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电子全册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表格式教案2.6整理与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表格式教案2.6整理与复习,共9页。
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 整理与复习(一)学习内容教科书第26页整理与复习1题,练习七1、2、3、4题。育人目标1.掌握圆的有关知识,进一步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推导过程,能利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2.经历圆的知识梳理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3.通过自主整理知识的活动,进一步积累学习经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4.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求异思维。5.在整理知识点的过程中,建构知识框架,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反思、独立思考良好品质。学习重难点重点:进一步理解圆周率的含义和圆面积推导过程,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问题。难点: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体会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学习评价设计 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五育融合育人点提示激趣引入1.课件演示由圆组成的美丽图案,感受数学的美。 2.本单元我们认识了圆,今天我们对圆进行整理与复习。(板书课题:整理与复习) 学生欣赏 自主整理1.回忆一下,本单元学了圆的哪些知识,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2.你准备怎样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呢?交流后统一认识:按三大板块(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来进行整理。整理的形成可以多样。 3.学生在练习本上自主整理,教师进行巡视,对学生进行指导。 4.交流反馈。请学生把整理的结果展示给大家,其他同学完善、补充,共同构建知识网络。 圆心o圆的认识 半径r 直径d 周长的意义圆 圆的周长 计算公式 面积的意义 圆的面积 面积公式5.重点交流。(1)在图中,指出圆的圆心、半径、直径、周长。 O (2)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怎样求圆的周长?利用绳测法、滚动法等多种方法,实验测量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即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c=πd 圆的周长=2×圆周率×半径 c=2πr (3)我们是怎样探究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利用16等份的圆片演示说明。) 把圆平分成16等份,剪开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半径,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s=πr。 6.小结:同学们很能干,整理得很有条理,让我们一目了然地看出本单元所学知识。同桌互相说一说。 自主整理。 交流反馈。 指圆心、半径、直径、周长。 讨论交流。 回顾交流。 结 在整理知识点的过程中,建构知识框架,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反思、独立思考良好品质。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求异思维。 课堂练习 1.出示26页练习七1题,画一画,算一算。(1)学生独立画图,并用字母标出它的圆心和半径。 (2)提示学生要把半径画出,并标出3cm,还要画出圆的一条对称轴。并追问:你能画出多少条圆的对称轴?为什么?(3)在计算周长和面积时,提醒学生单位名称的使用。2.填一填。(1)圆中最长的线段是它的( )。(2)一个圆的直径扩大4倍,它的面积将扩大( )倍。(3)一根铁丝可以围成一个直径是8分米的圆,如果把它们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 )分米。3.判断。(1)所有圆的直径都相等。( )(2)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 )(3)如果两个圆的周长相等,那么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4)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 )4.独立作业(1)练习七1、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2)练习七3题,提示:已知的12cm是圆的什么?所求的问题就是求圆的什么?(3)练习七第4题。学生独立填表,注意根据已知的条件,合理地选用公式全班交流,集体订正。注意关注学生的错误,并追问:你是怎么想的?帮助学生从错误根源处纠正,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画一画,算一算。 独立填一填,再汇报交流。 独立判断,再汇报交流。 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填表在整理过程中能正确认识和评估自我,在练习中获得成功感,增强学习信心。课堂小结请你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学生说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整理与复习(二)学习内容教科书26页整理与复习2题,练习七5、6、7、8、9题。育人目标1.掌握圆的有关知识,能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经历解决系列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4.在练习中获得成功感,增强学习信心学习重难点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习评价设计 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五育融合育人点提示复习引入1.上一节课我们对圆的知识进行了整理与复习,请同学们回想是怎样整理的? 2.根据已知条件求圆的周长。 r=5cm d=2cm 3.根据已知条件求圆的面积。 (1)r=1cm (2)d=10cm (3)c=12.56cm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结果通过刚才的练习,可以看出同学们对直接利用公式求圆的周长和面积掌握的比较好。今天,我们就在前面复习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圆的知识来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交流。 独立计算,再汇报交流,集体评议。 探究应用1.在实际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圆的知识呢?你能说说吗?2.呈现第26页整理与复习的2题。(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思考:每一个问题所求的是什么?要解决这问题题需要用到哪些知识? (3)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 (4)交流反馈。 问题一:求需要多长的铁丝实际上就是求圆的周长,求出圆的周长再加上接头处的长度就可以了。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圆的周长的知识。 列式计算:3.14×50+4=161(cm) 问题二:做一个木盖至少需要多少木板实际上就是求圆的面积,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圆的面积的知识。 列式计算:3.14×50=7850(cm) 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要用到学过的哪些知识,然后再解答。举例交流。 读题,理解题意 独立尝试解答。交流反馈。在练习中获得成功感,增强学习信心。巩固练习1.把一张边长为4dm的正方形纸剪成一个面积最大的圆,那么四周剩下的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 (2)交流思路和结果。 求四周剩下的纸的面积就是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圆的面积。 4-3.14×(4÷2) =16-3.14×2 =16-12.56 =3.44(dm) 2.小王在一张长6.28dm,宽4dm的长方形铁皮上截取半径为1dm的圆铁片,最多能截多少个? (1)提醒学生先画一画图。 (2)学生独立完成。 (3)交流结果。 1×2=2(dm) 6.28÷2≈3(个) 4÷2=2(个) 2×3=6(个) 3.练习七第5题。 (1)理解题意:装光盘的正方形袋子的边长实际上是光盘的直径,所以要求出光盘的直径就可以了。 (2)学生完成后交流结果。 38÷3.14≈13(cm)(用进一法)4.练习七第9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交流解题思路 。 第1问求3条围绳的长度 ,实际上就是求3个圆的周长之和。第2问求蒙古包占地多少平方米实际上就是求圆的面积。 (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纠正。 3.14×30×3=282.6(m) 3.14×(30÷2)=3.14×15=706.5(m) 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 交流思路和结果。 先画图分析,再独立列式解答,最后展示交流,集体订正。 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再汇报交流。 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再汇报交流。能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到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达标反馈1.实践操作。 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半圆,并计算它的周长和面积。 2.在一个直径是20米的圆形花坛周围,每隔1.57米摆放一盆花。 (1)一共需要多少盆花? (2)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画半圆,计算后集体订正。 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谈收获。 课堂作业练习七6、7、8题。 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