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_不懂就要问2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_不懂就要问201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_不懂就要问202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_不懂就要问2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不懂就要问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不懂就要问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简介伟人,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细读课文,深入理解,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 不懂就要问

    1.认识诵、例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背、圈

    2.初步了解略读课文的基本学习要求。

    3.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简单地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

    4.能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重点

    1.初步了解略读课文的基本学习要求。

    2.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简单地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

    难点

    能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1.认读生字、词语

    本课的生字学习,通过查字典和游戏认读的方法认识要求会认的字;借助手势表示多音字背、圈的声调,出示句子,在语境中练习读准字音。戒尺”“挨打等都跟私塾学习有关,可以结合插图了解意思。

    2.略读课文

    默读课文,利用补充课题的方式,思考课文讲的是谁的什么事。借助两幅插图的内容,大致讲出课文具体讲了一件什么事情。通过对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句话的理解,交流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3.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

    画出有新鲜感的句子,圈出自己觉得陌生的或有意思的词语,借助课文插图想想它的意思,并与同学简单交流自己的理解。

    1.预习提纲

    (1)学生课前查阅与孙中山相关的信息,了解孙中山是个什么样的人。

    (2)搜集关于勤学好问的名人名言。

    (3)初读课文,自学会认字,结合课文内容或者借助字典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4)熟读课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简介伟人,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

    孙中山(18661925),广东香山县人,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

    2.教师简介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期学习生活的课文。(板书课题:不懂就要问)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对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的了解,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能够更好地理解孙中山先生宁可挨打也要提问的可贵精神。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做到不加字,不漏字,读通句子。

    (1)课件出示词语,借助资料,正确认读生字。

    背诵照例圈出段落练习

    糊里糊涂 吓呆 戒尺 厉声 挨打 清楚

    (2)游戏:用手势表示多音字的读音。出示词语。

    出 羊

    请同学们用音调手势来表示背、圈的声调。

    课件出示

    背:A.bèi     B.bēi

    经过我的不懈努力,我终于把这篇文章(A)得滚瓜烂熟了。

    (B)着一个精致的挎包在街上散步。

    圈:A.quān  B.juān  C.juàn

    石块在水面激起一(A)波纹。

    吃完食后乖乖地走到猪(C)里,懒洋洋地躺下了。

    晚上,牧羊人把羊赶到羊(C)里圈(B)起来。

    (3)玩摘苹果游戏。

    苹果上面贴有生字,学生读对一个生字就会掉下来一个苹果。苹果树上的生字有背、诵、例、圈、段、练、糊、涂、呆、戒、厉、挨、楚

    2.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

    自读提示:

    1.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说说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

    2.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根据提示,学生自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借助资料完成相关问题。学生汇报。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想法。

    (课文主要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读私塾,对背诵的内容不理解,主动向先生请教的事。)

    (我认为孙中山先生做得对,对于不懂的问题就要敢于请教。)

    (2)有新鲜感的词语:私塾、照例、戒尺、鸦雀无声、糊里糊涂、咿咿呀呀。

    私塾: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法,没有一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出示私塾图片)

    照例:按照惯例;按照常情。

    戒尺:旧时私塾教师对学生施行体罚时所用的板尺。(出示戒尺图片)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请学生用鸦雀无声写句子。)

    糊里糊涂: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咿咿呀呀:拟声词,形容某些物体摩擦碰撞发出的声音,或小孩子说话、低哭的声音。(出示咿咿呀呀的音频)

    (3)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出示新鲜句子:

    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朗读句子,谈谈对句子的理解。

    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很新鲜,古人读书咿咿呀呀的,就像唱歌一样。而且我还知道了古时候的人读书是很奇怪的,老师只是让学生跟着念,读熟了就去背诵,根本不讲解意思。

    课件出示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正确朗读这句话,谈谈对句子的理解。

    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很新鲜。让我看到古时候的人读书的样子很有趣,摇头晃脑。

    课件出示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大声朗读句子,并说说感悟。

    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很新鲜,让我看到了孙中山先生对于知识的渴求。

    设计意图

    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落实易错字、多音字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课文主要内容的提示,引导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教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汇报分享,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扣住关键词语,理解词语的含义,体会语句的新鲜感。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孙中山为什么要向先生提问?

    课件出示

    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这样糊里糊涂地,有什么用呢?

    2.孙中山是怎样问的?找找重点的词语。

    课件出示

    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①“壮着胆子问是怎样地问呢?谁来壮着胆子问一问?(指名读)

    壮着胆子问老师时心情怎么样?(心里忐忑不安,非常紧张、害怕,怕老师训斥。)

    小结:孙中山明知可能会挨打,但仍然勇敢地向先生提出问题,这种精神多么可贵。

    3.当孙中山提出自己的问题后,先生和同学又是怎样做的呢?默读第3~7自然段,说说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

    课件出示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①“摇头晃脑高声念书是怎样念的?请同学们做动作读读。

    ②“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是什么样子的?谁来描述一下这个场景?教室里安静极了,连根针掉到地下都能听见。

    课件出示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学习戒尺。观察文中第2幅插图,戒尺在哪里?你猜猜戒尺是用来干什么的?

    生:打手掌的。

    的确,戒尺就是旧时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的木板,看着先生拿着这把戒尺,你知道同学们为什么会被吓呆了吗?

    生:因为孙中山要挨打了。

    ②“一字不漏说明孙中山聪慧过人,也说明孙中山不是在无理取闹,而是在背过课文并进一步思考后才提出想知道意思的要求的。

    4.既然孙中山也怕挨打,那他为什么还要向先生提问呢?默读课文第8~9自然段。

    课件出示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不同形式地读:默读句子,男女生轮流读句子,全班齐读句子。

    (2)同桌相互交流感悟。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孙中山不懂就问的精神。通过默读等多种朗读方法,结合自身感受对句子进行分析,并积累丰富的词语。

    四、拓展延伸。

    1.不懂就问是不是一遇到不懂的问题就马上问呢?(应该先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实在想不出来了,然后再问。)

    2.生活中你是否有过不懂就问的经历呢?讲给大家听一听吧。

    3.积累关于勤学好问的名言名句。

    课件出示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2)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3)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4)把自己当傻瓜,不懂就问,你会学的更多。    ——陶行知

    4.总结:不懂就问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如果遇到了不懂的问题,要在积极动脑思考的基础之上,能够敢于发问,这样才会收获更多的知识。

    适当的课外拓展积累能够让学生打开思路,开阔视野,并起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课文借用孙中山小时候上私塾的故事,告诉我们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成功之处:

    在教学中,我引用课外资料,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局限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那样太肤浅。所以在本课教学前,我要求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在教学中学生展示自己积累的资料后,我又补充了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密切联系的课外资料,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不足之处:

    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发言、交流和倾听的礼貌教育。要培养学生清晰、连贯地讲话,文明有序地交流,认真、专注地倾听的良好习惯,以保证小组学习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这一点,我做得还不够,需要加强。

    教学建议:

    教师在学生交流有新鲜感的句子时,要适当引导,多给学生发言的时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聆听的良好习惯,提高教学效率。

    相关教案

    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文初探,课文深究,小测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件出示本课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互动识字,指导书写,巩固字形,教学效果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