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原卷版).docx
    • 解析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解析版).docx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原卷版)第1页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原卷版)第2页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解析版)第1页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解析版)第2页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解析版)第3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导学案,文件包含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解析版docx、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学习目标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二、重难点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难点变化与性质的区分三、考点精讲(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实验1-1实验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1)水的沸腾  液态的水 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遇玻璃片又凝结成液态的水  液态的水    (2)胆矾的研碎  块状的胆矾 块状固体被粉碎成粉末状  粉末状的胆矾   (3)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蓝色的硫酸铜溶液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出现蓝色沉淀    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 有(氢氧化铜沉淀等) (4)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块状石灰石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溶解,烧杯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    二氧化碳气体  有(二氧化碳气体等)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新物质变化生成新物质变化伴随现象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发生变化发光放热、颜色变化、生成气体、产生沉淀变化本质区别是否生成新物质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一定发生”“一定不发生”)典型例题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蜡烛燃烧 C.钢铁冶炼 D.粮食酿酒【答案】A【解析】A、酒精挥发是物质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正确;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钢铁冶炼生成铁,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粮食酿酒生成酒精,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典型例题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雪糕融化 B.木炭燃烧 C.湿衣服晾干 D.矿石粉碎【答案】B【解析】A、雪糕融化,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木炭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C、湿衣服晾干,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矿石粉碎,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巩固提升1. 楚国创造了八百年辉煌历史。下列楚文化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铜矿炼铜 B.玉器打磨 C.高粱酿酒 D.粘土制陶【答案】B【解析】A、铜矿炼铜,有新物质铜生成,涉及化学变化,错误B、玉器打磨,是物体形状的改变,只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正确;C、高粱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涉及化学变化,错误D、黏土制陶,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错误2. 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制作叶脉书签         B.钻木取火 C.比较硬度                 D.酸雨的腐蚀【答案】C 【解析】A、制作叶脉书签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B、钻木取火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C、比较硬度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酸雨的腐蚀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3. 下列生活中的有关做法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服用碱性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B.“新冠”疫情期间出门佩戴口罩 C.用食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D.燃烧天然气或柴火煮饭、烧菜【答案】B 【解析】A、服用碱性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是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新冠”疫情期间出门佩戴口罩,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C、用食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生成醋酸钙等,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燃烧天然气或柴火煮饭、烧菜,燃烧属于化学变化,错误。(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变现出来的性质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酸碱性性质确定器官感知或仪器测定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物质的用途是由它们的性质决定的2.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变化的比较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区别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特有的属性不同的物质其属性不同,是变化的内因物质的变化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是物质性质具体变现联系物质的性质决定它能发生的变化,物质的变化是性质的具体表现区分叙述物质的性质时一般会有“”“”“”“词语;叙述物质的变化时一般会有“”“词语典型例题3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NaOH固体有吸水性——物理性质B.NaOH固体为白色片状——物理性质C.NaOH固体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显碱性——物理性质D.NaOH固体放在空气中易变质——化学性质【答案】C 【解析】A、氢氧化钠吸水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性质,正确;B、氢氧化钠是白色片状是氢氧化钠的颜色、状态,是物理性质,正确;C、氢氧化钠水溶液显碱性,酸碱性是化学性质,错误;D、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是化学性质,正确。典型例题4下列物质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B.生石灰用于食品加热 C.液氮制造低温环境 D.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答案】B【解析】A、稀有气体作电光源是利用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错误;B、生石灰用于食品加热是利用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属于化学性质,正确;C、液氮制造低温环境是利用液氮吸热汽化,属于物理性质,错误;D、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是氯化钠的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错误。巩固提升1.下列选项中关于性质或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化学性质B酒精挥发化学变化C氧气用于急救病人物理性质D木材燃烧物理变化【答案】A 【解析】A、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是化学性质,正确;B、酒精挥发是物理变化,错误;C、氧气用于急救病人是氧气能供给呼吸,是化学性质错误;D、木材燃烧是化学变化,错误。2学习科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真”“伪”。下列叙述属于“真”的是(  )A.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B. 氧气具有助燃性,常作火箭推进燃料C. 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使硬水软化【答案】A 【解析】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正确;B、氧气具有助燃性,常作火箭推进助燃剂,不是燃料,错误;C、氢氧化钠具有碱性,但有很强的腐蚀性不能治疗胃酸过多,治疗胃酸过多可用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或小苏打的药剂,错误;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去除水中异味和色素,不能使硬水软化,错误。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既利用物理性质又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A.