ② 实验步骤②中,如果玻璃管内的脱氧剂粉末分布不够紧密,会使实验结果偏大,其原因是:脱氧剂粉末不够紧密导致空气柱测量值偏小
    30.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中     氧气不易溶于水,不和水反应     盐酸浓度过高,有挥发性,能与氢氧化钙反应
    【解析】
    【分析】
    (1)根据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盐酸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1)图甲中,在试管口放棉花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图示方法是排水法,用图示方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不和水反应。
    (2)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会导致石灰水始终未变浑浊,澄清石灰水始终未见浑浊,原因可能是盐酸浓度过高,具有挥发性,能与氢氧化钙反应。

    相关试卷

    36 电和磁 填空题、简答题-浙江省各地区2020-2022中考科学真题汇编:

    这是一份36 电和磁 填空题、简答题-浙江省各地区2020-2022中考科学真题汇编,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7物质的分类填空题、简答题-浙江省各地区2020-2022中考科学真题汇编:

    这是一份27物质的分类填空题、简答题-浙江省各地区2020-2022中考科学真题汇编,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3常见的化合物填空题、简答题-浙江省各地区2020-2022中考科学真题汇编:

    这是一份23常见的化合物填空题、简答题-浙江省各地区2020-2022中考科学真题汇编,共4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简答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