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上册2.3 透镜成像优秀ppt课件
展开2.3.1透镜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属于凹透镜的是( )
A. B. C. D.
2.一束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是平行光束 B.一定是会聚光束
C.一定是发散光束 D.A、B、C三种情形都有可能
3.如图,正午时,太阳光直射在水平地面,取一圆形薄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20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与透镜直径相等,透镜的焦距是
A.10cm B.20cm
C.30cm D.40cm
4.如图所示,通过透镜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5.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焦点F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两条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为S的虚像位置
C.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凸透镜才会起到会聚作用
D.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与点光源S在主光轴的位置有关
6.如图所示,小明同学拿一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发现在某个位置时,白纸上将会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此透镜可能是凹透镜
B.该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C.最小、最亮的点到此透镜中心的距离可近似认为是它的焦距
D.如果时间较长,将会看到最小、最亮光斑处的纸变焦糊
7.要使光发生如图所示的偏折,则方框内放置的光学元件( )
A.一定是平面镜 B.一定是凸透镜
C.一定是凹透镜 D.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均可
8.如图所示,从光源发出的光线,穿过金属板上的小孔进入烟箱,按图示那样传播,则a、b、c三个位置上必然分别放置着( )
A.a是凹透镜,b是平板玻璃,c是凸透镜 B.a是凹透镜,b是平板玻璃,c是凹透镜
C.a是平板玻璃,b是凸透镜,c是凹透镜 D.a是凸透镜,b是平板玻璃,c是凹透镜
9.如图所示,虚线框内为一透镜,MN为透镜的主光轴,O是透镜光心,a(双箭头)和b(单箭头)是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已知光线a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P点,光线b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Q点.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小于焦距 B.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大于焦距
C.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小于焦距 D.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大于焦距
10.如图所示,有一长方体玻砖,在它内部的中心位置有一圆形气泡,当一束平行光垂直于玻砖向下照射时(中心位置切面如图所示),在地面MN区域内可能会看到
A.矩形亮斑 B.矩形暗斑
C.矩形暗斑且中心有一亮点 D.矩形亮斑且中心有一暗点
二、填空题
11.下图所示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____,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____.
A. B. C. D. E.
12.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______透镜,如:远视镜片、放大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______透镜,如:近视镜片,门上的猫眼。
13.今年4月份,我市某校组织研学旅行活动,同学们在攀登武冈云山时,小月同学不小心将自己没有喝完的矿泉水瓶掉在地上,老师立即告诫大家,这瓶子有水就相当于______,对太阳光有______作用,容易引发森林火灾。
14.光线通过透镜上某一点时,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__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__表示,通常即为透镜的中心.焦点到这一点的距离叫__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__表示.
15.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意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______,它对太阳光的______作用可能导致森林火灾。
16.如图所示是透镜对光线作用的光路图,观察后可以发现凸透镜的焦点是由折射光线会聚的,因此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由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的,凹透镜的焦点是________焦点.
17.小强做了一个使如图光路图成立的光学实验,你认为他实验时在虚线框中放入的透镜应该是________ (选填“凸 透镜”或“凹透镜”),你判断的依据是折射光线相对于原传播方向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主光轴。
18.如图所示,两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一点F,则F点称之为该凸透镜的_____;若①、②两条光线分别向上、下平移一段距离(仍射到凸透镜上),则经凸透镜折射后的会聚点F将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保持原位置不变”)。
19.某同学在中午把凸透镜正对阳光(不能直接看太阳或隔凸透镜看太阳),上下左右移动凸透镜,在桌面上得到一个最小、最明亮的点.他用刻度尺进行测量,数据如图所示,那么:
(1)这个亮点的位置是凸透镜的________.
(2)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_____厘米.
20.如图所示,虚线框内为一透镜,MN为透镜的主光轴,O是透镜光心,a(双箭头)和b(单箭头)是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已知光线a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P点,光线b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Q点。该透镜是___________透镜,焦距___________OQ(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三、作图题
21.如图所示,光线a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光线b通过凸透镜的光心O。请在图中作出光线a、 b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2.在框内填上适当的透镜。
(1)
(2)
23.作出甲、乙两图中的折射光线。(______)
四、实验题
24.某同学用三个材料相同而厚度不同的凸透镜来研究它们对平行光的作用.研究过程如图中(a)、(b)、(c)所示.请仔细观察装置和实验现象,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分析图中(a)或(b)或(c)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中(a)和(b)和(c)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
过程 | 如图所示,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射,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 |
现象 | 可以发现白纸上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上,有一椭圆黑影,而其他部分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 |
分析 | 这是因为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________透镜,而空气泡与周围的水组成________透镜. |
推论 | 若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向下移动到较远处,亮线的变化是________. |
26.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1)小丽的方案如图所示.移动凸透镜直到白纸上的光斑最小时,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为10cm,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对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具体操作提出一条注意事项:________.
(3)小丽发现: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无论怎样调节白纸的位置,都不能使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点,而是一个光斑,这个光斑的直径有两三毫米.这是为什么呢?
小丽猜想:太阳光不能会聚成一点是由于光的色散引起的.
①小丽猜想的理由或依据是________.
②为了验证小丽的猜想,简要的做法是________.
③如果小丽的猜想正确,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7.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所示的四个凸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和形状相同、和形状相同,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
(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
答:______(填字母序号).
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甲、乙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______.
(2)如果选择、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______的关系”.
28.凸透镜的焦距可以在阳光下用刻度尺来测量,如图所示,小明同学为了探索凸透镜的焦距跟什么因素有关,他做了实验,根据表格中记录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问题。
(2)比较实验______与______,得出结论:同材料、同直径,凸透镜厚度越厚,凸透镜焦距越小。
(3)比较实验______与______,得出结论:同材料、同厚度,凸透镜直径越大,凸透镜焦距越大。
(4)比较实验2与4,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3.3 力优质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沪教版八年级上册3.3 力优质课课件ppt,文件包含331力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331力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331力ppt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2.3 透镜成像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沪教版八年级上册2.3 透镜成像完美版课件ppt,文件包含23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23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232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ppt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运动和力3.4 重力 力的合成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运动和力3.4 重力 力的合成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341重力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341重力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341重力ppt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