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实验探究&填空题
展开湖北省黄石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
03实验探究&填空题
一.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共1小题)
1.(2022•黄石)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O2制备时,对MnO2做催化剂加快双氧水分解产生了兴趣,他们提出疑问:其他物质能否对双氧水分解速率产生影响?
【查阅资料】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很多,如:使用催化剂、改变温度、改变反应物的浓度等。
【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们按图组装,在室温下分别进行了四组实验,并用O2传感器测定实验过程中O2含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如图所示曲线。
组别
试剂
第1组
2mL 5% H2O2
第2组
2mL 5% H2O2+3滴FeCl3溶液
第3组
2mL 5% H2O2+3滴CuSO4溶液
第4组
2mL 5% H2O2+少量MnO2粉末
【实验结论】对比四条曲线,进行分析:
(1)FeCl3溶液、CuSO4溶液对H2O2的分解 (填“有”或“无”)催化作用;
(2)几组实验中催化效果最优的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3)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 ;
(4)小组的同学们不加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用不同浓度的H2O2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如表。据此可得出:升高温度或 (填“增大”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可加快H2O2的分解。
温度 H2O2%
50℃
60℃
70℃
5%
无明显气泡
无明显气泡
极少量气泡
10%
无明显气泡
无明显气泡
少量气泡
15%
无明显气泡
少量气泡
较多气泡
(5)实验需要30g10%的双氧水溶液,可用15%的双氧水溶液加 g蒸馏水配制。
二.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共3小题)
2.(2020•黄石)熔喷布是生产一次性口罩的主要原材料。为了探究熔喷布的元素组成,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完成探究,并回答问题。
【查阅资料】
1.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2.熔喷布易燃,只可能由C、H、O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实验探究】
连接如图所示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mg某熔喷布样品碎片装入玻璃管中,先通入一段时间氧气,再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样品完全燃烧,无灰分残留。熄灭酒精灯,再持续通一会儿氧气。冷却,称量。计算得出:B、C装置共增重ag,D装置增重bg。
(1)装置B中 (填实验现象),证明产生了H2O。
(2)装置D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尾气中检测不到 (填化学式),说明样品燃烧充分。
【思考拓展】
(4)根据(1)、(2)得出熔喷布中一定含有 元素(填元素符号)。
(5)若 (用含m、a、b的关系式表示),说明该熔喷布不含氧元素。
3.(2019•黄石)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学习常见的盐的性质后,完成了如下实验。该学习小组对废液杯上层清液的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并将空白答案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
【提出问题】上层清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作出猜想】Ⅰ溶质仅为 (填化学式);
Ⅱ溶质为KCl和BaCl2
Ⅲ溶质为KCl和 (填化学式);
Ⅳ溶质为KCl和K2CO3
V溶质为KCl、K2SO4和K2CO3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分装于甲、乙两支试管中
先向甲试管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无明显现象
猜想Ⅳ、Ⅴ不正确
再向乙试管中滴加
溶液(填化学式)
猜想Ⅱ正确
【交流反思】学习小组经过讨论认为:实验过程中无须使用AgNO3溶液,其理由是 (用文字表述)
4.(2018•黄石)松花皮蛋是黄石八珍之一。腌制皮置的一种原料是由NaCl、CaO和Na2CO3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某化学兴趣小组用该原料,在实验室进行如下实验:将该固体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澄清滤液。同学们对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
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并将①~⑤处答案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
固体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个化学反应:CaO+H2O=Ca(OH)2 。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Ⅰ.溶质为:NaCl、NaOH、Ca(OH)2;
Ⅱ.溶质为:NaCl、NaOH;
Ⅲ.溶质为: 。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猜想Ⅰ正确
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 溶液。(填化学式)
有气泡产生
猜想Ⅲ正确
【交流反思】兴趣小组经过讨论认为:
若猜想II正确,该原料中CaO与Na2CO3的质量比为 。
三.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共5小题)
5.(2022•黄石)球形干燥管在填充了干燥剂后可以对气体进行干燥。请根据下列两个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Ⅰ)(图1)
(1)球形干燥管内应填充 (A.浓硫酸 B.碱石灰固体)。
(2)装置b的名称是 。
(3)使用装置C收集气体的方法是 法。
实验(Ⅱ)(图2)
(4)实验室不能利用图2组合制取的气体是 (A.H2 B.O2 C.CO2)
(5)图2组合装置的优点是 。
6.(2021•黄石)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 。
(2)若用装置B制取氧气,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此法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则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 → 。
(3)实验室用装置A、F进行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为了检验反应的产物,装置F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反应过程中该装置内的现象为 。
7.(2020•黄石)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稀硫酸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可另外选配导气管、乳胶管)。
