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册书愤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册书愤教学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诵读诗歌,回顾诗人所“书”之事,所“愤”之一世事艰,“愤”报国无门,所“愤”之二空自许,“愤”壮志难酬,所“愤”之三鬓先斑,“愤”年华空老,“愤”收复无望,忧愤国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梁启超称赞他“亘古男儿一放翁”
《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理解主旨及表现手法的运用。 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分析品味。
读懂诗歌的“四抓三么”“四抓”: 抓题目 抓作者(知人论世) 抓诗句(关键词) 抓注释“三么”:写了什么(内容) 用了什么手法 抒发了什么情感
“书”:动词,写,抒发。“愤”:愤懑、悲愤。“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思考: 作者抒发了哪些“郁愤”之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绍兴)人。出生于1125年。靖康之难前一年。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汴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金兵烧杀抢掠,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靖康之耻导致了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了汉人的内心。
人:陆游生平——科举除名——绝恋沈园
——载浮载沉
——临终示儿世:写作背景61岁的诗人被黜,赋闲山阴家中已有五六年,正处于失意激愤之时。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节奏 (2)重读 (3)情感这首诗的基调是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还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年轻的时候哪里知道世事艰难,北望那沦陷于金人的中原国土,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如山之高。“书”年轻时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
译读全诗,思考诗人所“书何事”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曾有高大的战船在雪夜里大破金兵于瓜洲渡口;也曾有披着铠甲的战马在秋风中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
颔联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集中回忆描写宋军在瓜洲渡、大散关两地英雄抗金的战斗情景。“楼船”与“夜雪”、“铁马”与“秋风”的意象,两两相合,构成开阔、壮观的战斗场面。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护自己的国土。
此联全用名词,意象两两相合,简洁有致,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徒然自许为守边御敌的将领,对着镜子照看,只见衰老鬓发早已花白了。
“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三国时期诸葛亮写了一篇《出师表》,真是名传后世,可是千百年来有谁能跟坚持北伐的诸葛亮相提并论呢?
“书”敬仰诸葛亮、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
“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全诗中不着一个“愤”字,你能不能体悟诗题中“书愤”究竟因何事而“愤”?(找诗中字眼回答)
所“愤”之一:世事艰所“愤”之二:空自许所“愤”之三:鬓先斑所“愤”之四:谁堪伯仲间
体味诗眼,解读诗歌,把握主旨。
联系时代背景,“世事艰"暗示了什么?艰者,难也。“世事”也即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事业,它究竟有多难?同时代抗金英雄岳飞的遭遇:报国不仅无功,而且有罪,竟至死罪,这难度似乎难于上青天了。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对爱国志士排挤、打压,道出了多少心酸与坎坷。
这里运用了一个南朝刘宋名将檀道济自许为“万里长城”的典故。
塞上长城:《南史·檀道济传》载,宋文帝要杀名将檀道济,檀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比喻能守边的将领。
“我本无私,倾力报国,那么国必成全于我,孰料竟有奸人作梗、破坏以至于屡遭罢黜? "
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髮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何等悲怆?这一结局,非我不尽志所致,非我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我,世事磨我!我有心,天不予,能不愤乎?
所“愤”之四:谁堪伯仲间
这里又用了一个典故,用意何在?用典明志。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谁堪伯仲间” ,含蓄地谴责了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安,以致收复大业无人领军,抒发壮志难酬的愤懑。
陆游称道《出师表》的诗句:
《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抒怀》
《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游诸葛武侯书台》
渭滨星霣逾千载,一表何人继《出师》!——《七十二岁吟》
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感秋》
陆游仰慕《出师表》中的哪些精神品格?
愤报国无门愤壮志难酬愤年华空老愤收复无望
“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报国欲死无战场,书生无地效孤忠
那么造成诗人“愤”的根源又是什么?四“愤”的根源,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阻挠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时代的悲剧 英雄的悲愤
1.用典2.对比3.虚实结合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1学年书愤教学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因事而感,知人论世,初读有感,析读有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 中册书愤教学课件ppt,共1页。
这是一份2021学年古诗词诵读书愤教课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脉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