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模拟训练
展开诗歌鉴赏
一、阅读《登飞来峰》,完成下面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1.观察下面两幅图画,可以作为这首诗插图的是_________。
2.杜甫《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本诗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都表达了诗人的自信。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表达这种自信的。
3.“仁者乐山。”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还有许多含“山”字或写山的诗句,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是“①______”和“②________”。(本试卷中的诗句除外。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
参考答案:
1.甲
2.答案示例:杜甫决心有朝一日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会当”“凌”等词表现了诗人的自信;王安石登上飞来峰顶,不怕浮云遮挡自己的视野。“不畏”“最高层”表现了其无畏的精神,自信的气度。
3. 答案示例:①山气日夕佳 ②横看成岭侧成峰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与图画的理解能力。诗歌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表达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甲图诗人站在山之巅,浮云皆在脚下,符合诗歌内容;乙图诗人仰望高山和红日,与诗歌意境不符。故选甲图。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比较分析能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表达的是诗人决心登临泰山极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会当”意思是“终当,终要”,“凌”意思是“登上”,表达出诗人对前途的乐观和自信。“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了诗人锐意改革,不畏惧艰难险阻的雄心和抱负。“不畏”意思是“不怕”,“最高层”表达出高瞻远瞩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是对改革前景的自信。
3.本题考查学生古诗词的积累。含“山”字或写山的诗句有很多,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等。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二、阅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有人说“登高怀古的目的是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请结合这首诗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2.词的上片“不尽长江滚滚流”借景抒情,让人感觉到时间长河的流逝,万事万物不断地变迁。由此我们联想到孔子所说的“ ,不舍昼夜”和 (作者)所写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它们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答案:
1.作者登上北固亭,想到少年孙权曾坐拥京口建功立业,而今国土沦陷,南宋统治者却苟且偷生、不敢抵抗,暗示了作者的悲愤以及想恢复中原的强烈愿望。
2.逝者如斯夫 王湾
解析:
1.本题考查赏析作者感情。作者登上北固楼,北望中原大地,那里本是大宋地界,如今却被异族占领。想到少年孙权曾在京口成就一番事业,而现今的朝廷竟无一人有孙权的能力和志向,苟安江南一隅,完全没有收复失地的意愿。隐晦的流露出作者对统治者的悲愤和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
2.本题考查名句背诵。第一空:逝者如斯夫,注意“逝”字的写法。第二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出自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三、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望岳
杜甫
西岳①崚嶒②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③入谷无归路,箭栝④通天有一门⑤。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注:①【西岳】即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②【崚嶒(líng céng)】形容山势高峻。③【车箱】华阴市西南二十五里有车箱谷。深不可测。④【箭栝(guā)】指华山箭栝峰,箭栝原意为“箭的末端”。⑤【一门】此处指南天门。
1.这两首《望岳》分别创作于杜甫的青年和中年时期,写出了岱宗和西岳的共同特点是①__________。与甲诗表现出的诗人②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相比,乙诗则更多地表现出诗人的失意与仿徨,这一点从乙诗中③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感受到。
2.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齐鲁青未了”一句,从近观的视角描绘了苍翠山色,表现了岱宗的地理特点和诗人的独特体验。
B.甲诗最后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诗人登临绝顶之后的真实感受,表现了他的心胸和气魄。
C.乙诗首联紧扣诗题,把西岳主峰比喻为站列的儿孙,生动描写了西岳的外观,也切合仰望西岳之意。
D.乙诗颈联以“车箱”“箭栝”等地名巧妙入诗,突出了西岳之“险”与攀登之“难”,也暗示了诗人人生的坎坷。
参考答案:
1. 高大巍峨 昂扬向上 无归路
2.D
解析:
1.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甲诗中的“阴阳割昏晓”极言泰山之高,仿佛可以分割阴阳。乙诗首句中的“崚嶒”也为高峻之意,所以岱宗和西岳的共同特点是高大巍峨。甲诗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作者誓要登上人生的最高峰,表达了作者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乙诗“车箱入谷无归路”一句中的“无归路”不仅指的是华山难行,没有归路,也暗含着作者的人生之路充满了坎坷,不知归依何方之意,传达出诗人的诗人的失意与仿徨。
2.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A.“齐鲁青未了”是说泰山蔓延于齐鲁大地。应为远望所见;
B.甲诗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登上泰山绝顶的愿望,并不是作者“登临绝顶之后的真实感受”;
C.“诸峰罗立似儿孙”意为群峰在其周围则像他的儿孙,运用比喻的手法,把主峰之外的其它山峰比作主峰的儿孙;
故选D。
四、阅读《黄鹤楼》,完成后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歌前两联,从神话传说落笔,通过写_______、白云悠悠,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
2.画线句描绘了诗人登楼所望之明丽景象。请你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3.下列与“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表达情感一致的一项是( )
A.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B.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参考答案:
1.鹤去楼空
2.在和煦的阳光照耀下,隔江相望的汉阳平野中葱郁的树木,清晰可辨;江中的鹦鹉洲上,芳草如茵,长势茂盛。
3.A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写出了“鹤去楼空”之景。
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描述。画线句的意思是: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只单纯的翻译,缺乏生动性,可以这样描述:艳阳高照,碧空如洗,汉阳一带的林木郁郁葱葱,格外显眼;鹦鹉洲上长满茂盛的芳草,清风徐徐而过,空气中淡淡清香让人心旷神怡。
3.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感情。“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表达的情感是游子的思乡之情,
A.表达的游子的思乡之情,是同一种情感;
B.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
C.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
D.借自然界景物的变化规律,表明作者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宠辱,忘得失,超然物外。
故选A。
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项复习——诗歌鉴赏专题 闺怨诗(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项复习——诗歌鉴赏专题 闺怨诗(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类别,闺中人的身份,常见意象,闺怨诗的模式,风格特色,鉴赏技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诗歌鉴赏练习-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专项练习(北京): 这是一份诗歌鉴赏练习-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专项练习(北京),文件包含诗歌鉴赏练习-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专项练习北京解析版docx、诗歌鉴赏练习-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专项练习北京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北京市各个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汇编-04诗歌鉴赏: 这是一份2022年北京市各个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汇编-04诗歌鉴赏,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