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小升初综合卷(十三)
展开部编版语文小升初综合卷(十三)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B.这梦幻般的肥皂泡,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C.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D.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跑哇,跑哇,累得老虎筋都快断了,颠得贼骨头架。
2.王梅和李红约好周六乘997路车去清和园参观。早晨6点,他们到了贵园东里(见下图公交站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
A.他们上车后,下一站是新康家园。
B.过30分钟他们就能坐上997路车。
C.清和园是997路公交车的终点站。
D.旧宫东口是去清和园的必经站点。
3.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冠(guàn)军 露(lù)出 拗不过(ào) 龟裂(guī)
B.蓑(shuāi)毛 间(jiàn)隔 胆怯(què) 绰绰(chuò )
C.酝酿(niàng) 客舍(shè) 潜入(qián) 侯爷(hóu)
D.削弱(xiāo) 笨拙(zhuō) 冶炼(yě) 眼睑(liǎn)
4.“处士笑而然之。”对这句话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认为他说得对 B.然后 C.忽然 D.然而
5.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呐喊 奔赴 B.保姆 引存 C.漂泊 发怔 D.荣幸 簇拥
6.鲁滨逊在荒岛上救了一个野人,给他起名叫( )
A.星期二 B.星期四 C.星期五 D.星期六
二、书写
7.写好字,请同学们注意间架结构和笔画位置。
抑 噪 考 愈
我知道“考”这个字第六笔是( ),笔画名称是( )。
三、填空题
8.读拼音,写字词。
夏天,到田野里____(guàng)____(guang),你能听见庄稼____(bá)节的声音;____(sāng)树、____(yīng)桃树长得越来越茂盛;____(hú)____(dié)、____(mà)____(zha)、七星____(piáo)虫,都聚拢在田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____(gēng)____(yún)着夏天。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不琢,不成器,( )不学,不( )。
(2)桃对( ),柳对杨。莺歌对燕舞,( )对( )。
(3)( )要用尾巴拨水,( )要用尾巴赶蝇子,燕子要用尾巴掌握( )。
(4)朝霞不( ),晚霞行( )
四、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①“刷屏”时代,手捧书卷的确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面对这种沉稳优雅的生活选择,我们内心只有由衷地赞叹与景仰,倘若有人还要阐发个人读书方法之类的感悟,就显得过于矫情了。不过,细心查阅古人对经典作品的评点。批注、手札、笔记等读书的相关文字,才发现真正的读书。还是要讲求方法的。
②读书要读经典。明末清初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读书,就只认定他心目中的经典,并称其为“六才子书”,即《庄子》《离骚》《史记》《杜工部集》《水浒传》《西厢记》。晚清名臣曾国藩则认为,除必读的“四书五经”之外,还有一些不得不读,且要认真读、反复读的书,其中以《史记》《汉书》《庄子》与《韩愈全集》最为重要。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两位老先生所开出的书单,我们未必能够全部接受,但这些名著经典的特质与价值绝对是不容置疑的。信息繁杂、资源充裕、时间宝贵的当下,我们的读书就更应该有所取舍,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正是我们选择的标准。
③读书务求走心。阅读,是读者通过文本与作者“心灵对话”的过程。经典之作的立意高远、思想厚重,构思布局往往“起承转合”“草蛇灰线”“伏笔万里”,文字用语则是“春秋笔法”“锦心绣口”“微言大义”,我们唯有用心揣摩,细心阅读,诚心体悟,才能领会作品意旨情趣的真正滋味。古人认为,只有经历了作者多年的“布想”“储材”“而后得脱于稿”,才能终成经典之作。然而那些读书时只求观其大略、了解故事,忽视文本细节、作者情意的人,古人将其称之为“泛览者”。可见,读书务求“走心”的人,才算得上真正的读者。
④读书应有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古人讲求读书必有“礼记”。对于我们国人最熟悉的四大名著,就有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古代学者的评点版本:《金圣叹批评水浒传》《毛宗岗批点三国演义》《李卓吾评点西游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翻阅这些书卷,小至正文中双行小字的“夹批”“眉批”,大到每一章回洋洋洒洒的“回前总评”:或讨论文法,或评点爱惜,或批注感悟——古人的读书态度与笔记方法着实令今天的读者汗颜。在阅读中发现真相,在阅读中构建生命,在阅读中重塑自我,也许阅读经典著作的魅力正在于此。古人用自己成功的阅读实践启示我们,圈点勾画、批注点评、心得随笔等形式的阅读笔记,便是通往文本深处,走进作者心灵最便捷、最有效的阅读途径与方法。
⑤“刷屏”时代,读书可贵!读书当学古人,因为读经典才能开阔视野,走心读书方得书之精髓,读中记必定沉淀思想。让我们汲取古人的阅读智慧,一起去做真正的读书人!
