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有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有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56,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州市荔湾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1至5页,第二部分6至8页,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考生号、座位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硬铝常用于制造飞机外壳 B. 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C. 燃烧一定是有氧气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 D. 钢铁制品生锈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2. 我国的古代文物呈现了瑰丽的历史文化。下列文物的主要材质属于合金的是
A.颜真卿祭侄文稿
B.良渚玉琮
C.唐兽首玛瑙杯
D.铜奔马
A. A B. B C. C D. D
3. 我国化学家通过对反应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化学反应的本质。下列关于H与D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子数均为2 B. 质子数均为1
C. 核外电子数均为1 D. 两者互为同位素
4. 下列操作符合化学实验安全要求是
A. 金属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B. 浓溶液沾到手上立刻用稀盐酸冲洗
C. 做完加热的硬质玻璃试管直接放置在实验台上
D. 戴护目镜观察活泼金属与的反应
5. “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完成万米深潜海试,标志着我国在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Na2O2可作载人潜水器供氧剂,下列关于Na2O2说法正确的是
A. 只含有离子键 B. 与H2O发生化合反应
C. 与CO2反应有O2生成 D. 可在常温下由Na与O2反应制得
6. 常温常压下,收集气体时用等质量的四种气体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气体为的是
A. B. C. D.
7.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2H2S+SO2=3S+2H2O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硫原子数比是
A. 1:1 B. 1:2 C. 3:2 D. 2:1
8.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史上的伟大创举。下图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发行的纪念邮票之一,取材于“门捷列夫周期表上留下的空位元素‘类铝’由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朗发现,并命名为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元素周期律在预测未知化学元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B. 的原子序数为31,是第四周期第ⅢA族元素,氧化物为
C. 镓与铝相似,既能和酸反应也能和强碱溶液反应
D. 铝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生活中有很多铝制品
9. 下列根据钠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或事实进行的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 金属钠保存在煤油里,说明金属钠的密度比煤油的小
B. 金属钠与水反应时会熔化说明钠的熔点低且反应放热
C. 都能和酸反应生成盐,说明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D. 常用于制胃酸中和剂,说明其受热易分解
10. 铁在地壳中含量丰富,也是重要的人体微量元素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氢气
B. 为了防止缺铁性贫血,麦片中可以添加微量的还原铁粉
C. 向饱和溶液中滴加溶液中,小心加热后制得红褐色胶体
D. 取新鲜菠菜切开表皮,在内部组织上滴加溶液,无颜色变化说明菠菜不含铁
11. 在水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一组离子是
A. B.
C. D.
12.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少量金属钠加入冷水中:
B. 氯化铁溶液腐蚀电路板:
C. 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D. 向溶液中加入溴水:
13. 用固体配制的溶液,实验中不需用的玻璃仪器是
A. B. C. D.
14. 甲醛(HCHO)是室内污染物之一。可利用光催化氧化HCHO为CO2和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O2含有12 mol电子 B. 1 mol HCHO的质量为30 g
C. CO2分子呈V形 D. 1 mol H2O(g)的体积为22.4 L
15. 某兴趣小组同学向一定体积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并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生成的不是电解质
B. B处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0,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 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D. 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过量的电离出的离子导电
16. 身边处处有化学,实践常常要躬行。下列做法对应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
做法
解释
A
餐后需将洗净的铁锅擦干
铁潮湿空气中容易锈蚀
B
服用硫酸亚铁补铁剂时加服维生素C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C
漂白粉应密封存放于阴凉处
易与结合
D
清洗马桶时不可混合使用洁厕灵和84消毒液
两者混合易产生有毒的
A. A B. B C. C D. D
17. 下列提纯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目的
提纯方法
A
除去溶液中的
加入稀硫酸
B
除去中的
通过灼热
C
除去中的
加热分解
D
除去中的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 A B. B C. C D. D
18. 某同学在试纸上滴几滴新制氯水,现象如图所示,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说明因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试纸
B. 该实验说明扩散速度比快
C. 将实验后的试纸在酒精灯上微热,试纸又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D. 若用久置的氯水进行实验,现象相同
19. 常温下为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被称为“第四代”饮用水消毒剂。因其高效率、无污染而被广泛使用。工业上利用制备更稳定的,涉及测定产品中纯度的反应之一为:,杂质不与反应。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在碱性条件下发生 B. 为氧化剂
C. 生成时转移电子数为 D. 中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20. 侯德榜先生为我国化工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939年他发明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以下是某相关工厂的生产流程。已知NH3的水溶液呈碱性。下列分析和判断错误的是
