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师大7上个科学5.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课件 课件 7 次下载
- 华师大7上个科学5.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案 教案 9 次下载
- 华师大7上个科学5.2 地球仪和经纬网 教案 教案 9 次下载
- 华师大7上个科学5.3 地图和平面图 课件 课件 7 次下载
- 华师大7上个科学5.3 地图和平面图 教案 教案 9 次下载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 地球仪和经纬网课前预习课件ppt
展开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后制成的地球模型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2)原因: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导致地球物质有远离极区(离极运动)向赤道运动的趋势,如右图:
观察和运用地球仪(课本活动)
由于地球的极半径与赤道半径差距不大,按正球体来研究地球---地球仪
定 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又称子午线。
经线特点1.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半圆)。2. 两条正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
3.所有的经线都收敛于南北两极4.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赤道上最大,向两极递减
定 义—— 在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也就是与经线圈垂直的线。
特 点——1.都自成圆圈——纬线圈。2.赤道最长,往两极纬线圈越来越小两极为点。3.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4.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相对的)
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
本初子午线(0°经线)的确定。
经度划分——从0°经线起,向东、向西各分作180°;
书写方法——北京:东经116°或116°E
识 别——数字向右(东)增加为东经;数字向左(西)增加为西经。
经 线 度 数 规 律
纬 度 实 质——本地点到球心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线面角); 赤道0°,南北极点90°。
书写方法——北京:北纬40°(或40°N)划分方法——由赤道到南极和北极各分作90°;
识 别——数字向北越来越大为北纬;数字向南越来越大为南纬。
结合纬度递变规律可判定南北方向
纬 线 度 数 规 律
南、北半球的划分
有关经线、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经线比纬线长B.经线都是圆,长度都相等C.纬线是相同的圆圈D.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下列几幅图中的P点,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是( )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20° 10° 0°
地球仪的构造经线纬线的特点、形状经度纬度的特点东西半球的划分标准南北半球的划分标准
向南向北各划分90°,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30 ° 60 °为低中高纬度的分界
0°向东向西各划分180°,0°经线以东为东经,0°经线以西为西经东西半球?
本初子午线(0°经线)和180 °为东西经的界线 20 °W 和160 °E为东西半球的界线
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大,北极点为90°N;南纬的度数向南愈大,南极点为90°S
东经的度数向东愈大;西经的度数向西愈大。
用途划分地球——赤道把地球分成南、北半球。低纬度 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
北 回 归 线
南 回 归 线
北 极 圈
南 极 圈
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观察下面三幅图片,看属于那个温度带,说明你的理由.
我国大部分属于( )带
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圆,所以又称纬线圈,赤道平分地球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赤道最长,两极为零,南北纬度数相同即长度相同。
所有纬线相互平行,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纬线圈,纬度值相等,南北纬相反
延伸指示东西方向纬度递变方向是南北
连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半圆,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每个经线圈均可平分地球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1/2赤道长度
所有经线交于南北极点相互不平行
延伸指示南北方向经度递变方向指示东西
1请书写出B点的经纬度,找出位于赤道上的点、本初子午线上的点、位于北极的点、东半球和西半球的点。
2021学年2 太阳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1学年2 太阳教学演示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猜一猜,发光发热的太阳,太阳的结构,太阳剖面图,太阳的表面活动,太阳黑子,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观察太阳黑子,太阳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 观天认星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 观天认星课文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星空巡礼,星空的变化,恒星和行星,代表星,自身发光发热,太阳北极星,八大行星,位置相对稳定,相对位置变化较大,星图和星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7章 地月系综合与测试复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7章 地月系综合与测试复习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网络,第一节地球的运动,太阳高度角,第二节昼夜与四季,四季的变化,第三节月球与月相,上上西,下下东,月相的变化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