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省茂名市名校中考数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333763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广东省茂名市名校中考数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333763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广东省茂名市名校中考数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333763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广东省茂名市名校中考数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广东省茂名市名校中考数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实数 的相反数是,下列计算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小带和小路两个人开车从A城出发匀速行驶至B城.在整个行驶过程中,小带和小路两人车离开A城的距离y(km)与行驶的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有下列结论;①A,B两城相距300 km;②小路的车比小带的车晚出发1 h,却早到1 h;③小路的车出发后2.5 h追上小带的车;④当小带和小路的车相距50 km时,t=或t=.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④
2.在一次数学答题比赛中,五位同学答对题目的个数分别为7,5,3,5,10,则关于这组数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众数是5 B.中位数是5 C.平均数是6 D.方差是3.6
3.在1、﹣1、3、﹣2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
A.1 B.﹣1 C.3 D.﹣2
4.如图,先锋村准备在坡角为的山坡上栽树,要求相邻两树之间的水平距离为米,那么这两树在坡面上的距离为( )
A. B. C.5cosα D.
5.在0.3,﹣3,0,﹣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
A.0.3 B.﹣3 C.0 D.﹣
6.如图,在中,点D为AC边上一点,则CD的长为( )
A.1 B. C.2 D.
7.实数 的相反数是 ( )
A.- B. C. D.
8.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a4b÷a2b=﹣a2b B.(a﹣b)2=a2﹣b2
C.a2•a3=a6 D.﹣3a2+2a2=﹣a2
9.如图,小明从A处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行走至B处,又沿北偏西20°方向行走至C处,此时需把方向调整到与出发时一致,则方向的调整应是( )
A.右转80° B.左转80° C.右转100° D.左转100°
10.如图所示,若将△ABO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后得到△A1B1O,则A点的对应点A1点的坐标是( )
A.(3,﹣2) B.(3,2) C.(2,3) D.(2,﹣3)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如图,四边形ABCD为矩形,H、F分别为AD、BC边的中点,四边形EFGH为矩形,E、G分别在AB、CD边上,则图中四个直角三角形面积之和与矩形EFGH的面积之比为_____.
12.如图,等腰△ABC中,AB=AC,∠BAC=50°,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则∠DBC的度数是____________.
13.农科院新培育出A、B两种新麦种,为了了解它们的发芽情况,在推广前做了五次发芽实验,每次随机各自取相同种子数,在相同的培育环境中分别实验,实验情况记录如下:
种子数量
100
200
500
1000
2000
A
出芽种子数
96
165
491
984
1965
发芽率
0.96
0.83
0.98
0.98
0.98
B
出芽种子数
96
192
486
977
1946
发芽率
0.96
0.96
0.97
0.98
0.97
下面有三个推断:
①当实验种子数量为100时,两种种子的发芽率均为0.96,所以他们发芽的概率一样;
②随着实验种子数量的增加,A种子出芽率在0.98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可以估计A种子出芽的概率是0.98;
③在同样的地质环境下播种,A种子的出芽率可能会高于B种子.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只填序号).
14.对于任意实数a、b,定义一种运算:a※b=ab﹣a+b﹣1.例如,1※5=1×5﹣1+5﹣1=ll.请根据上述的定义解决问题:若不等式3※x<1,则不等式的正整数解是_____.
15.某中学数学教研组有25名教师,将他们分成三组,在38~45(岁)组内有8名教师,那么这个小组的频率是_______。
16.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那么的值是__.
17.若,则=_____.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
18.(10分)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D在⊙O上,且点C是的中点,过点 C作AD的垂线 EF交直线 AD于点 E.
(1)求证:EF是⊙O的切线;
(2)连接BC,若AB=5,BC=3,求线段AE的长.
19.(5分)如图所示,一幢楼房AB背后有一台阶CD,台阶每层高0.2米,且AC=17.2米,设太阳光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α,当α=60°时,测得楼房在地面上的影长AE=10米,现有一老人坐在MN这层台阶上晒太阳.(取1.73)
(1)求楼房的高度约为多少米?
(2)过了一会儿,当α=45°时,问老人能否还晒到太阳?请说明理由.
20.(8分)给出如下定义:对于⊙O的弦MN和⊙O外一点P(M,O,N三点不共线,且点P,O在直线MN的异侧),当∠MPN+∠MON=180°时,则称点P是线段MN关于点O的关联点.图1是点P为线段MN关于点O的关联点的示意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的半径为1.
(1)如图2,已知M(,),N(,﹣),在A(1,0),B(1,1),C(,0)三点中,是线段MN关于点O的关联点的是 ;
(2)如图3,M(0,1),N(,﹣),点D是线段MN关于点O的关联点.