(1)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氧气,可选择的仪器是铁架台、 和 (填仪器对应的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补充一种仪器 (填仪器名称),可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二氧化碳,则药品选择大理石和 (从现有药品中选择)。
(3)若选择水槽来组装气体收集装置,所收集气体应 (列举一条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8.(2019•黄石)根据下列装置图,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 。
(2)实验室选A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O2时,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
(3)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发生装置通常选用的是 (用字母A~E填空);选择恰当的CO2气体收集装置,CO2气体应该从 (用字母ab填空)导入。
9.(2018•黄石)根据下列装置图,请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为a的仪器名称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
(3)用C装置收集氧气,当气泡 时开始收集。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5)用B装置制气体时,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 ,以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
四.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共1小题)
10.(2021•黄石)Ⅰ.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1)﹣(2)题。
(1)如图,在木块上滴几滴水,将装有某种固体的大烧杯放置于木块上,向大烧杯中加水进行搅拌,结果木块上的水结冰了,则大烧杯内的固体可能是 。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蔗糖
(2)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两者去油污的原理分别是 。
A.乳化、乳化
B.乳化、溶解
C.溶解、乳化
D.溶解、溶解
Ⅱ.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3)(4)题。
(3)现有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乙>甲>丙
D.甲>乙>丙
(4)为了将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有2﹣3个选项符合题意)。
A.加固体丙
B.加水
C.降低温度
D.蒸发浓缩
五.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共1小题)
11.(2021•黄石)某班同学在做“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反应”的探究实验时发现,酸碱之间的反应,往往没有明显的现象。那么如何判断酸碱发生了化学反应呢?
【提出问题】如何判断酸、碱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药品】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酚酞溶液、蒸馏水。
【实验探究】
(1)甲小组在烧杯中加入5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发现 (填现象),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乙小组进行了以下三个实验,并用温度传感器测定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得到了如图所示的三条曲线。
实验一:50mL稀盐酸与50mL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曲线a);
实验二:50mL稀盐酸与50mL蒸馏水混合(曲线b);
实验三:50mL氢氧化钠溶液与50mL蒸馏水混合(曲线c)。
结合实验目的分析,增加实验二、实验三的目的是 。
对比三条曲线,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①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②酸碱中和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交流与反思】
(3)甲小组认为,通过实验探究(2)得出“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不严谨,应该补充 实验。
六.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共2小题)
12.(2018•黄石)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其中某一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选填“是”或“否”);种类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 选填“分子”或“原子”)。
(2)丙微粒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
(3)已知丁是一种单质,则丁是 ( 写化学式)。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3.(2021•黄石)单质硫、硫化氢燃烧时会生成同种有毒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x= ,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 (“得到”或“失去”)电子。
(2)硫化氢在空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①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
②生成的有毒气体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
③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七.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共2小题)
14.(2021•黄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绿色环保汽车
2021年两会期间,我国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前汽车普遍使用的燃料是汽油和柴油,不仅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还因燃烧不充分释放了一氧化碳、颗粒物以及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既造成资源浪费,又污染环境。开发能够取代汽油的新能源,生产和使用环保型、零污染的绿色汽车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措施。