A. 生产流程中应先通CO2后通NH3
B. 主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Cl+NH3+H2O +CO2=NaHCO3↓+NH4Cl
C. 该工厂既得到主产品纯碱Na2CO3,又有副产品化肥NH4Cl
D. 流程中CO2可以循环使用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1. 舍勒制备氯气的方法至今还在实验室使用。某个合作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Cl2并验证其性质。(已知:FeCl3的熔点306℃、沸点31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
(2)框B内装置的作用是净化氯气,把装置H、M连接后放入框B内,则其连接顺序是_______(请填写小写字母)。
(3)框D装置的作用是收集氯气,请在答卷中按所示气流方向,将集气瓶P内的两个玻璃导管补充画完整_______。
(4)实验中,装置E中试管和F中锥形瓶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实验结束后,取锥形瓶中的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蒸馏水,充分振荡使固体完全溶解,加入几滴溶液后,再加入足量锌粉,充分振荡后静置。请描述上述实验过程中,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_______。
(5)装置G可选用试剂_______(填标号),并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①KI ②NaCl ③NaOH ④H2SO4
(6)该合作学习小组完成上述实验验后,另一学习小组保留装置A和B,且用装置N来替代装置C,欲达到相同实验目的,请简述使用装置N进行实验的操作和现象_______。
22. 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节日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烟花,就是下面周期表中一些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所呈现的各种艳丽色彩。
周期
族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a
f
3
b
d
e
j
g
i
4
c
h
请用相关的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烟花中的a、b、c三种金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共同特点是_______,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
(2)上述十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
(3)元素b、c、d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
(4)元素b的氧化物的水溶液与元素e的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5)元素g和元素j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比较_______。
(6)元素c、h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该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是_______。
23. 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和较多的。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计划从该废水中回收和金属铜。请根据以下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方法①是_______。
(2)加入试剂b是_______(填写试剂化学式)。
(3)溶液③中所含的离子有_______(填写离子符号)。
(4)若取溶液②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的现象_______。
(5)若取少量溶液②加入试管中,滴加一定量新制氯水,写出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
(6)产品取样研究:取产品加水溶解,滴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共消耗溶液,计算取样产品的纯度_______。
24. “重污染天气”即为“重雾霾天气”。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程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受静稳天气等影响则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组成极其复杂,涉及30000种以上的无机物(包括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炭黑、重金属等)和有机化合物。在汽车运行过程中,空气中的氮气会在高温燃烧室内与氧气反应生成氨氧化物,氨氧化物进入大气后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硝酸,再转化为硝酸盐.汽车装有净化装置——三元催化器,它会将一氧化碳、氨氧化物等物质转化为氨气和二氧化碳。而三元催化器的广泛使用,机动车尾气中的排放显著增加.机动车尾气中的是氮氧化物与反应产生的,而来源于与的反应。可直接参与到与的反应中,并加速大气中及的形成,会加剧雾霾。上述材料涉及的反应相关物质如下图所示:
(1)写出上述材料中,雾霾形成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类型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非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各写一条)。
(2)许多大城市提出“汽车限行”措施,主要指限制汽车运行如限号行驶,以减少汽车运行过程中尾气的排放。“汽车限行”带来诸多的利与弊,引起了人们广泛的讨论。请从你的认识角度,谈谈你对“汽车限行”的态度_______ (阐述观点,并用简短的语言进行论证)。
广州市荔湾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 答案版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1至5页,第二部分6至8页,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考生号、座位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硬铝常用于制造飞机外壳 B. 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C. 燃烧一定是有氧气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 D. 钢铁制品生锈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C
2. 我国的古代文物呈现了瑰丽的历史文化。下列文物的主要材质属于合金的是
A.颜真卿祭侄文稿
B.良渚玉琮
C.唐兽首玛瑙杯
D.铜奔马
A. A B. B C. C D. D
答案 D
3. 我国化学家通过对反应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化学反应的本质。下列关于H与D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子数均为2 B. 质子数均为1
C. 核外电子数均为1 D. 两者互为同位素
答案 A
4. 下列操作符合化学实验安全要求是
A. 金属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B. 浓溶液沾到手上立刻用稀盐酸冲洗
C. 做完加热的硬质玻璃试管直接放置在实验台上
D. 戴护目镜观察活泼金属与的反应
答案 D
5. “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完成万米深潜海试,标志着我国在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Na2O2可作载人潜水器供氧剂,下列关于Na2O2说法正确的是
A. 只含有离子键 B. 与H2O发生化合反应
C. 与CO2反应有O2生成 D. 可在常温下由Na与O2反应制得
答案 C
6. 常温常压下,收集气体时用等质量的四种气体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气体为的是