①∠MDN的大小为 ;
②在第一象限内有一点E(m,m),点E是线段MN关于点O的关联点,判断△MNE的形状,并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
③点F在直线y=﹣x+2上,当∠MFN≥∠MDN时,求点F的横坐标x的取值范围.
21.(10分) [阅读]我们定义:如果三角形有一边上的中线长恰好等于这边的长,那么称这个三角形为“中边三角形”,把这条边和其边上的中线称为“对应边”.
[理解]如图1,Rt△ABC是“中边三角形”,∠C=90°,AC和BD是“对应边”,求tanA的值;
[探究]如图2,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a,∠ABC=2β,点P,Q从点A同时出发,以相同速度分别沿折线AB﹣BC和AD﹣DC向终点C运动,记点P经过的路程为s.当β=45°时,若△APQ是“中边三角形”,试求的值.
22.(10分)在学习了矩形这节内容之后,明明同学发现生活中的很多矩形都很特殊,如我们的课本封面、A4 的打印纸等,这些矩形的长与宽之比都为:1,我们将具有这类特征的矩形称为“完美矩形”如图(1),在“完美矩形”ABCD 中,点 P 为 AB 边上的定点,且 AP=AD. 求证:PD=AB.如图(2),若在“完美矩形“ABCD 的边 BC 上有一动点 E,当的值是多少时,△PDE 的周长最小?如图(3),点 Q 是边 AB 上的定点,且 BQ=BC.已知 AD=1,在(2)的条件下连接 DE 并延长交 AB 的延长线于点 F,连接 CF,G 为 CF 的中点,M、N 分别为线段 QF 和 CD 上的动点,且始终保持 QM=CN,MN 与 DF 相交于点 H,请问 GH 的长度是定值吗?若是,请求出它的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23.(12分)计算:(﹣2)3+(﹣3)×[(﹣4)2+2]﹣(﹣3)2÷(﹣2)
24.(14分)如图,在Rt△ABC的顶点A、B在x轴上,点C在y轴上正半轴上,且
A(-1,0),B(4,0),∠ACB=90°.
(1)求过A、B、C三点的抛物线解析式;
(2)设抛物线的对称轴l与BC边交于点D,若P是对称轴l上的点,且满足以P、C、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C相似,求P点的坐标;
(3)在对称轴l和抛物线上是否分别存在点M、N,使得以A、O、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1 备用图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C
【解析】
观察图象可判断①②,由图象所给数据可求得小带、小路两车离开A城的距离y与时间t的关系式,可求得两函数图象的交点,可判断③,再令两函数解析式的差为50,可求得t,可判断④,可得出答案.
【详解】
由图象可知A,B两城市之间的距离为300 km,小带行驶的时间为5 h,而小路是在小带出发1 h后出发的,且用时3 h,即比小带早到1 h,
∴①②都正确;
设小带车离开A城的距离y与t的关系式为y小带=kt,
把(5,300)代入可求得k=60,
∴y小带=60t,
设小路车离开A城的距离y与t的关系式为y小路=mt+n,
把(1,0)和(4,300)代入可得
解得
∴y小路=100t-100,
令y小带=y小路,可得60t=100t-100,
解得t=2.5,
即小带和小路两直线的交点横坐标为t=2.5,
此时小路出发时间为1.5 h,即小路车出发1.5 h后追上甲车,
∴③不正确;
令|y小带-y小路|=50,
可得|60t-100t+100|=50,即|100-40t|=50,
当100-40t=50时,
可解得t=,
当100-40t=-50时,
可解得t=,
又当t=时,y小带=50,此时小路还没出发,
当t=时,小路到达B城,y小带=250.
综上可知当t的值为或或或时,两车相距50 km,
∴④不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掌握一次函数图象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特别注意t是甲车所用的时间.
2、D
【解析】
根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方差的定义判断各选项正误即可.
【详解】
A、数据中5出现2次,所以众数为5,此选项正确;
B、数据重新排列为3、5、5、7、10,则中位数为5,此选项正确;
C、平均数为(7+5+3+5+10)÷5=6,此选项正确;
D、方差为×[(7﹣6)2+(5﹣6)2×2+(3﹣6)2+(10﹣6)2]=5.6,此选项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方差、平均数、中位数以及众数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各个知识点的定义以及计算公式,此题难度不大.
3、C
【解析】
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①正数都大于0;②负数都小于0;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
解:根据有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可得
-2<-1<1<1,
∴在1、-1、1、-2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1.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正数都大于0;②负数都小于0;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
4、D
【解析】
利用所给的角的余弦值求解即可.