发展绿色环保汽车,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是改进现有车型:采用铝合金、钛合金、塑料等轻量化材料,为汽车“减肥”,从而降低燃油消耗;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能充分燃烧;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将尾气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再排放等。二是开发汽车代用燃料,主要包括天然气、乙醇、生物柴油、氢气等,实现能源多元化。三是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具有效率高,在使用地点“零排放”的特点,尤其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开发利用电动汽车已成为发展绿色环保汽车的重要途径。
(1)汽车尾气中的 (A.一氧化碳、B.氮氧化物)会造成酸雨。
(2)铝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纯铝的硬度 (A.大、B.小)。
(3)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天然气、B.乙醇)。
(4)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生物柴油、B.塑料)。
(5)氢气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清洁燃料的原因是 。
15.(2018•黄石)某中学本学期对校园垃圾实行了分类回收,他们回收的三类废弃物:A、废纸B、塑料瓶C、易拉罐及废旧铝合金门窗,都得到了很好的利用。
(1)用字母A、B、C填空: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2)铝合金门窗比纯铝 (填“更硬”或“更软”)。
(3)学校学生会对本学期每周回收塑料瓶的个数做了统计,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学生会在第十周组织了一次“使用塑料瓶的利与弊”的辩论会。以下三个论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塑料的制造成本较低,耐用,但不防水
B.塑料容易被塑制成不同的形状
C.有些塑料容易燃烧,燃烧产物不会污染环境
(4)辩论会结束后,学校每周回收塑料瓶的总数明显减少,请从同学们的日常行为上分析,指出其中一个原因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共1小题)
1.(2022•黄石)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O2制备时,对MnO2做催化剂加快双氧水分解产生了兴趣,他们提出疑问:其他物质能否对双氧水分解速率产生影响?
【查阅资料】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很多,如:使用催化剂、改变温度、改变反应物的浓度等。
【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们按图组装,在室温下分别进行了四组实验,并用O2传感器测定实验过程中O2含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如图所示曲线。
组别
试剂
第1组
2mL 5% H2O2
第2组
2mL 5% H2O2+3滴FeCl3溶液
第3组
2mL 5% H2O2+3滴CuSO4溶液
第4组
2mL 5% H2O2+少量MnO2粉末
【实验结论】对比四条曲线,进行分析:
(1)FeCl3溶液、CuSO4溶液对H2O2的分解 有 (填“有”或“无”)催化作用;
(2)几组实验中催化效果最优的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 ;
(3)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 对照试验 ;
(4)小组的同学们不加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用不同浓度的H2O2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如表。据此可得出:升高温度或 增大 (填“增大”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可加快H2O2的分解。
温度
H2O2%
50℃
60℃
70℃
5%
无明显气泡
无明显气泡
极少量气泡
10%
无明显气泡
无明显气泡
少量气泡
15%
无明显气泡
少量气泡
较多气泡
(5)实验需要30g10%的双氧水溶液,可用15%的双氧水溶液加 10 g蒸馏水配制。
【解答】解:(1)从表中的数据和图象可以看出,加入FeCl3溶液、CuSO4溶液后,相同时间内,生成的氧气含量高,因此说明对H2O2的分解有催化作用;故答案为:有;
(2)从图象看出,四组实验中加入二氧化锰效果最好,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答案为:2H2O22H2O+O2↑;
(3)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对照试验;故答案为:对照试验;
(4)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温度越高,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故答案为:增大;
(5)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15%的双氧水溶液质量为x。
30g×10%=x×15%
x=20g
加水的质量为:30g﹣20g=10g;
故答案为:10。
二.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共3小题)
2.(2020•黄石)熔喷布是生产一次性口罩的主要原材料。为了探究熔喷布的元素组成,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完成探究,并回答问题。
【查阅资料】
1.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2.熔喷布易燃,只可能由C、H、O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实验探究】
连接如图所示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mg某熔喷布样品碎片装入玻璃管中,先通入一段时间氧气,再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样品完全燃烧,无灰分残留。熄灭酒精灯,再持续通一会儿氧气。冷却,称量。计算得出:B、C装置共增重ag,D装置增重bg。
(1)装置B中 白色固体变为蓝色 (填实验现象),证明产生了H2O。
(2)装置D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Ba(OH)2=BaCO3↓+H2O 。
(3)尾气中检测不到 CO (填化学式),说明样品燃烧充分。
【思考拓展】
(4)根据(1)、(2)得出熔喷布中一定含有 C、H 元素(填元素符号)。
(5)若 m=a+b(或m=) (用含m、a、b的关系式表示),说明该熔喷布不含氧元素。
【解答】解:(1)因为白色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题中实验结论有H2O生成,所以装置B中白色固体变为蓝色,故填:白色固体变为蓝色;
(2)熔喷布可能含有C、H、O元素中,装置D中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反应方程式CO2+Ba(OH)2=BaCO3↓+H2O,故填:CO2+Ba(OH)2=BaCO3↓+H2O;
(3)含碳元素的物质不完全燃烧会生成CO,所以尾气中检测不到CO,说明样品燃烧充分,故填:CO;
(4)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因为有H2O生成,说明熔喷布中含有H,因为有CO2生成,说明熔喷布中含有C,又因为反应前有氧气参加反应,所以依据生成物不能确定熔喷布中含有O,故填:C、H;
(5)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质量守恒,ag水中氢元素质量为ag××100%=ag,b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bg××100%=bg,若熔喷布中只含C、H,当m=a+b=,说明该熔喷布不含氧元素,故填:m=a+b(或m=)。