活性炭除异味  B.氢气作燃料 C.二氧化碳灭火  D.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答案】C 【解析】A、活性炭除异味是活性炭的吸附性,是物理性质,错误;B、氢气作燃料是氢气的可燃性,是化学性质,错误;C、二氧化碳灭火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既有物理性质,又有化学性质,正确;D、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小苏打和胃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学性质,错误。课后练习1. 目前我国防控“新冠”疫情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下列防疫相关措施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裁切无纺布制作口罩               B.合成抗病毒药物C.对消毒液加水稀释                 D.水银温度计测体温【答案】B【解析】A、裁切无纺布制作口罩,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物理变化,错误B、合成抗病毒药物,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正确C、对消毒液加水稀释,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物理变化,错误D、水银温度计测体温,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物理变化,错误。2. 莫道雪融便无迹,雪融成水水成冰”,其中涉及有关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冰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B.冰和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C.雪和水的分子间隔不同 D.雪融成水是物理变化【答案】A【解析】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冰和水都是水分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相同,错误;B、冰和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正确;C、雪融化成水是因为分之间的间隔变小的缘故,雪和水的分子间隔不同,正确;D、雪融成水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3.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果榨汁 B.木柴燃烧 C.湿衣晾干 D.酒精挥发【答案】B【解析】A、水果榨汁过程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木柴燃烧过程中有新的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C、湿衣晾干过程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酒精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4. 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性质决定。下列说法中用途与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 CO用来炼铁            B. 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C. 石墨用作电极           D. 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答案】C 【解析】A、一氧化碳炼铁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是化学性质,错误;B、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小苏打和胃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学性质,错误;C、石墨作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是物理性质,正确;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性质,错误。5. 下列洗涤方法主要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无水酒精擦洗手机屏幕 B.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C.清水洗涤衣服上的泥土 D.汽油清洗工具上的油污【答案】B 【解析】A、酒精擦洗手机屏幕是利用酒精作溶剂进行溶解,是物理性质,错误;B、食醋洗去水垢是醋酸与水垢发生化学反应,是化学性质,正确;C、用水洗涤衣服上的泥土形成悬浊液除去泥土,是物理性质,错误;D、汽油清洗油污是利用汽油溶剂溶解油污,是物理性质,错误。6. 下列古代文化遗迹与化学变化密切相关的是(  )A.冶炼并铸造青铜器皿         B.用巨石筑金字塔C.磨制玉石饰品                D.在甲骨上刻字【答案】A 【解析】A、冶炼青铜器皿的过程中需要从铜矿石中冶炼铜,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B、用巨石筑金字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磨制玉石饰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在甲骨上刻字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7.下列是常见仪器在实验室的对话,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B. 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C. 烧杯:“热死了,我装的冰块不见了。”D. 漏斗:“滤液好浑浊呀!我嘴里的滤纸破了。”【答案】B 【解析】A、试管摔碎,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是物理变化,错误;B、铁架台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蒸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铁锈,是化学变化,正确;C、冰块受热融化物质从固态到液态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错误;D、滤纸破损只是指的形状发生变化,是物理变化,错误。8.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处理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用纱布滤去水中的悬浮物B. 用肥皂水涂抹蚊虫叮咬处C.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D. 用干冰冷藏保鲜运输食品【答案】B 【解析】A、用纱布滤去水中的悬浮物是分离固体和液体,是物理变化,错误;B、用肥皂水涂抹蚊虫叮咬处,是酸性蚊虫毒液与碱性肥皂水发生化学反应,是化学变化,正确;C、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用汽油溶解油污,是物理变化,错误;D、用干冰冷藏保鲜运输食品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是物理变化,错误。 9.《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下列诗句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C.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答案】B 【解析】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从沙中分离出金,是物理变化,错误;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正确;C、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花香袭人,分子在不断运动,是物理变化,错误;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树叶飘落,江水流动,是物理变化,错误。10.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选择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①稀有气体  ②汞  ③金刚石  ④活性炭   ⑤聚乙烯  ⑥食盐按要求填空(填序号):(1)常用作调味品的是________。(2)可制作塑料薄膜的是________。(3)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是________。(4)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的是________。(5)可用于除去冰箱异味的是________。(6)可用于裁玻璃、切割大理石的是________。【答案】(1)⑥ (2)⑤ (3)② (4)① (5)④ (6)③ 【解析】(1)常用作调味品的是食盐,食盐有咸味(2)可制作塑料薄膜的是聚乙烯,乙烯加聚后可形成聚乙烯根据需要在不同条件下形成不同的塑料(3)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是汞,汞熔点-38.87℃(4)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的是稀有气体,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5)可用于除去冰箱异味的是活性炭,活性炭有吸附性;(6)可用于裁玻璃、切割大理石的是金刚石,金刚石硬度大      

    相关学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案及答案,文件包含1-0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师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docx、1-0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生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学案: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学案,文件包含4-04-1化学式教师版-帮课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docx、4-04-1化学式学生版-帮课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导学案: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指导,讨论交流,温馨点拨,名师归纳,反馈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