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物质的分类选择题-浙江省各地区2020-2022中考科学真题汇编
展开这是一份26物质的分类选择题-浙江省各地区2020-2022中考科学真题汇编,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6 物质的分类 选择题-浙江省各地区2020-2022中考科学真题汇编
一、选择题
1.(2022·浙江湖州·中考真题)长征五号系列新一级运载火箭发动机“液发77”是我国推力最大的氢氧火箭发动机,并且非常环保,因为其燃料的燃烧产物只有水。在物质分类上,水属于( )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2.(2022·浙江温州·中考真题)我国很早就使用朱砂作为红色颜料。朱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HgS),硫化汞中Hg的化合价为+2,则S的化合价是( )
A.-1 B.-2 C.+1 D.+2
3.(2022·浙江杭州·中考真题)某团队研究证明了PtO离子能够稳定存在(Pt是铂的元素符号),已知该离子中氧元素显-2价,则该离子中铂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4 C.+8 D.+10
4.(2022·浙江浙江·中考真题)“宏观—微观—符号—量”是科学特有的表征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2022年4月16日,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圆满完成飞行任务。火箭助推器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为推进剂,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量的角度看: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减少
B.从微观构成看: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
C.从符号表征看:四氧化二氮的化学式是N2O4
D.从宏观物质看:燃烧产物中含有单质与化合物两类物质
5.(2022·浙江浙江·中考真题)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与结论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方法。下列根据已有事实或结论进行的推理正确的是( )
选项 | 事实或结论 | 推理或判断 |
A | 酸性溶液pH小于7 | pH小于7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
B | 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 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 |
C |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
D | 氧化物中都有氧元素 |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
A.A B.B C.C D.D
6.(2022·浙江舟山·中考真题)我国科学家发现千金藤素能抑制冠状病毒的复制,它的化学式为C37H38N2O6下列有关千金藤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氮分子
B.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是一种无机物
D.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7:38
7.(2021·浙江杭州·中考真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O2具有助燃性 B.铁生锈属于物理变化
C.金属活动性Cu比Mg强 D.KClO3属于氧化物
8.(2021·浙江台州·中考真题)如果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硫原子,则下列模型可以表示二氧化硫分子(SO2)的是
A. B. C. D.
9.(2021·浙江温州·中考真题)因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病可用抗酸剂治疗。下列常用抗酸剂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MgO B. C. D.
10.(2021·浙江温州·中考真题)氮化锶()是生产高端荧光粉的主要原料。已知中N的化合价为-3,则Sr的化合价为( )
A. B. C. D.
11.(2021·浙江金华·中考真题)据报道,科学家已在实验室利用催化剂,实现常温常压下将甲酸分解制出氢气。其变化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酸由碳、氢、氧三种原子组成
B.甲酸相对分子质量为46克
C.丙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2:1
D.由乙分子构成的物质是单质
12.(2021·浙江绍兴·中考真题)我国发明的新型钛合金,为“奋斗者”号下潜万米海底、从事科考任务解决了材料难题。工业制取金属钛的主要反应式是:①②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钛合金是一种金属单质
C.反应②属于置换反应 D.中钛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96∶71
13.(2021·浙江嘉兴·中考真题)现有锌、氧化铜、硫酸钡和石灰石四种固体,为了区分它们,小嘉参照二歧分类检索表制作了一个物质检索表,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表示的是石灰石
B.乙表示的是锌
C.表中“▲”应该表示为“黑色固体”
D.也可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对丙、丁分类
14.(2021·浙江宁波·中考真题)含硫元素的同类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同,不同类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可能相同,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类别 物质 化合价 | 单质 | 氧化物 | 酸 | X |
0 | a | — | — | — |
+4 | — | b | d | Na2SO3等 |
+6 | — | c | e | F |
A.X表示碱
B.物质a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物质b是二氧化硫,它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D.物质d和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Na2SO4和H2O
15.(2020·浙江·中考真题)“价一类”二维图可以表示元素化合价与物质类碳元素化合食别之间的关系,图中的a、b、c、d、e代表常见的含碳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和氧气反应生成c B.c和水反应生成d
C.e可能难溶于水 D.由a得到e至少要经过三步反应
16.(2020·浙江·中考真题)银器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使银器逐渐失去光泽。已知银的化合价为+1价,则中S的化合价为( )