3.(2019•黄石)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学习常见的盐的性质后,完成了如下实验。该学习小组对废液杯上层清液的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并将空白答案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
【提出问题】上层清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作出猜想】Ⅰ溶质仅为 KCl (填化学式);
Ⅱ溶质为KCl和BaCl2
Ⅲ溶质为KCl和 K2SO4 (填化学式);
Ⅳ溶质为KCl和K2CO3
V溶质为KCl、K2SO4和K2CO3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分装于甲、乙两支试管中
先向甲试管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无明显现象
猜想Ⅳ、Ⅴ不正确
再向乙试管中滴加
K2SO4 溶液(填化学式)
猜想Ⅱ正确
【交流反思】学习小组经过讨论认为:实验过程中无须使用AgNO3溶液,其理由是 氯化钾、氯化钡、硫酸钾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用文字表述)
【解答】解:【作出猜想】硫酸钾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碳酸钾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若均恰好完全反应,则溶质可能仅为氯化钾,其化学式为KCl.也可能是KCl和BaCl2;也可能是KCl和K2SO4;可能为KCl和K2CO3;可能为KCl、K2SO4和K2CO3。
【设计方案】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分装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先向甲试管中滴加盐酸至过量,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碳酸钾,则猜想Ⅳ、Ⅴ不正确。
再向乙试管中滴加硫酸钾溶液,硫酸钾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猜想Ⅱ正确(合理即可)。
学习小组经过讨论认为:实验过程中无须使用AgNO3溶液,是因为氯化钾、氯化钡、硫酸钾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故答案为:
【作出猜想】KCl;K2SO4;
【设计方案】K2SO4;产生白色沉淀;
【交流反思】氯化钾、氯化钡、硫酸钾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4.(2018•黄石)松花皮蛋是黄石八珍之一。腌制皮置的一种原料是由NaCl、CaO和Na2CO3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某化学兴趣小组用该原料,在实验室进行如下实验:将该固体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澄清滤液。同学们对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
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并将①~⑤处答案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
固体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个化学反应:CaO+H2O=Ca(OH)2 Ca(OH)2+Na2CO3=CaCO3↓+2NaOH 。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Ⅰ.溶质为:NaCl、NaOH、Ca(OH)2;
Ⅱ.溶质为:NaCl、NaOH;
Ⅲ.溶质为: NaCl、NaOH、Na2CO3 。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Ⅰ正确
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 HCl 溶液。(填化学式)
有气泡产生
猜想Ⅲ正确
【交流反思】兴趣小组经过讨论认为:
若猜想II正确,该原料中CaO与Na2CO3的质量比为 28:53 。
【解答】解:固体溶解过程中,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故填:Ca(OH)2+Na2CO3=CaCO3↓+2NaOH。
【作出猜想】I.氢氧化钠过量时溶质为:NaCl、NaOH、Ca(OH)2;
II.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为:NaCl、NaOH;
III.碳酸钠过量时溶质为:NaCl、NaOH、Na2CO3。
故填:NaCl、NaOH、Na2CO3。
【设计方案】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
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HCl溶液,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I正确
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HCl溶液
有气泡产生
猜想Ⅲ正确
【交流反思】
若猜想II正确,即氢氧化钙和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
由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可知,CaO~Na2CO3,
该原料中CaO与Na2CO3的质量比为:56:106=28:53。
故填:28:53。
三.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共5小题)
5.(2022•黄石)球形干燥管在填充了干燥剂后可以对气体进行干燥。请根据下列两个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Ⅰ)(图1)
(1)球形干燥管内应填充 B (A.浓硫酸 B.碱石灰固体)。
(2)装置b的名称是 锥形瓶 。
(3)使用装置C收集气体的方法是 向上排空气 法。
实验(Ⅱ)(图2)
(4)实验室不能利用图2组合制取的气体是 O2 (A.H2 B.O2 C.CO2)
(5)图2组合装置的优点是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
【解答】解:(1)由装置C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制取氧气,装置A是固液不加热,所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氧气可用浓硫酸或碱石灰干燥,球形干燥管内应填充固体,故选:B;
(2)装置b的名称是锥形瓶;
(3)使用装置C收集气体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
(4)由于二氧化锰是粉末状固体,图中固体应该是较大颗粒或块状固体,故不能制取氧气;实验室用块状固体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反应都是固液不加热型,可用图2组合制取;
(5)图2装置可以通过活塞控制固体药品与液体药品接触和分离,从而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故答案为:
(1)B;
(2)锥形瓶;
(3)向上排空气;
(4)O2;
(5)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6.(2021•黄石)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 锥形瓶 。
(2)若用装置B制取氧气,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若用此法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则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 F → D 。
