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第1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第2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二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满分48分)1.希腊素有橄榄之国之称,自古以来,希腊人民就对橄榄树有着特别的情感,视其为智慧、和平与胜利的象征。关于古希腊的橄榄种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橄榄树多种植于土地肥沃的地区B.橄榄是古希腊人的主要粮食作物C.橄榄种植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希腊公民禁止奴隶参与橄榄采摘2.从16世纪到18世纪初、欧洲人口数量在8000万到1.2亿之间,与同一时期的中国人口数量相差不大。1800年,欧洲人口达到1.8亿、约相当于当时中国人口的一半,亚洲其他地区的人口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对16~18世纪亚欧人口增长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A.美洲人口的迁出 B.近代科技的兴起C.世界市场的形成 D.跨洲的物种交流3.有学者认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首先需要依靠各国自身努力,加大农业生产投入,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产量。下列选项中有助于提高粮食产量的是A.机械通风储粮技术的发展进步 B.优质高效化肥的广泛应用C.配有自动装置的铧式犁的使用 D.大型农场和养殖场的推广4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A.自然经济的脆弱性 B.欧洲经济后来居上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D.小农经济的停滞性51882年,永昌机器厂在上海成立,该厂仿造意大利式的缫丝车及丝厂用的小马力蒸汽机,产品畅销于江苏、浙江、山东等地,最高年产量近千台。材料可用来说明A.洋务运动深入学习西方的技术 B.洋务运动的对外抵制作用C.近代企业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D.近代民族纺织工业的发展6.新冠肺炎疫情中,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虽然尚处于初期探索应用阶段,但它们在疫情分析、图像识别、体温监测、病毒检测、辅助诊疗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这说明A.信息技术颠覆人们社会生活 B.科技推动医疗机构职能的转变C.科技水平高低决定国家安全 D.人工智能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7.《周礼》关于西周都城的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司市掌市之治教、政刑、量度禁令。以次叙分地而经市,以陈肆辨物而平市,以政令禁物靡而均市,以商贾阜货而行市。材料反映出,当时西周A.实行工商食官 B.城市经济有所发展C.市场管理完善 D.商品交易受到限制8.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因此,《南京条约》A.反映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 B.导致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C.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 D.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919151月,北洋政府颁布了《权度法》。在传统度量衡标准暂无法遽废的条件下,该法将国际通用单位标准体系与中国传统的重量等单位标准体系同时列为法定的度量衡标准体系,并规定了两者之间法定的换算比。《权度法》的颁布A.有利于国内商品市场的发展 B.旨在与国际通用标准接轨C.实现了度量衡管理的现代化 D.加速了传统度量衡的消亡10.下表是有关唐代长安城西市的三则史料。据此可以认定的史实是日有礼席,举铛釜而取之,故三五百人之模,可立办也。《唐语林》豪家沽酒长安陌,一旦起楼高百尺。碧疏玲珑含春风,银题彩帜邀上客。《酒肆行》(张)通妻陶氏,常于西市鬻饭,精而价贱。《两京新记》 A.西市饮食业适应市场的能力比较强B.对市的管理违背商品经济发展需要C.餐饮行业已经成为西市的主导行业D.商业活动开始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11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的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A.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B.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C.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 D.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12.秦朝建立后,陆续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三种道路交通网络:一是向东直通燕齐地区、向南直达吴楚地区的驰道;二是从咸阳至九原的直道;三是北起僰道(今四川宜宾)到达滇池地区的五尺道。这些道路的修建客观上A.促进了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武力控制C.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D.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13这一转变还造成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附带作用。……高速公路的车速被限制在每小时55英里以下,这不仅节省了每天15万多桶的石油,而且还大幅度降低了全国交通事故的数量。……美国设计师开始设计可以使能源再利用的建筑物。……这还是电动汽车研发的分水岭。材料主要反映A.能源危机引发科技革命 B.能源危机促使社会变革C.科技引导石油高效利用 D.节约成为人们时尚追求14.西汉政府在蝗灾旱灾之后,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南齐时设立了六疾馆用以隔离病人;隋唐时期有病坊,一些寺院也收治病人。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防疫活动的开展A.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B.受到了外来宗教的援助C.得益于救治机构的建立 D.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15.