10.要知道古人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应重点阅读第______自然段,阅读后,就知道了做读书笔记的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其好处是________。
11.第②段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个观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12.“古人认为,只有经历了作者多年的‘布想’‘储材’‘而后得脱于稿’,才能终成经典之作”,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拱桥
老臣
拱桥是一个人,不是一座桥。
我认识他时,他的腰已经很弯,人也已经很老。那时,他在村庄东边的一座老石屋里,已经当了许多年的校长。
说是校长,其实是抬举他,因为他只管一个老师,那老师也就是他自己。
下雨天,他的弯背就成了一座真的拱桥。校舍三面倚山,一面临沟。我和其他十来个学生,上学放学都是要过沟的。那条四丈宽的沟,雨天浊流滚滚。水( )仅齐校长的膝盖,( )对十来岁的孩子来说却是难以逾越的鸿沟了。没有木桥、石桥、铁桥,只有校长这座肉做的桥。一次,洪水把我们隔在这边,校长便从对岸过来,在水中蹚来蹚去。我是不好意思让他背的,一是觉得自己平时太捣蛋对不起他,二是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不能再让人背,尤其是让一个老人去背。最后,八个同学都被背到了对岸,只剩下我了,再没办法躲。他浑身湿透,喘气的声音像是在拉风箱。
“来吧,孩子。”拱形的脊背一动不动,静等我伏在上面。
我急得要哭了,我该怎么办呢?
“别不好意思,爷背孙子嘛。该上课了,快来。咱爷儿俩得赶紧过去,同学们在等呢。”他不容拒绝地说道。
临上岸时,校长趔趄(liè qiè,身体歪斜,脚步不稳)一下,但我并没有掉下去,因他宽大的手紧紧扳着我。
“这不过来了吗?”他说。是的,过来了,我从桥上滑下,落在坚实的大地上,站着。
校长却没有站着,而是瘫坐在地,大张着缺牙的嘴倒气,苦笑着脸,说:“老了,老了,我背你们爹妈时,可不是这副模样。”他的模样,真像一座坍塌(tān tā,倒塌)的拱桥。
喘了一会儿,他站起来,我们拥着他走向老旧的教室。二青靠近我,说:“校长背你过河,( )走的,( )爬的。”“爬”用来说人是贬义,我讨厌他说校长“爬”,便狠踹了他一脚。
许多年过去,我过的桥比小时候走的路还多,但我忘不了那座拱桥。那座宽厚、踏实、温热的血肉拱桥,让我一生都走不到头。
14.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不但……而且…… 一边……一边……
不是……而是…… 虽然……但是……
15.“我”不好意思让校长背的原因是什么?请在文中用“ ”画出来。
16.对“他浑身湿透,喘气的声音像是在拉风箱”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表现了校长的劳累,体现出他作为教师的责任和奉献。
B.校长全身被气势汹汹的洪水打湿了,他感冒了。
C.他已经背了八个学生,此时他已很劳累,喘着气,并且喘气的声音是低沉的。
17.“临上岸时,校长趔趄一下,但我并没有掉下去,因他宽大的手紧紧扳着我。”从句中的“扳”字你体会到( )
A.校长担心自己摔倒,所以紧紧扳着“我”。
B.校长对“我”的爱护以及害怕“我”受到伤害的紧张。
C.“我”太重了,校长差点儿背不动“我”,所以要用手扳着。
18.读完文章,我认识了一位_______、________(填两个恰当的四字词语)的校长。他这样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拱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0.破琴绝弦的“绝”和下面( )中的“绝”意思相近(填序号)
A.绝句 B.绝妙 C.绝技 D.断绝
21.伯牙“终身不复鼓”,是因为( )(填序号)
A.他觉得世界上没有配得上听他弹琴的人了。
B.他太伤心了,每次弹琴都控制不住自己。
C.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真正的知音了。
D.他已经把琴摔了,无琴可弹。
22.这篇文言文,就是我们熟悉的成语“________”的来历,这个故事让我们知道了_______。
23.《伯牙鼓琴》这篇古文,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来历。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____________。
24.根据文中第2、3两句仿写句子
(1)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
(2)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25.习作展示台。