(3)实验室用装置A、F进行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为了检验反应的产物,装置F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澄清石灰水 ,反应过程中该装置内的现象为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解答】解:(1)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锥形瓶。
故填:锥形瓶。
(2)若用装置B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应该是利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若用此法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则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F(吸收水蒸气)→D(收集氧气)。
故填:2H2O22H2O+O2↑;F;D。
(3)实验室用装置A、F进行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为了检验反应的产物,装置F中应盛放的试剂是澄清石灰水,反应过程中该装置内的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故填: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7.(2020•黄石)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稀硫酸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可另外选配导气管、乳胶管)。
(1)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氧气,可选择的仪器是铁架台、 A、C、D、E 和 G (填仪器对应的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2KCl+3O2↑ 。
(2)若补充一种仪器 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 (填仪器名称),可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二氧化碳,则药品选择大理石和 稀盐酸 (从现有药品中选择)。
(3)若选择水槽来组装气体收集装置,所收集气体应 不易溶于水或不与水反应 (列举一条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解答】解:(1)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需要酒精灯进行加热,可选择的仪器是铁架台、A、C、D、E和G;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固+液 常温”型装置,应选择的仪器集气瓶、双孔橡皮塞、锥形瓶和长颈漏斗,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所以需要补充的仪器是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
(3)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气体能用排水法收集。
故答案为:
(1)A;C;D;E;G;2KClO32KCl+3O2↑;
(2)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稀盐酸;
(3)不易溶于水或不与水反应。
8.(2019•黄石)根据下列装置图,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 分液漏斗 。
(2)实验室选A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O2时,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A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试管口应该放一团棉花 。
(3)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发生装置通常选用的是 B (用字母A~E填空);选择恰当的CO2气体收集装置,CO2气体应该从 a (用字母ab填空)导入。
【解答】解:(1)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故答案为:2KMnO4K2MnO4+MnO2+O2↑;试管口应该放一团棉花;
(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应该选用C收集二氧化碳,故答案为:B;a;
9.(2018•黄石)根据下列装置图,请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为a的仪器名称 锥形瓶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2KCl+3O2↑ 。
(3)用C装置收集氧气,当气泡 连续均匀冒出 时开始收集。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D (填字母序号)。
(5)用B装置制气体时,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 伸入液面以下 ,以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
【解答】解:(1)仪器a是锥形瓶;故填:锥形瓶;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故填:2KClO32KCl+3O2↑;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观察到集气瓶口的气泡连续而且均匀冒出时才能收集;故填:连续均匀冒出;
(4)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所以实验室中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故填:D;
(5)用装置B来制取气体时,为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的下端逸出,所以长颈漏斗的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故填:伸入液面以下。
四.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共1小题)
10.(2021•黄石)Ⅰ.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1)﹣(2)题。
(1)如图,在木块上滴几滴水,将装有某种固体的大烧杯放置于木块上,向大烧杯中加水进行搅拌,结果木块上的水结冰了,则大烧杯内的固体可能是 B 。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蔗糖
(2)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两者去油污的原理分别是 C 。
A.乳化、乳化
B.乳化、溶解
C.溶解、乳化
D.溶解、溶解
Ⅱ.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3)(4)题。
(3)现有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C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乙>甲>丙
D.甲>乙>丙
(4)为了将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AD (有2﹣3个选项符合题意)。
A.加固体丙
B.加水
C.降低温度
D.蒸发浓缩
【解答】解:(1)木块上的水结冰了,说明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不变,故A错;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故B正确;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故C错;蔗糖溶于水,溶液温度不变,故D错;