【详解】
∵BC=5米,∠CBA=∠α,∴AB==.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坡度、坡角的理解及运用.
5、A
【解析】
根据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比较即可
【详解】
∵-3<-<0<0.3
∴最大为0.3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实数比较大小,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6、C
【解析】
根据∠DBC=∠A,∠C=∠C,判定△BCD∽△ACB,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相等得到代入求值即可.
【详解】
∵∠DBC=∠A,∠C=∠C,
∴△BCD∽△ACB,
∴
∴
∴CD=2.
故选:C.
【点睛】
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7、A
【解析】
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即可判断.
【详解】
实数 的相反数是-
故选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相反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相反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8、D
【解析】
根据各个选项中的式子可以计算出正确的结果,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
故选项A错误,
故选项B错误,
故选项C错误,
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点睛】
考查整式的除法,完全平方公式,同底数幂相乘以及合并同类项,比较基础,难度不大.
9、A
【解析】
60°+20°=80°.由北偏西20°转向北偏东60°,需要向右转.
故选A.
10、A
【解析】
由题意可知, 点A与点A1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根据图象确定点A的坐标,即可求得点A1的坐标.
【详解】
由题意可知, 点A与点A1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
∵点A的坐标是(﹣3,2),
∴点A关于点O的对称点A'点的坐标是(3,﹣2).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的性质及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的特征,熟知中心对称的性质及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的特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1:1
【解析】
根据矩形性质得出AD=BC,AD∥BC,∠D=90°,求出四边形HFCD是矩形,得出△HFG的面积是CD×DH=S矩形HFCD,推出S△HFG=S△DHG+S△CFG,同理S△HEF=S△BEF+S△AEH,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连接HF,
∵四边形ABCD为矩形,
∴AD=BC,AD∥BC,∠D=90°
∵H、F分别为AD、BC边的中点,
∴DH=CF,DH∥CF,
∵∠D=90°,
∴四边形HFCD是矩形,
∴△HFG的面积是CD×DH=S矩形HFCD,
即S△HFG=S△DHG+S△CFG,
同理S△HEF=S△BEF+S△AEH,
∴图中四个直角三角形面积之和与矩形EFGH的面积之比是1:1,
故答案为1:1.
【点睛】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面积,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
12、15°
【解析】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C的度数,根据中垂线的性质得出∠ABD的度数,最后求出∠DBC的度数.
详解:∵AB=AC,∠BAC=50°, ∴∠ABC=∠ACB=(180°-50°)=65°,
∵MN为AB的中垂线, ∴∠ABD=∠BAC=50°, ∴∠DBC=65°-50°=1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中垂线的性质定理,属于中等难度的题型.理解中垂线的性质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4
13、②③
【解析】分析:
根据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
(1)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当实验种子数量为100时,两种种子的发芽率虽然都是96%,但结合后续实验数据可知,此时的发芽率并不稳定,故不能确定两种种子发芽的概率就是96%,所以①中的说法不合理;
(2)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A种种子发芽的频率逐渐稳定在98%左右,故可以估计A种种子发芽的概率是98%,所以②中的说法是合理的;
(3)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A种种子发芽的频率逐渐稳定在98%左右,而B种种子发芽的频率稳定在97%左右,故可以估计在相同条件下,A种种子发芽率大于B种种子发芽率,所以③中的说法是合理的.
故答案为:②③.
点睛: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2
【解析】
【分析】根据新定义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取其中的正整数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3※x=3x﹣3+x﹣2<2,
∴x<,
∵x为正整数,
∴x=2,
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以及实数的运算,通过解不等式找出x<是解题的关键.
15、0.1
【解析】
根据频率的求法:频率=,即可求解.
【详解】
解:根据题意,38-45岁组内的教师有8名,
即频数为8,而总数为25;
故这个小组的频率是为=0.1;
故答案为0.1.
【点睛】
本题考查频率、频数的关系,属于基础题,关键是掌握频率的求法:频率=.
16、
【解析】
将点的坐标代入,可以得到-1=,然后解方程,便可以得到k的值.
【详解】
∵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2,-1),
∴-1=
∴k=− ;
故答案为k=−.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图像上的点满足其解析式,可以结合代入法进行解答
17、
【解析】
=.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
18、(1)证明见解析
(2)
【解析】
(1)连接O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得到OC∥AE,得到OC⊥EF,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证明;
(2)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证明△AEC∽△ACB,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比例式,计算即可.