A. B. C. D.
17.(2020·浙江台州·中考真题)食盐是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化学式为NaCl,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钠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1 C.+1 D.+2
18.(2020·浙江杭州·中考真题)分类是根据研究对象的共性和差异,按一定的标准将研究对象区分为若干个不同种类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的标准与其结果对应的是( )
A.依据物体运动路线的曲直,将其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B.依据物质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将其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
C.依据地球上的水体是否含盐,将其分为海洋水和陆地水
D.依据受精过程是否在体内进行,将动物的生殖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19.(2020·浙江杭州·中考真题)工业上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取氧化钠:2NaNO3+10Na=6Na2O+N2↑,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NaNO3属于氧化物
B.生成物N2的化学性质由氮气分子(N2)保持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反应前后只有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A。
2.B
【解析】
【详解】
硫化汞中Hg的化合价为+2,设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0,则x=﹣2价。
故选B。
3.D
【解析】
【详解】
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由,则该离子的化合价为+3价。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已知该离子中氧元素显﹣2价,设铂元素的化合价为,则,解得。故选:D。
4.A
【解析】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质量、种类、数目不变,从量的角度看: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故A不正确。
B、从微观构成看: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故B正确。
C、从符号表征看:1个四氧化二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故化学式是N2O4,故C正确。
D、从宏观物质看: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水和氮气,二氧化碳、水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氮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D正确。
故选:A。
5.A
【解析】
【详解】
A、酸性溶液pH小于 7,pH小于7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故选项推理正确;
B、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但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该选项推理错误;
C、.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如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能生成盐和水,该选项推理错误;
D、氧化物中都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都是氧化物,如C2H5OH,该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A。
6.B
【解析】
【详解】
A、千金藤素是由千金藤素分子构成的,不含氮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千金藤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C、千金藤素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7):(1×38)≠37:38,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7.A
【解析】
【分析】
【详解】
A、O2具有助燃性,故A说法正确。
B、铁生锈,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说法不正确。
C、金属活动性Cu比Mg弱,故C说法不正确。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KClO3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A。
8.C
【解析】
【分析】
【详解】
1个二氧化硫分子是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观察分子模型,正确的是C,A、B、D错误。
故选C。
9.A
【解析】
【分析】
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
【详解】
A、MgO由镁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故A符合题意。
B、由钙、碳、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B不符合题意。
C、由钠、氢、碳、氧四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C不符合题意。
D、由铝、氧、氢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C
【解析】
【分析】
【详解】
中N的化合价为-3,设中Sr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化合价总体为零,可知,解得x=+2,故选C。
11.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可知,甲酸是一种有机物,是由甲酸分子构成的,甲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选项错误;
B、甲酸相对分子质量=12+1×2+16×2=46,选项错误;
C、由图可知,丙为二氧化碳,其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2,选项错误;
D、由图可知,乙为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单质,选项正确,故选D。
12.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化学式可知,FeTiO3是由Fe、Ti、O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选项错误;
B、钛合金是在钛中加入其它物质混合而成,不属于单质,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
C、反应②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属于置换反应,选项正确;
D、TiCl4中钛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48:(35.5×4)=24:71,选项错误,故选C。
13.D
【解析】
【详解】
A、甲含有多种物质,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它杂质,含有多种物质,故甲表示的是石灰石,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乙只含一种元素,锌是由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乙表示锌,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铜是黑色固体,硫酸钡是白色固体,丁是白色固体,是硫酸钡,故丙为氧化铜,图中“▲ ”应该表示为“黑色固体”,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氧化铜是由Cu、O元素组成,硫酸钡是由Ba、S、O三种元素组成,均含有氧元素,不能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对丙、丁分类,符合题意。
故选D。
14.C
【解析】
【分析】
【详解】
A、从表中可知,Na2SO3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因此X表示盐,此选项错误;
B、因为物质a中硫元素化合价为0,所以a是硫单质,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此选项错误;
C、物质b中硫显+4价,属于氧化物,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SO2,名称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溶于水会形成酸雨,它是空气污染物之一,此选项正确;
D、物质d属于酸,硫元素化合价为+4,化学式是H2SO3,中和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因此H2SO3和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Na2SO3和H2O,此选项错误。
故选C。
15.D
【解析】
【详解】
A、b、c均为含碳的氧化物,b中碳元素显+2价,所以b点表示的是一氧化碳,c中碳元素显+4价,所以c点所示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在点燃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选项说法正确;
B、c点所示的物质是二氧化碳,d点所示物质是一种酸,其中碳元素显+4价,所以该物质是碳酸,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选项说法正确;
C、e点所示物质是一种盐,其中碳元素显+4价,即是碳酸盐,碳酸盐中的碳酸钙、碳酸钡等难溶于水,选项说法正确;
D、a是含碳元素的单质,e点所示物质是一种碳酸盐,从a到e两步即可实现,即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碱反应即可得到碳酸盐,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6.B
【解析】
【详解】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银的化合价为+1价,则中S的化合价为x,(+1)×2+x=0,x=-2,故选B。
17.C
【解析】
【详解】
在Na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设钠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1)=0,则x=+1价。故选:C。
18.A
【解析】
【分析】
运动是物体位置不断改变的现象,通常指一个物体和其他物体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详解】
A.物体的运动方式按运动轨迹(路线)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是可以相互变化的,A正确。
B.根据物质组成是否单一,可将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B错误。
C.地球上的水包括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三大类,地表水可以分为海洋水和陆地水、陆地水又可分为冰川、河流、湖泊等,C错误。
D.依据受精过程是否在体内进行,将动物的生殖分为有体内受精和体外受精,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是一个各科综合的题目,难度不大。
19.B
【解析】
【详解】
A、NaNO3由钠、氮、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B、N2是由氮分子构成的,N2的化学性质由氮气分子保持,故正确;
C、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
D、此反应中钠元素由0价变成-1价,氮元素由+5价变成0价,故错误。
故选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35 电和磁 选择题-浙江省各地区2020-2022中考科学真题汇编,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38 波 选择题-浙江省各地区2020-2022中考科学真题汇编,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31运动和力选择题-浙江省各地区2020-2022中考科学真题汇编,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