(2)汽油洗油污利用了溶解原理,洗涤剂洗油污利用了乳化原理,故C正确;
(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与溶解度有关,在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是:乙>甲═丙,所以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是:乙>甲═丙;将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到t2℃,甲和乙溶解度变大,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还是乙>甲,丙升温后,溶解度变小,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所以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4)由于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可以是升高温度,或者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故选AD。
故答案为:(1)B;
(2)C;
(3)C;
(4)AD。
五.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共1小题)
11.(2021•黄石)某班同学在做“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反应”的探究实验时发现,酸碱之间的反应,往往没有明显的现象。那么如何判断酸碱发生了化学反应呢?
【提出问题】如何判断酸、碱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药品】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酚酞溶液、蒸馏水。
【实验探究】
(1)甲小组在烧杯中加入5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发现 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 (填现象),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 。
(2)乙小组进行了以下三个实验,并用温度传感器测定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得到了如图所示的三条曲线。
实验一:50mL稀盐酸与50mL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曲线a);
实验二:50mL稀盐酸与50mL蒸馏水混合(曲线b);
实验三:50mL氢氧化钠溶液与50mL蒸馏水混合(曲线c)。
结合实验目的分析,增加实验二、实验三的目的是 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时也会放出少量热,通过对比可证明中和反应会放热 。
对比三条曲线,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①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②酸碱中和反应是 放热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交流与反思】
(3)甲小组认为,通过实验探究(2)得出“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不严谨,应该补充 一个与实验探究(2)同方案的其他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实验。
【解答】解:(1)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成无色,可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故填: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NaOH+HCl=NaCl+H2O;
(2)结合实验目的,实验小组增加实验2、实验3的理由: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时也会放出少量热,通过对比可证明中和反应会放热;故填: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时也会放出少量热,通过对比可证明中和反应会放热;
②对比三条曲线,可以看出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填:放热;
【交流与反思】题目中只设计了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属于个例,因此应该补充一个和实验探究(2)相同方案的其他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进一步证明;故填:一个与实验探究(2)同方案的其他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六.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共2小题)
12.(2018•黄石)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其中某一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否 (选填“是”或“否”);种类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分子 ( 选填“分子”或“原子”)。
(2)丙微粒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4 。
(3)已知丁是一种单质,则丁是 N2 ( 写化学式)。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2NO2CO2+N2 。
【解答】解:
由图示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丁是一种单质,单质为氮气,该反应是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2CO2+N2
(1)由图示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发生改变,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的种类不变;
(2)丙是二氧化碳,丙微粒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3)丁是一种单质,单质为氮气,化学式为:N2;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2CO2+N2
答案:
(1)否;分子;
(2)+4;
(3)N2;
(4)2CO+2NO2CO2+N2
13.(2021•黄石)单质硫、硫化氢燃烧时会生成同种有毒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x= 8 ,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 得到 (“得到”或“失去”)电子。
(2)硫化氢在空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①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2 。
②生成的有毒气体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硫、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1 。
③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S+3O22SO2+2H2O 。
【解答】解:(1)如图是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第三层已排布了电子,说明第二层已排满,所以其中x=8,最外层的电子数是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2)由硫化氢在空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硫化氢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3O22SO2+2H2O,二氧化硫有毒。