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企业事业组织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说明我国(  )A.公民社会福利水平降低 B.弱势群体利益得到保障C.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D.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16.中国古代就有卫生一词,但常与养生相连。1905年,在借鉴日本等国国家卫生行政的基础上,清政府设立卫生科,次年升格为卫生司掌核办理防疫卫生、检查医药、设置病院各事。这表明A卫生被纳入到地方行政管理 B.近代卫生概念获得国家认同C.传统意义上的卫生观念彻底消除 D.清末新政实现了卫生服务的普及17.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A.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C.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 D.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18.在世界冶金史上,中国炼铁开始的年代虽非最早,但冶炼生铁并铸成铁器的时间却比国外早二千年。从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来看,在春秋晚期,已有铁削、铁斨、铁镈、铁锸、铁铧、钢剑等铁制农具和兵器。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B.冶铁和铸造技术的进步C.统治者对手工业的高度重视 D.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1916世纪末到19世纪初,马尼拉帆船贸易在浩渺的太平洋上开辟了一条丝绸之路。借此,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反过来,美洲的作物烟草、玉米、甘薯以及墨西哥的银元等传播到中国。这条太平洋丝绸之路的开辟A.引起了菲律宾的价格革命 B.促进了中国工商业市镇的发展C.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完成了美洲的资本原始积累20.如图所示为近代一则电话广告,中有无论天气冷、热、晴、雨,可以足不出门,立刻使你将各种事情很顺利的办妥……装有电话的家庭,处处可以享受迅速便利舒适的利益,而且可以节省劳力、时间、金钱等字样。该广告反映出 A.电话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B.电话于19世纪末传入中国C.电话推动了妇女走出家庭步入社会D风雨无阻的电话是民族工业的领跑者21.隋唐时期的大运河北起涿郡,南到余杭,中经江都、洛阳,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联系起来。大运河的开通A.使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B.有利于对外贸易的繁荣C.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D.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22.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说: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材料表明我国古代医学的发展(     A.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B.得益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C.得到国家政权的支持 D.取决于小农经济高度发达23.祈风与祭海对于海商来说是一项必不可少、神圣而重要的活动。在宋代,朝廷直接派遣官员出面主持这项活动,并把海商信仰之神及祭祀活动兴隆的地方赐以封位和名号。该行为在实质上反映了A.通过神的力量控制海商以增加财政收入B.皇权与神权相结合以昭示皇权至高无上C.封建政府加强对海外贸易的控制与干预D.祭海祈风是海商贸易活动重要组成部分24.新冠疫情爆发后,为解决学生不能到校上课的困难,贵州省利用网络技术开展空中黔课的教学工作,使学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做到了停课不停学。这种网络教学方式的成功运用反映了A.网络教学取代了传统的教学 B.传统的教学方式毫无优势可言C.互联网成为唯一的学习媒介 D.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二、材料分析题4小题,满分52分)25.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材料一   世界市场的总体形成,经历了从15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400多年的时间。——据栾文莲《全球的脉动: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与经济全球化问题》整理材料二   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荷兰商人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开辟新的贸易路线,并先后创建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荷兰人发展出近代的信贷、金融、簿记体系,把阿姆斯特丹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资本市场。——摘编自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及罗翠芳《荷兰商人资本探微》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发展的影响。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材料一   随着城市的产生,东西方国家都完成了由神权建筑(宗庙)向皇权建筑(皇宫)的转化,但两者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差异,在西方城市主要是“并存”,而在古代中国则主要是“融合”。在古代西方城市,传统城市的空间结构特征更多地体现在以宏伟教堂为中心的城市居住空间布局结构。相比之下,在中国,“天子”即“上天之子”,皇宫建筑或官府成为整个城市空间最宏伟的建筑物。——摘编自黄志宏《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模式的演变》材料二   在二战期间,美国大量的人口从乡村涌入城市,城市住房问题十分突出,政府大力促进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对买房者提供各种住房贷款与税费减免。20世纪4060年代美国城市产生了中产阶级大规模人口“郊区化”运动。