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2.功》教学设计1
展开
课题 | 7.2功 | 课型 | 新授课 | 学科 | 物理 | |||||
授课教师 |
| 授课时间 |
| 班级 |
| |||||
教材版本 |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二 | 学段 |
| |||||||
课标要求 | 理解功的概念 | |||||||||
考纲要求 | 会分析力与位移不在同一直线时力所做的功,利用公式计算各力做功大小及正负,掌握总功的两种计算方法。 | |||||||||
学习目标 | 1、知识与技能:理解功的概念,做功的要素,功的计算公式以及能够理解正负功的意义,并要求会用两种方法求多个力做功。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并学会物理学常用的通过特殊性得出普遍性的研究方法,进而学会对各种问题的分析解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前的活动,激发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 | |||||||||
教学重点 | 理解功的概念及正负功的意义 利用功的定义式解决有关问题 | |||||||||
教学难点 | 利用功的定义式解决有关问题 | |||||||||
教学思路 | 问题引领设计:通过能量的变化引入功。 | |||||||||
教学资源 | 1、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对功有所了解,知道做功的要素及公式 2、教学环境:多媒体 3、教材分析:本节课在本章起到重要作用,是初高中内容的衔接,也为 后面的动能定理打下基础。 4、相关资料:视频片段,课件 | |||||||||
环节 | 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呈现) | 学生活动(学习活动的预设) | 设计意图 | |||||||
| 一、通过视频引入功
提问三种情况那些能量发生变化
1、复习提问功的定义: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通过图片,分析做工条件: (1)、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
二、公式: 1、复习初中内容: 当力与位移不在同一直线时,如何求解? 力与位移同向W=FL 力与位移垂直不做功 方法一:分解力 方法二:分解位移 W = F l cosα 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 2、分析力和位移夹角含义
三、正功和负功 ①当0≤ α<π/2 时, cosα>0,W>0。力F对物体做正功。 ②当α=π/2 时, cosα=0,W=0。力F对物体不做功。 ③当π/2<α≤π 时, cosα<0,W<0。力F对物体做负功。 1、正功的意义是: 力对物体做正功,表明此力的效果是促进物体的运动,是动力。 2、负功的意义是: 力对物体做负功,表明此力的效果是阻碍物体的运动,是阻力。 3、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也可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正值)
四、计算几个力所做总功的方法: 一个质量 m =150kg的雪橇,受到与水平方向成 θ=37°角斜向上方的拉力F =500N,在水平地面上移动的距离L=5m。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F阻=100N。求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1)先求出这几个力的合力 F 的大小和方向,再求合力 F 所做的功,即为总功. W = F l cosα (2)先求出各个力所做的功,再求其代数和.
……
|
学生回答
由学生总结条件
学生回答
分组讨论
学生总结
提问α取值范围
教师引导进行分析
有学生总结
| 吸引学生注意力
让学生认识到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初高中知识衔接,承上启下
让学生理解力对物体做功必不可少的因素
引出力与位移不在一条直线情况
引领推到方法
让学生体验过程
提高学生归纳能力
应用公式时找好角度
计算cosα取值范围,从而得到正负功
由此题分析正负功以及总功的求解方法
| |||||||
教学反思: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2.功》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2.功》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器材,教法与学法,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想,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2.平抛运动》教学设计2: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2.平抛运动》教学设计2,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复习过程,学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