【详解】
(1)证明:连接OC,
∵OA=OC,
∴∠OCA=∠BAC,
∵点C是的中点,
∴∠EAC=∠BAC,
∴∠EAC=∠OCA,
∴OC∥AE,
∵AE⊥EF,
∴OC⊥EF,即EF是⊙O的切线;
(2)解:∵AB为⊙O的直径,
∴∠BCA=90°,
∴AC==4,
∵∠EAC=∠BAC,∠AEC=∠ACB=90°,
∴△AEC∽△ACB,
∴,
∴AE=.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切线的判定、圆周角定理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切线的判定定理、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是解题的关键.
19、(1)楼房的高度约为17.3米;(2)当α=45°时,老人仍可以晒到太阳.理由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在Rt△ABE中,根据的正切值即可求得楼高;(2)当时,从点B射下的光线与地面AD的交点为F,与MC的交点为点H.可求得AF=AB=17.3米,又因CF=CH=17.3-17.2=0.1米,CM=0.2,所以大楼的影子落在台阶MC这个侧面上.即小猫仍可晒到太阳.
试题解析:解:(1)当当时,在Rt△ABE中,
∵,
∴BA=10tan60°=米.
即楼房的高度约为17.3米.
当时,小猫仍可晒到太阳.理由如下:
假设没有台阶,当时,从点B射下的光线与地面AD的交点为F,与MC的交点为点H.
∵∠BFA=45°,
∴,此时的影长AF=BA=17.3米,
所以CF=AF-AC=17.3-17.2=0.1.
∴CH=CF=0.1米,
∴大楼的影子落在台阶MC这个侧面上.
∴小猫仍可晒到太阳.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
20、(1)C;(2)①60;②E(,1);③点F的横坐标x的取值范围≤xF≤.
【解析】
(1)由题意线段MN关于点O的关联点的是以线段MN的中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上,所以点C满足条件;
(2)①如图3-1中,作NH⊥x轴于H.求出∠MON的大小即可解决问题;
②如图3-2中,结论:△MNE是等边三角形.由∠MON+∠MEN=180°,推出M、O、N、E四点共圆,可得∠MNE=∠MOE=60°,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③如图3-3中,由②可知,△MNE是等边三角形,作△MNE的外接圆⊙O′,首先证明点E在直线y=-x+2上,设直线交⊙O′于E、F,可得F(,),观察图形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1)由题意线段MN关于点O的关联点的是以线段MN的中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上,所以点C满足条件,
故答案为C.
(2)①如图3-1中,作NH⊥x轴于H.
∵N(,-),
∴tan∠NOH=,
∴∠NOH=30°,
∠MON=90°+30°=120°,
∵点D是线段MN关于点O的关联点,
∴∠MDN+∠MON=180°,
∴∠MDN=60°.
故答案为60°.
②如图3-2中,结论:△MNE是等边三角形.
理由:作EK⊥x轴于K.
∵E(,1),
∴tan∠EOK=,
∴∠EOK=30°,
∴∠MOE=60°,
∵∠MON+∠MEN=180°,
∴M、O、N、E四点共圆,
∴∠MNE=∠MOE=60°,
∵∠MEN=60°,
∴∠MEN=∠MNE=∠NME=60°,
∴△MNE是等边三角形.
③如图3-3中,由②可知,△MNE是等边三角形,作△MNE的外接圆⊙O′,
易知E(,1),
∴点E在直线y=-x+2上,设直线交⊙O′于E、F,可得F(,),
观察图象可知满足条件的点F的横坐标x的取值范围≤xF≤.
【点睛】
此题考查一次函数综合题,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锐角三角函数,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21、tanA=;综上所述,当β=45°时,若△APQ是“中边三角形”,的值为或.
【解析】
(1)由AC和BD是“对应边”,可得AC=BD,设AC=2x,则CD=x,BD=2x,可得∴BC=x,可得tanA===
(2) 当点P在BC上时,连接AC,交PQ于点E,延长AB交QP的延长线于点F,可得AC是QP的垂直平分线.可求得△AEF∽△CEP,=,分两种情况:
当底边PQ与它的中线AE相等,即AE=PQ时,
==,
∴=;
当腰AP与它的中线QM相等时,即AP=QM时,QM=AQ,
(3)作QN⊥AP于N,可得tan∠APQ===,
tan∠APE===,
∴=,
【详解】
解:[理解]∵AC和BD是“对应边”,
∴AC=BD,
设AC=2x,则CD=x,BD=2x,
∵∠C=90°,
∴BC===x,
∴tanA===;
[探究]若β=45°,当点P在AB上时,△A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不可能是“中边三角形”,
如图2,当点P在BC上时,连接AC,交PQ于点E,延长AB交QP的延长线于点F,
∵PC=QC,∠ACB=∠ACD,
∴AC是QP的垂直平分线,
∴AP=AQ,
∵∠CAB=∠ACP,∠AEF=∠CEP,
∴△AEF∽△CEP,
∴===,
∵PE=CE,
∴=,
分两种情况:
当底边PQ与它的中线AE相等,即AE=PQ时,
==,
∴=;
当腰AP与它的中线QM相等时,即AP=QM时,QM=AQ,
如图3,作QN⊥AP于N,
∴MN=AN=PM=QM,
∴QN=MN,
∴ntan∠APQ===,
∴ta∠APE===,
∴=,
综上所述,当β=45°时,若△APQ是“中边三角形”,的值为或.