美国社会心理的怀旧“归乡”情结及住房政策客观上加速了郊区房地产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原有的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特征。——摘编自唐燕、贺静《“大混住、小聚居”城市居住空间结构设想》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古代东西方国家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的不同特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的美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影响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材料一   1932年德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这一时期美国也提出了建设纵贯全国连接各州的州际国防公路战略构想。1956年国会通过的联邦资助公路法案公布了前所未有的公共工程一一建立全国州际和国防高速公路系统。同时出台法案建立了“公路信托基金”接受专川于公路目的的税收。此条款打破了美国国会不将税收专门用于指定目的的惯例。艾森·豪成尔在德国目睹了高速公路上部队高速移动的情景,认为建设州际公路是提高军队机动性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大力支持该法案。此后经40余年不懈努力,终于建设完成了77万公里的州际高速公路系统,这个系统支撑着这个世界强国的经济繁荣和国民的荣耀。——摘编自刘瑞波、赵宁《欧美国家高速公路融资模式及其借鉴》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公路建设的投资主体由过去单一的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转变为中央和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外各类经济实体等。投资方式由过去单一的地方政府公共投资转变为中央地方联合投资、中外合资合作,以及外商独资等多种形式。公路建设投资规模不断扩大:1984年公路建设投资仅22.8亿元,截至2017年底,公路建设投资完成21253亿元,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77.4万公里。高速公路连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形成全国高速公路网。世界银行对此做出评价,在构建现代化高标准的国家公路网、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和促进社会团结方面,中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摘编自徐丽、贺菲菲《级解制约支撑发展——收费公路的前世今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州际高速公路得以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特点,并分析中国高速公路发展的意义。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材料   1883年,德国制定了《疾病社会保险法》,标志着德国法定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德国的医疗保险现已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在德国,医疗保险制度是由法定医疗保险、私人保险以及法定护理保险组成。法定医疗保险属于强制性保险,其覆盖面达全国人口的90%以上。1925年,私人医疗保险开始迅速发展,主要投保对象是没有参加法定医疗保险的人群。同时,德国政府注重“有管理的竞争”的理念,这样患者就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据统计,德国男性平均寿命为72.7岁,女性为79岁。但是,社会福利立法却对长时间在私人医疗保险公司投保、岁数比较大的群体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措施,以增加他们转为法定医疗保险的难度。这些现象的存在就表现出对互助原则的损害。——摘编自陈成武《德国医疗保障制度及其改革探索》1)根据材料,概括德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德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参考答案1C  2D  3B  4D  5D  6D  7B  8A  9A  10A  11B  12C13B  14C  15C  16B  17D  18B  19B  20A  21D  22A  23C 24D25.(1)历史因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2)影响: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商品流通的种类和数量增多;商业贸易范围扩大;出现了新的商业经营方式;世界贸易格局变化。26(1)古代西方城市,世俗皇权与教权鼎立,皇权受制于教权,所以传统城市的空间结构是以宏伟教堂为中心的城市居住空间;在古代中国,帝王集王权与神权于一身,世俗王权大于神权,导致王宫建筑在城市空间结构中地位突出,城市建筑等级性的特点明显。(2)特点:人口的郊区化。原因:家庭小汽车的普及与高速公路网络的形成;美国社会心理的怀旧归乡情结等因素;联邦政府有关的住房政策和城市房价租金过高客观上促进人口的郊区化。(3)文明类型的不同;交通技术条件;人们思想观念变化;政府的经济政策等。27.(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汽车工业的发展;美国国内统一市场发展的需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借鉴德国经验;联邦政府的支持;加强国防的需要;冷战的影响;政策法律的延续性。2)特点:起步晚;发展快,成就巨大;投资主体多元;投资形式多样。意义:提高了公路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大大方便了人们生活;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推动了改革开放进程;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发展。28.(1)特点:医保改革历史较早;医保制度完备;医保覆盖人群广;法定医保为主,私营医保为辅;立法先行,强制实施;引入竞争机制以改善服务。2)医保制度完备和覆盖率不断扩大,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了德国人的生活质量和平均寿命;医保等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但限制私营医保不利于发扬社会互助。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分层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分层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