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9声声慢》教案【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反复诵读,品味诗歌语言,掌握叠词的作用。能力目标:分析词中意象体味意境,领悟开头三句所抒发的情感的不同层次。情感目标:知人论世,通过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理解个人生活遭遇对作品风格的影响,进而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愁情。【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词中的意象,结合李清照的生平经历,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复杂愁情。【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在我国的词坛上,有这样一位女词人,它集豪情、才情、悲情于一身,说她豪情是因为她曾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言壮语,说她才情是因为她写下了“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千古绝唱,说它悲情是因为她历经国破家亡夫丧这非常人遭遇的不幸。那这位女词人便是——李清照。我们这节课来学习李清照的后期代表作《声声慢》。二、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品味诗歌语言,掌握叠词的作用。2.分析词中意象体味意境,领悟开头三句所抒发的情感的不同层次.3.知人论世,通过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理解个人生活遭遇对作品风格的影响,进而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愁情。三、预习文本,思考问题1、首句七个叠词有何好处?蕴含了怎样的情感?2、“三杯两盏淡酒”中的“酒”为何是“淡酒”?为何抵挡不了风寒?3、“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中“大雁”这个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为何说大雁是“旧相识”?4、“梧桐”的意象如何理解?有何象征意义?5、“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中的“愁”有何深层含义?四、因声求气,吟咏诗韵1、集体诵读教师点评,读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抓住文本的特点,大家看一下文本当中哪一个标点符号用的比较多?除了逗号句号,那就是叹号。在以叹号结尾的地方,大家是否读出了那种强调感叹的感觉?2、学生范读,学生评价。3、把握词眼读完这首诗歌,请同学们在词中找出直接抒发作者愁情的句子。明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除此之外,还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故可从这两句当中概括出作者的情感是——愁。4、理解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一组叠词的使用历来被人们所称颂,被誉为是千古名句。很多词评家对这一句也是高度赞赏。张端义在《贵耳集》中称“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此句认为这个叠词的使用非常的流畅,自然而不露斧凿痕迹,却又能真实地表达出词人的情感。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称“起头连叠十四字,以一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他认为能够写出这样叠词的句子只有李清照一人,那同学们说一说为什么这一句能称之为是千古名句?它好在哪里?奇在何处?明确:首先这一句运用了叠词的手法,那么运用了叠词,就能称之为千古名句吗?对比以下两首:树树树梢啼晓莺,夜夜夜深闻子规。 ——刘驾《晓登成都迎春阁》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乔吉《天净沙》 显然李清照的更好,因为它的内容情感很丰富,而且又很贴切。那么我们从情感上先来分析一下。“寻寻觅觅”何意?即寻找。那么我们在什么时候才会去寻找呢?迷茫或者是丢失东西的时候。请思考作者李清照,她是在寻找什么呢?(学生回答)这就需要结合他的经历和背景来思考。国家经历战乱,国破家亡,而且丈夫已经去世。作者写这一首词的时候,已经是晚年了,晚年丈夫去世,宋朝南渡,现在又是独处一人。在这样情况下,毫无疑问,作者有的是满腹的愁绪。那么他的确是在寻找,可能是寻找她丈夫的身影,也可能是寻找过往的美好的回忆。那他是否找到了呢?然而并没有。(寻觅无果)“冷冷清清”,如果说寻寻觅觅是作者的一个动作的话,那冷冷清清就是当时的环境,周围的环境是冷清的,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也是清冷的。“凄凄惨惨戚戚”,作者寻觅无果之后一些伤痛无法消解,但是又在这样冷清的环境当中,凄凉悲泣,孤独愁绪,有更深了一层。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最后一句自然是从作者的感受来写的,那作者是什么样的感受呢?(凄苦无比,沉痛无比)十四个字,没有一个字直接写愁,但是处处皆愁,声声含愁。从动作到环境,再到心情,把词人南渡之后的境遇和心情描写的淋漓尽致,同时,以这三句开头也为我们的全词奠定了情感基调(哀伤凄婉)。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中对此做了更简洁完美的解释,“《声声慢》起下十四字叠字,总言心情之悲伤。中心无定,如有所失,故曰‘寻寻觅觅’。房栊寂静,空床无人,故曰‘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六字,更深一层,写孤独之苦况,愈难为怀。”其实,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也见过很多叠词的使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那同学们是否能够来概括一下使用叠词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叠词的作用:①从艺术效果上看,加强诗词音韵效果,增强节奏感。②从内容上看,加强诗词内容的回环往复,增强情感表现力。五、置身诗境,缘景明情1、通过我们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是在写愁情,除了直抒胸臆以外,作者还通过什么样的意象来表达她的愁情呢?大家在词当中快速的找一找。明确:“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共是有六个意象。2、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以下问题。(3分钟)①“淡酒”“秋风”,“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中的“酒”为何是“淡酒”?为何抵挡不了风寒?明确:“酒”,象征愁;“风”,渲染愁情。“淡酒”这是一种主观感受,并非酒淡,是因为愁情太重,“酒”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②“过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中“大雁”这个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为何说大雁是“旧相识”?明确:“雁”,离愁的象征,思乡怀人。何以言“雁”为“旧相识”,大雁为候鸟,北雁南飞,而词人也是从北方流落到南方;同时鸿雁是传递信息的使者,暗示亡夫之痛。③“黄花”,“黄花”在诗词中有何象征意义?明确: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在诗词当中,我们写花常有两种状态,第一种是花开得繁盛,一种是花儿凋零。花儿凋零,以花喻人,写人的容颜逝去,有时候也会表达时光易逝。——正衬还有一种是写花盛开的,但心情并不佳。例如“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中写花盛开,是为了衬托诗人漂泊在外,有家难回的羁旅之情。这里是以乐景写哀情,——反衬。④“梧桐”“细雨”,“梧桐”这一意象在诗词中有何有何象征意义?为何是“细雨”?明确:梧桐,牵愁惹恨,凄凉悲伤的象征。细雨绵长,尤其是秋雨,细雨与愁绪相似,是悲伤、愁丝的化身,更能体现作者的心境。本词选取了“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六个意象,营造了(冷清凄凉&悲伤哀婉)氛围,表达了词人(孤寂愁苦)的情感。⑤“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中的“愁”的内涵。明确: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知人论世。六、联系背景,知人论世十二个字概括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李清照的诗歌风格是按照南渡为界,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闲愁、离愁——清丽婉转);南渡后:反映战乱痛苦生活,感时伤怀,怀旧思乡,表现为思夫、思国、思乡(浓愁、哀愁——沉郁凄凉)。小组学生先作答。通过学习文本,我们知道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是沉郁凄凉的,那么通过了解李清照的生平,我们一起来概括一下“愁”有哪些丰富的内涵?明确:丧夫之痛、孀居之悲、颠沛之苦、故国之思、亡国之痛。七、课堂小结、再读诗歌品味诗歌语言,掌握叠词的作用;通过分析词中的典型意象,品味凄美的意境,结合词人经历,体会词中蕴含的复杂愁思;掌握本词中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的手法。把握了本首词的情感,接下来呢,我们要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词。六、拓展迁移,链接高考双调·清江引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意境。明确:这首诗选取西风、啼雁、红叶、黄花、芭蕉和秋雨等一系列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第一步:分析意象)渲染出一种浓深的秋意,萧瑟中带着浓烈(第二步:渲染意境),抒发了游子身处异地、思念家乡的浓烈愁情。(第三步:抒发情感)七、板书设计 鉴赏方法:品味语言 缘景明情——意象 知人论世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案设计,共14页。
这是一份2021学年7.2*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