【点睛】本题是一道相 似形综合运用的试题, 考查了相 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 勾股定理的运用,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 锐角三角形函数值的运用, 解答时灵活运用三角函数值建立方程求解是解答的关键.
22、(1)证明见解析(2) (3)
【解析】
(1)根据题中“完美矩形”的定义设出AD与AB,根据AP=AD,利用勾股定理表示出PD,即可得证;
(2)如图,作点P关于BC的对称点P′,连接DP′交BC于点E,此时△PDE的周长最小,设AD=PA=BC=a,表示出AB与CD,由AB-AP表示出BP,由对称的性质得到BP=BP′,由平行得比例,求出所求比值即可;
(3)GH=,理由为:由(2)可知BF=BP=AB-AP,由等式的性质得到MF=DN,利用AAS得到△MFH≌△NDH,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到FH=DH,再由G为CF中点,得到HG为中位线,利用中位线性质求出GH的长即可.
【详解】
(1)在图1中,设AD=BC=a,则有AB=CD=a,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90°,
∵PA=AD=BC=a,
∴PD==a,
∵AB=a,
∴PD=AB;
(2)如图,作点P关于BC的对称点P′,
连接DP′交BC于点E,此时△PDE的周长最小,
设AD=PA=BC=a,则有AB=CD=a,
∵BP=AB-PA,
∴BP′=BP=a-a,
∵BP′∥CD,
∴ ;
(3)GH=,理由为:
由(2)可知BF=BP=AB-AP,
∵AP=AD,
∴BF=AB-AD,
∵BQ=BC,
∴AQ=AB-BQ=AB-BC,
∵BC=AD,
∴AQ=AB-AD,
∴BF=AQ,
∴QF=BQ+BF=BQ+AQ=AB,
∵AB=CD,
∴QF=CD,
∵QM=CN,
∴QF-QM=CD-CN,即MF=DN,
∵MF∥DN,
∴∠NFH=∠NDH,
在△MFH和△NDH中,
,
∴△MFH≌△NDH(AAS),
∴FH=DH,
∵G为CF的中点,
∴GH是△CFD的中位线,
∴GH=CD=×2=.
【点睛】
此题属于相似综合题,涉及的知识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23、-17.1
【解析】
按照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先乘方后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详解】
解:原式=﹣8+(﹣3)×18﹣9÷(﹣2),
=﹣8﹣14﹣9÷(﹣2),
=﹣62+4.1,
=﹣17.1.
【点睛】
此题要注意正确掌握运算顺序以及符号的处理.
24、见解析
【解析】
分析:(1)根据求出点的坐标,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即可.
(3)存在. 假设直线l上存在点M,抛物线上存在点N,使得以A、O、M、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分当平行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当平行四边形AONM是平行四边形时,当四边形AMON为平行四边形时,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详解:(1)易证,得,
∴OC=2,∴C(0,2),
∵抛物线过点A(-1,0),B(4,0)
因此可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将C点(0,2)代入得:,即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如图2,
当时,则P1(,2),
当 时,
∴OC∥l,
∴,
∴P2H=·OC=5,
∴P2 (,5)
因此P点的坐标为(,2)或(,5).
(3)存在.
假设直线l上存在点M,抛物线上存在点N,使得以A、O、M、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如图3,
当平行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M(,),(,),
当平行四边形AONM是平行四边形时,M(,),N(,),
如图4,当四边形AMON为平行四边形时,MN与OA互相平分,此时可设M(,m),则
∵点N在抛物线上,
∴-m=-·(-+1)( --4)=-,
∴m=,
此时M(,), N(-,-).
综上所述,M(,),N(,)或M(,),N(,) 或 M(,), N(-,-).
点睛:属于二次函数综合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等,注意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在数学中的应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莲下重点名校2022年中考数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学校小组名同学的身高,如图,在中,,,,则等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2年中考数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广东省珠海市达标名校中考数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共17页。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