我们常会从生活中获得启示,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一次不经意的观察和发现,都有可能会引发我们的思考。请你以“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为题,写一篇400字以上的作文,要注意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出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和教育。
参考答案:
1.D
2.D
3.C
4.A
5.B
6.C
7.抑 噪 考 愈
竖折折钩
8. 逛 逛 拔 桑 樱 蝴 蝶 蚂 蚱 瓢 耕 耘
9. 玉 人 知义 李 鸟语 花香 小鱼
老黄牛 方向 出门 千里
10. 四 圈点勾画 批注点评 心得随笔 能够最便捷、最有效地通往文本深处,走进作者心灵
11. 读书要读经典 作者列举出明末清初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和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例子。
12.一部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之作是离不开作者多年努力耕耘,作者想自己的作品终成经典之作,就要沉下心来思考作品和收集写作材料。
13.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开头首尾呼应。这样写的好处是文章结构更加完整和严谨,使含义更加深刻,突出主题,加深读者印象。
14.虽然……但是…… 不是……而是……
15.一是觉得自己平时太捣蛋对不起他,二是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不能再让人背,尤其是让一个老人去背。
16.B
17.B
18. 关爱学生 无私奉献 校长怕我们过不去,就背我们过沟,成了我们过沟的“拱桥”;他不但背我们,也背过我们的父母,说明他长期坚守在这偏僻的乡村,体现出他作为教师的责任和奉献。
19.文中的“拱桥”一方面指校长的身材,他的腰已经很弯了,像拱桥;另一方面,文中描写了校长背我们过沟,成了我们真正的“拱桥”。“拱桥”给了我们希望和关爱,表现出校长对我们无尽的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20.D
21.C
22. 高山流水 挚友、至交的弥足珍贵
23. 高山流水 知音难觅
24. 皎皎乎若明月 徐徐乎若清风
25.范文:
我懂得了一个道理
昨天,我在家里闲着没事干,便跑到书柜拿出《名人小时候的故事》,我拿着书跑到卧室,随手翻了几页,看到华盛顿小时候的一个故事:一天,华盛顿的爸爸买了一把小斧头放在家里就与那些伐木工人一起出去伐木了。华盛顿经常和爸爸一起出去伐木,看到爸爸拿着斧头对着大树使劲砍了几下,一棵大树就倒了下来。华盛顿也想学爸爸砍树,可是一直没有机会。这会儿可好了,家里不但有斧头,而且爸爸还不在家,华盛顿便拿着爸爸买的小斧头跑到院子里,然后就开始寻找目标——要砍的树。过了好一会儿,华盛顿走到爸爸最喜欢的唯一一棵小樱桃树前,自言自语:“就是你了。”可是小樱桃树却把“腰”挺得笔直笔直的,好像在说:“你砍吧!我不怕你。”这可激起了华盛顿的斗志,华盛顿便使出全身上上下下的力气拿着小斧头对着小樱桃树的“腰”砍了下去,只听见“啪”的一声,小樱桃树倒了下来。“哼,看谁厉害些。”华盛顿得意地说。
晚上,华盛顿的爸爸回来了,他刚进门就发现自己最喜欢的唯一一棵樱桃树被砍倒了,便对着屋子里的人吼:“是谁把樱桃树砍倒的。”华盛顿听见后,才意识到自己做了错事,就慢慢地走出屋子,对爸爸说:“爸爸,樱桃树是我砍倒的,你能原谅我吗?”爸爸一下子就变脸,“好孩子,承认错误是对的,爸爸原谅你。”
看了这个故事,再想想自己曾经因为怕被爸爸骂而撒了多少个谎,看了这个故事,我决定以后再也不撒谎了。
同时我也懂得了一个道理:诚实是无价之宝。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综合卷(十七):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小升初综合卷(十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书写,填空题,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综合卷(十八):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小升初综合卷(十八),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书写,填空题,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综合卷(十五):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小升初综合卷(十五),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书写,填空题,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