①在硫化氢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可推出硫元素的化合价是﹣2。
②生成的有毒气体为二氧化硫,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16×2)=1:1。
③由上述分析可知。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3O22SO2+2H2O。
故答案为:(1)8;得到;
(2)①﹣2;
②硫、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1;
③2H2S+3O22SO2+2H2O。
七.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共2小题)
14.(2021•黄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绿色环保汽车
2021年两会期间,我国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前汽车普遍使用的燃料是汽油和柴油,不仅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还因燃烧不充分释放了一氧化碳、颗粒物以及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既造成资源浪费,又污染环境。开发能够取代汽油的新能源,生产和使用环保型、零污染的绿色汽车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措施。
发展绿色环保汽车,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是改进现有车型:采用铝合金、钛合金、塑料等轻量化材料,为汽车“减肥”,从而降低燃油消耗;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能充分燃烧;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将尾气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再排放等。二是开发汽车代用燃料,主要包括天然气、乙醇、生物柴油、氢气等,实现能源多元化。三是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具有效率高,在使用地点“零排放”的特点,尤其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开发利用电动汽车已成为发展绿色环保汽车的重要途径。
(1)汽车尾气中的 B (A.一氧化碳、B.氮氧化物)会造成酸雨。
(2)铝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纯铝的硬度 A (A.大、B.小)。
(3)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B (A.天然气、B.乙醇)。
(4)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B (A.生物柴油、B.塑料)。
(5)氢气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清洁燃料的原因是 燃烧能生成水,不污染环境 。
【解答】解:(1)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因此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会造成酸雨;故填:B;
(2)铝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纯铝的硬度大;故填:A;
(3)天然气是一种化石能源,在短期内得不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乙醇可以利用粮食发酵的方法获取,属于可再生能源;故填:B;
(4)塑料是三大有机合成材料之一;故填:B;
(5)氢气燃烧能生成水,不污染环境,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故填:燃烧能生成水,不污染环境。
15.(2018•黄石)某中学本学期对校园垃圾实行了分类回收,他们回收的三类废弃物:A、废纸B、塑料瓶C、易拉罐及废旧铝合金门窗,都得到了很好的利用。
(1)用字母A、B、C填空: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B ,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C 。
(2)铝合金门窗比纯铝 更硬 (填“更硬”或“更软”)。
(3)学校学生会对本学期每周回收塑料瓶的个数做了统计,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学生会在第十周组织了一次“使用塑料瓶的利与弊”的辩论会。以下三个论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B (填字母)。
A.塑料的制造成本较低,耐用,但不防水
B.塑料容易被塑制成不同的形状
C.有些塑料容易燃烧,燃烧产物不会污染环境
(4)辩论会结束后,学校每周回收塑料瓶的总数明显减少,请从同学们的日常行为上分析,指出其中一个原因 学生自觉带水杯,减少了塑料瓶的使用 。
【解答】解:(1)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塑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塑料瓶是塑料加工而成的,易拉罐和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故填:B;C。
(2)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更大。
故填:更硬。
(3)A.塑料不易腐烂,耐用,可防水,故A不正确;B.因为塑料熔点低,因此容易被加工成不同形状,故B正确;C.有些塑料易燃烧,燃烧时会产生烟尘污染环境,故C不正确。
故填:B。
(4)在辩论会后学生认识到塑料垃圾的危害,学生自觉带水杯,减少了塑料瓶的使用,从而减少了塑料制品废弃物的产生。
故填:学生自觉带水杯,减少了塑料瓶的使用。
贵州省毕节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填空题: 这是一份贵州省毕节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填空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7g,2g,0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孝感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填空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孝感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填空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化学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作为推进剂,其反应原理为,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恩施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填空题&简答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恩施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填空题&简答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学化学,用化学,我州具有丰富的硒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