A. B. C. D.
答案 A
7.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2H2S+SO2=3S+2H2O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硫原子数比是
A. 1:1 B. 1:2 C. 3:2 D. 2:1
答案 D
8.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史上的伟大创举。下图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发行的纪念邮票之一,取材于“门捷列夫周期表上留下的空位元素‘类铝’由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朗发现,并命名为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元素周期律在预测未知化学元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B. 的原子序数为31,是第四周期第ⅢA族元素,氧化物为
C. 镓与铝相似,既能和酸反应也能和强碱溶液反应
D. 铝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生活中有很多铝制品
答案 D
9. 下列根据钠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或事实进行的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 金属钠保存在煤油里,说明金属钠的密度比煤油的小
B. 金属钠与水反应时会熔化说明钠的熔点低且反应放热
C. 都能和酸反应生成盐,说明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D. 常用于制胃酸中和剂,说明其受热易分解
答案 B
10. 铁在地壳中含量丰富,也是重要的人体微量元素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氢气
B. 为了防止缺铁性贫血,麦片中可以添加微量的还原铁粉
C. 向饱和溶液中滴加溶液中,小心加热后制得红褐色胶体
D. 取新鲜菠菜切开表皮,在内部组织上滴加溶液,无颜色变化说明菠菜不含铁
答案 B
11. 在水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一组离子是
A. B.
C. D.
答案 A
12.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少量金属钠加入冷水中:
B. 氯化铁溶液腐蚀电路板:
C. 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D. 向溶液中加入溴水:
答案 B
13. 用固体配制的溶液,实验中不需用的玻璃仪器是
A. B. C. D.
答案 C
14. 甲醛(HCHO)是室内污染物之一。可利用光催化氧化HCHO为CO2和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O2含有12 mol电子 B. 1 mol HCHO的质量为30 g
C. CO2分子呈V形 D. 1 mol H2O(g)的体积为22.4 L
答案 B
15. 某兴趣小组同学向一定体积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并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生成的不是电解质
B. B处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0,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 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D. 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过量的电离出的离子导电
答案 B
16. 身边处处有化学,实践常常要躬行。下列做法对应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
做法
解释
A
餐后需将洗净的铁锅擦干
铁潮湿空气中容易锈蚀
B
服用硫酸亚铁补铁剂时加服维生素C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C
漂白粉应密封存放于阴凉处
易与结合
D
清洗马桶时不可混合使用洁厕灵和84消毒液
两者混合易产生有毒的
A. A B. B C. C D. D
答案 C
17. 下列提纯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目的
提纯方法
A
除去溶液中的
加入稀硫酸
B
除去中的
通过灼热
C
除去中的
加热分解
D
除去中的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 A B. B C. C D. D
答案 D
18. 某同学在试纸上滴几滴新制氯水,现象如图所示,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说明因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试纸
B. 该实验说明扩散速度比快
C. 将实验后的试纸在酒精灯上微热,试纸又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D. 若用久置的氯水进行实验,现象相同
答案 B
19. 常温下为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被称为“第四代”饮用水消毒剂。因其高效率、无污染而被广泛使用。工业上利用制备更稳定的,涉及测定产品中纯度的反应之一为:,杂质不与反应。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在碱性条件下发生 B. 为氧化剂
C. 生成时转移电子数为 D. 中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答案 B
20. 侯德榜先生为我国化工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939年他发明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以下是某相关工厂的生产流程。已知NH3的水溶液呈碱性。下列分析和判断错误的是
A. 生产流程中应先通CO2后通NH3
B. 主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Cl+NH3+H2O +CO2=NaHCO3↓+NH4Cl
C. 该工厂既得到主产品纯碱Na2CO3,又有副产品化肥NH4Cl
D. 流程中CO2可以循环使用
答案 A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1. 舍勒制备氯气的方法至今还在实验室使用。某个合作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Cl2并验证其性质。(已知:FeCl3的熔点306℃、沸点31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
(2)框B内装置的作用是净化氯气,把装置H、M连接后放入框B内,则其连接顺序是_______(请填写小写字母)。
(3)框D装置的作用是收集氯气,请在答卷中按所示气流方向,将集气瓶P内的两个玻璃导管补充画完整_______。
(4)实验中,装置E中试管和F中锥形瓶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实验结束后,取锥形瓶中的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蒸馏水,充分振荡使固体完全溶解,加入几滴溶液后,再加入足量锌粉,充分振荡后静置。请描述上述实验过程中,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_______。
(5)装置G可选用试剂_______(填标号),并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①KI ②NaCl ③NaOH ④H2SO4
(6)该合作学习小组完成上述实验验后,另一学习小组保留装置A和B,且用装置N来替代装置C,欲达到相同实验目的,请简述使用装置N进行实验的操作和现象_______。
答案 (1)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d→c→b→a (3)
(4) ①. 产生棕黄色的盐 ②. 滴入KSCN溶液时,溶液由黄色变为血红色,当向其中加入足量锌粉振荡后,溶液又由血红色变为浅绿色;
(5) ①. ③ ②. Cl2+2OH-=Cl-+ClO-+H2O
(6)打开活塞e,看到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然后关闭活塞e,使Cl2通过盛有水的广口瓶,看到此时的干燥布条褪色。
22. 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节日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烟花,就是下面周期表中一些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所呈现的各种艳丽色彩。
周期
族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a
f
3
b
d
e
j
g
i
4
c
h
请用相关的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烟花中的a、b、c三种金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共同特点是_______,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
(2)上述十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
(3)元素b、c、d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
(4)元素b的氧化物的水溶液与元素e的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5)元素g和元素j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比较_______。
(6)元素c、h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该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是_______。
答案 (1) ①. 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 ②. K
(2)Ar (3)K>Na>Mg
(4)2Al+2OH-+2H2O=2+3H2↑
(5)HClO4>H3PO4
(6) ①. KBr ②. 离子键
23. 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和较多的。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计划从该废水中回收和金属铜。请根据以下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方法①是_______。
(2)加入试剂b是_______(填写试剂化学式)。
(3)溶液③中所含的离子有_______(填写离子符号)。
(4)若取溶液②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的现象_______。
(5)若取少量溶液②加入试管中,滴加一定量新制氯水,写出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
(6)产品取样研究:取产品加水溶解,滴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共消耗溶液,计算取样产品的纯度_______。
答案 (1)过滤 (2)H2SO4
(3)Fe2+、
(4)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5)2Fe2++Cl2=2Fe3++2Cl-
(6)69.5%
24. “重污染天气”即为“重雾霾天气”。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程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受静稳天气等影响则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组成极其复杂,涉及30000种以上的无机物(包括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炭黑、重金属等)和有机化合物。在汽车运行过程中,空气中的氮气会在高温燃烧室内与氧气反应生成氨氧化物,氨氧化物进入大气后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硝酸,再转化为硝酸盐.汽车装有净化装置——三元催化器,它会将一氧化碳、氨氧化物等物质转化为氨气和二氧化碳。而三元催化器的广泛使用,机动车尾气中的排放显著增加.机动车尾气中的是氮氧化物与反应产生的,而来源于与的反应。可直接参与到与的反应中,并加速大气中及的形成,会加剧雾霾。上述材料涉及的反应相关物质如下图所示:
(1)写出上述材料中,雾霾形成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类型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非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各写一条)。
(2)许多大城市提出“汽车限行”措施,主要指限制汽车运行如限号行驶,以减少汽车运行过程中尾气的排放。“汽车限行”带来诸多的利与弊,引起了人们广泛的讨论。请从你的认识角度,谈谈你对“汽车限行”的态度_______ (阐述观点,并用简短的语言进行论证)。
答案 (1) ①. ②. SO3+H2O=H2SO4
(2)利大于弊,减少路上的行车数量,稍微缓解拥挤的交通;提高了空气质量,改善了环境(合理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广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B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56,1 ml 转移的电子数为,8 g Fe参加反应转移0,2②1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白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